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

陛下,臣年少,實在是無力擔負這個尚書!職”聽申珊“此說,李業詡急道,“朝中能勝任這個職位的人很多,還請陛下另任他人 ”

李業詡心裡也在琢磨着,皇帝如此說,是逗自己玩,還是真的要把“守兵部尚書”這個守字去掉,讓自己實領此職?若領了實職,以後再有軍功,還如何獎賞?朝臣們會如何看?太子和其他皇子又會如何看?那可是大大不妙的事!

不過再一想,這次復職,李世民還是冠自己一個守兵部尚書之職,李業詡心裡清楚,皇帝心中一定有另外的打算了。

卻聽李世民嘿嘿笑了幾下後,接着說道:“賢侄,聯也想過。你雖年少,卻也有才,擔任此職並不爲過;但也正是年少,閱歷不足,一些事兒的處理上還會欠考慮,如此說來,擔此職確實有些不妥。如今朝中有微詞的人頗多,聯也,你就再主持兵部工作一段時間吧,到時聯另有安排”李世民像似舒了口氣,“聯已經詔令李世劫回京述職了,只不過,即使聯另任命尚書之職,兵部的許多事,還是要你這個侍郎負責,特別是兵制改革的事明白嗎?”

“臣明白”李業詡大喜,李世民還真的接受自己的意見和推薦,讓李世劫回來擔任兵部尚書此職了。

“此事,還有今日情報中所提之事,聯還要仔細,與其他人商議後,再進行朝議,凡事你休要與人亂說 ”李世民瞪了一眼李業詡,已經有些後悔與李業詡說得太多了。

“陛下,臣如何敢亂說 ”

“各處的情報偵探更要抓緊,聯要隨時知道西域一帶的情況變化,有何重要情報要隨時來報聯,採取何種行動你們自己安排,到時再報於聯即可”李世民臉上有騰騰的殺氣,還有些兒興奮,瞄了一眼李業詡繼續道,“還有邏些城的情報和棄宗弄贊的行蹤,聯也要知兇”

“是,陛下,只是,若棄宗弄贊不來長安,我們該如何辦?”李業詡說道,“臣覺得我們要給予其一些壓力”

祿東贊被扣在長安,棄宗弄贊一定是不敢來了。

“有何想法你說來就是。這麼吞吞吐吐作什麼?”李世民橫了一眼李業詡道,對李業詡這樣吊胃口的行爲很是不滿。

“陛下,臣覺得我們應該在鬆州和青海一帶集結兵力,做出要攻擊的準備,讓棄宗弄贊感受到壓力,如今羊同也在集結兵力,大有與棄宗弄贊搶地盤的味道。這樣棄宗弄贊肯定有顧忌”李業詡小心地說道,“而且,我們青海一帶的兵力,基本已經能適應高原的環境,進行征戰了 ”

這樣的大事,任着性子亂說,李業詡怕受到李世民的責罵,也就說得含糊,他也相信,若李世民有此心思,一定會明白其中的意思。

李世民點點頭道,“唔,說得在理,吐蕃如今已經不成氣候 定是不能牙氐擋我大軍的攻擊,此事聯再作考慮,”說着即變了話題,“你那稿子帶來了嗎?”

李業詡從懷中取出一疊厚厚的手稿交給了李業詡,“帶來了,此是臣與太子、房相、侯尚書還有其他一些大臣們商議後多次修改後剿”

“放這裡吧,聯待一會再看,想必也應該差不多了”李世民示意李業詡把稿子放在案上,拿起案上的一本奏摺,“今日我還與你說另外一件事 ”

“是,陛下”李業詡一看知道那是自己所寫的摺子。

“你所說的,要軍器監改進生產工藝。實施流行”線作業,是這樣說吧”李世民翻開奏摺看了看,“你今日與聯說說其中的情況 ”

