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尾聲

北京,圓明園紫碧山房。

一封六百里加急文書衝入,卻又被擋在門外頭。

與廣州的沖天大火完全相反,紫碧山房之中,此刻充滿了祥和的氣氛。

房中一個老者正在提筆寫字,一箇中年男子正在磨墨,另外兩個中年男子正在旁觀。

這四個人,便是整個大清帝國最高核心層:太上皇乾隆、黃帝嘉慶、軍機大臣和珅,以及嘉慶帝的十一哥愛新覺羅·永瑆。

寫字的是乾隆,磨墨的是和珅,站在旁邊看字的是嘉慶和永瑆,山房之中,君聖臣忠,父慈子孝,一派和諧。

乾隆皇帝已經八十多了,卻仍然要顯得自己精神矍鑠,在歷代帝皇裡頭,如他這般高壽絕無僅有,然而此刻握着筆,手卻止不住地要顫抖。

站在旁邊的嘉慶帝和永瑆都剋制自己不去看乾隆的手,儘量把目光集中在字上面。只有和珅的目光很自然地就隨着紙面上的壁畫走,一邊看着,一邊流露出讚歎之色。

字其實也不大行了,微顫的手寫不出真正的好字。不過乾隆皇帝也有些看不清了,模糊間大概覺得自己的字並未有很大的變化。

他寫着寫着,停了筆,嘟噥了一聲,嘉慶聽不明白,永瑆猜到是在叫人,和珅馬上應道:“主子,奴才在。”

乾隆又嘟噥了一句什麼。

和珅停下手中磨墨,苦笑道:“主子,您這不是爲難奴才嗎?奴才雖然也讀過兩本書,臨過兩天帖子,但哪有資格品評主子的字。”

乾隆笑了笑,指着和珅,搖了搖頭,這一次永瑆聽懂了,這是在說:“你啊你啊。”

然後,他又朝嘉慶說了一句話,和珅道:“皇上,太上皇問您這字怎麼樣。”

對這個問題的預備答案,嘉慶早搜腸刮肚過了,但這時話由和珅來問,先前想好的回答竟都說不出來,最後只是道:“好,父皇的字就是好。”

乾隆似乎並不太滿意,又問永瑆,他的嘟噥和上一句略有不同,但腔調變化不大,又是對着自己,永瑆便猜這是在問自己同樣的問題,不等和珅翻譯就道:“父皇這字,流潤飄逸,深得趙字之妙。”

趙字就是趙孟頫的字,乃是乾隆皇帝最喜歡的書法家,永瑆本身就精通書法,所以就冒險一蒙。

結果是蒙對了,乾隆笑着看永瑆,顯然頗爲滿意,然而又有意猶未盡之感,於是又朝着和珅嘟噥了一句。

和珅雖然年近五十,人卻還保養得很好,加上容貌本就英俊,望上去四十還不到,這時卻又苦着臉:“主子,您,您這太爲難奴才了。明知道奴才不太懂字,您還硬要奴才說。這要說錯了,主子寬容,也不會怪罪奴才,但傳出去卻成笑話了。”

乾隆卻還是點着和珅,嘟噥着。

“行,行。”和珅道:“主子既然這麼說,奴才就斗膽說兩句吧。”

乾隆把自己的位置讓出來,和珅近前一些,細細地看那幅字,口中嘖嘖有聲:“哎呀,這字,妙,妙,奴才看來看去,也只看到一個字,就是剛纔皇上說的那個‘好’字。不過嘛…”

乾隆微微擡下巴,嘟噥了一聲,這句永瑆猜到了,應該是問“怎麼了”——估計是以爲和珅這個“不過”下面是要批評,就有些不服氣的期待。

和珅道:“奴才不大懂字,但跟着主子久了,對着主子的東西,這鼻子就像狗一樣,能聞到各種味道…”

