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皆謂汝附逆豈知竟是忠良

四九城裡,很多人都猜到朱珪要得勢了。

但朱珪還是隻住在一條小衚衕裡,這是他父親留下的宅子,一個二進的四合院,不算很匹配他的帝師身份。嘉慶帝有心要給老師安排個更好的住處,但他手裡也沒錢,而且迄今爲止連權力也都空虛得很。

朱珪很會做人,沒等皇帝把話說完,就以“君子固窮——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回絕了嘉慶的空言好意,嘉慶大爲嘉獎,親自提筆寫了“陋巷回賢”四個字,掛在了四合院的正堂。

蔡清華住在西廂。吳承鑑進來的時候,這裡戒備森嚴,院子門外竟是穿黃馬褂的人當差。掀簾子進門,看見蔡清華周貽瑾面對面坐在炕上,吳承鑑含笑舉手:“蔡師爺,好久不見。”

蔡清華看了吳承鑑良久,才問:“東西呢?”

吳承鑑笑着說:“我才進門,蔡師爺茶水也不招待一杯就問我要東西,太薄待客人了吧。”

蔡清華微惱道:“我當你是朋友纔沒跟你客氣,你這無賴樣子,真不曉得貽瑾這些年是怎麼忍你的。”

他雖然在廣東鎩羽而歸,但北行之際吳承鑑來送,雙方在廣東地面也算是善始善終,所以蔡清華說我當你是朋友。

“習慣就好,習慣就好。”吳承鑑笑着,從懷中摸出一個錦囊來,錦囊之中包着一層油紙,油紙之中又包着一層極細極密的金絲小罩子,罩子打開,又是一層極薄的軟帛,軟帛裡面,纔是那張紙。這層層保護之下,可知道吳承鑑對這張紙是有都看重。

這張紙經過剖紙處理,比蟬翅還薄三分,但紙上的筆跡印章,全然無損,顯然非高手不能爲。

蔡清華小心翼翼地接過那紙,仔細端詳了片刻,越看越是心驚,口中低語:“這…果然是隨安室之印!”

他嘆息了一聲,說:“昊官,我看錯你了,大夥兒都看錯你了!”從炕上下來,“你等等,我這就去見閣老。”

朱珪調回北京之後升任大學士,入直南書房,所以蔡清華稱他爲閣老。

吳承鑑也不着急,在旁邊尋了張椅子坐了,周貽瑾問道:“六爺那邊,有什麼說道?”

瞧着左右無人,吳承鑑便將經過對話說了。

周貽瑾點頭道:“很好,一切順利,就看朱閣老怎麼安排了。”

門簾布掀開,竟是朱珪的長隨朱磬親自來請,吳承鑑便與周貽瑾一起走到正堂中來,朱珪坐在正當中的羅漢牀上,揮揮手,除蔡清華外餘人皆退去了。

吳承鑑與周貽瑾向朱珪行禮請安,朱珪揮手道:“起來了,不用多禮。”

因手指摩挲了一下掌心的薄紙,長嘆道:“此事若真,不只是老夫,便是…九重之上,也欠了你一個不小的人情!”

這張紙,正是當初藏在那批大內“贓物”裡頭的一張清單,上面所蓋的隨安室之印,乃是乾隆私用的印章。這個印章,等閒人不清楚其來歷,但朱珪這等帝師熟知皇家掌故,一見此印就知道怎麼回事了。

“贓物”之中列有這張清單,那這“贓物”就不是贓物,而是乾隆默許內務府拿去變賣的宮中之物。只是此事說來不算光彩,所以可做不可說。當初如果十三行沒有被大火燒了,朱珪真的將“贓物”連同吳承鑑押解到北京來,當衆開啓驗髒,這隨安室之印一發,乾隆的一張老臉得往哪裡放去?所有涉事之人都得下不來臺。

往輕裡說,人與“贓”都是朱珪送上來的,朱珪肯定要倒大黴。往重裡說,朱珪乃是新皇帝的老師,當時乾隆剛剛退位,嘉慶剛剛登基,你新皇帝就給老皇帝搞這麼一出,這是要打擊皇父的威信立威?還是就等不及要搶班奪權了?

以乾隆晚年的多疑,藉故發落嘉慶一頓都是輕的,若是和珅再有後續動作,說不定太上皇竟掀廢立之事,也是難知。

所以朱珪才說他自己與“九重之上”,都欠了吳承鑑一個不小的人情。

當初蔡清華要搜十三行時,吳承鑑周貽瑾百般阻撓,導致吳週二人在朱珪心裡印象大壞,但如今再一想,則吳承鑑當時的種種阻撓,卻就都成了刻苦隱忍、忠心護君了,而之後和珅對吳承鑑的種種刁難、挖坑,也都說得通了。

朱珪心中,已有心要周全此子一二,卻又道:“雖有此物,可惜…終究都是你一面之詞。真的說到聖駕跟前,宮中未必全信。”

吳承鑑道:“小人還有人證。”

這下子便是朱珪與蔡清華都有些訝異了:“人證?”