“陛下,如今軍器監的生產技術還是比較低下,各種武器的產量不高,臣想了一些日子,覺得我們必須得改進生產工藝,採用流水線作業”李業詡坐直了身子,清清喉嚨道,“何爲流水線作業呢,就打介,比方,比如製作望遠鏡,一部分人制造鏡筒,一部分人打磨水晶。一部分人負責裝配,分工而作,這樣每個個置的人只要負責自弓手上的活,而且通過磨具可以批量地製作,這個階段完成後,即交給下一個階段的工匠,比現在一個工匠一手製作整個過程速度快得多,而且什麼部件出了問題,也可以追查到具體的人,加以改進”李業詡一邊用手示意,一旁解說道。

現在軍器監的生產和製作還是依照以往的模式生產,像望遠鏡的生產,基本都是一個工匠獨立製作完成,往往一架望遠鏡要好多天才能完成,也使得生產效率很低,不能滿足軍中的要求,至今大唐軍中裝備的望遠鏡數量也不多,其他如手雷,指南針,還有箭弩的生產也是類似。這樣落後的生產技術必須得改進。

“如此說,是挺有道理的,那就由你和軍器監的閻大匠一道試着改進吧,也不要再報於聯了,有什麼需要的。你拿着聯的手令,與戶部及工部商量即可,我們必須要準備大量的火器,以備軍用 ”

“是,陛下”李業詡大喜,這是進行下一場征伐的信號,“臣這就去和他們商量 ”

“賢侄,不急,聯還想問你一事”李世民並沒讓李業詡退下,而是自己站起了身說道,“近日聯聽坊間在傳着一首詩,頗有氣勢,你看看 ”說着走到放置着筆墨的案邊,在輔好的宣紙上揮毫寫下了一首詩。

李世民如此說,李業詡已經皇帝要與自己說什麼了,也只得起身,站在李世民側面看。

轉眼間詩已經寫完,李世民的一首飛白體很有氣勢,讓李業詡敬佩異常,自覺也是望塵莫及。

李世民放了筆,很滿意地看着自己所書的,問李業詡,“賢侄,你看聯這一手字如何?”

“陛下,臣如何敢評價陛下的手書”李業詡汗顏,“陛下所書,頗有王右軍風姿,若是放在一起,要臣認,實是難分出來 ”

“哈哈”李世民得意地笑着。這話正是說到他的心檻上了。

李世民最推崇的書法大家就是王羲之,並廣集王羲之的書跡 加以臨摹。上行下效,李世民此舉也使得初唐各大書家盡取晉人的之風。李業詡還記得歷史上所記載的幾個典故,一是李世民得知《蘭亭集序》在王羲小” 孫智永弟子辨才外派某大員假扮成文十前去騙耿得,愛終生;再一個是李世民有一次臨王帖,作“戩”字,“戈”腳寫不好,便叫虞世南替他補上,後讓魏徵品評,魏徵看後說“唯“戩。字“戈,法逼真”李世民知自己書藝不精,從此更苦功練帖。

李業詡不知道如今李世民有沒有弄到《蘭亭集序》,他還真怕李世民讓他去偵探偷竊這稀世之物,李業詡從酷愛書法的後世父親那裡也知道,正是李世民把《蘭亭集序》據爲已有,李世民去世後,這件曠世書法珍品就不知所蹤。

上面這兩個典故正是後世的父親所講。

“賢侄,賢侄 ”

李業詡正想間,卻聽李世民喚他,看着李世民有些惱怒的臉,忙應道,“陛下,臣看你的書法。都入迷了”又是一句言不由衷的話,不過看李世民臉上都有惱怒了,如此說,這皇帝應該不會介意的。

“哈哈”果然,李世民很得意,“聯的書法,與王右軍比之,那是差太多,聯也一直在臨摹的所作,前些日子,有幸得到了王右軍的《蘭亭集序》,聯是愛若至寶,嘿嘿 ”

“陛下,能否讓臣也瞧瞧這稀世珍寶?。李業詡一聽李世民已經提到了這件珍品,剛剛一點擔憂李世民派自己去盜取的心思也放了下來,同時也很好奇,想見見這件自唐以後,已經沒有人見過的書法珍寶,連剛剛李世民要他看詩的目的也忘記了。

