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求援方略

略顯空蕩的天空下,蠻族大軍在緩緩退卻,已經失去了價值的牢籠連同張嗣的屍體一起被丟棄在了原地,顯得分外蕭條。

呂璟將手中的神臂弩交給了親兵前去安置,這種神宗時期李宏發明的殺器,南城門也只有兩把存貨而已。

“整頓各自隊伍,派人收回張將軍的屍身,小心戒備。”沿着城牆四周又巡視了一週,分別叮囑各大保長小心應對之後,呂璟隨着呂方向城下行去。

城南一帶因爲最先遭遇蠻族直接侵襲的緣故,如今幾乎已經沒有郴人還選擇居住在這裡,五百多人的囚犯聚在一起,頓時顯得非常扎眼。

呂璟在呂方的陪同下在這囚犯隊伍裡發現了不少熟人,曾經與呂方同居一間牢房的死魚眼老者,還有被他親自帶回的排山瑤老天長公,甚至還有一個早些時候豆腐鋪的代理小廝。

“正則,這些人暫時交給你,另爲一都,就號爲典獄都好了。”目光掠過那或是乞求或是呆滯的目光,如今正是戰亂時刻,呂璟也就少了很多顧忌。

呂方連忙應下,他做這種事情也算是駕輕就熟了。

隨後呂璟又特意召來了排山瑤寨的老天長公,他一直被關押在郴州大牢,如今身子骨看起來倒是還算壯實。

“這些時日倒是苦了老人家。”呂璟低聲開口,按照他原先的計劃,老天長公可是要極力爭取的人物。

“無妨,楊知州盛情難卻。”李扎羅躬身施了一禮,年近耳順的年紀,已見過太多風雨。

“本官希望瑤族能幫忙做些事情......”呂璟開始講述自己的計劃,李扎羅的神情也不斷變化,尤其是在呂璟提到木綿、棉田幾個字詞的時候。

最終又經過一番商討,李扎羅還是同意了呂璟的計劃,身爲上代天長公,若是在瑤寨中沒有信得過的人手,他又憑什麼活到今日。

成功得到老天長公的支持,呂璟隨後又安排好城南的守衛事宜,秦觀傳召的消息也正好在此時經由樑克凡帶來。

帶上了老天長公,呂璟在一衆親兵的護衛下,直奔城中新設的招討使衙門而去。

蠻族的腳步不會因爲張嗣的死而有所停歇,同樣,呂璟也不準備再這樣坐以待斃下去,否則別的不說,守軍的士氣就先要喪失乾淨。

一路疾行,沿途偶爾落入耳中的傳聞,讓呂璟臉色更加難看,等到達招討使衙門的時候,整個人已經變得肅穆無比。

陳瓘親自將他迎到了臨時充當招討使衙門的宅院,內裡守衛衆多,將身邊隨從暫時留在原地,呂璟則繼續向內裡行去。

正廳,秦觀正皺着眉頭反覆觀看郴州地域圖,時不時的和身邊的杜剛言語上兩句,陳師錫等人也在一旁靜靜觀看。

“大郎你來了,先坐吧。”秦觀率先開口,揮了揮手,又示意侍從關閉了廳門,將那郴州地域圖高掛在中央。

“杜將軍,你先來說說其他兩門的情況吧。”秦觀輕聲開口。

杜剛面上浮現一抹尷尬,其他兩門的調度遣派都是他來具體負責,結果,顯然不盡如人意。

聽杜剛避重就輕的說完,呂璟此刻卻只有沉默,吳厲的誅心之心看似簡單,可既爲誅心,便不在於如何複雜,簡單有效就好!

事實上,吳厲的謀劃除了在南門稍有挫折,在其他兩門還是獲得了極大成功,看如今杜剛一副畏戰的樣子就能得知。

“城中畢竟只有廂軍,蠻人用禁軍頭顱築造京觀,實在是個狠辣的法子。”陳瓘對兵事也有一定了解,開口說道。

秦觀沉默着應了,沒有多說,接着示意陳師錫和米芾分別彙報城中情況。

在知州楊畏的全力配合下,城中大多數郎中都已經被集體安置,呂璟在酒坊儲存下的酒精也被調用,以確保受傷將士能夠得到及時治療。

同時,在蘇過和高俅的主導下,嶺南商會開始協助官府在城中大量收購軍用物資,助力都作院生產軍械。

“城中的米價如今大致維持在一石六百錢,比往常已有攀升,因爲百姓搶購的原因,各家米鋪已經開始限量發售。”