吳承鑑道:“人證就在外頭候着了,若閣老容許,可傳他進來一問。”

朱珪看了蔡清華一眼,蔡清華道:“我去驗驗。”他便與周貽瑾一起去了。

這時吳承鑑還跪在地上,朱珪道:“找個地方坐吧。”他心裡其實已經信了吳承鑑了。

蔡清華在院子裡等着,周貽瑾出去,不一會與鐵頭軍疤帶了一個人進來,那人滿臉燒傷後的餘疤,五官都扭曲了,面相十分恐怖。蔡清華見到是他,暗中已在皺眉,唯恐這醜怪衝撞了閣老。

卻就聽那醜怪跪下說:“蔡師爺,你可得救救我啊,我不想過那種暗無天日的日子了。您幫我跟閣老求個情,讓我有條活路吧。”

蔡清華聽他的語音竟有一點耳熟:“你是誰?”

“蔡師爺,”那醜怪道:“我是呼塔布啊,粵海關監督府的呼塔布啊,在廣州的時候,我們見過多次的啊。我的容貌變了,難道聲音您也認不出了嗎?”

呼塔布是粵海關監督的管事家奴,蔡清華是兩廣總督的當家師爺,兩個衙門公務牽扯,所以兩人也曾見過彼此多回,蔡清華被他一提,纔算將人認了出來:“你是呼塔布?!你怎麼變成這個樣子?啊,不!你不是死了嗎?”

呼塔布死在道上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當初還曾爲此暗中恐懼了一番。

呼塔布垂淚道:“都是小人耳朵太長,聽了一些不該聽的話,可恨那劉全就容不下小人的性命了,小人的家主也不管我了,要不是昊官暗中援手,我…我現在就是山道上的一截冷屍了。”

蔡清華何等聰明的人,見了這人,聽了這話,便猜到怎麼回事了,當下道:“你等等。”先入內跟朱珪稟報了,朱珪聽完道:“讓那人進來,我要親審。昊官,你且到西廂稍候。”

吳承鑑便知道朱珪是要分開以驗口供,不作多言,便與周貽瑾先到西廂等着,過了有兩炷香功夫,朱磬纔來讓二人再往正堂。

呼塔布已經不在了,吳承鑑也不敢多問。

朱珪審過呼塔布之後,再綜合那張“物證”,不止得知了吳承鑑所言是實,而且還問出了許多與和珅、吉山有關的隱秘。這時再看吳承鑑時,忍不住喟嘆道:“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古人誠不我欺也。人皆謂汝附逆,豈知竟是忠良!”

吳承鑑聽了後面那句話,一時間心情激動了起來——自入北京以來,他在人前處處都在演戲,只有這一次是真的心情波盪難以自已!因爲他知道,自己還有吳家滿門的身家性命,十有八、九,至此算是保住了。

朱珪雖然是端方君子,終究是做到帝師閣臣的人,自有觀人於微的本事,也就從吳承鑑眉毛不由自主的牽動中窺見了他的心情,含笑道:“當初和珅得勢,你若逆他,當場就得死,若不逆他,卻是不忠不孝之人了,雖然你不算個純臣,但能於此兩難境地之中,爲君父周旋,保全家小於傾危之中,也算心有忠義了。”

周貽瑾拉了拉吳承鑑,吳承鑑心醒了,便跪了下來,說道:“得閣老這句褒獎,吳承鑑這幾年來過的煎熬日子,便都值了!”

朱珪伸手虛擡,示意他起來:“無須如此。天子乃是聖明之主,你既心懷忠義,回頭必有福報。老夫且爲你向陛下進言,至於陛下如何決斷,就要看你的福分了。不過你放心,便再有什麼變故,老夫也必保你一家性命無虞。”

吳承鑑大喜道:“何敢望福?只要無災無禍,我們吳家就是吃鹹魚配白粥,也是心甘情願。”

朱珪欣然道:“不錯不錯,清華說的沒錯,你果然讀過兩天書。此正是君子固窮之理也。”

——————

從朱府出來,回到廣東會館,周貽瑾忍不住嘲諷道:“君子固窮之理也。昊官,你能固窮麼?”

吳承鑑笑道:“君子嘛,夫子有云:貧而樂、富而好禮也!我一向好禮的。”

周貽瑾笑道:“所以說到底,你還是要錢。”

“我沒這麼說!”

“那你到底是要貧而樂,還是富而好禮啊?”

