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

把一場戰爭打的像軍事演習一般,這也是沒誰了。

包鋼戰艦根本不怕那些殘垣破船燃燒起來的一點點小火焰,在船頭有人用長鋼叉將那些被燒燬的船隻浮木向兩邊推開之後,很快,就清理出了一條道路。

對於火油彈在海面上的燃燒能力,趙龍需要重新做個評估,別看只是升空了十個熱氣球,投了幾十顆火油彈,可瞬間過火面積,直接都達到了近千平方米,引燃了數百條船,然之後,在海風的作用下,這些擠在一起的船,又相互過火燃燒,等到他們在上風位逐漸將那些燒攔了的船扒拉開的時候,倭國船隊還算完好的船隻,都不到一千艘了。

不過一個時辰左右的時間,廄戶積攢了兩年多,打造出來的三千多艘戰船,就被毀掉了四分之三,將近三萬人的海軍,現在活着的,還不到一萬,唐軍這真是來打仗的麼?宰豬也不帶這麼快的啊!

當廄戶看到那些散發着黑色金屬光芒的高大船舷到自己面前的時候,他直接就跪了,因爲他知道,他要是敢猶豫,唐軍只需要撒手不管,不到一個時辰,他們這些還沒有過火的戰船上面的人,全部都要葬身火海。

只是一個時辰的戰爭,廄戶的人生觀,價值觀,就全部都被唐軍顛覆了,現在他知道犬上三田耜當初沒有騙他了,倭國跟大唐的差距,真的大到了無法形容。

“把那個穿的最花哨的傢伙套了,拖上船來,這些沒有過後的船隻,從我們清理開的通道上列隊出來,他們要是有膽子逃的話,咱們直接把他們全部撞沉在海里。”

趙龍下了命令,水手們立即照辦,一個帶着圈圈的繩索被一個水手熟練的朝廄戶扔了過去,然後,他就被套住拖入了海中,嗆了幾口水之後,他被吊上了旗艦所在的甲板上。

船上有懂倭國語言的水手,也在趙龍的授意下,朝尚未過火的那些倭國船隻喊話道,“即刻起,船上發現有一人握兵器者,全船人員斬首,有膽敢駕船逃跑者,我軍會直接將取撞成碎片,沉入海底。所有船隻列隊,跟隨我軍大船脫離海港區域。”

逃?誰敢逃啊?

大唐海軍早在好幾年前就證明自己海上無敵的實力,沒見遠處還有數百艘水輪戰船圍成的包圍圈麼,他們這些靠槳劃,靠小風帆緩慢移動的船的速度,還不夠人家水輪船一半的速度,根本沒有逃跑的可能。

在甲板上凍的瑟瑟發抖的廄戶被套他上來的水手一腳的就踹的跪趴在了張公瑾的面前。

“你應該懂得漢語吧!說說看,你在倭國是什麼身份。”張公瑾瞄了一眼廄戶的慘相道。

“我是倭國天皇廄戶,你們不能這樣對我。”廄戶想掙開繩索站起來,但是,根本掙脫不開。

“逮。”

居然是個天皇,那仍然牢牢的牽着套繩的水手聞言,身體一僵,看了看自己的腳丫子,心裡有一股莫名的爽感,剛纔自己居然一腳把倭國天皇踹倒在地了。

“你是倭國天皇廄戶?有什麼憑證?”不光是踹他的水手,連趙龍和張公瑾兩人也着實驚訝了一番,想不到,他們纔剛到倭國,就把倭國最大的一條魚給撈了。

“我,我的腰間,有天皇印信。”

廄戶瞄了一眼自己的腰部,一個黃色錦囊還掛在上面,趙龍一伸手,就將其拽了下來,打開一看,還真是。

“呵呵,這倭國人專愛學習我朝規制,這東西,應該相當於他們的玉璽,或者是調兵的兵符,有它在手,岸上的那些傢伙,也好對付了。”

“你們,你們爲何要攻伐我們倭國,這不可以。”廄戶聽了趙龍之言,頓時着急了,喊道。

“可不可以,不是你說了算,如果你硬是要找一個理由,就是我看你們倭國不爽,這樣行了吧!”

