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何苦來哉

餘額不足

聽到那含威的一聲怒呵,衆人不禁一凜,回頭看去,見是太宗帶着房玄齡、岑文本等人走了進來。

太宗面若寒霜,快步朝權萬紀走去,一伸手奪過那張紙,看了一眼,冷笑了一聲,對權萬紀道:“你可立了一記大功啊!侯君集是朕欽命的左衛大將軍,要抄家也得朕來抄,你憑什麼來做這個主?”

權萬紀撲通跪倒:“回皇上的話,臣得到線報,侯君集貪賄一百萬贓錢。事情緊急,臣怕走漏風聲,是以機斷行事,借兵圍住侯府,想起得贓證,挖出侯君集這個大貪官,再向皇上稟報。”

太宗寒着臉,問道:“你怎麼知道侯君集是個貪官?”

權萬紀指着太宗手中的字據說:“難道這一百萬兩還不足以證明他是貪官嗎?”

太宗聞言,也是一皺眉,但很快就掩飾住了,舉起那張字據,使勁晃了幾晃,漲紅着臉怒吼道:“這不是侯君集的錢!這筆錢是朕支給他撫卹飛虎軍遺屬的,這些年來,飛虎軍這筆賬一直是侯君集一個人在還,這不公平!朕偷偷將這筆錢給了他,讓他替朕還這個賬!這不是燒給英烈們的紙錢又是什麼?!”

這句話像一聲晴天霹靂,震得權萬紀等人臉色蒼白。太宗把臉轉向權萬紀恨恨地說道:“朕不想讓世人知道這件事,說朕對飛虎軍偏心,你卻因一己私念非要將它抖出來,這是借死人來整活人呀,其心可誅!”

權萬紀嚇得渾身戰慄,撲通跪了下來,太宗接着斥道:“權萬紀,你爲了博得一個直名,恣意妄爲,苛待同僚,是因直而廢忠忘恕,朕如果不懲戒你,百官豈不都會學你?那一來朝綱焉能不亂?我看這治書侍御史你就不要做了,去當鴻臚丞吧!”

從聲威赫赫的治書侍御史被貶到鴻臚寺去當個鴻臚丞,這可是個不輕的處分。不過犯的是這麼大一件事兒,這責罰可又着實是顯得太輕了。連權萬紀自己都感到意外,不知皇帝爲何會如此行事,他深深一叩:“臣領旨謝恩!”

這時一個士兵在偏院中喊了一聲:“這兒死了一個人!”

衆人急忙過去,穿過一道月門,見遲德立倒在血泊中,身邊橫着一把劍,脖子上開了一道口子,正汩汩地冒着血,已經奄奄一息。他的表情因傷痛而變得十分猙獰,眼睛也快閉合了,可一看見人羣中的海棠,又猛地睜了開來,死死地盯着她,在她那張美麗的面孔上依依不捨地停留了幾秒鐘,才沉沉地閉上,嘴角流露出一絲微笑,讓海棠的心爲之一顫。

太宗繃着臉回到宮裡,事情到了這一步,誰都看得出來,衝在前面的是權萬紀,後面卻一定另有人指使,而這隻能是蜀王李恪。

太宗當即下旨把李恪叫來,李恪戰戰兢兢地來到承慶殿,劈頭蓋臉地捱了太宗一通臭罵。

“結黨營私,恣意妄爲,你當真是朕的好兒子,還有什麼是你不敢做的,爲了一己私念,你當真要讓這個天下亂起來不成。”

李恪不敢再遮掩,只好交代了自己確實是幕後的主使。不過他辯解說自己這麼做都是爲了替朝廷掃除貪佞。

“便是如父皇所言,那侯君集沒有貪賄,然浪起必有因,兒臣身爲大唐的親王,得到了這樣的密報,焉能不管,至於沒有事先稟報父皇,是兒臣立功心切,還望父皇恕罪!”

太宗盛怒,一語道破了李恪的用意:“說得漂亮,可你瞞不了朕!你掃除貪佞是幌子,對付自己的大哥纔是真!朕給你取名恪,就是希望你能恪守本分,但是你身爲親王,卻見利忘義,結黨營私,做出這干政亂綱的事情來,真是膽大妄爲,無法無天!”

