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改戲

孫府今天註定是要喜氣洋洋的,孫享福的職田加了兩千畝,並且兼任了中牧副監,以後妥妥的是要升官的,而才十二歲多的石寶,居然也當上了之前孫享福所居的下牧監丞的官職,更是讓他母親聶三娘高興的哭暈了過去。

旨意裡面,李世民同樣給石寶劃了兩千畝職田,就在幸福村旁邊,那麼,以後,幸福村的壯丁,除了是皇家莊戶身份之外,還是漁業司裡有編制的僕役身份,同時,還是孫享福和石寶的佃戶,他們需要負責耕種六千畝地,但事實上呢!原幸福村的村民一畝地都不需要耕種,因爲這些事,都會交給幸福村的僱工來幹。

入冬以後,幸福村的掃盲行動就一直在進行,現在隨便一個人都能把千字文認個大概了,孫享福寫給他們寫的一些比較直白的信他們也能看的懂,而且,有孫氏代數符,整個村子裡的人,幾百幾千以內的加減法算的很溜,乘除法,只要給點時間,也能行,在這個時代,就已經可以走上低級管事職位了。

臘月初八是孫大力的婚期,孫享福和石大寶正好返村喝喜酒的同時,可以順道把職田交割完畢。

虞秀兒還是第一次到幸福村來,看到乾淨整潔的環村水泥路,以及整齊的磚瓦水泥房,都不敢相信這是一個村子,長安城裡也不過如此吧!

走過村子碼頭上搭的跳板,孫享福在高坡上觀看了一下週圍的農田,在後世他都是能夠教農民種田的農科大研究生,教這個時期的農民種田,當然不在話下。

“有米叔,村子裡的地都翻過一遍了嗎?”

“翻過了,咱們現在人手足,又有十幾架四頭犁,兩天都沒有,四千畝地就翻了一遍。”王富王貴的爹王有米現在無事可幹就愛在村口溜達,這不,正好接到了回村的孫享福。

“但是我剛纔看到沿河兩岸還有好多地都沒有翻,那些是別村的地嗎?”

“可不,他們還笑我們村有錢沒地方花,做些無用功的事,這麼早翻了地,來年開春,還得再翻一遍。”王有米其實也不知道爲什麼要在這個時候翻地,不過孫享福說叫翻,孫大力就派人執行了。

此時,在一旁聽他們說話的虞秀兒也來了興趣,道,“是啊!夫君,現在翻地不是做無用功麼,來年開春,還要再翻一遍。”

孫享福笑了笑答道,“這你們就不懂了,豈不聞‘瑞雪兆豐年’的道理,今冬雪少,只能靠人力翻地,才能把藏在地裡的蟲卵翻出來凍死,減少明年的蟲害,如若不然,那些藏在地裡的蟲卵大面積孵化,便能成災,蝗災就是這麼來的。”

“啊!明年會有蝗災?”

王有米聽孫享福說道蝗災這兩個字,嚇的手中柺杖都抓不穩了,他這輩子可是經歷過一次蝗災的,那慘烈的場面,即便是十幾年後,做噩夢的時候也會想起,若是明年會出現蝗災,那麼,幸福村的一切美好,都將會破滅。

“有米叔,明年應該只是小旱,未必會有蝗災,但是如果連續兩年乾旱的話,就不好說了。咱們要防災情於未然,所以,得用自己的方法,殺死藏在土壤裡的蟲卵,把田地淺耕一遍,就是辦法。”孫享福扶住王有米道。

“夫君,若真是如此,那藍田縣還有咱家三千畝地,也要派人去翻一翻,對了,還有父親和叔叔們那邊,只怕加起來有幾萬畝······”

虞家做官的可不少,職田本來就多,祖上傳下來的更多,是以,嫁個女兒都能陪嫁三千畝地,孫享福當然是巴不得所有人都行動起來,小旱蝗蟲未必成災,但比正常的年景,也能多出幾倍來,而且,會爲後面更大的蝗災打好基礎,所以,今年殺死一百個蟲卵,很可能就是殺死後年的幾萬只蝗蟲,早防,是出力最小,收穫最大的舉動。

“嗯,到明年開春之前,應該還有一兩場小雪,回去之後就立即安排,來的急。”孫享福點頭道。

“那夫君爲何不寫個摺子,呈給陛下?”

“呃,這倒是忘了,回頭我就寫吧!有陛下發動,應該會有人去翻地吧!”

進了村子,孫享福第一件事當然是去孫大力家賀喜,並且送上了很多長安城帶來的禮物,孫大力今天是新郎官,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忙活,倒沒空一直陪着孫享福,而弟弟妹妹到了村子,就自己找地撒歡去了,孫享福沒事就牽着虞秀兒的手,沿着環村的水泥路往漁場方向走去。

“秀兒,我想改戲。”

“改戲?爲何?”

“讓百姓們大冬天的去翻地,估計他們不會樂意,畢竟,不是所有的百姓都像幸福村的百姓有絹布衣服夾棉襖,他們大多都穿着粗麻衣,難以抵禦寒風,一個不小心病倒了,那可是要命的事情。”

“可這跟你改戲又有什麼關係?”