“待聯臨摹一些時日後,若有機會,下次你入宮,聯與你瞧瞧”李世民掩飾不住臉上的喜悅,有些像個得到一個寶貝的小孩一樣得意。

“那就多謝陛下了 ”李業詡也很高興,他在想,若這件東西能留存到後世,在什麼拍賣行裡拍賣的話,那得多嚴錢?恐怕是個天文數字了。

“哎,對了,賢侄,聯還差點忘記了。你看看,這詩寫得如何李世民彷彿回過神來,吟念道,“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隨詩多有氣勢,你評價一下,”說着白了李業詡一眼。

“陛下,臣這些年對詩文並無多少研究,所以也無從評價!”李業詡囁嚅着道。

“臭小子,你還給我裝”李世民怒瞪了一眼道,有些想擡腳踹的舉動,“不破樓蘭終不還,如此氣勢,如此詩才,比之當初的《出塞》也不差,你說,放眼如今我大唐朝中,有何人能做出?”

“陛下,臣”李業詡明白李世民肯定知道事兒,當下也只得承認道,“陛下,這是當日臣與幾位朋友們一道玩着時候所作!”

還能如何,只能承認罷。

李世民已經從剛纔說起書法時的喜悅心情轉變過來,口水四濺地吼道,“好小子,堂堂我大唐朝堂上的三品大員,竟然到青樓院裡去和人爭風吃醋了,你很能啊!”接着口氣又一變,“不過,還算有腦子,知道喬裝一下去,沒給自己丟臉

“陛下,這只是臣當日一時所氣之作”李業詡稍站遠一點。以防李世民的唾沫濺到自己臉上。

“你躲什麼?你又爲了何而氣?”李世民抹了一把嘴巴邊的口水道,“是怕長孫衝把那美人兒搶了,所以一連作了好幾首詩小子,長孫衝他是聯女婿,是駙馬,能和你搶女人嗎?”

“陛下,你是如何知道此事的?只是我不是爲搶那女人的”。李業詡大驚,這皇帝手上難道還有另一拔情報人員,跟蹤着自己,把這些情況都打探清楚乒

“哼李世民表現的有些不像皇帝,“聯如何知道,你一定要清楚嗎?聽說那美人兒模樣也不錯,才情也頗佳

李世民說着,竟露出猥瑣的神態來,又提起筆,把李業詡所作的另外兩首詩也寫了下來,一首是送給顏如賓的“冰雪林中著此身”。還有前幾日在汗水邊所作的“萬紫千紅總是春。都寫了出來。

“陛下,你連這些也知道了”李業詡低着聲音道,看來像是李恪告的密。

“有如此好詩,聯如何不要知道?不過這詩聯要詔示天下,以激我軍中士氣,你說要按於何人名下啊?”李世民斜着眼問道,“小子還算不錯,軍中呆了幾年,才情也沒差去!”

“陛下想按誰名下都可”李業詡聽着很是做賊心虛的感覺,自己這樣公然竊人家的詩作,比之李世民到和尚那裡騙《蘭亭集序》更無恥些。

“哼”。李世民用鼻子哼了聲道,“聯倒想看看,當日到怡香院和人家奪美的林公子,變成了我們的李大將軍,世人會如何議論 ”

“陛下”。李業詡大驚,若如此那不是整個長安都在傳說着自己的風流韻事了?

“別壞了人家姑娘的名聲,看上的美人兒你就收了罷,但聯警告你,不要與長孫府裡有衝突,知道沒?不要讓聯難決斷”李世民冷着臉瞪着李業詡道,“你去吧 ”

“是陛下,臣如何也不敢”。李業詡對李世民今日這樣說很是意外,連這事也要這麼說自己一番,爲何?

李業詡心裡也在想,難道皇帝知道這次自己受到誣告,有長孫無忌參與其中嗎?還是有更深層次的意思?

皇帝既然都這麼明說了,那自己也肯定要牢記着。

李業詡走了幾步,又轉身回過來,指着李世民剛剛寫的這幾首詩作小心翼翼地問道,“陛下,您能否將這些贈於臣?”