痛罵之後,太宗當即降旨:削李恪五百封戶,在王府閉門思過!接着又給幾個參與此事的官員相應處分,其中受罰最重的是程懷亮,被免去左屯衛翊府中郎將之職,理由是他擅自動了兵馬。

這件事兒讓幾年來蒸蒸日上的蜀王一黨大挫銳氣,聲譽掃地不說,還失去了左屯衛翊府中郎將和治書侍御史兩個重要位置,朝中已初見端倪的東宮與蜀府爭風的格局頓時瓦解了。

蜀王一黨倒了這麼大一個血黴,按說侯君集該高興纔是,可是他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連着兩天,都一直守在那間停放着飛虎軍靈位的靈堂裡。只是如今靈堂裡新添了一副棺材,裡面躺着他的義子兼部將遲德立。

海棠從侯君集的悲傷中像是看出了什麼,問道:“爹爹,遲德立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

侯君集一臉哀痛地道:“你不是罵他是飛虎軍的叛徒嗎?爹爹今天要告訴你,飛虎軍從來沒有過叛徒!”

說着,一行濁淚從侯君集的眼中涌出。海棠驚異地看着父親,突然一臉驚懼地看着侯君集:“難道,難道~~~~~~”

侯君集說道:“記住,睡在這個棺材裡的人和爹爹一樣,是最愛你的人,爲了你可以舍掉一切,哪怕生命。”

海棠一臉不解地問:“我真不明白了,既然這樣,他爲什麼還要將那道奏摺送給蜀王?”

侯君集看着遲德立的靈牌輕輕地說道:“你錯了,那道奏摺是我讓人送過去的。”

這句話聽得海棠心中猛然一震,她驚訝地問:“你?爹爹,你爲什麼要這樣做?”

侯君集擡眼看着海棠說道:“爲了我的女兒!在這個世界上,我只有一個親人了,我不能容忍任何人對她的傷害,一絲一毫也不行!你難道沒有看出來有人正在對太子步步緊逼嗎?太子仁弱,如果不早早地幫他打垮這些傢伙,他遲早要失去東宮的。我不能讓我的女兒去承受從前隱太子李建成的妃子們承受的那種痛苦,所以~~~~~~~”

海棠滿眼含淚地說道:“那您就可以犧牲遲大哥的生命嗎?”

侯君集說:“你又錯了,沒有人想讓他犧牲,這是他自己做出的選擇!”

海棠更覺詫異,侯君集向她道出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這幾天發生的一切,實際上都是侯君集與遲德立共同設計的,他們布了個圈套一步一步把李恪誘了進來。而遲德立投靠李恪,就是要拿自己做一隻誘餌去誘李恪上鉤。侯君集原本也不忍這樣,遲德立卻堅持說,爲了海棠,必須這麼做!侯君集拗他不過,只好和他一起唱了那出雙簧。

聽完父親的追述,海棠深深地震撼了,她真的沒有想到,那個看起來十分平常的義兄竟然對她懷着這麼偉大的愛,她面對遲德立的靈牌,淚水飛濺。

侯君集哀傷地說:“他是這個世界上最孤苦零丁的人,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自小便被我養在身邊,我雖視他如同親子,但是最終還是爲了我的女兒,讓他送了性命,他這一生究竟爲什麼活着,什麼也沒有帶來,什麼也沒有留下,什麼也沒有帶走!”

海棠淚光瑩瑩地道:“不,他留下了,父親,我一生都不會忘記遲大哥,忘記這份兄妹之情,而且女兒相信,遲大哥走的時候也是帶着快樂走的!”

侯君集道:“快樂?他的命這麼苦,怎麼會快樂?”

海棠看着父親的眼睛道:“因爲我親眼看見,他是微笑着走的,從這微笑中,我看到了一顆快樂的心。”

侯君集聽着,卻不知道該說什麼,只是暗暗嘆了口氣。

海棠突然轉過臉來問父親:“爹爹,有一句話我憋很久了,請你面對遲大哥的亡靈向女兒說一句真話,你是不是真的貪了一百萬兩?”

