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糧價

”盅從何處開始,刺史府漸漸的忙碌了起來,早起的下人穿梭於各個院落,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慧蘭姐妹來到陌生的地方。已經早早的起牀,安排昨日尚未來得及料理的事情小山像一個跟屁蟲一樣,抱着點心盒子抓着墨蘭的衣襟,跟在她的身後。李泰習慣於晚起,也就沒人去打擾他。一干得到墨蘭囑咐的下人,即便是來到他的窗前,也刻意的放輕了腳步和言

李泰從睡夢中醒來的時候已經是日上三竿,穿好衣服,站在門前伸個懶腰,看着忙碌的衆人,特別是不斷歸攏着物件的墨蘭,李泰笑道:“墨蘭,別折騰了,佈置這些也沒什麼用,我們在這個刺史府也住不了多久。”

“就是住一天。也不能委屈了殿下啊。”墨蘭頭也不回的自顧的忙碌着,李泰的話語到讓跟在她身後的小山側過頭來,目光稍稍的和李泰對視,就急忙低下頭來。李泰真的無法將眼前這個害羞膽小的小姑娘和那個大膽攔車告狀的小山當做一個人。

心中嘆息一聲,李泰不管墨蘭的忙碌,讓她在無事中找點事也好。

慧蘭從院創回來,看見站在門口望天的李泰,溫柔的一笑:“殿下,您先進屋歇歇,飯菜馬上就到。

碗清粥,兩碟小菜,一個燒餅,這就是李泰的早餐。當李泰坐在桌前的時候,就知道這十分合乎李泰胃口的早餐是惹蘭囑咐的。

李泰細嚼慢嚥的吃過一頓早餐。將最後一棵青豆放在嘴中,看着空空如也的餐盤:“哦!舒服,這一路上也沒吃過這麼合心的東西

慧蘭溫柔的笑笑,將絲帕遞給李泰:“殿下,昨天爲我們領路的班頭楊鵬已經到了,我讓陳柱大哥陪着他在前院呢。我見殿下睡的香也就沒喊您,您看是不是現在就見見他

李泰用絲帕輕輕的擦擦嘴角。將絲帕還給慧蘭。又從她的手中接過一盞溫度網好入嘴的香茶,這一切和在長安越王府中的情況一般無二,這點讓李泰感覺十分舒服。

“見,當然要見。”李泰喝了一口香茶,笑着道:“現在就叫他進來吧。在這洛陽還有很多事情還需要他來幫忙呢!”

文宣將楊鵬領到李泰面前。行禮之後就要離開,卻被李泰叫住:“文宣,你去杜侍郎那裡看看。順便問問,今天有什麼章程,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

文宣應聲離開,楊鵬站在李泰的面前,低頭垂手,恭謹中帶有點點拘束。李泰就這麼把他涼在當場1慢慢的喝着手中的香茶,微笑不語。

從楊鵬一進屋,李泰放在他身上的注意力就從未移開過。從進屋開始,楊鵬的目光掃過李泰以及站在他身後的慧蘭之後,就是這樣一副神情。不言不語的垂首而立。

到目前爲止,李泰對楊鵬還是比較滿意的。特別是他的行爲,讓李泰對他產生了好感。慧蘭雖然說不上是絕色天香,但相貌神態絕對是上上之選,楊鵬的目光僅僅是在惹蘭身上掃視而過,平靜眼神中沒有驚詫,也沒有意外。這點小是讓李泰最爲滿意的。

李泰審視着楊鵬,表面上平靜的楊鵬,心中卻是忐忑不安。

楊鵬在昨晚根本沒想到李泰會點了他的名,滿心歡喜的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是將經過對家中的老父親詳細的說了一遍。楊鵬能夠在縣衙做事也是得力於他做了一輩子官差的老父親。他的老父親和他同樣認爲李泰的青睞有加,對他來說是一個機會,但對於能不能把握住這個機會,父子兩人心中卻是沒底。最後他們連夜趕到了頂頭上司郭縣令家中求教。

郭縣令看在楊鵬老父親作爲他屬下多年的份上,對楊鵬教導了一番和上官相處的經驗,這纔有了楊鵬在李泰面前的模樣。

李泰涼了楊鵬半天,纔將手中的茶盞放回到慧毛手中,滿意的說道:“楊鵬來了,跟着我做事就不一定有時間回家了,家中可安排好

?”

