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

治安署處理事情是以調解爲主,卻不能繞開律法,張彪可以無視在場的所有人,但不能無視孫享福這個安北大都督,他一個爵位都沒有的從四品武將,在孫享福眼裡還不夠看,在何衛文的再三勸解下,他終於有些鬆動了,決定賠點錢了事,大不了,事後,再私下裡找這個哈奴兒算賬。

然後,何衛文草擬了一份事情經過,以及張彪的認錯,道歉,賠禮書讓他籤,此書一式三份,哈奴兒一份,張彪一份,治安署留存一份。

待得張彪的屬下將商定好的二十貫賠償交給哈奴兒之後,何衛文才對張彪道,“張將軍可別想着私下裡打擊報復,一旦哈奴兒出了什麼事,下官會立即將治安署留存的這份檔案提交都護府衙門,到時候,恐怕您再想辯解就難了,還請將軍以自己的前途爲重。”

聞言,張彪傻眼了,想不到這何衛文還有這麼一套,頓時只覺得惱火,便一甩袖子走了,纔出了門,他突然看到了幾個熟悉的身影,頓時全身冷汗淋淋。

“陛,陛下······臣······”

李世民伸手阻止了他說話,壓低聲音道,“行了,朕是微服出巡,你可別搞的百姓都知道了,滾回去閉門思過吧!這半年的俸祿不要領了。”

“是,是,臣知道了。”

張彪灰溜溜的走了,孫享福卻是在一旁打趣道,“陛下還是那麼喜歡罰人俸祿,現在,軍官的唯一收入就是俸祿,這位張將軍半年沒有俸祿拿,日子只怕會過的很拮据啊!”

“行了,你小子有話就說吧!”李世民有些煩躁的揮了揮手道。

張彪的情況可不是個例,這種事情,即便是在長安的東西兩市,也經常發生,屢禁不止。

幾人隨着看完熱鬧的人羣再度回到了街道上,孫享福這才接着李世民的話道,“這種官員欺負平民或者小商賈的事情屢見不鮮,往小了說,是民事糾紛,往大了說,他能夠使階級分化,或者民族分化,陛下您今天依着自己的心情處罰了,卻並沒有讓這位張彪服氣,反而會因爲半年領不到俸祿,生活拮据,而更加變本加厲的盤剝別人,所以,咱們應該想個法子,杜絕這種現象發生。”

聞言,李世民攤了攤手道,“朕如何沒有想過,此前朕就準備禁止官員過市,不是你建議,不要下這樣的禁令麼。”

“臣建議不要下這樣的禁令,是因爲它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後來,陛下在朝廷增設了檢查院,這樣的情況是不是少了很多?

不過,即便是有檢察院在,也還是不能杜絕官欺民的情況,那麼,咱們是不是應該考慮用一些更好的手段?

比如說立法,軍中的軍法,這些將軍他們敢違背麼?朝廷的禮法,那些文官敢違背麼?

他們違了法,陛下依法懲治他們,他們纔會最大程度的服氣,所以,咱們應該立出清楚的法律,讓律法來約束官員的行爲,依法治國,官員和百姓,就都沒有什麼怨言了。

打個具體些的比方,官員趕着上朝處理國事,那麼,百姓確實是應該給他讓道,讓他們先行,這樣的律法定出來了,百姓如果還阻道,就是違法,處理百姓,他也無話可說。

可如果官員是下了朝,在城裡觀光遊玩,就像咱們現在這樣,那麼,它還應不應該高人一等,可以利用自己的權利地位欺壓百姓呢?

臣覺得不應該,咱們的律法應該規定,官員在辦公的時候,才能擁有特定的權力。”

李世民聞言一愣道,“呃,你是意思,就是除非公幹的時候,官員都與平民無異?”