乾隆聽了這話,哈哈而笑,嘉慶永瑆也急忙笑了起來。

和珅等三人笑過了,才又說:“所以奴才聞着這味道覺得有些奇怪。這字嘛,自有一股富貴、典雅的氣味,這是很正常的嘛,主子本來就是千古以來、萬里江山最最尊貴的人,字自然富貴而典雅。可讓奴才不明白的是,怎麼這字裡頭,又透露着一點兒山林之氣…”

嘉慶反應比較慢,而永瑆一聽這話,心道:“壞了,和珅說崩了。父皇貴爲天子,字裡頭怎麼會有山林之氣。”

他有些擔心地望向乾隆,不料乾隆面上卻無不悅,甚至還很是高興,指着和珅的鼻子,嘟噥了一句,和珅笑道:“奴才這鼻子能得主子這麼一誇獎,回頭它就金貴起來了,比奴才還要金貴了。”

乾隆哈哈而笑——他年紀雖老,五官除了耳朵還保持靈敏外,餘者皆有退化,但人卻還是很有自制力,雖然一樂,卻不讓自己笑得太過傷了身。

嘉慶永瑆皆助笑。

乾隆朝着他們,指着和珅嘟噥了兩句。

和珅便替他翻譯:“太上皇說,和珅這狗鼻子還真是靈,朕剛纔見了這紫碧秋景,心中忽有山林之意,落於筆端,沒想到就被他的狗鼻子給聞出來了,哈哈,哈哈。”

他的那兩個哈哈不是在笑,而是在幫乾隆說哈哈。

嘉慶覺得有些尷尬,一時跟不上,永瑆卻已經笑了起來,道:“和大人這狗鼻子大有用處,我們做兒子的只恨沒有,不然也就能聞到皇阿瑪的心意了。”

嘉慶心中頗不樂意,他畢竟是一國之君了,豈願再去長個狗鼻子?然而臉上並未流露。

君臣父子又玩笑了兩句,和珅瞥了門外一眼,說:“主子,外頭似乎有加急文書,奴才…去瞅瞅?”

乾隆揚了揚手,和珅便出去了,他在房裡頭微哈着腰,一踏出門檻,背脊一挺,登時行如虎步背如青松,旁邊的侍衛太監,看都不敢看他,但他經過,兩旁皆把腰彎下了。

這等氣勢,嚇得送信者急忙把腰都彎下了。

和珅隨手抽過急遞打開,看了兩眼便收起了,回了房內,一入門檻,身形又自然而然地彎了幾分。

乾隆已經讓永瑆攤開另外一張紙,繼續寫字,都不曾問,倒是嘉慶問了一句:“什麼急報?可是邊疆有警?或是何處有災?”

他知道那必定是六百里加急,要不然文書都送不到門外。

“不是。”和珅面向乾隆,乾隆揮揮左手,指向嘉慶。

和珅應道:“是。”

這才又面向嘉慶道:“啓稟皇上,沒什麼大事,就是廣州起了場大火,燒了白鵝潭幾十間倉庫。現在大火已經撲滅了。兩廣總督和廣州將軍那邊同時把急報送了來。”

嘉慶哦了一聲,便問道:“可曾傷人?”聞有火災,不先問損失,卻先問是否傷人,這裡頭有個典故,乃是東周時期魯國馬廄失火,孔子退朝後聽說,先問“傷人乎”而不及馬。

嘉慶這一問,也正是要表現孔聖人“問人不及馬”的仁心——然而他卻無法從“白鵝潭幾十間倉庫”的字面之下,聽出更多的隱藏內容。

乾隆本來在寫字,聽到這裡,筆微微頓了頓,這字就廢掉了。

和珅道:“沒說,想必也沒傷什麼人。”

嘉慶對這座江山的瞭解和掌控還淺着呢,也就沒法從和珅輕輕的一句“白鵝潭幾十間倉庫”裡,聽出燒掉的是多少錢,便沒再問。

乾隆擱了筆,把寫廢了的這幅字揉成一團扔了。

和珅目光微微一閃,說道:“被這急遞提起廣東來,奴才忽然想起一件事,不知該否奏與太上皇與皇上。”

乾隆沒說話,嘉慶看乾隆雖然沒讓說,也未阻止,就道:“你說吧。”

和珅道:“最近西番夷寇又不安分了,在廣東猖獗了起來,據粵海關總督報,幾個月前甚至不知何故炮轟老萬山島…”

乾隆本來正要落筆,聽了這話,眼中精芒閃現。他號稱“十全老人”,自詡“十全武功”,對疆土問題最是敏感。

嘉慶問:“老萬山島在哪裡?”