楊鵬低着頭謹慎的說道:“多謝殿下關心,家中的一切事情都已經收拾好了,請殿下放心,一定不會因爲私事耽誤了殿下的正事的。”

“那好,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再股嗦了,總之在你跟着我這段時間,家中有事就儘管找我。”

“謝謝殿下。”

李泰端坐在月牙凳上,對楊鵬的道謝微微一笑。墨蘭帶着小山跳着走進屋裡,看着楊鵬的背影。叢着李泰吐吐舌頭,做個鬼臉,小聲說道:“殿下,於管家帶看來送東西來了。”

“送來是就收下。另外不要忘記給他錢。”李泰低聲吩咐着。

墨蘭費力的抱起裝着金子的楠木盒子,嘟喃着:“給他也不能要,還讓我費事。”

李泰不理會抱着錢箱都囔着離開的墨蘭,而是笑着對面前的楊鵬說道:“楊鵬,你知道這洛陽城裡那裡有賣糧食的嗎?就是那種賑

楊鵬不知道李泰的用意。仔細考慮了一下:“殿下,城中大多數糧店中都有米在賣。”楊鵬說道這裡,停頓了一下,微微擡起頭,偷偷的看了李泰一眼,才慢慢的說道:“不過現在糧店裡的米價卻是比平常貴了五成還多。再就是官府的糧倉裡有糧。不過那是用來賑濟災民的,規矩上來說不讓賣的。”

李泰的問詢本是想爲開粥棚做打算,卻沒想到這無意中的一問讓他聽到了一個最不想聽到的事情,那就是糧食漲價了。這個消息讓李泰心中有些惱火,對這些大災之中還黑心提高物價的商人憤恨不已。

楊鵬見到李泰面色上的憤恨。不知道自己哪裡說錯話了,也不敢出聲,正在他小心的低頭不語的時候,又聽到李泰問道:“這洛陽城裡的糧店都將米價提高了五成嗎?”

楊鵬低頭沉默了半天。才擡頭看着李泰小心的說道:“殿下”小人是有什麼說什麼,不敢隱瞞殿下,萬一小人說錯話了,還請殿下不要和小、人計較。”

看到李泰點頭答應了自己,楊鵬才小心的說道:“殿下,這洛陽城裡的糧價在災後最少都提了五成,少數幾個沒有提價的,或者是提價不多的都毛經賣空了糧食。如果殿下想買糧只能是高價買。”

楊鵬偷偷的打量着一言不發的李秦,小聲的說道:”或者”或者我回縣衙去問問。看官倉裡能不能爲殿下勻出來點糧食。我想,如果數量不多的話,郭縣令還是能同意的。”

李泰有些好笑的看着楊鵬,楊鵬打的主意李泰明白,這是想讓他的頂頭上司在李泰面前留點交情。只要李泰一句話,無論是從官倉還是私人手裡,借也好,要也罷,都能弄到糧食。李泰不是爲自己想要開粥棚的糧食生氣,而是爲這些黑心的官員和商人惱怒。

見到李泰似笑非笑的沉默不語,楊鵬有些爲難的說道:“殿下,莫非您想要大量的糧食?這個小人說話有可能難聽,但是殿下若是要大量的糧食,恐怕郭縣令未必會答應您。郭縣令早已經說過,官倉裡的糧食是用來賑災的,不許任何人借用。前些天刺史府的薦家和郭縣令借糧食。郭縣令都沒答應他。所以我想,”

楊鵬的話說半截,小心翼翼的看着李泰,生怕李泰一時不高興拿他出氣。他和李泰是才見面,不知道李泰的脾氣秉性如何,纔有這樣的想法。

見到李泰一直是笑而不語,他心中漸漸的慌神了,後悔萬分。明明郭縣令一再囑咐他讓他少說多做,偏偏第一次和李泰見面就因爲言語上犯了錯誤。他一邊爲自己的多嘴後悔,一邊感覺對郭縣令內疚。心中開始害怕因爲他的話裡李泰在遷怒到郭縣令身上。更後悔在話語中提到郭縣令,萬一李泰對郭縣令心生不滿。他可就是悔不當初了。

李泰越是沉默,楊鵬越是心懷忐忑。

“唉李泰的一聲長嘆,讓他從後悔內疚的情緒中回過神來。

李泰似笑非笑的盯着楊鵬,語聲平淡的聽不出一絲波瀾:“按照你這麼說,我這個皇子親王到你們郭縣令眼前去借糧,也一樣是借不到了?”

