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賞錢

今天同樣不是大集日,下午時分,孫享福兩人到集市上的時候,都沒見着幾個人,大熱天的,很少有人往外面跑,二人最先來到了糧店,這裡有糜子,大米和小麥三樣主要糧食出售。

秋收前的兩個月,糧價是最貴的時候,屬於黎明前的黑暗,連糜子都要七百文一石,一石大約一百二十斤,兩人別無選擇的買了一石,而看到小麥九百文一石的價格,而且還是帶殼的小麥之後,孫享福果斷的放棄了再買一石小麥的想法,只是買了一斗,準備去殼磨面之後,做些東西給小妹解解饞。

買完糧二人又到鹽鋪買了一斗鹽,即便是最普通的食用鹽,一斗也要兩百文,差不多是糜子的三倍,等秋收後,糜子的價格差不多會回落一倍,那時候的鹽價,可就是糜子的六倍以上了,據文獻記載,晚唐時期鹽價差不多到了糧價的十倍,看來,這不是不可能。

孫享福並不知道這些歷史事件,他只是根據自己的需求採購,買完糧食和鹽,他的下一個目標就是雜貨店,哪裡有蔥薑蒜這一類的食用調料,還有大豆釀的醬油,醋,等。雖然味道不咋地,但受夠了白水煮魚的孫享福也買了不少。

買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又花掉兩三百文之後,孫享福又來到了鐵匠鋪。他要在這裡買一口大鐵鍋以及定製一口精鐵鍋用來炒菜,沒錯,不是這個年代的精鐵,根本不能夠勝任炒菜這項艱鉅的任務。

由於冶煉技術落後的原因,這個時代生產出來的鐵都比較渣,被鍋鏟大勺天天捅的話,要不了幾天就穿孔了,一般農戶家庭,鍋是比較重要的家當之一,平常都愛惜的不得了。

鐵器很貴,一口大鐵鍋再加上孫享福要的精鐵鍋以及鋸子,斧子,刨鐵,鑿子之類的,足足花掉了孫享福一千五百文。

最後,還剩下一千多文的孫享福來到了種子店,幾乎是有一樣算一樣,直到把剩下的錢花的只剩下幾十文之後,孫享福才罷手。

無錢一身輕,返程的路上,他走的特別輕快,只是苦了推車的孫大力,誰叫孫享福拿到了那些種子之後,整個人就像進入了魔怔狀態呢!

小白菜,韭菜是主流,胡蘿蔔,是漢代傳入中土的,還有胡菜,也就是後世人們說的香菜,這裡也有。

至於那商人所說的蓴,蕨,薇,薺,蒼耳,馬齒菜,鼠耳,金盤草,回紇草,苦菜,孟娘菜,四葉菜,蘩蔞等,有許多都是後世蔬菜的前身,但更多的是被後世的雜交種子蔬菜所淘汰,淪爲豬菜,孫享福卻很有興趣將它們都種植出來研究,這就是他的特長,當然,買的最多的還是大豆種子,現在六月天,他還能夠趕種一撥夏豆,九十月寒冬將近之前差不多能夠收穫。

有豆就有豆油,能夠做炒菜吃,還能自己做豆腐,豆乾,釀醬油,冬日裡,在室內發些豆芽菜吃也是不錯的,想着想着,孫享福發現自己在這個時代又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了,頓時心情大好,看着那些植物發芽長大,開花結果,孫享福就會很有成就感。

回到家裡的時候又是黑燈瞎火的時候了,不過今天村裡有火光,火光的來源正是孫大力家,此刻,二十多張等飯吃的嘴正在這裡。

“聶三娘,王家兩位嫂嫂,都快來幫忙殺魚,翠花嬸洗些糜子煮一大鍋粥,我們買了大鍋,就在屋外架着燒。其它人幫我把車上的東西卸下來搬到屋裡放好。”

見到一滿車的物品,在屋裡等吃的這些人都是一喜,孫大力和孫享福把這麼多東西弄回來,現在也是累趴下了,只是蹲坐在屋前的石頭上喘氣,看着大家忙活。

“享福,大力,你們這是發財了,買了這麼多東西,還有鐵器,咦,全套的木工工具,還是上好的,這下我們兩兄弟可以大幹一場了。”王富愛惜的撫摸着從獨輪車上卸下來的一柄斧刃道。

“沒啥,就是把魚貨賣了,咱們關中漁業不興,水產倒是能賣個好價,明天你們就帶人進山伐木吧!只是這大熱天的,你們要辛苦些。等到時候我把要打造的東西設計好,就加緊打造出來,或許能把村裡的荒地開出來,再種點莊稼。”

孫享福說着,二人點頭應是,通過昨天的談話,大家現在很自然的以孫享福的意見爲主,因爲他給大家畫了一張很好的餅。

“正好,我跟張全也和你們一塊到木料山,燒些炭,到時候打造鐵器的話,燒炭可比燒木材強。”馬林生怕自己沒活幹,吃白食,惹的大家不快,忙道。

其實,打鐵時燒煤炭比燒柴碳更頂用,只是沒有經過加工的煤碳煙大,且有毒,所以這個時代的鐵匠鋪,基本都是用柴炭來融鐵,而每個鐵匠,都自帶燒炭的本領。

“你們都有活幹了,那我幹啥?”趙大有些鬱悶的道。他是以前是屠夫,在酒樓專做餵養牲口和屠宰的活計,可現在,全村都沒有一隻私人的牲口,顯得他的技能一無是處。

“你也彆着急,柴山有窯洞,你也跟着大家一起去,弄些黏土,燒點青磚青瓦出來,到時候我蓋房子用。”

