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準備春耕

孫享福所做的一切,其實是有脈絡可尋的,將世家權貴囤積的那些資本掏出來,推進這個國家的發展,並且將其轉化成爲固定資產,將他們的利益與這個國家的安穩捆綁在一起,北方的田地是如此,渭南新城也是如此。

在幸福村等其餘幾家的人上門的同時,孫享福還領着一干農門子弟開準備今年的春耕了,爲了緩解去年旱災對於關中的影響,他需要將今年的整個農耕時間提前,那麼,育種就是一項非常龐大的工程。

“大哥,許多田地裡的蔬菜還沒有收,現在育種,會不會早了些?”已經十二歲,個頭長高了不少的孫得壽提出質疑道。

“不早了,咱們育種的同時,通知各家的村民開始收割吧!收上來的蔬菜在地窖裡存放好的話,足以吃一兩個月,二月初,咱們的培育出來的成苗就可以開始移植到田第裡去了。”

在大唐生活了幾個年頭,對於這個時期關中各地的氣候孫享福也有了足夠的瞭解,二月初的天氣雖然依舊寒冷,但足夠在暖棚裡培育好的成苗下地,這比這個時期傳統的三月開播種,四月才長成苗,足足提前了兩個月,將作物的成熟期提前到了五六月,那麼節省下來的時間,足以種植一季生長週期短,還養地的夏豆,在九十月寒冷天氣到來的時候,夏豆差不多完全成熟,正好收割完,準備過冬。

現在的種子大多沒有像後世經過科學的改良,傳統作物生長週期緩慢是硬傷,能夠這樣在田地裡實現主要作物兩季,外加一些冬季蔬菜的收穫,已經是極爲難得的了。

改良種子,需要一些科技產品作爲輔助,以現在的條件,孫享福根本做不到,真正等條件能夠滿足的時候,估計大唐百姓也不缺糧食了。

看着茫然的跟在自己身後的幾個小舅子,孫享福朝他們揮了揮手道,“你們幾個現在就負責給我招工吧!人數兩萬起步,熟手優先,另外,去人個到牧監署,讓孫二力通知所有皇莊的管事,調派人手過來幫忙完成工作。”

解決幾百萬人的生計問題,不是一點點土地能夠完成的,所以,從貞觀元年開始,幸福村的種植面積的輻射範圍就在不斷擴大,首先是皇莊和孫享福幾大盟友家的田地,怎麼種,種什麼,基本是幸福村說了算。

之後,就差不多擴大到了整個勳貴羣體,連世家子,和普通農戶,也開始跟風,到了今年,估計所有人都會向幸福村看齊,沒辦法,人家種的東西,經濟,高產。

幾個小傢伙領了命令風風火火的走了,孫享福則是來到了幸福村存放種子的庫房,今年的主糧種植,還是以小麥爲主,由於關中之地前年和去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乾旱,無法種植傳統的冬麥,所以,孫享福只能選擇種植春麥。

關中比關外的氣溫稍微暖和一些,種植春麥之所以到三四月纔開始播種,原因是冬麥生長緩慢,漢朝食貨志以及董仲舒上奏漢武帝的一些文獻裡面都有記載,冬麥九十月種植,來年三四月收割,也就是說,冬麥的佔地生長週期達到六個月以上。

對於春麥的種植,在後世,有一套比較實用的土辦法,就是地表化凍六釐米即可。

在較寒的天氣裡播種,小麥經過春化階段,長的纔會更結實,反而會長的更好。

而播種過晚,氣溫較高,麥苗則不能完成春化,這也是這個時期關中百姓種植的春麥產量不高的原因,當然,還有許多其它原因,這個時期的人們都沒有搞清楚,比如小麥是比較傷肥力的,連續在一塊地上種植,產量能高才怪。

以孫享福這兩年對這個時期的氣候條件的觀察,以及對土壤凍土層的測量,覺得,正月底的時候,關中之地其實就已經能夠播種春麥了,即便之後有倒春寒的天氣出現,也未必能凍的死地裡的小麥,因爲到了二月之後,大雪不化的天氣,很難在關中出現。