楊鵬真的想說能借到。但考慮到郭縣令的脾氣秉性,李泰吃一個軟釘子的可能性比較大,他也不敢隨口亂說,斟酌過後才小聲的說道:“殿下,若是幾十石糧食,我去問問郭縣令,或者還能借到。

若是多了”楊鵬現在是對自己的多話後悔死了,卻也不得不說。最後一咬牙:“若是多了。依照小人的看法,殿下還是免開尊口

李泰意味深長的“哦”了一聲,語速極慢的說道:“這麼說來,我這個皇子親王的身份在你們郭縣令面前最多也就值幾十石糧食,而且還不是一定的,或者我連這幾十石糧食都借不到。楊鵬,你是這個意思

楊鵬寒心的點點頭,滿臉苦澀,心中想着。這下完蛋了,徹底將李泰得罪了,而且不僅僅是的罪了李泰,還將郭縣令給坑苦了。自己完蛋了也就完了,卻害了郭縣令。

楊鵬心中懊悔,強打着勇氣,擡頭直視着李泰,意圖解釋,爲郭縣令開脫:“殿下,不是您身份的問題。郭縣令比較耿直,在這個,時期,恐怕不止是您,換做別人,郭縣令也一樣不會借糧給他。郭縣令因爲這件事情已經得罪了鄭刺史。到您這裡,”

楊鵬又是話說一半語焉不詳。話中的意思李泰卻是聽出來了,無外乎是說郭縣令並不是針對他。而是對任何人都是一視同仁,敢爲了災民得罪鄭刺史,更不會因爲李泰這個皇子親王的身份,就將災民的口糧借給他。

此時李泰對這個郭縣令真的升起了好奇之心,有心再試探幾句,看看在楊鵬心中,這個郭縣令到底是個什麼人?所以李泰故意語帶嘲諷的說道:“看不出來,這個郭縣令還真是爲民做主的好官啊。不過,既然強項。那麼爲什麼這糧店漲價的事情他不管呢?

事情發展到這樣。卻是楊鵬始料未及的,李泰諷刺的語氣他聽出來了,考慮了一下,還是沒有改口,而是橫下了一條心。一邊琢磨着怎麼和李泰說他要離開。一邊想着該和郭縣令通報一聲。一心只琢磨自己心中的事情,卻忘記了回答李泰的問話。

“我問你呢。怎麼不說呢?莫非你們郭縣令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人?莫非這些糧店都是你們郭縣令在幕後開的1他正好乘機大賺一筆不義之財?”

李泰連續的問話讓楊鵬有些發愣,片刻之後,面對李泰字字誅心之言,他反倒放鬆了下來,恢復了在爲李泰帶路時候的侃侃而談的樣

楊鵬直起身子。對着李泰拱手行禮:“殿下,你這就是冤枉我家縣令的。別的小人不敢說,但對郭縣令小人還走了解的。這滿城的糧店沒有一家是郭縣令開的,殿下這不義之財的評價,我們郭縣令還承受不起。不過這糧價到是和我家縣令有些關係。殿下不知道的是,水患網剛過去的時候。那些糧店已經把糧價提高了三倍,而不是五成。當時是我家縣令下令讓衆多的糧店恢復糧價的。這點殿下若是不信,可以去城裡打聽一下,滿洛陽的百姓沒有不知道這件事的

李泰微微一笑:“那這麼說來,你家縣令不僅無過,而且有功了?但我就不明白了。既然你家縣令已經下令平復糧價。爲什麼你剛剛還說,這洛阻城裡的糧價上漲了五成默這你又作何解釋?。

面對李泰的質問,已經豁出去了的楊鵬毫不相讓:“殿下,您是不瞭解這洛陽城的事情。我們郭縣令雖然說是洛陽縣的縣令,但殿下別忘記了,這洛陽城內還有個州府衙門,還有個鄭刺史壓在我們縣令之

