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

聽到幾句話就想拉粑粑的感覺一定很爽,不然李世民也不會嘴巴都笑歪了。

御書房裡,其餘幾個聽了馬周這一席話的重臣也對他另眼相看起來。

“那麼第二個問題怎麼解決呢?”長孫無忌最先忍不住道。

馬周幾乎不假思索的答道,“陛下登基之初就給咱們大唐定下了仁義禮智信的治國思想,那麼,何不向天下人展示朝廷的信呢?”

“怎麼展示?”這一次,李世民比長孫無忌還急道。

“陛下,胡商走貨,看似民間買賣,亦是國事,他們今年走了在大唐並不緊俏的貨物,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失誤,經商,就會有賺有賠,這怨不得別人。但是,少了這些胡商將咱們大唐產出的貨物賣出去,卻是會影響咱們大唐內部的經濟。

是以,微臣建議,陛下可以以朝廷的名義爲那些虧了本的胡商擔保,讓咱們大唐那些積壓了貨物賣不出去的商人,以市場價格借貸一批貨物給那些胡商,胡商拿着咱們大唐的貨物回去自己的國家,賣了貨物就可以賺到錢,只需要將貨款加上少許利息還給貸貨給他們的大唐商賈即可。

另外,咱們派的軍隊不是一直要送胡商回國的麼,也不怕他們賴賬跑了,以少量的軍隊將所有的胡商和往西域走貨的漢商聯繫在一起,隊伍之龐大,相信苟延殘喘的頡利和突利是啃不動的,而且,只要他們動手了,他們就會犯衆怒,屆時,陛下只需要讓這支偏師的主將聯合西域諸國的軍隊,以最小的代價,便能將突厥的這兩股殘餘勢力全部消滅在西域。”

“說的好······”

短短時間內,李世民又拉了一次粑粑,馬周的這一神策,不僅是李世民,在場的諸位大臣也都拍案叫絕,從頭到尾,朝廷只出了一小支不用自己養活的人馬,卻佔了諸多便宜,不僅能搞活經濟,還埋了個雷,讓頡利或者突利去踩,什麼叫經世濟國之才?這纔是經世治國之才。

在大家交頭接耳,確定了此策的可行之處後,馬周又道,“啓稟陛下,微臣還以爲,隨着咱們大唐的物產日漸豐富之後,朝廷對於外國貿易,也應該有更明確的指導,或者規定。讓外國商人以朝廷的指導方向,爲大唐輸入貨物,比如今年,西域胡商送過來的胡瓜和白疊子,咱大唐已經有產,相信明年只會更多,大唐對此類物品無需買入,是以,也就不需要商人們送過來了。

但咱們大唐缺金銀銅以及鹽鐵,這些東西,西域諸國,海外諸國,總有產出比較大的國家,咱們可以提高一些價格收購他們這些物資,用孫下牧的一句話說,就是用可再生貨物,換取他們的不可再生貨物,長此以往,我大唐各方面物資豐滿,國力自然強盛······”

“你等等,什麼可再生不可再生的,你說清楚。”長孫無忌打斷了馬周的話道。

“這個可再生和不可再生是下官偶爾聽到孫下牧說出來的詞彙,打個比方,西域諸國都愛咱們大唐產的絲綢,絲綢這個東西,咱們大唐每年養蠶,就能源源不斷的產出,還有類似陶瓷,糧食等,所有通過種植和手工藝能夠產出的貨物,我們都可以叫它可再生貨物,這樣的貨物,咱們大唐就算年年賣,也賣不絕。

而不可再生的貨物,就像金銀銅鐵之類的,世界上就那麼多,大唐多一點,別的國家就少一點,當大唐用源源不斷可以種植生產出來的東西將別國的金銀銅鐵都換到大唐來的時候,還有什麼國家敢跟咱們大唐動刀兵?”

好吧!李世民聞言又要拉粑粑了,也不知道茅塞頓開的次數多了,他的快感是否依舊,一拍桌子便道,“此言有理,不動刀兵,而收天下之利器,乃謀國之策也。”

聽完了這個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衆臣紛紛點頭撫須,他們從沒想過,商事,競對國家如此之重要,一時之間,諸多想法都冒了出來,竟然陷入了沉思。

馬周是個積極入仕之人,難得的獲得一次李世民的召見,自然是想把肚子裡的貨都掏出來,等了幾息時間,看大家都差不多想出個頭緒來了,他又道,“其實咱們大唐一直有一項緊俏物資得不到供給,而使百姓的生產力提不上去。”

“什麼東西?”李世民聞言率先問道。

“鹽。”

說到鹽,李世民和衆臣的面色都暗淡了下來,這個東西是人體必需的,但大唐的產量極少,中原地區少有的幾口鹽池,經過前面歷朝歷代的開發,現在的出貨量都很少,致使粗鹽的價格都達到了幾十文一斤,大多數百姓根本都吃不起鹽。

而沒有鹽吃,會出現很多嚴重的後果,身體浮腫無力這是最常見的,長期處於鹽份不夠的狀態,人的壽命也會很短,要不怎麼說李世民不敢太勞費民力,就算耕種這種大事,也是能簡化則簡化呢!因爲鹽攝入量不足的百姓,根本不堪驅使。

當然,馬周也是因爲跟石大郎在一起工作了幾個月,才知道了幸福村的人爲什麼工作效率那麼高的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們頓頓有鹽吃,而且,通過研究,望江樓早就掌握了一門製鹽的工藝,可以將粗鹽提煉成爲精鹽,這才讓望江樓的食物比別處的食物味道更足一些。