而等五六月春麥收割之後,田地裡種上養地又高產的夏豆,最符合經濟利益,這樣,入冬以前地可以空出來種植一些冬季實用的蔬菜,或者乾脆修養,至於生長週期超過半年以上的冬麥,孫享福覺得經濟價值太低,可以直接放棄,另外,也可以考慮種一些耐寒,且未來緊俏的作物,如油菜,隨着鐵鍋的逐漸普及,百姓們會逐漸的學會炒菜,那麼炒菜的油,就是百姓新的生活必須品了。

除了小麥之外,棉花,和各類瓜物,也是關中今年主要種植的農作物,由於需要種植的範圍很廣,選種工作,需要馬上進行,畢竟,在此之後,還有蓋暖棚,製作營養鉢,整田,下底肥等很多工作要做,雖然勞力人數不少,但一個月時間裡,把整個關中的田地打理完,也是有難度的。

這也是精耕細作,技術種植的一個弊端,需要的人力,差不多成倍的增加,要不是孫享福弄了許多高效的生產工具,以原來大唐的百姓的生產水平,是不可能完成的。

虞方跑了趟牧監署,幸福村在春節休浴日還沒過,就已經在準備春耕的事情,很快就傳的人盡皆知了,於是,李世民風風火火的向幸福村奔來。

而此時,孫享福已經在清點幾大家給他送來的好處費了,加加埋埋有不少,足夠補回最近被李世民夫婦敲詐出去的錢,還能有點結餘。

所以,李世民不是一個人來的,跟着他一起來的,除了他的幾位心腹大臣之外,世家系的官員基本全面出動了,原因無它,求取渭南新城的股份而已。

“你小子給朕說說,接下來怎麼辦吧!”李世民有些惱火的在孫享福家的客廳裡坐下,大灌了一口溫熱的奶茶道。

此時,他心裡是憋屈的,這些大臣們知道花錢找孫享福送禮買消息,卻只會用口舌逼迫他妥協,真是氣死他了。

來的路上,他就在心裡面就一直在吶喊着,朕也是很缺錢的好不啦!你們要是給朕送點錢,朕的消息肯定比孫正明那小子賣的還溜。

“陛下,咱們幸福村的公舍其實也很適合做拍賣會場的。”

孫享福看了李世民的表情,就知道他情緒不對,多半是在吃自己的乾醋,弱弱的說道。

李世民聞言搖了搖頭道,“現在可不是拿股份出來拍賣就能解決問題了,那些大臣們認爲,你們幾家私自籌錢分掉渭南新城項目四成二的股份,是暗箱操作,不合法理,應該大家一起出資分配股份才合理。”

“他們怎麼認爲,咱們就要怎麼做?這可能嗎?您只要告訴他們,關中的縣很多,渭南是去年鬧過天花瘟疫的最差的一個縣,如果他們手上錢多,大可以投資投建其它情況更好的縣啊!陛下您照舊出地,拿五成一的股份,其餘的,他們愛怎麼分配都成。”

“對哦,朕怎麼沒想到呢!”

孫享福的話讓李世民恍然大悟,他當然是巴不得關中所有的縣都像孫享福描繪的渭南新城一樣了,反正不需要朝廷出錢,他自己,也能坐等分紅。

“思想,觀念,陛下,這方面,您得改一改,需要更加靈活變通,否則,那些臣子總以爲您是好欺負的。”

聞言,李世民點了點頭道,“嗯,是這麼個理,這事朕就交給你去辦吧!”

“呃,那個,臣這裡還要籌備春耕呢!這事,您難道不覺得交給魏大人去辦比較好?”

“魏玄成?”

聽了孫享福的建議,李世民一愣,隨即臉上露出了壞壞的笑,道,“對,這事就應該交給他去辦,就在你們幸福村的公舍辦,你先去安排人佈置一下吧!”

孫享福領了命令,從自家的宅子裡走了出來,外面,還一堆等消息的人呢!其中,王圭品級較高,就在門口,孫享福給他使了個眼神,然後看向魏徵,然後,王圭就知道了皇帝打算把這件事交給魏徵處理,然後,他徹底絕了走後門的心思。

魏徵其人,雖然也是山東世家出身,但跟他們不是一路的,其性格如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走他的後門,那可能是得利不成反沾一身翔,幸好此前他得了王安回報的消息,讓王氏準備了不少現金,即便最終不得不用拍賣的法子,他王氏,也不過是多花些錢而已。