“是郭縣令嚴令各個糧店不許漲價,這些糧商們不服,鬧到了鄭刺史面前。當時正好小的在場,對這外事情是輕輕楚楚。那時鄭刺史駁了我們縣令的手令。說糧價多少是商人自己的事情,官衙不方便作出規定。最後是我們郭縣令據理力爭,一番辯駁之下。才讓鄭刺史改了主意。考慮到糧商在水患中也是損失頗深,鄭刺史最後決定允許糧商在糧價上加價五成。上有鄭刺史的壓迫,下有各位糧商的威脅,郭縣令最後也是百般無奈才同意了鄭刺史的建議,所以這洛陽縣城內的糧價現在都漲了五成。”

楊鵬對洛陽縣令的描述讓李泰心中多這個郭縣令的形象漸漸的清晰起來了。不爲豪伸逼迫,敢於對上官據理力爭,能讓屬下爲他仗義之言,而具爲百姓福利,敢於堅持原則。

按照楊鵬的形容。這個郭縣令絕對是官員的楷模了。越想李泰越對這個郭縣令產生了興趣。前世今生兩輩子加一起,李泰只是聽說過這樣的官員,卻沒親眼見過,李泰的好奇心徹底的被這個郭縣令勾起來

李泰雖然心中好奇,但還是沒有在現在提出去見見這個郭縣令,繼續試探着眼前的楊鵬:“楊鵬,你這麼說來,本王想要買糧就只能是高價求購,看那些糧商的眼色了?”

“這個楊鵬的言語遲疑了一下,沉默了半天,才緩緩的說道:“殿下,或許您和鄭刺史說說,他應該會有辦法的。”

鄭刺史?又是這個聞名卻未見面的鄭刺史。李泰心中開始考慮鄭刺史在這場天災中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楊鵬在談及糧商和糧價上三番兩次的提及鄭刺史,這讓李泰不由自主的對鄭刺史產生了看法,看來這個鄭刺史和洛陽城裡的糧商有着很深的關係。

“鄭刺史能有什麼辦法?”爲了確定心中的想法,李泰再次的向楊鵬問道。

楊鵬對待這個。問題開始謹慎了起來,低着頭思考了半天。李泰也不着急,就是一副似笑非笑的模樣看着他。許久楊鵬才緩緩的說道:“殿下小人也不太清楚。不過這洛陽縣城內的糧商都聽鄭刺史的,只要鄭刺史出面,殿下想要多少糧食都不成問題

“那麼這州府糧倉內的糧食呢?我若是找鄭刺史。爲什麼不直接從州府糧倉內借糧呢?幹嗎還費事通過鄭刺史去找糧商呢?。

李泰問到了事情的關鍵,楊鵬卻是不敢在這件事情上發言了,只是不斷的言語“我不知道。”楊鵬開始一問三不知,李泰也沒有辦法。但看到楊鵬語焉不詳的樣子,李泰突然產生一個想法。

“這州府的庫房該不會是空的吧?”