和珅道:“那是廣東香山縣海域的一個小島,島上只有一個小小漁村。”

嘉慶鬆了一口氣:“原來只是個荒島…”

乾隆已經哼了一聲,竟將筆扔到雪白的紙上,染了一大片的墨花。

嘉慶大慌,永瑆更是趕緊低了頭。

乾隆嘟噥了一句,和珅忙道:“是,是,主子說的是。老萬山島就算再荒涼,但既是我大清之土,便萬萬不容番夷染指侵犯!”

乾隆又嘟噥了一句,和珅道:“回主子,廣東那邊雖無其它奏報,但番夷既然敢動炮,恐怕其餘如沿岸劫掠之事在所難免,下面沒有奏報,或許是意圖欺瞞,也未可知。”

乾隆又說了一句,嘉慶隱隱聽到似乎有“朱珪”二字,他心裡一陣緊張,不是爲朱珪着急,而是怕如果真是說朱珪,也不知道會不會牽連了自己。

和珅道:“兩廣總督府那邊並無奏報傳來。也沒聽說他曾督師出海,緝拿番夷。這件事情,還是粵海關那邊奏上來的。”

乾隆哼了一聲,抓起筆來,在濺了墨花的紙上刷刷寫了兩個字,因爲字寫得大了,雖是行草,嘉慶還是認了出來,正是“顢頇”兩個字,他心裡頭的壓力就更大了。

乾隆向嘉慶說了一句話,和珅道:“皇上,太上皇說,廣東的事情,您看着辦吧。”

嘉慶心念數轉,才說:“朱珪治政無方,有負父皇重託,兒臣這就下旨嚴處!”

乾隆皺了皺眉頭,又嘟噥了一句話。

和珅道:“皇上,太上皇說,那畢竟是你的老師,該有的體面,還是要留點的。”

“這…”嘉慶想了好一會,才道:“安徽巡撫出缺,要不,就讓朱珪調任安徽?”

乾隆揮了揮手,說了句話,和珅道:“皇上,太上皇說,江山已經傳給你了,你…看着辦吧。”