孫享福拍了拍趙大的肩膀道。在他的計劃裡,養殖是必須要做的,它是支撐農業體系發展,放大農民產能的重要一環,目前孫享福可用的人手不多,懂孫享福理念的人這個時代根本沒有,所以必須從頭培養。

“享福哥,咱們今天又編了幾十個魚籠,明天咱們的魚貨產出可又要翻倍了。”孫二力一臉邀功的表情道。當然,一天能做幾十個魚籠,可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王富王貴兩個專業木匠是主力,馬林張全和趙大也幫忙不少。

“嗯,咱們現在的魚籠都上百個了,捕的魚夠多了,不僅要往小河上游投放,下游也可以去投放,還要找其它的河流投放,明天你和石大郎一組,帶上得壽,三個人一起到下游去投放魚籠,獨輪車就交給你們使用了,我和大力只需要用扁擔挑魚貨去賣就行。”

獨輪車有好處也有壞處,在不拉重貨的情況下,它其實還沒有挑擔子輕便,從村子到秦府的避暑山莊,走近路其實只有十幾裡,而秦府一天所需的泥鰍黃鱔,大概也就二三十斤左右,這點重量,挑起來走反而快,畢竟抄近路走的全是田梗,山路。

當然,還有一個問題需要張浩馬上處理,那就是近百個魚籠子收穫的魚貨比之前又多了一倍多,秦府自然不需要那麼大的量,而且那些出水就死的鱗片魚每天恐怕會多達幾十斤,自己這些人根本吃不完,所以,張浩要考慮挖魚塘養殖,儲備的問題了。

他今天在秦府之所以教了廚娘那麼多烹調黃鱔泥鰍的方法,也是有用意的,就不信長安那些勳貴不來秦府探病,等他們吃到了這些做法新穎的菜式,還怕這些東西沒有銷路麼?畢竟,關中不比江南,漁業不興,東西少啊!

加了蔥薑蒜和醬料的魚湯簡直是人間美味,這個時代的自然環境非常好,絕對無污染,魚貨純野生,自身的油水足,煮出來鮮香誘人,連孫享福都胃口大開,更別說其它人了,糜子粥加魚肉,所有人都吃了個大飽才散場。

一夜無話,清晨的時候孫享福又是被孫大力喊起來的,兩人收了魚貨,直接回家,撿大的黃鱔挑了十好幾斤,又挑選了十來斤泥鰍,就用竹篙做了個扁擔,走山路往翠雲山方向而去,不用推車,兩人輪流,反倒是更輕便了,離正午還有一個時辰的時候,就到了山莊。

敲門請見,不一會,德叔就帶着笑容將他們帶到了火房區域。

“嘩啦啦。”

一大布袋子銅錢被德叔帶來的一個僕役堆在了火房旁邊的一個小桌子上。

“昨日孟大娘按照你教的烹調方法制作了美食,老爺和夫人食用後大讚,賞了廚房一干人等,得知此法是你所教,專門令我予你五貫錢作爲酬謝,今日魚貨的錢資也盡在其中,你等吃過飯後,一同揹回去。”

孫享福和孫大力聞言一喜,這可是七千個銅錢,而且,這才兩天時間,都能在秦府的廚房混上飯吃了,看來秦瓊小孟嘗之名果然名不虛傳,真是待人以厚啊!

“如此,還請德叔替小子多謝國公爺打賞。”孫享福向德叔作了一揖道。

“那是自然,老爺這兩日身體漸好,孫神醫說皆有奈膳食之功,看來下個月陛下的登基大典,老爺能夠騎馬回長安了。”

德叔一臉喜色的道。他們都是秦府的家奴,世世代代難以改變,秦府的榮耀,就是他們的榮耀,當今陛下登基,少不得要大肆封賞一番,秦瓊可是首功的幾人之一,恩寵定然會一時無二。

一個武人,自然不甘淪爲病秧子,歷史上的秦瓊貞觀十二年就死了,不過,有了孫享福這隻小蝴蝶煽動翅膀,一切或都可能改變,當然,這些歷史大事件離現在只是個農民的孫享福有些遠,不過通過與德叔,以及秦府一些下人的交談,孫享福更加知道了權貴是怎麼回事,大唐是怎麼回事,對於這個世界的瞭解,也在逐步加深,眼界更加開闊了,讓他對後續的生存立足計劃,也多了幾分信心。

一頓飯吃了五個蒸餅和三盤時蔬,還喝到了秦府窖藏的黃酒,雖然只是一碗,但也讓孫大力直呼這纔是人過的日子,時辰尚早,二人自然是無需直接返程,孫大力挑着空桶,孫享福揹着銅錢就往集市的方向行去。

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621章 公告欄第717章 到遼東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547章 進展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133章 種稻第126章 用計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285章 上朝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176章 風雪路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十二章 告狀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721章 開工第175章 唐奉義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130章 計策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165章 忽悠第399章 又來鬧事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十章 賞錢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271章 新作物第十章 賞錢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183章 李績的奏章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277章 玩脫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288章 密室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567章 宴會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二十六章 漁業司的發展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556章 抓捕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
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621章 公告欄第717章 到遼東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547章 進展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133章 種稻第126章 用計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285章 上朝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176章 風雪路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十二章 告狀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721章 開工第175章 唐奉義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130章 計策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165章 忽悠第399章 又來鬧事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十章 賞錢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271章 新作物第十章 賞錢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183章 李績的奏章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277章 玩脫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288章 密室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567章 宴會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二十六章 漁業司的發展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556章 抓捕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