“我想把蝗災的段子編到戲裡面,由咱們聰明多智又法力高強的白娘子告訴百姓們怎麼對抗蝗災,這樣,或許比陛下的聖旨更有用。”

“夫君慎言,不過,此法倒是可以一試,只是可惜咱們之前的排練都白費了。”

“更改倒是不大,就是把許仙發配的地方從南方改到北方,原來的戲份基本不用刪,加多一段便好。”

從第二回開始,劇情裡面就沒有多少大場面大動作了,許仙由於官銀的事情受牽連被髮配,然後白素貞去許仙的發配地找他,然後兩人繼續做夫妻,開藥鋪,秀恩愛,只需要在這個發配地安排一場蝗災,就能讓設法挽救蝗災中的饑民的白素貞的善良形象更加穩固,至於對付蛤蟆精這一段,可以排到更後面演。

聊着聊着,兩人便爬上了被加高的水庫大壩,由於僱工人手充足,今冬又無雨雪,這條几百米長的大壩已經被加高到了七八米,水庫裡面囤積的水,也有六七米深,倒是不怕幾十萬尾魚會出現缺氧的狀況。

“夫君,這就是幸福村的漁場啊!”

“嗯,咱們酒樓用的大魚就是這裡提供的,不過都是之前捕撈囤積的,今年秋天放養的魚苗,要等明年入冬之後才起塘,那時候都養了一年多了,個頭應該都很大了。”

水壩上的風很大,兩人倒是沒有待太久,便往雞場方向而去,哪裡平時是由翠花嬸打理,不過今天她兒子成親,便交給了王富的老婆照看,當然,主體人羣還是鄰村的僱工爲主。

“村長,村長夫人,你們怎麼不在屋裡歇着,這大冷天的還來雞場轉悠,別把身上搞臭了。”王氏一臉喜色的給孫享福打開了雞場的大門道。

“呵呵,領着夫人看看自家產業唄,雞場現在挺好的吧!”孫享福笑着往四處看了看道。

“咱村的雞當然好,按照你說的方法養,母雞個頂個的能下蛋,只是鄰村的那些僱工把咱們養雞的活計都學去了,都想回自己村子裡面養呢!”王氏興奮的同時,將雞場的擔憂說了出來。

也無怪乎那些僱工想自己養雞,實在是這裡面的利潤太大了,冬日裡,一枚雞蛋在長安的售價是十二文,十二文都可以買兩斤糜子了,而兩斤糜子,加些雜食,足可以餵養一隻雞十天以上,以幸福村的蛋雞平均每三天下一個蛋的產出算,一隻母雞一年產出的蛋,至少有百枚,而百枚蛋的價值,那可是一千二百錢,一隻母雞的收益都差不多能抵一畝地的產出了,誰不想養?也只能怪這個時代的養雞戶少,雞蛋屬於高價滋補品行列。

“沒事,學去了就讓他們養吧!咱們把那些產蛋高的雞產出來的蛋孵雞苗了賣給他們養就成。”

在後世,我國的養雞行業非常發達,一個雞蛋別說換兩斤糧食,當大米的價格都賣到兩三塊錢一斤的時候,雞蛋的價格才幾毛錢一個,幾乎是等重量的糧食的價格,全國十幾億人口,都吃不完自己國家產的蛋,還可以大量出口。因爲那個時候的雞,只要經過三個月的餵養,到達產蛋期,幾乎就可以每天產一個蛋了,而一個養雞個體戶,就能隨隨便便養幾千過萬隻雞,甚至有厲害的,養十幾萬只雞,可比幸福村的規模大。

讓全民養家禽的好處就是能夠降低農作物蟲害,提高農民飲食營養水平,這個時代自然環境好,沒有污染,發大面積雞瘟的情況也少,其實更加適合發展家禽養殖,雖然當所有人都開始養雞後,勢必會降低雞蛋的價格,但這不正是孫享福想要的麼?

當這個國家的人都能夠吃的上飯,吃的上營養價值高的土雞蛋,這個國家還怕誰?

孫享福把雞場的餵養日誌拿出來看了看,雖然寫的很簡單,字也寫的很醜,還有很多錯別字,但孫享福看的津津有味。

兩萬多隻雞裡面,產蛋率最高的一百多隻雞已經被找了出來,它們產的蛋已經開始孵化,這就是第二代高產雞了,這些雞的後代,會成爲雞場主要養殖的第三代雞,如此,只需要幾輪過後,孫享福相信每年能產兩百枚雞蛋以上的雞就將會誕生。

“回頭跟翠花嬸說說,再增加一些僱工,趁着這個冬天沒有雪,把雞都趕到咱村的農田裡放養幾天,這些雞會把田裡的蟲卵都刨出來吃掉的。”孫享福給了簡單的建議,便聽到了村子裡面鑼鼓的聲音,這便和虞秀兒下了雞山,往村子裡走去。

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415章 回荊州第556章 抓捕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260章 抓生產第749章 孫子語錄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七十八章 對山寨的反擊第372 人才缺乏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284章 思想理念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711章 誣告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700章 歸家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466章 大戰起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380章 考場佈置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118章 殺倭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613章 和李泰談談心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372 人才缺乏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177章 王旭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711章 誣告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六十九章 改戲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284章 思想理念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328章 全民運動會的構想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116章 李香蝶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116章 李香蝶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192章 關中突變第125章 審訊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147章 豐收樂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755章 過黑海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
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415章 回荊州第556章 抓捕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260章 抓生產第749章 孫子語錄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七十八章 對山寨的反擊第372 人才缺乏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284章 思想理念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711章 誣告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700章 歸家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466章 大戰起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380章 考場佈置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118章 殺倭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613章 和李泰談談心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372 人才缺乏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177章 王旭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711章 誣告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六十九章 改戲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284章 思想理念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328章 全民運動會的構想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116章 李香蝶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116章 李香蝶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192章 關中突變第125章 審訊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147章 豐收樂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755章 過黑海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