第二卷 《鷹鬥龍爭》完,敬請留意第三卷 《富甲天下》。

第一百七十六章 密道第二百二十三章 粵海危機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全來訪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雨已來第二十四章吳二少的密謀第一百六十九章 休書第一百六十章 探監第四十三章叛將第一百五十二章 搜倉第一百八十八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一百八十五章 初步協議第六十一章第二次投籌第二百三十四章 剃頭換衣第九十八章光兒回家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雨已來第二百一十二章 逼你選擇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印度公司的股權第一百九十三章 後繼有人第二百四十章 傳訊第一百四十四章護身符變索命咒第一百五十一章 擠兌第二百零七章 兩全之策第一百二十六章義僕渡江第三十五章晉商伸手第六十六章依仗第二百一十九章 家變第十章家中行中第一百零八章不是納妾是娶妻第二百五十六章 乾隆駕崩第七十章逼債第二百五十一章 吳承鑑的母雞論第五十八章有魚第一百六十四章 道義之爭第八十五章來自大英帝國的意志第八十三章劉全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印度公司的股權第二十一章借勢第一百八十三章 尾聲第八十章圍倉第五章驚變第一百六十一章 長線大魚第九章當家第二百二十七章 生死不棄第六十四章賣船第五十九章換玦第四十四章連夜求人第八十二章翻盤第二百章 步驟第八十九章夜香仔第二百章 步驟第四十三章叛將第二百三十四章 剃頭換衣第一百六十九章 休書第二百四十一章 折墮第一百零八章不是納妾是娶妻第一百一十四章你也不爲光兒想想嗎?第一百五十四章 難局第一百一十一章吳老病夫欺人太甚第一百五十四章 難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分豬肉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皆謂汝附逆豈知竟是忠良第七十章逼債第一百一十九章義莊第一百三十六章洞房第五章驚變第一百九十七章 相送第六十五章封簾宴第三章敘舊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行入京第一百六十二章 蔡士羣的建議第二百五十五章 無家可歸第九十二章家風門風第六章重病第一百三十四章再換新娘第一百六十五章 儆猴之雞第二百二十章 夫妻交心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全來訪第一百三十七章初婚第一百二十五章軟禁第一百六十七章 任他折騰第一百八十章 破裂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皆謂汝附逆豈知竟是忠良第六十二章承攬第一百八十五章 初步協議第二百五十一章 吳承鑑的母雞論第四十七章保侄第一百七十一章 交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逼你選擇第二百一十九章 家變第一百五十二章 搜倉第一百七十三章 再謀第八十六章睚眥必報第一百三十九章番夷炮轟事件第二百三十二章 冰釋前嫌第十八章吳家女主第八十九章夜香仔第三十二章一家哭第二十八章盧關桓問:上頭是誰?第一百三十一章絕望第十一章初佈局
第一百七十六章 密道第二百二十三章 粵海危機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全來訪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雨已來第二十四章吳二少的密謀第一百六十九章 休書第一百六十章 探監第四十三章叛將第一百五十二章 搜倉第一百八十八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一百八十五章 初步協議第六十一章第二次投籌第二百三十四章 剃頭換衣第九十八章光兒回家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雨已來第二百一十二章 逼你選擇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印度公司的股權第一百九十三章 後繼有人第二百四十章 傳訊第一百四十四章護身符變索命咒第一百五十一章 擠兌第二百零七章 兩全之策第一百二十六章義僕渡江第三十五章晉商伸手第六十六章依仗第二百一十九章 家變第十章家中行中第一百零八章不是納妾是娶妻第二百五十六章 乾隆駕崩第七十章逼債第二百五十一章 吳承鑑的母雞論第五十八章有魚第一百六十四章 道義之爭第八十五章來自大英帝國的意志第八十三章劉全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印度公司的股權第二十一章借勢第一百八十三章 尾聲第八十章圍倉第五章驚變第一百六十一章 長線大魚第九章當家第二百二十七章 生死不棄第六十四章賣船第五十九章換玦第四十四章連夜求人第八十二章翻盤第二百章 步驟第八十九章夜香仔第二百章 步驟第四十三章叛將第二百三十四章 剃頭換衣第一百六十九章 休書第二百四十一章 折墮第一百零八章不是納妾是娶妻第一百一十四章你也不爲光兒想想嗎?第一百五十四章 難局第一百一十一章吳老病夫欺人太甚第一百五十四章 難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分豬肉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皆謂汝附逆豈知竟是忠良第七十章逼債第一百一十九章義莊第一百三十六章洞房第五章驚變第一百九十七章 相送第六十五章封簾宴第三章敘舊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行入京第一百六十二章 蔡士羣的建議第二百五十五章 無家可歸第九十二章家風門風第六章重病第一百三十四章再換新娘第一百六十五章 儆猴之雞第二百二十章 夫妻交心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全來訪第一百三十七章初婚第一百二十五章軟禁第一百六十七章 任他折騰第一百八十章 破裂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皆謂汝附逆豈知竟是忠良第六十二章承攬第一百八十五章 初步協議第二百五十一章 吳承鑑的母雞論第四十七章保侄第一百七十一章 交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逼你選擇第二百一十九章 家變第一百五十二章 搜倉第一百七十三章 再謀第八十六章睚眥必報第一百三十九章番夷炮轟事件第二百三十二章 冰釋前嫌第十八章吳家女主第八十九章夜香仔第三十二章一家哭第二十八章盧關桓問:上頭是誰?第一百三十一章絕望第十一章初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