不過這是人家的獨門經營秘方,馬周是道德君子,不會爆別人的料,他只是想提醒李世民,咱們大唐完全可以不用那麼緊巴巴的過日子,鹽這個東西,吐谷渾和于闐國多的是,大可以出錢讓他們把鹽運過來,惠及大唐全民,讓所有老百姓的勞動力再提升一截。

“不出幾年,朕必定要滅了吐谷渾。”

就像大唐禁止鹽鐵出口一樣,吐谷渾也禁止了鹽鐵出口,尤其是禁止鹽流入大唐,大唐如果想要買他們的鹽,需由朝廷出高價,還要出海量的運輸費用,所以,大批量買他們的鹽代價過高,朝廷接受不了。

“陛下雄才大略,滅吐谷渾是早晚的事,不過在此之前,咱們可以用手段先分化吐谷渾內部,減小到時候滅他們的難度,同時讓咱們大唐能夠從中獲得一些好處。”馬周聞言笑了笑道。

“快快道來。”李世民和幾位大臣幾乎是同時道。

“關鍵還是在商人身上,吐谷渾的商人也不少,每年都會到我大唐販賣牛羊皮貨,現在他們產出的皮貨不好賣,便無法賺取利益,陛下當以利誘之,臣聽聞關外之人對我大唐的烈酒十分喜愛,如果吐谷渾那個商隊運出來的低價鹽最多,那麼,陛下便可以將這烈酒的獨家經營權放給他們,引起他們商隊之間相互競爭的同時,讓伏允疲於防範商人走私,這些商隊都是各部頭領的支持的,長此以往,他們必與伏允產生間隙,稍加挑撥,便會反叛,而我大唐,不費一兵一卒便可得到低價鹽的同時,坐看吐谷渾衰弱。

另外,西域諸國中,若是有途徑于闐國的商隊,也可讓他們順路帶一些鹽來,朝廷定價收購,再平價出售,則大唐的鹽價,可下降不少。”

“嗯,此亦爲良策也。”李世民聞言點頭道,在他的這些話裡,李世民聞到了濃濃的孫享福的氣味,講到商賈的事情,似乎就與那小子脫不開關係,反正馬周也是跟孫享福的交流中受到的一些啓發。

正回味思索間,便有內侍將南邊來的密信送了上來,幾位大臣爲了避嫌,紛紛退到外廳,馬周也跟着退了出去。

“剛纔那些計策都是汝自己所想的?”房玄齡刻意的走近了馬周的身邊問道。

“正是。”馬周坦然拱手道。

“以你之才,至少可任中書舍人也。”房玄齡這麼說的意思,就是會向皇帝建議升他的官了,中書舍人可是正五品的官職,而且能夠接近中樞,以馬周的年齡任中樞舍人的話,升官的速度可謂是當朝之冠了,要知道,去年他還是個沒有入仕的白身,而歷史上,馬周可是十一年之後才爬到這個位置的。

“下官對中書舍人之高位不敢奢望,只求能在都水監繼續任職,幫助朝廷應對明年可能到來的旱災。”馬周聞言非但沒有喜色,反而是一臉憂愁的道。

“明年有旱災?”房玄齡愣了,長孫無忌和杜如晦聞言也是向這裡湊了過來。

“最先提出這個問題的是牧監署的孫下牧,他去年就通過種種跡象斷定了今年會有小旱,果然應驗了,下官這段時間查閱了很多史籍,還去太史監找袁道長印證了一番,發現明年的形勢也不容樂觀,是以,想留在都水監,爲明年可能到來的旱災多做些準備。”馬周如實回答道。

“可以斷定明年會有旱災嗎?”身爲戶部尚書的長孫無忌有些急的問道。

“還不能,不過今春,今夏都少雨,各處山泉溪流多有乾涸,若是今冬無雪,來年只怕會有百年不遇之大旱。”

馬周這不是危言聳聽,因爲他聽了孫享福的一些言論之後,查過關於記錄旱災的所有典籍,發現旱災往往不會旱一年,至少連續兩三年纔是一個循環,是以,近段時間他在都水監思索,如何建造水利工程,才能給關中之地蓄水。

關中今年小旱,導致了朝廷的財稅減產不少,是以,長孫無忌最關心這個事情了,正當他要問下文的時候,李世民卻是喚他們進去。

“那小子說南邊的事情可以收網了,大家商量看看怎麼辦吧!”李世民將孫享福奏上來的密信示與衆人道。

第479章 王麟隕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116章 李香蝶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399章 又來鬧事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139章 見韋李第664章 新春遊園會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267章 受邀第703章 送葡萄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464章 驚變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557章 免費的晚餐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146章 制海鹽第十一章 買船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116章 李香蝶第415章 回荊州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131章 去交趾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155章 合作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561章 錯失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694章 提點舍龍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711章 誣告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265章 會夷男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399章 又來鬧事第664章 新春遊園會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584章 九垸縣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179章 互坑
第479章 王麟隕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116章 李香蝶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399章 又來鬧事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139章 見韋李第664章 新春遊園會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267章 受邀第703章 送葡萄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464章 驚變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557章 免費的晚餐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146章 制海鹽第十一章 買船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116章 李香蝶第415章 回荊州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131章 去交趾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155章 合作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561章 錯失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694章 提點舍龍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711章 誣告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265章 會夷男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399章 又來鬧事第664章 新春遊園會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584章 九垸縣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179章 互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