孫享福點頭道,“正是,臣覺得,這纔是公私分明,而且,公私分明,有一個好處,就是當大家在生活中,全部都處在同一個階級了,就不再是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了,那麼,社會自然就和諧了。

就好像臣和幸福村的村民一樣,當初陛下把幸福村的土地劃成了臣的職田,按例,幸福村的村民,就應該是臣的佃戶,但是臣沒有這麼做,而是用一種合作的方式與他們共處,避免了形成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

這種合作共處,會起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樣是那麼多地,如果每個村民把這些地當做自家的地種,跟他們把這些地當作別家的地來種,收成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也是爲什麼,我幸福村出來的人,做事的效率都比一般的人都高的原因,因爲他們是在幫自己幹活,賺的多,他們分的多。”

在後世,民國,到建國初,再到開放以後,底層百姓的農耕關係實現了三級跳,民國的時候,底層百姓們大多給地主老財種地,通常是越種越窮,因爲產出東西多了,是地主的,產出的少了,地主還是要那麼多,小老百姓永遠只能肋緊褲腰帶過日子,肋的住就活,肋不住就賣兒賣女,甚至直接餓死,這就跟這個時期農戶給世家地主種地一樣,世家子只會給他們勉強保持生存的東西,他們永遠都看不到過上好日子的希望。

建國初,太祖發動大家搞集體,整大鍋飯,情況比民國的時候好一點,但,搞集體,只是把大家創造出來的財富給國家了,國家成了所有人的地主。

這種方式確實讓國家累積到了一定的資本,完成了一些重要目標,功在千秋,但,普通百姓依舊看不到什麼希望,因爲,就算你把集體的地種的再好,也不過是吃頓稍微飽些的飯而已,不能實現富裕,這樣,久了之後,大家的惰性也就出來了。

開放以後,終於逐漸了實現了分田到戶,這個時候,纔是農業產出大爆發的時候,幸福村用短短一年的時間,經歷過了這三個階段。

關中,也在孫享福的推動下,在兩年多以後嗎,實現了一步到位,只要再經過一些努力,讓全國所有的百姓成爲自耕農,那麼,大唐的經濟實力翻個十倍二十倍,人均水平超越後世的宋朝明朝,是輕輕鬆鬆的事情,因爲現在人口少,國家大,人均可分配資源太多了。

當然,一個國家變好,不會簡簡單單的因爲施政者有個好的想法就能成功,你在盡力的把它變的圓滿的時候,也有人在盡力的破壞它,人心是貪婪的,不知足的,即便是在後世,能夠稍微做到約束人心慾望的,也只有律法,那時的發達國家有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律法健全,法律越是完善的國家,往往經濟越是發達。

李世民是有這樣的政治認知的,所以,李唐建國之後,第一時間興教育,修律法。

然而,在孫享福看來,這個推進的節奏還是太慢,已經跟不上大唐的快速發展了,所以,他用一些很淺顯的道理,點出了問題,提出了一個改革的方向,具體怎麼弄,當然還是和以前一樣,讓李世民自己去找大臣開會商量,考證可行性。

大唐不缺智者,房玄齡和魏徵都是,他們沉思了片刻之後,都有了自己的領悟,不過那些東西說起來可能是長篇大論,在街頭講,不合時宜,是以,只是點頭贊同了孫享福的說法,覺得這是個可以深入探討研究的問題。

然後,四人繼續逛街,李世民很細緻的查看了商鋪沿街擺賣的一些商品的價格,發現,比長安的市價低了許多,便向孫享福問道,“你善陽的商品價格,爲何遠低於長安?如此,今年西域胡商在長安的交易量,只怕會大不如前了。”

聞言,魏徵卻是接話道,“陛下您怕是不知道,這還是因爲這兩日西域胡商和朝臣們大量採購貨物,將市價擡高了一兩成的原因,平時的時候,善陽的貨物,價格只怕比現在更低。”

孫享福點了點頭答道,“魏大人說的對,平時的時候,善陽的貨物價格,確實比現在還要更低一些,原因無它,因爲我們產出多,這種低價,成就了我們善陽的競爭力,卻對關中或者其它地區的經濟造成了一定的衝擊,可在臣看來,這種衝擊,是良性的,對國家有好處。

拿咱們善陽產出最多的牛羊來說吧!自去年秋冬實行大面積發酵飼料圈養以後,到今年六月,出欄的牛羊超過了百萬頭,新的養殖法,大量避免了冬季牛羊被凍死,放牧時因爲疫病,走失,被野獸獵食等情況出現,產出比以往牧民零散自由放養高出了五成以上,以後,規模會更大,產出還會更多,這就導致了我善陽的牛羊肉,以及皮貨價格一路走低。

這也是爲什麼陛下只需要花三文錢,就能在善陽街頭買到一串加了少許孜然粉的烤羊肉串的原因,因爲咱們善陽的羊肉,現在十五文就可以買到一斤,比長安便宜了一倍左右。

入秋以後,善陽會有超過百萬頭牛羊運往關內,衝擊關內的肉菜市場,讓所有人吃肉食的價格,都降低不少,三到五年之後,差不多可以讓整個大唐的百姓,逢年過節辦喜事的時候,都能夠吃的起一頓肉食,這是惠及全民的好事。”

