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

李世民要那麼多糧食,果然有大動作,孫大力在田埂上灌了一大口解暑的綠豆湯之後,便開口道,“打聽清楚了,咱們這邊收去的糧食,會運往倭州那邊。”

“倭州?”

“是的,弘慎公將把整個東邊的島島嶼全部清理了一遍,將所有沒有開化的百姓聚集到了倭州幾大礦山地區,得民八十萬,而從今年開始,整個倭州島境內,沒有種一畝地的糧食。”

聞言,孫享福一愣,不用孫大力繼續往下說,孫享福也知道李世民和張公瑾要在那邊幹什麼,他們這一招,可真夠狠的,不讓所有原倭國土著種地,那麼,他們就必須依賴大唐的糧食生存,而這些被張公瑾集中起來的土著,不用說,肯定是全部被當作礦工,爲大唐開發原倭國境內的金銀礦產,大量的向國內輸送。

這種絕糧的手段,是不給他們任何反叛的機會,因爲,沒有種植糧食,沒有出海的船隻,他們如果敢輕舉妄動搞事情,那麼,首先就會餓死一大半的人,只要大唐能夠不斷供應糧食,那麼,對於倭州的控制,幾乎是絕對的。

可是,光倭州的那邊,怎麼算,也不到一百萬的人口,一年也消耗不掉兩千萬石糧食啊!八十萬人,就算一天三頓的吃,平均每人也不過就是消耗三四斤大米,一個月算一石,一年,九百多萬石足夠了,畢竟,這些人中間,能一天消耗掉三四斤大米的壯漢不多,實際上,可能七八百萬石大米,就足夠他們一年食用的了。

“就算這樣,朝廷也不應該一年從我們這邊出兩千萬石糧食啊!要知道,江南道,嶺南道,交趾三郡,每個地方產的糧食,看都不比咱們這裡少。”孫享福詫異的道。

“聽那位押送官的語氣,咱們這邊運出去的糧食,應該不止是給倭州,下一季的產出,可能是給夷州,琉球,呂宋,那邊,而江南道,嶺南道,交趾那邊的糧食,很可能送去天竺那邊了。”孫大力再度的道。

“送去天竺?”

孫享福聞言,頓時猜到了是怎麼回事。

既然李世民想到了利用糧食,控制倭州,那麼,就肯定想到了用糧食控制琉球,夷州,呂宋。因爲這些島上的土著,都有不少,他們現在,剛剛渡過茹毛飲血的時期,進入部落管理時代,有白花花的大米,朝廷很容易跟他們打交道,如果將他們的勞動力全部抽調出來建設碼頭,城池,道路,那麼,將大大的加快這些大島嶼的開發速度。

比如夷州島,有土著近二十萬,而且,很多部落,在三國時期,就開始漢化,能夠與中原人交流,貿易,自從嶺南這邊開始大舉向海外開拓,大唐海軍各部也成立了之後,泉州海軍已經組織夷州島上的土著,在夷州島本島和周邊的一些島嶼修建好了七八個海港碼頭,還建起了好幾座城池,目前被朝廷分五個班子齊全的縣治理。

由於官府並沒有給土著百姓設定什麼稅收,還給當地帶去了醫療,教育,和比較先進的生產生活工具,很得部落百姓的擁護,已經開始有大量部落百姓遷居到了乾淨整潔的城池裡居住,這些城池,也開始產生了一定的商業稅收,甚至,還因爲當地盛產各種水果,已經有人在上面開設了果乾作坊,和製糖,製鹽作坊,未來肯定會越來越好。

呂宋也是如此,馮盎的人,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把當地的一些部落頭領收拾服帖了,後來,趙龍去收拾王浩殘餘勢力的時候,在所有土著面前展示了大唐的強大,外加朝廷給當地百姓的政策與夷州島相當,是故,島上十幾萬土著,現在是被朝廷設置的幾座官衙牢牢控制住了,同樣被組織起來修建了好幾處碼頭和城池,之後,島上將有更多爲大唐出海的船隊提供補給和各種修繕服務的設施修建。

以糧食和生活物資作爲收攏當地百姓民心,驅使他們勞動力的紐帶的手法,還算過的去,可是,數千萬石糧食往天竺送,這個動作可就太大了。

一千萬石糧食,至少可以供一百萬人食用一年,江南道,嶺南道,交趾三郡可以對外出售的糧食,絕對超過五千萬石,李世民要在天竺養活五百萬人?要知道,這可是這個時期整個印度地區,差不多五分之一的人口。

可事實就是如此,從定襄的運動大會結束開始,戒日王就發動了統一印度地區的戰爭,其規模之大,不亞於隋末時期,中原的戰爭,李世民的人在伐那比王國接手了近五萬多國聯合的雜牌降軍,這些人在那邊可沒有閒着,被初步訓練出來了之後,他們雖然沒有參與到這場多國大戰之中,但是,卻是在密衛將領的指揮下,不斷的收攏躲避戰亂的本土百姓。

要知道,這個地方的百姓,平時的生活本就窮困,被唐軍收攏了之後,居然能一天吃上兩頓白米飯,不要太享受了。

這個消息被在整個戰亂區域散播開之後,就變的一發不可收拾了,各地吃不上飯,或者受戰亂威脅生命的窮苦百姓,紛紛向伐那比王國這邊涌了過來,人口很快突破了一百萬,然後是兩百萬,乃至更多。