大唐別的朝臣或許還不知道,但是趙龍卻十分清楚,數次爭對大唐的軍事行動中,倭國可都是有參與的,也幸虧當初淵蓋蘇文坑死他們好多人,不然的話,指不定這廄戶現在能調動十幾二十萬軍隊呢!

張公瑾將趙龍遞過來的印信看了看,盯着廄戶的眼睛道,“我就問你一個問題,想不想倭國繼續死人,想的話,我們不介意讓你看到他們死去,不想的話,立即命令所有軍隊向我軍繳械投降,相信你也看到了,我們收拾他們,不過是一個時辰的事情。”

“繳,繳械投降?”廄戶聞言鬱悶,他帶出來的這五萬多大軍,可是倭國最強的軍隊了,如果這支軍隊投降了,等於是倭國整個亡國了,但是想想自己現在的處境,跟亡國又有什麼區別?

“我們一早就想要向大唐表示臣服的,可是,我們的使者,每次都一去不回”

“我想你誤解我的意思了,你們倭國,其實連臣服我們大唐的資格都沒有,現在,你們只是我們的戰俘,包括你,廄戶,光是你這個‘天皇’的稱號,就已經是對我大唐皇帝陛下的大不敬了。”張公瑾很平靜的跟廄戶解釋了一句,又向趙龍看了看。

趙龍很快就懂得了他的意思,下令水手,將廄戶坐艦上所有看上去像官員的傢伙都套了上來,然後,接下來的事情,根本就輪不到廄戶有不同意見了。

一個時辰的戰鬥,滅了一個人口近百萬的國家,這就是九州島之戰的巨大戰果了。

再之後,有了廄戶和一干倭國大臣在手,陸上的軍隊就好控制了,不過,這些都是張公瑾的事情,他有閒工夫,把倭國徹底統治了都沒問題,張龍還要趕緊去完成清繳夷州島,呂宋島,以及印度沿海島嶼的王浩殘餘勢力,他只是上岸,用了一刻鐘,攻破了只有幾百人數的王浩殘餘勢力,將其全部斬首之後,就揚帆而去了。

時至三月初,李世民在江陵碼頭上岸的時候,就收到了來自半島的飛鴿傳書,一個月之後,張公瑾將會派人把廄戶押解到江陵,給李世民獻俘,而他本人,將會留在倭盜,繼續擺平所有不服,儘快的將其全部納入大唐治下,當然,張公瑾在書信裡,肯定會對海軍的戰鬥方式和戰鬥過程大書特書,這些海空作戰的方式,在陸戰上面,也絕對能夠應用,大唐現在只需要大量製造這些東西,就能對所有敵國,保持戰爭優勢。

同樣是在這個時間點,走了半年之久的希拉剋略,終於回到到君士坦丁堡,他有三千軍士隨行,所以,帶回來的東西也十分多,定襄的時代廣場裡售賣的高端貨,幾乎全部被他掃了一遍,纔剛剛進城,他就急不可耐的將這些頂級貨送到了自己父皇面前。

然之後,當希拉剋略將這次在大唐的所見所聞,講給自己的父皇弗拉維斯希拉剋略聽的時候,整個宮殿內的氣氛都變的沉重了。

作爲絲綢之路的終端銷售市場,他們竟然不知道過往向他們輸出貨物的東方帝國,竟然變的如此強大了,難怪近幾年,他們拜占庭帝國的貨物很少向外輸出,但是流入的貨物,卻越來越多,經濟向來穩定,從不缺金銀貨幣的拜占庭帝國,居然逐漸的感覺到市場上的貨幣出現了緊張的情況。

這是一個新問題,他們需要召開最大的政治會議來商討,不過,有一項是他們第一時間可以確定的,就是,在目前與阿拉伯人的戰爭節節敗退的情況下,他們不宜與大唐這樣的東方強國爲敵,而向大唐學習更先進的文化,和各種工藝技術,是必須要做的,好在希拉剋略之前在大唐的時候已經與大唐商定了一些留學名額,不過,弗拉維斯覺得,應該倍數的派出人手去大唐學習纔好,因爲希拉剋略帶回君士坦丁堡的東西太好了,哪怕是吃食,也美味且精緻到包括弗拉維斯這樣理智的人,都覺得,就算花重金購買,也很值得的地步。