孫享福將魏徵拉到了一旁,將李世民的意思跟他說了說,拍賣的套路,他在善陽已經見過了,主持的話,也沒什麼問題,只是有幾點,孫享福要跟他講清楚,一是朝廷歡迎各界人士投資建城,除了渭南之外,關中其它任何縣城都可以用同樣的方式集資建新城,開闢新產業的,這就打消了衆人對渭南縣幾位原始股東的質疑。

當然,他們若是非要渭南縣的股份可以啊!大不了幾位原始股東全部撤資,把渭南新城的股份全部給他們,咱們幾個原始股東,再去別的地方建城去,新豐縣也是個不錯的地方嘛!同樣有渭河之便,還離幸福村近。

二是,這些股份,優先賣給能夠提供建城材料比較多的人,而且,這百分之七的股份,只會有一個買家。

惡性競爭嘛,不整成唯一的,怎麼能讓他們搶破腦袋呢!當他們所以人都把建材往渭南運的時候,孫享福設置的另一個坑不就起效果了麼。

說完這些事,孫享福就去找孫大力了,這傢伙現在又壯實了不少,應該是胖,懷裡抱着的丫頭片子纔剛剛長牙,老婆的肚子裡面就又懷上了一個。

挺着大肚子的鄧氏喜歡在婦人工作的雞場忙活,那邊現在不僅養着幾十萬只雞,前兩年種的桑樹也有不少,山下有個衣料作坊,平時也都是女工聚集,這大肚婆怕人家說她是妒婦,正趁着幸福村大招女工,在幫孫大力物色妾室呢!

“怎麼地,嫂子又忙活着給你找女人去了?”

到孫大力家,就跟在自己家沒什麼區別,孫享福給自己倒了茶,又從懷裡懷裡掏了一塊溫玉出來給他女兒把玩,小丫頭手裡有個物件玩耍,就不會吵大人說話。

“嘿嘿,不光是給我找,還給二力物色媳婦呢!今年他可是都十七了,該成親了。”

孫大力憨厚的笑了笑,將女兒放在了炕頭上,讓她自己爬着玩,轉身就去了櫃子旁,翻出一個本子道,“這是村裡各庫的儲備明細,你要用什麼,都可以到庫裡去調,看你今年的架勢,是打算大幹一場,我老早就讓大傢伙備好了東西。”

孫享福翻了翻那本子,點了點頭笑道,“嗯,字寫的有進步,東西儲備的也足夠,你安排人手把公舍佈置一下,朝廷要借用公舍開個拍賣會,另外,等選種的工作完畢之後,通知所有本村人和管事一起到公舍,我給他們開個會,分配任務。”

“好嘞。”

孫享福就是幸福村的主心骨,即便是現在他一年也沒有多少天待在這裡,基本不插手管理事務,但有他在,大家的鬥志就會莫名的高昂起來,短短兩三年時間,這裡就成爲了關中的農業聖地,每年春耕的時候,大家都會聚集到這裡來,今年,更是提前聚集到了這裡來,看着那些絡繹不絕前來求教的人,孫大力心裡滿滿的都是成就感。

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717章 到遼東第265章 會夷男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479章 王麟隕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439章 銅礦的問題第738章 併入南亞的計劃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十章 賞錢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509章 大招工第520章 到定襄第235章 胡商到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257章 回紇臣服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544章 偷跑第337章 走進漠北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139章 見韋李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573章 開賽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495章 虞府拜訪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618章 九垸行第139章 見韋李第570章 走場第394章 大唐的財稅第二十二章 上衙第123章 和馮盎的合作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451章 誤會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703章 送葡萄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479章 王麟隕第165章 忽悠第267章 受邀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479章 王麟隕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124章 試藥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698章 種子上面坑一撥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394章 大唐的財稅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527章 進村第十一章 買船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300章 大動作
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717章 到遼東第265章 會夷男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479章 王麟隕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439章 銅礦的問題第738章 併入南亞的計劃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十章 賞錢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509章 大招工第520章 到定襄第235章 胡商到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257章 回紇臣服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544章 偷跑第337章 走進漠北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139章 見韋李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573章 開賽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495章 虞府拜訪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618章 九垸行第139章 見韋李第570章 走場第394章 大唐的財稅第二十二章 上衙第123章 和馮盎的合作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451章 誤會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703章 送葡萄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479章 王麟隕第165章 忽悠第267章 受邀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479章 王麟隕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124章 試藥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698章 種子上面坑一撥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394章 大唐的財稅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527章 進村第十一章 買船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300章 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