“你要就拿去吧”。李世民見李業詡領會其意,也緩下口氣道,只是待李業詡想伸手拿時,卻又說,“等等,還是待聯囑人敵了後,再使人送你府上去 ”

“謝陛下 ”李業詡大喜,他知道李世民並不輕易贈大臣們字畫的,如今這樣說,還要襪了後送到自己府上,那也是對自己一種變相的嘉獎。

李世民的手跡,放到以後那也是無價之宴喲,李業詡樂顛顛地出了宮。

心情大好,只是李業詡心裡也在想着一個問題,那個俏麗的青樓女子顏如賓,連皇帝都知道了,這該如何辦呢?

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8章 凱旋之師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13章 徵兵要提早開始了第115章 無奈接受第92章 酒後亂性第41章 玩的過火?第5章 給李恪的忠告第96章 特戰隊之功第158章 出海第171章 心跡第130章 鬆州之戰(四)第35章 血戰赤海(三)第15章 抵達鄯州第229章 皇帝想回長安了第59章 踏上歸程第196章 夜半時分,金勝曼單獨來訪第145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第69章 佈置任務第169章 又見顏如賓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137章 高麗生亂第267章 房玄齡的臨終勸諫第211章 與蘇定芳會合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18章 轉念間想到的第57章 回到長安第11章 陽春白雪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18章 計策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55章 再抵鄯州第16章 《出塞曲》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150章 平康坊的奇女子第79章 出征平叛第54章 上元節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76章 太子的事第127章 鬆州之戰(一)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11章 訓練營成立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19章 尚書大人來視察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58章 凱旋儀式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39章 伏俟城外第13章 李靖請命第245章 倭王宮內血流成河第71章 威嚇回紇人第77章 大度設潰敗第70章 攻擊第52章 雙河之戰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25章 奔襲曼頭山(下)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72章 凱旋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160章 熊津江口之戰(上)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122章 關於吐蕃的事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233章 有些曖昧第228章 高藏被俘第31章 重兵出擊第268章 託孤?第37章 利器第39章 伏俟城外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33章 皇帝巡視第74章 要將兵法傳於後世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17章 機會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戰(中)第141章 曼蘇歸來第96章 特戰隊之功第90章 抵達靈州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117章 準備出擊第62章 只能成功第14章 就一招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第144章 齊王李佑謀反第50章 吐谷渾殘部的叛亂
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8章 凱旋之師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13章 徵兵要提早開始了第115章 無奈接受第92章 酒後亂性第41章 玩的過火?第5章 給李恪的忠告第96章 特戰隊之功第158章 出海第171章 心跡第130章 鬆州之戰(四)第35章 血戰赤海(三)第15章 抵達鄯州第229章 皇帝想回長安了第59章 踏上歸程第196章 夜半時分,金勝曼單獨來訪第145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第69章 佈置任務第169章 又見顏如賓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137章 高麗生亂第267章 房玄齡的臨終勸諫第211章 與蘇定芳會合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18章 轉念間想到的第57章 回到長安第11章 陽春白雪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18章 計策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55章 再抵鄯州第16章 《出塞曲》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150章 平康坊的奇女子第79章 出征平叛第54章 上元節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76章 太子的事第127章 鬆州之戰(一)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11章 訓練營成立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19章 尚書大人來視察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58章 凱旋儀式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39章 伏俟城外第13章 李靖請命第245章 倭王宮內血流成河第71章 威嚇回紇人第77章 大度設潰敗第70章 攻擊第52章 雙河之戰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25章 奔襲曼頭山(下)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72章 凱旋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160章 熊津江口之戰(上)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122章 關於吐蕃的事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233章 有些曖昧第228章 高藏被俘第31章 重兵出擊第268章 託孤?第37章 利器第39章 伏俟城外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33章 皇帝巡視第74章 要將兵法傳於後世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17章 機會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戰(中)第141章 曼蘇歸來第96章 特戰隊之功第90章 抵達靈州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117章 準備出擊第62章 只能成功第14章 就一招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第144章 齊王李佑謀反第50章 吐谷渾殘部的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