密衛將領急忙向嶺南告急,馮盎便立即調了糧食過去,之後,李世民又派了劉弘基前去主持大局,由於此前馮盎在救援伐那比王國的時候,他們的國王就已經向大唐上表稱臣了,所以,劉弘基到了當地之後,直接全面接掌了軍政大權,現在,劉弘基奏請在印度沿海控制區域設置州道的奏章,已經送往長安了。

這可是一個能爲大唐新增方圓三千多裡版圖,五百多萬人口的大事件,其實要不了多久,孫享福就會收到消息,因爲,朝中大臣很多都跟孫享福保持了通信,而這麼大的事情,李世民肯定會昭告天下的。

劉弘基現在可以說是整個大唐最忙碌的人,五百多萬,信仰的教派不一樣,國家不一樣,語言雜七雜八像難民一樣的百姓,可不好管理,加上伐那比王國原有的駐軍,和他帶過去的兩萬大唐海軍,以及接收的經過了半年訓練的五萬雜牌軍,共十餘萬大軍,他也只能勉強的做到安置百姓,維持治安,根本沒有餘力參與到戒日王的統一戰爭中去。

而他們現在的這個狀態,已經被印度地區南北兩大勢力,看成了是一坨肥肉,誰成爲了最終的勝利者,都會來吃這塊肥肉,而這,也可能會拉響李世民統一歐亞大陸的序幕。

分析清楚了這些事情,孫享福就只能更加認真的種糧食了,因爲,他現在的狀態,左右不了這些天下大事,只能想辦法,把它往好的方向推,一旦大唐邁起了擴張的腳步,那麼,接手的,可能是以千萬計的,沒有什麼產出的百姓,光是一千萬百姓,一年需要消耗的糧食,都是億石以上,何況是更多。

等孫享福發了一會愣之後,孫大力又道,“那個,還有個事情,我得跟你說說。”

“什麼事情?”

“朝廷下季來拉糧食,可能不會支付現金。”

“這是爲何?有海外百萬礦工爲大唐提供金銀,朝廷的進賬可不少,不會差咱們這幾十萬貫吧!”

孫大力答道,“錢,朝廷自然是不差的,但是,朝廷還有其它的目的,就是安民,所以,到時候,會以勞工來抵償。”

“什麼意思?朝廷準備將那些印度人遷到山南道來?”孫享福有些意外的道。

“咱們這邊可以開發的垸田這麼多,產出又這麼高,陛下不動心思纔怪。”孫大力有些無奈的道。

雖然勞工可能爲九垸縣貢獻更多的經濟價值,但終究沒有真金白銀來的實在。

倒是孫享福,愣神了片刻之後,才道,“這樣可能更實在,不過你得通知各縣,提前做好百姓的思想工作。”

金銀的大量流入,就會導致其一定程度的貶值,而勞動力,卻是實實在在,永遠不會貶值的東西,這些被遷過來的勞工,肯定都是青壯,在當地勞作幾年之後,再安置下來,就可以直接作爲熟手農夫,爲朝廷產出糧食,李世民的算盤,打的不可謂不響。

“那行,我這就去安排,對了,我聽隔壁幾縣反饋回來的消息,他們今年下季的水稻種的也不差,若是豐收了,一定會過來感謝你,秋收之後,咱們九垸縣可能會比較熱鬧喲。”

“呵,不過是想多聽我講幾堂課而已,回頭我會爭對他們各縣的學習階段,針對性的講一段時間的,對了,過幾天,我讓人送一些圖紙給你,是關於縣城修建那些高層建築的設計圖,還有一些新式民居的設計圖,等張純派過來的工程隊到位了,你給在百姓中間推廣推廣,我覺得,像一號院這邊的百姓,家裡人口多了,原先的磚瓦平房,已經不夠住了,該是修建更大,更舒適的樓房的時候了,各家現在都具備這個財力。”

“得嘞!我回頭我摧摧張純趕緊派人,可不能做了工部的高官,就忘了咱們這些老兄弟。”

修建樓房,不僅能提升居住的舒適度,還能大量的節省用地空間,以現在一號院這邊平均每戶三個以上孩子,還在不斷增加的現狀,原先的那些四房民居很快就會不夠住,不提早想辦法解決,到時候百姓們就會用自己的辦法解決,就可能會出現亂用地的現象。

當然,孫享福要推進這些東西的原因,是給目光並不長遠的百姓們,樹立一些看的見的新目標,免得他們小富即安,越來越懶惰,後世的新農村,那家那戶還不得起個乾淨整潔的樓房住着。

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567章 宴會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338章 返城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179章 互坑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734章 宣撫第257章 回紇臣服第400章 再對質第667章 動畫片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175章 唐奉義第700章 歸家第287章 宴會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561章 錯失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300章 大動作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473章 編組百萬工農兵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392章 文工團的構想第201章 良苦用心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576章 中計了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273章 酒宴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420章 送別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749章 孫子語錄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177章 王旭
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567章 宴會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338章 返城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179章 互坑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734章 宣撫第257章 回紇臣服第400章 再對質第667章 動畫片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175章 唐奉義第700章 歸家第287章 宴會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561章 錯失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300章 大動作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473章 編組百萬工農兵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392章 文工團的構想第201章 良苦用心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576章 中計了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273章 酒宴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420章 送別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749章 孫子語錄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177章 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