侯君集低下頭,沉默良久,最終還是無力的點了點頭。

海棠見狀不禁大驚失色,悲傷的看着侯君集道:“爹爹,您在前朝就是聞名天下的虎將,槍刺刀砍箭射,讓敵人在身上留下了幾十處傷,可你一次也沒被打倒,這一回怎麼就被錢打倒了呢?”說完,海棠無比揪心地失聲痛哭起來。

侯君集心裡難受,柔聲說道:“孩子,你能聽爹爹說說心裡話嗎?”

海棠卻只顧哭不說話。

侯君集自顧自地說道:“去年,爹爹領軍攻下丁節大寨的那一天,我們發現了那座隱秘的錢庫,那是我第一次看見那麼多銀子。我讓遲德立繳公,他當時對爹爹我說了一句話。他說,現在爹爹是個將軍,省吃儉用還能有些餘力恤養飛虎軍的孤老孤少,可爹爹是個清官,將來爹爹老到不能再當將軍了,那些人怎麼辦?他們能指望誰呢?”

海棠又一次泣不成聲。

侯君集接着說道:“我在那間屋子裡整整坐了一夜,想了一夜,也難過了一夜,最後還是邁出了這一步。可是,你知道邁出這一步有多難!你爹我是已經死過那麼多回的人,從來沒有覺得害怕過,可這一次,我心裡好怕呀。如果因爲貪污落罪而死,留下你一個人孤單單在這世上爲我揹負罪名,到了九泉之下我怎麼能閉得上眼哪!海棠,你不要恨父親。”

說到這裡侯君集已經涕淚橫流。

海棠大聲哭泣着投入父親的懷中,嘴裡說道:“不,爹爹,我不恨你,你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爹爹!”

正在此時,家人卻來報,說是太子到訪,侯君集剛要說什麼,李承乾便已經到了靈堂的門前,和他一起來的還有杜睿。

侯君集和遲德立的這番計謀,杜睿通過李承乾已經猜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只是這一切便已然發生了,這讓他的心裡也是很不好受,一個忠勇的將士,未能死在戰場上,卻因爲對一個人的大愛,就這樣失去了性命,這讓他甚爲惋惜。

雖然侯君集的計策,能讓蜀王一黨被狠狠打擊,但蜀王倒了,還有魏王,將來甚至還有漢王,晉王,單單是靠這般計謀,是無法保證李承乾儲位的。

而且杜睿很有自信,憑他對歷史的熟悉程度,以及智謀武功,保住李承乾的儲位,根本不是什麼難事,侯君集和遲德立這樣做,雖然能爲李承乾掃清障礙,但是代價未免太大了。

所以便鼓動李承乾到侯君集府上拜祭,李承乾一開始還大爲不解,但聽了杜睿的一番話之後,這個善良厚道的太子,也掩住了心中那些許酸酸的嫉恨,帶着杜睿來了。

杜睿跟着李承乾步入靈堂,看着遲德立的靈柩,不禁嘆道:“遲將軍,何苦來哉!”

侯君集一愣,他見過杜睿,還是在那次迎接倭國使臣的宴會上,但是卻不曾知道杜睿居然和李承乾交往這般親厚。

李承乾祭拜了遲德立之後,也向侯君集介紹了杜睿,杜睿向侯君集,以及未來的太子妃見過禮之後,不禁嘆道:“侯大人,你這般做,雖說對太子殿下,甚有益處,然代價實在是太大了,此次聖上準備北伐,原本已經定下將最大的功勞交由將軍來取,將軍如果能立下大功,那纔是對殿下最大的幫助,但將軍此時出事,縱然被聖上遮掩了過去,但這領軍之職如何還能拿得下來。”

侯君集聽完之後,也是大驚,一來他不曾想到,他與遲德立的計策居然被杜睿這麼輕易就拆穿了,二來聽杜睿所言,自己似乎做錯了,還白白賠上了義子的一條性命。

杜睿目視李承乾,道:“如今若要太子殿下打出在軍中的威望,只有一個辦法了!”

“是何辦法?”

侯君集,李承乾,還有海棠都急不可耐的看向了杜睿,希望杜睿能給他們出個主意。

杜睿猶豫了片刻,咬咬牙,道:“就由太子殿下親自領軍,突襲頡利牙帳!”