這個想法讓把李泰驚出一身冷汗。倘若真的如此,那麼這河南府的賑災卻是難爲了杜正倫了。

不知道杜正倫是否清楚這種情況,李泰想到這裡,也顧不得再試探楊鵬了,吩咐楊鵬在這裡等他,李泰急匆匆的直奔杜正倫的住處。

第76章 墨蘭和麗質第180章 求官(上)第230章 苦肉計第214章 祭奠第85章 干卿何事(上)第232章 藥引第121章 規勸第168章 喬崢受傷第23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2章 長孫皇后規勸(上)第137章 替罪羔羊第170章 仗勢欺人第130章 罪魁禍首第99章 初次打探第166章 李元昌的下場第155章 問策第225章 誤解第87章 作繭自縛第73章 麗正殿(上)第79章 升官(上)第88章 兩難(上)第151章 羣魔亂舞(上)第89章 兩難(下)第69章 安頓喬家第25章 兩方對峙第211章 欺人如欺天第221章 回京第179章 千金買馬骨..第113章 盧國公有請(0)第40章 貞觀討論第236章 橫刀奪愛第132章 李恪低頭第201章 未雨綢繆(0)第21章 陰險李泰第148章 猜疑第143章 練字練心第44章 有所保留第13章 東宮應對第206章 開端第126章 楊妃忠告第40章 貞觀討論第25章 兩方對峙第105章 大棒之後的胡蘿蔔第186章 天災第196章 固執的杜正倫第84章 吹皺一江春水第126章 楊妃忠告第131章 李元昌第152章 羣魔亂舞(下)第113章 盧國公有請(0)第131章 李元昌第5章 宴前歡愉第148章 猜疑第163章 砸的就是你第32章 新人舊景(下)第148章 猜疑第15章 衆人定計第131章 李元昌第237章 腳傷第194章 達成默契(下)第56章 嫣兒的憂愁第2章 長孫薄怒第50章 李泰捱打第106章 準備..第140章 弟弟妹妹第223章 驚聞第147章 漢王多心第105章 大棒之後的胡蘿蔔第156章 青樓第166章 李元昌的下場第88章 兩難(上)第109章 砸店第64章 何人猖狂第154章 逃脫第209章 高潮(下)第175章 姐妹花第139章 告誡第145章 長孫府(中)第161章 癩皮狗第214章 祭奠第9章 心魔難度第230章 苦肉計第126章 楊妃忠告第150章 魚龍混雜第145章 長孫府(中)第172章 酒是好酒第59章 母子唱和第206章 開端第162章 又見李元昌第208章 高潮中(0)第168章 喬崢受傷第80章 長孫僕射第228章 孫思邈第69章 安頓喬家第237章 腳傷第91章 找茬生事第105章 大棒之後的胡蘿蔔第18章 萬事俱備第101章 承乾探訪第81章 書法與收禮
第76章 墨蘭和麗質第180章 求官(上)第230章 苦肉計第214章 祭奠第85章 干卿何事(上)第232章 藥引第121章 規勸第168章 喬崢受傷第23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2章 長孫皇后規勸(上)第137章 替罪羔羊第170章 仗勢欺人第130章 罪魁禍首第99章 初次打探第166章 李元昌的下場第155章 問策第225章 誤解第87章 作繭自縛第73章 麗正殿(上)第79章 升官(上)第88章 兩難(上)第151章 羣魔亂舞(上)第89章 兩難(下)第69章 安頓喬家第25章 兩方對峙第211章 欺人如欺天第221章 回京第179章 千金買馬骨..第113章 盧國公有請(0)第40章 貞觀討論第236章 橫刀奪愛第132章 李恪低頭第201章 未雨綢繆(0)第21章 陰險李泰第148章 猜疑第143章 練字練心第44章 有所保留第13章 東宮應對第206章 開端第126章 楊妃忠告第40章 貞觀討論第25章 兩方對峙第105章 大棒之後的胡蘿蔔第186章 天災第196章 固執的杜正倫第84章 吹皺一江春水第126章 楊妃忠告第131章 李元昌第152章 羣魔亂舞(下)第113章 盧國公有請(0)第131章 李元昌第5章 宴前歡愉第148章 猜疑第163章 砸的就是你第32章 新人舊景(下)第148章 猜疑第15章 衆人定計第131章 李元昌第237章 腳傷第194章 達成默契(下)第56章 嫣兒的憂愁第2章 長孫薄怒第50章 李泰捱打第106章 準備..第140章 弟弟妹妹第223章 驚聞第147章 漢王多心第105章 大棒之後的胡蘿蔔第156章 青樓第166章 李元昌的下場第88章 兩難(上)第109章 砸店第64章 何人猖狂第154章 逃脫第209章 高潮(下)第175章 姐妹花第139章 告誡第145章 長孫府(中)第161章 癩皮狗第214章 祭奠第9章 心魔難度第230章 苦肉計第126章 楊妃忠告第150章 魚龍混雜第145章 長孫府(中)第172章 酒是好酒第59章 母子唱和第206章 開端第162章 又見李元昌第208章 高潮中(0)第168章 喬崢受傷第80章 長孫僕射第228章 孫思邈第69章 安頓喬家第237章 腳傷第91章 找茬生事第105章 大棒之後的胡蘿蔔第18章 萬事俱備第101章 承乾探訪第81章 書法與收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