有很多國家的代表和希拉剋略回國的時候一樣,第一時間召集了所有管理層開會,尤其是那些當初和大唐前往西域的使團有過項目交涉的國家,他們之前對於大唐還沒有那麼充足的信心。

但是,在見識過大唐的冰山一角之後,他們的信心直接從不足,增長到了爆棚,那些被馬周安排過來跟他們商談商業合作,工廠開發的管事,技工等,直接被他們奉爲了國內上賓,因爲他們太想自己落後的國家也像大唐那樣富裕了,哪怕是追着大唐的腳步走,也比他們之前強了很多倍。

由於距離太過遙遠,這些事情想要往返溝通,肯定非常麻煩,禮部和商部各派了一個郎中級別的官員,引着一干屬官,做了幾個月的準備之後,開始啓程前往安西大都護府,此後,他們將專門在碎葉城駐點,就近支持這些合作項目的開發。

江陵碼頭上,剛剛下船,走入倉儲區前排的街道上的李世民,則是被眼前一長排迎風招展的旗幟吸引了目光,幾乎和當初長孫無忌來到這裡時候一樣,前來迎接他的長孫無忌自然是早就做好了準備,有數十個攤位是他包下來,專門爲到場的官員們服務的,而用餐的地方,則是在碼頭旁邊的江堤上,在這個位置,可以看到碼頭上,繁忙的進進出出的景象。

“長孫大總管這麼招待我等用餐,倒是輕省。”房玄齡隨着李世民在高處觀看了一番江陵碼頭,在江堤上擺好的一長排的小凳子小桌子前入坐之後,率先開口打趣道。

“呵呵,不是輕省,是十分輕省,您猜猜,近百位朝廷官員,過千隨行人員,這麼吃一餐,花費幾何?”

“既然你都說了十分輕省,那最多也就花個幾百貫而已。”

“哈哈哈哈,幾百貫。”

長孫無忌一邊大笑,一邊搖了搖頭,然後,給房玄齡豎了五個手指又道,“五十貫,這還是因爲老夫包了他們一個時辰的場,專門加了些價,如果你們去攤位上和普通百姓一樣的點餐就食,每個人的消費,很難超過三十文,一千來人,也就三十貫不到。而只要出五十貫,他們就能瞬間在我指定的位置,把這個場面佈置起來,從頭到尾,我只需要給錢和告訴他們,我有多少個客人要吃飯。”

聞言,包括李世民在內,所有的朝臣都看向了長孫無忌,在他們看來,桌上這些食物種類雖然份量都不大,可種類卻不少,好幾種魚肉,雞鴨肉,蛋類,粉條,滷味,時蔬,應有盡有,居然會這麼便宜?

最關鍵的是,他們知道這些東西都是九垸縣的產業,而九垸縣就是因爲做了這些產業,掙到了錢,纔敢保證所有人有免費醫療,教育,養老服務,所以他們更加疑惑的是,這些吃食賣的這麼便宜,九垸縣是怎麼做到盈利鉅萬的?

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549章 北上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308章 準備迎接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717章 到遼東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564章 入城第527章 進村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八十八章 年號貞觀第271章 新作物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323章 又出招第519章 安排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549章 北上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277章 玩脫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439章 銅礦的問題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133章 種稻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473章 編組百萬工農兵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700章 歸家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187章 孫府迎客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328章 全民運動會的構想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666章 書畫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514章 大賞羣臣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327章 從點點滴滴做起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707章 美好的暢想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155章 合作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115章 下揚州第282章 談心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280章 餐桌議事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509章 大招工
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549章 北上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308章 準備迎接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717章 到遼東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564章 入城第527章 進村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八十八章 年號貞觀第271章 新作物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323章 又出招第519章 安排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549章 北上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277章 玩脫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439章 銅礦的問題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133章 種稻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473章 編組百萬工農兵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700章 歸家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187章 孫府迎客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328章 全民運動會的構想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666章 書畫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514章 大賞羣臣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327章 從點點滴滴做起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707章 美好的暢想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155章 合作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115章 下揚州第282章 談心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280章 餐桌議事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509章 大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