吳承鑑笑道:“亂世君子,纔要被迫貧而樂。我們盛世之人,當然要富而好禮啊。”

“盛世…”周貽瑾嘿嘿了兩聲:“盛世…”

第二百四十三章 罰銀議罪第八章指定家主第一百六十七章 任他折騰第一百零七章好久不見第十八章吳家女主第二百一十六章 巴掌第八章指定家主第一百零三章紅顏知己第一百五十六章 孰重孰輕第一百九十章 萬寶行倒了第一百三十五章真的都成了嫁妝了第一百二十六章義僕渡江第一百八十五章 初步協議第七十八章攻陷倉庫第二百一十一章 加官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探監第一百六十六章 再見劉全第六章重病第二百零七章 兩全之策第一百三十九章番夷炮轟事件第一百八十章 破裂第五十二章老薑毒眼第五十一章偷渡被截第二百二十七章 生死不棄第二百一十二章 逼你選擇第一百四十七章茶葉被扣第十二章蔡師爺的關注點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撫第二十六章惠州陸路第十四章永定河的水第一章紈絝第一百九十四章 義莊那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跪祠堂第二十章佛山陳第二百二十章 夫妻交心第四十八章討債還債第四十七章保侄第十章家中行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萬里押解第三十九章拒絕第一百零一章暗線第二百四十五章 小生意第一百一十八章且讓啓官坐兩年第九十七章相見非時第四十二章誰去頂缸第一百八十三章 尾聲第七十章逼債第七章四大掌櫃第一百七十八章 罅隙第一百一十四章你也不爲光兒想想嗎?第六十六章依仗第一百零九章議親第二百二十章 夫妻交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逼父第一百七十章 破執第十章家中行中第五章驚變第二百一十章 議策第二十一章借勢第五十八章有魚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珪回京第一百二十三章紅貨第六十六章依仗第五十四章逼供第一百五十三章 調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劉三爺失蹤第一百六十八章 誰纔是魚第八十五章來自大英帝國的意志第一百五十六章 孰重孰輕第八十章圍倉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印度公司的股權第二十五章首富們的初登場第二百二十章 夫妻交心第一百八十二章 火燒十三行第五十八章有魚第三十一章攤派第九十三章酬功宴第一百零一章暗線第五十四章逼供第一百二十八章鴉片第三十七章後路第二百四十二章 買命第二百一十七章 跪祠堂第九十四章金釵傳承第九章當家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生一對第二百四十一章 折墮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全來訪第二十一章借勢第三十二章一家哭第一百零三章紅顏知己第二百二十一章 恩斷義絕第一百三十五章真的都成了嫁妝了第一百三十五章真的都成了嫁妝了第八十七章葉家的危機第一百三十章換女出嫁第二百零五章 蒸汽機
第二百四十三章 罰銀議罪第八章指定家主第一百六十七章 任他折騰第一百零七章好久不見第十八章吳家女主第二百一十六章 巴掌第八章指定家主第一百零三章紅顏知己第一百五十六章 孰重孰輕第一百九十章 萬寶行倒了第一百三十五章真的都成了嫁妝了第一百二十六章義僕渡江第一百八十五章 初步協議第七十八章攻陷倉庫第二百一十一章 加官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探監第一百六十六章 再見劉全第六章重病第二百零七章 兩全之策第一百三十九章番夷炮轟事件第一百八十章 破裂第五十二章老薑毒眼第五十一章偷渡被截第二百二十七章 生死不棄第二百一十二章 逼你選擇第一百四十七章茶葉被扣第十二章蔡師爺的關注點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撫第二十六章惠州陸路第十四章永定河的水第一章紈絝第一百九十四章 義莊那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跪祠堂第二十章佛山陳第二百二十章 夫妻交心第四十八章討債還債第四十七章保侄第十章家中行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萬里押解第三十九章拒絕第一百零一章暗線第二百四十五章 小生意第一百一十八章且讓啓官坐兩年第九十七章相見非時第四十二章誰去頂缸第一百八十三章 尾聲第七十章逼債第七章四大掌櫃第一百七十八章 罅隙第一百一十四章你也不爲光兒想想嗎?第六十六章依仗第一百零九章議親第二百二十章 夫妻交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逼父第一百七十章 破執第十章家中行中第五章驚變第二百一十章 議策第二十一章借勢第五十八章有魚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珪回京第一百二十三章紅貨第六十六章依仗第五十四章逼供第一百五十三章 調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劉三爺失蹤第一百六十八章 誰纔是魚第八十五章來自大英帝國的意志第一百五十六章 孰重孰輕第八十章圍倉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印度公司的股權第二十五章首富們的初登場第二百二十章 夫妻交心第一百八十二章 火燒十三行第五十八章有魚第三十一章攤派第九十三章酬功宴第一百零一章暗線第五十四章逼供第一百二十八章鴉片第三十七章後路第二百四十二章 買命第二百一十七章 跪祠堂第九十四章金釵傳承第九章當家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生一對第二百四十一章 折墮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全來訪第二十一章借勢第三十二章一家哭第一百零三章紅顏知己第二百二十一章 恩斷義絕第一百三十五章真的都成了嫁妝了第一百三十五章真的都成了嫁妝了第八十七章葉家的危機第一百三十章換女出嫁第二百零五章 蒸汽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