“大郎,以城中如今情況,我們堅持不了太久,對外求援勢在必行,可有眉目?”擡手示意陳師錫安坐,秦觀將目光落在了呂璟身上。

“只是簡單有個思路。”呂璟起了身,來到那泛黃的郴州地域圖前,開始將自己的想法簡單言明。

“從目前得到的消息,蠻人的叛亂絕不侷限在郴州之地,衡、永、桂陽監等地很有可能同時受到蠻人困擾,潭州縱然出兵,也要先解圍這兩地後纔會顧及我們,所以小子認爲,援軍的來源基本可以確定。”

呂璟將手指輕輕放在地圖上武岡軍的位置,在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中,州、軍、監基本上爲一級,設軍之地大多爲邊鎮或軍事重地。

秦觀等人紛紛點頭,這件事情基本上沒有多大異議,武岡軍新任知軍張叔夜的本事透過呂璟之口,早已經被在座之人熟知。

“接下來,我們想要將人遣送出去,必須走城東的水運津渡。”

“城東明顯是蠻人故意空置,大郎要如何應對?”陳瓘開口說道。

呂璟應了一聲,圍三闕一的道理他自然懂,吳厲不定在城東準備了什麼大陣仗等着宋軍上當。

“郴江津渡和城中三川水相連,同時又勾連湘水,想要儘快前往武岡軍求援,城東水運津渡的便利就必須借用。”手指沿着郴江的流域慢慢滑過,呂璟沉聲開口。

爲首的秦觀緩緩點頭,走郴江津渡確實是一招不錯的辦法,只是如何應對可能存在的埋伏,卻是個棘手問題。

“牢城都大保長張俊精通水性,可由其帶領軍中精擅水性之人,攜帶金銀財寶,同時多備小舟小船,沿三川水直奔城外,內裡多扎草人,佈置引火之物。”呂璟將自己心中想法說明。

“舟船不是問題,城中百姓家裡多有烏蓬小船。”米芾最近協助府衙整頓民事,頗有經驗。

“湘水多激流險灘,即使僥倖衝出蠻軍封鎖,夜間行船也是九死一生。”陳師錫在郴州多年,對水文很是熟悉。

“伯修先生說的是,所以我們要將求援書信的傳達,分爲兩段。”呂璟開口的同時,手指分別在北面的大山和河流之間劃過。

“大郎想要利用瑤人?”秦觀開口詢問,他原先也有這樣的想法,只是如何去做卻沒有把握。

“師兄高見,正是如此,可還記得被周雲清帶回的排山瑤寨上任天長公?”呂璟朝秦觀示意了下,隨後吩咐人傳召在外等候的李扎羅。

“如此來說倒也可行,只是大郎如何確定這瑤人可信,若是他們背信棄義,我們的處境會更艱難。”蘇過此時突然開口質疑。

“無他,我能給的,他從別處拿不到。”呂璟示意高俅起身,棉田的建設計劃後來一直交由他負責。

第一次在如此場合開口,高俅絲毫不見慌張,簡單介紹了木綿的生長環境和郴州種植木綿的優勢,李扎羅也恰好在此時進入正廳。

此後呂璟就很少開口,他已經提出計策,但其中肯定有不完善之處,秦觀等人歷經世事的經驗正好能幫他彌補。

至於雄略軍都指揮使張嗣的事情,秦觀沒問,呂璟便也沒有多說,當時的情況,剩下的選擇不過是誰來出手而已。

議事一直持續到黃昏,秦觀最終確定了呂璟所提方略的施行,隨後給在座招討使府邸中人分別安排了任務,爲了防止蠻人事先有所察覺,徵調城中舟船也是用的加工軍械的緣由。

第二百五十四章 州試(二)第八十八章 安濟坊第一百三十七章 種建中第八十五章 以一敵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佛印和尚第二百三十一章 郴州醫院第二百三十五章 試探第九十八章 張叔夜第五章 美食大賽第二十八章 調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玉麒麟盧俊義第二百二十六章 郴州局勢第二百章 重回嶺南第五十章 目標:大理國!第三百二十四章 對決遼騎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黨爭再起!第一百二十五章 春風送暖入屠蘇第二百三十四章 呂氏第五子第八十章 雄略軍之殤第三百五十章 圍攻王府第三百八十八章 終極大考第十一章 張士良第二百二十章 跳大神第六十一章 與蘇過的相遇第九十八章 張叔夜第三百零四章 夫子和西進大潮第一百六十章 安國鎮大營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旗飄揚第六十六章 騎田嶺垌蠻大寨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算子蔣敬第一百二十七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二十章 呂記食鋪第一百四十六章 發展攻略第三百六十二章 李乾順哭了第二百六十章 波詭雲翳第七章 屠戶幫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變第一百六十七章 步陣的巔峰對決(五一快樂!)第九十六章 反攻(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鎮與趙才旺第一百五十四章 步騎對決第七十七章 南城門攻防第一百零三章 做事的道理(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梅雨已至第三百二十五章 西軍之殤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變第三百九十三章 逐胡令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云爲考場第二十一章 馬箭瑤第一百七十四章 瘋了的大宋第五章 美食大賽第三十一章 衍變第三十三章 嶺南食府第一百二十五章 春風送暖入屠蘇第二百三十章 爲政一方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坡居士(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曰南北西東,爲中!第三百四十四章 認命?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三百七十一章 見證汴梁第一百九十章 將門郭氏第十章 肉莊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黨得勢第二百二十二章 趙才旺第六十六章 騎田嶺垌蠻大寨第七十四章 陳衍奏事第三十八章 鬧事的廂軍 (所有人節日快樂。)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佶之死第二百六十七章 事畢?第一百二十七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九十九章 來活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前往大理的使團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一百零三章 做事的道理(一)第一百零六章 趙煦的野望第二十二章 風潮第一百零七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四十九章 百姓的力量第一百六十二章 被遺忘的帥臣--章楶第二百一十章 醒悟與抉擇第三百一十七章 畫師張擇端(感謝秋葉落飄零打賞。)