PS:本書終於簽約了,連續轉站,總算有了個不錯的結果,雖然收藏很可悲,推薦也很可悲,但是勞動總算是得到了別人的認可,這對我來說是個不錯的結果,我會繼續努力,不管結果怎麼樣,我都會堅持下去的,當然成績好些的話,我會多更新一點兒!

第60章 媚娘心思第85章 殲滅頑敵第50章 不速之客第五十九章第12章 兄妹情深第69章 科舉第68章 軍神第二十二章第三十二章第六十一章第15章 雕蟲小技第4章 總論天下第19章 事後餘波第3章 皇恩第62章 羅敷有夫第31章 豎子第7章 耿臣第八章第二章第六章第二十二章第16章 原來是他第72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第20章 鬆贊老布第43章 定計第二十四章第62章 神出鬼沒第17章 參奏第57章 大唐之怒第二十七章第64章 大唐利益第71章 戰戰兢兢的倭國第94章 勇能搏虎第四章第65章 大海戰續第1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12章 文采不減當年第55章 所謂騎士第49章 伊莎貝拉公主第103章 棄子第2章 杜家有子第二十一章第73章 不肖子孫第73章 所謂西天極樂第38章 事急第74章 豎儒蜂起壯士死第18章 下來受死第六十八章第59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99章 不過一隅第6章 集 思廣益第67章 偷襲班加西第53章 鬥智第二十七章第47章 丕平第61章 鳳辣子和武則天第二十一章第三十二章第43章 定計第3章 西方人在東方第2章 貞觀十年第35章 安市之戰第76章 事了拂衣去第41章 會師漢江第30章 軍神廟第三十七章第64章 大唐利益第62章 神出鬼沒第70章 談判第7章 耿臣第33章 應對第32章 各懷鬼胎第13章 囑託第19章 父子之國第39章 譁變第11章 皇后出宮第五十一章第4章 憫農第38章 朕挺你第37章 杜府四春第36章 逃出生天第70章 蘇烈第22章 君子之道續第14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33章 石堡城第60章 滿則溢第22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10章 國宴第90章 汝南公主第56章 防患於未然第55章 所謂騎士第六十八章第86章 長孫皇后第16章 暗戰第38章 事急第73章 願做杜陵一農夫第27章 契丹窘迫第39章 譁變第14章 最後一搏第30章 正氣歌
第60章 媚娘心思第85章 殲滅頑敵第50章 不速之客第五十九章第12章 兄妹情深第69章 科舉第68章 軍神第二十二章第三十二章第六十一章第15章 雕蟲小技第4章 總論天下第19章 事後餘波第3章 皇恩第62章 羅敷有夫第31章 豎子第7章 耿臣第八章第二章第六章第二十二章第16章 原來是他第72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第20章 鬆贊老布第43章 定計第二十四章第62章 神出鬼沒第17章 參奏第57章 大唐之怒第二十七章第64章 大唐利益第71章 戰戰兢兢的倭國第94章 勇能搏虎第四章第65章 大海戰續第1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12章 文采不減當年第55章 所謂騎士第49章 伊莎貝拉公主第103章 棄子第2章 杜家有子第二十一章第73章 不肖子孫第73章 所謂西天極樂第38章 事急第74章 豎儒蜂起壯士死第18章 下來受死第六十八章第59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99章 不過一隅第6章 集 思廣益第67章 偷襲班加西第53章 鬥智第二十七章第47章 丕平第61章 鳳辣子和武則天第二十一章第三十二章第43章 定計第3章 西方人在東方第2章 貞觀十年第35章 安市之戰第76章 事了拂衣去第41章 會師漢江第30章 軍神廟第三十七章第64章 大唐利益第62章 神出鬼沒第70章 談判第7章 耿臣第33章 應對第32章 各懷鬼胎第13章 囑託第19章 父子之國第39章 譁變第11章 皇后出宮第五十一章第4章 憫農第38章 朕挺你第37章 杜府四春第36章 逃出生天第70章 蘇烈第22章 君子之道續第14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33章 石堡城第60章 滿則溢第22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10章 國宴第90章 汝南公主第56章 防患於未然第55章 所謂騎士第六十八章第86章 長孫皇后第16章 暗戰第38章 事急第73章 願做杜陵一農夫第27章 契丹窘迫第39章 譁變第14章 最後一搏第30章 正氣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