“你的意思就是說,產出多了,大家在享用這些東西的時候,價格就低廉了,就像你此前種出來的香料一樣,只要今年北地的香料大豐收,只怕明年,關中普通的百姓也能吃上香料了吧!”李世民明白了孫享福的意思道。

“嗯,這是必然的,如果不能讓百姓輕易的解決衣食溫飽問題,一個國家,何談富強。

咱們北地,只是在這方面做出了少許貢獻而已,要是關中渭南新城工業區全面的運轉起來,它將會解決更多這方面的問題,讓百姓的生活成本不斷降低,讓家家都能用上高效實用的工具,穿上舒適保暖的衣服,等等等等,到了那個時候,咱們大唐,才走上了富強的道路。”

孫享福的道理說的淺顯易懂,幾人只需要稍微想象一下那個畫面,便覺得心潮澎湃,不過,很快,李世民又反應了過來,開口道,“渭南新城完全投入使用,那是兩三年以後的事情,眼下,你讓善陽的商賈都賺飽了,讓關中的商賈都餓死了,這似乎不是平衡利益的治國之道吧!”

聞言,孫享福卻是笑了笑道,“放心吧您嘞!胡商是肯定會到長安去做生意的,因爲,只有富豪雲集的長安,才能消化掉他們手中的商品。

而咱們善陽,終究是平民階級比較多,只負責生產,給國家創造輸出端的稅收而已。

於國家而言,稅收從那裡收,其實都是一樣的,因爲都是收錢。

關中的商人沒有生意做的話,您大可以發動他們,讓他們走出去啊!

爲什麼每年往返西域的胡商團隊裡,看不到幾個我們漢人商賈呢?人家都可以從遙遠的西邊走到我們這裡來,爲什麼我們不能走到人家那裡去?

販運貨物的利益還是很高的,可不能都讓胡人佔去了,而且,咱們的商賈走出去,其實也就是咱們的文化走出去,您可不要小瞧了商人的力量,他們忽悠人的本事其實是最厲害的,很多落後的蠻夷小國,說不定會因爲區區一個商人,而形成一種傾慕我大唐的風潮呢!

所以啊!窮,他們就應該思變,而不是嫉妒別人發展起來了,搶奪了他們的利益。”

在後世,有一個時間段,很多人格外的崇洋媚外,因爲他們認爲外國產出的東西好,而在這個時代,孫享福卻是想通過大唐的高端商品輸出,讓這個世界的外國人,都崇唐媚漢。

聽到孫享福用了‘嫉妒’這個詞,李世民老不爽的用眼睛瞪了他一下,到現在他才隱隱的明白了,爲什麼關中的民生經濟發展會有點跟不上善陽和嶺南的節奏。

因爲,關中的商業,沒有發展起來,而嶺南往海外,善陽往北方諸部和西域的商業往來越來越頻繁,這纔是他們能夠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而想要商業發展的好,首先就要商業環境好,善陽,就是用它獨特的管理方式,讓商業環境變的很好,使得周邊各部,以及西域的商賈,都願意來這裡做生意,從而讓這裡產生了聚衆效應,使商業快速的興旺了起來。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頂部"加入書籤"記錄本次()的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蘭嵐謝謝您的支持!!

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183章 李績的奏章第419章 回長安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118章 殺倭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317章 逛夜市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466章 大戰起第118章 殺倭第555章 再會夷男第220章 馬邑防守戰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461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六十九章 改戲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219章 追擊戰第116章 李香蝶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664章 新春遊園會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267章 受邀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六章 小河集第125章 審訊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269章 私聊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579章 二進宮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714章 航海人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620章 九垸夜第328章 全民運動會的構想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254章 一路高漲第194章 你不敢我敢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
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183章 李績的奏章第419章 回長安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118章 殺倭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317章 逛夜市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466章 大戰起第118章 殺倭第555章 再會夷男第220章 馬邑防守戰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461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六十九章 改戲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219章 追擊戰第116章 李香蝶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664章 新春遊園會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267章 受邀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六章 小河集第125章 審訊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269章 私聊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579章 二進宮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714章 航海人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620章 九垸夜第328章 全民運動會的構想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254章 一路高漲第194章 你不敢我敢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