第二百零六章 背後的奧秘第二百三十五章 試探第一百四十一章 被殃及的魚第六十四章 喜憂參半第三百五十二章 吳厲,死!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黨得勢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來友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來友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的詔令第四十六章 呂方入獄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第六十二章 城中的異常第二章 臨江仙第六十二章 城中的異常第一百六十五章 軍中大比(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陽山關第一百八十六章 蕭關大捷第一百三十五章 庫穀道遇襲
第二百五十四章 州試(二)第八十八章 安濟坊第一百三十七章 種建中第八十五章 以一敵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佛印和尚第二百三十一章 郴州醫院第二百三十五章 試探第九十八章 張叔夜第五章 美食大賽第二十八章 調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玉麒麟盧俊義第二百二十六章 郴州局勢第二百章 重回嶺南第五十章 目標:大理國!第三百二十四章 對決遼騎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黨爭再起!第一百二十五章 春風送暖入屠蘇第二百三十四章 呂氏第五子第八十章 雄略軍之殤第三百五十章 圍攻王府第三百八十八章 終極大考第十一章 張士良第二百二十章 跳大神第六十一章 與蘇過的相遇第九十八章 張叔夜第三百零四章 夫子和西進大潮第一百六十章 安國鎮大營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旗飄揚第六十六章 騎田嶺垌蠻大寨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算子蔣敬第一百二十七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二十章 呂記食鋪第一百四十六章 發展攻略第三百六十二章 李乾順哭了第二百六十章 波詭雲翳第七章 屠戶幫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變第一百六十七章 步陣的巔峰對決(五一快樂!)第九十六章 反攻(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鎮與趙才旺第一百五十四章 步騎對決第七十七章 南城門攻防第一百零三章 做事的道理(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梅雨已至第三百二十五章 西軍之殤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變第三百九十三章 逐胡令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云爲考場第二十一章 馬箭瑤第一百七十四章 瘋了的大宋第五章 美食大賽第三十一章 衍變第三十三章 嶺南食府第一百二十五章 春風送暖入屠蘇第二百三十章 爲政一方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坡居士(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曰南北西東,爲中!第三百四十四章 認命?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三百七十一章 見證汴梁第一百九十章 將門郭氏第十章 肉莊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黨得勢第二百二十二章 趙才旺第六十六章 騎田嶺垌蠻大寨第七十四章 陳衍奏事第三十八章 鬧事的廂軍 (所有人節日快樂。)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佶之死第二百六十七章 事畢?第一百二十七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九十九章 來活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前往大理的使團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一百零三章 做事的道理(一)第一百零六章 趙煦的野望第二十二章 風潮第一百零七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四十九章 百姓的力量第一百六十二章 被遺忘的帥臣--章楶第二百一十章 醒悟與抉擇第三百一十七章 畫師張擇端(感謝秋葉落飄零打賞。)第二百零六章 背後的奧秘第二百三十五章 試探第一百四十一章 被殃及的魚第六十四章 喜憂參半第三百五十二章 吳厲,死!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黨得勢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來友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來友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的詔令第四十六章 呂方入獄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第六十二章 城中的異常第二章 臨江仙第六十二章 城中的異常第一百六十五章 軍中大比(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陽山關第一百八十六章 蕭關大捷第一百三十五章 庫穀道遇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