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經營之道

收到了李世民次日散朝之後麗政殿見駕的旨意,所以最近習慣早起的孫享福和席君買趙龍等人做完晨練之後打算去東市逛逛,順便也看看至尊皮貨和皇庭傢俬的鋪面。

“孫大人,您來了。”

至尊皮貨的店鋪中,楊秋專門安排了自己屬下一名叫沈三元的吏員親自來打理,此人見孫享福過來,立刻出迎道。

孫享福嗯了一聲,便在他的帶領下往店鋪裡走去,鋪面不小,大約三四百平,裝修也極盡奢華,此刻雖然是早上,但店鋪裡有不少人,許多和望江樓服務員裝扮差不多的女服務員在給顧客們推銷皮貨,並伺候她們試穿。

“銷售情況怎麼樣?”

“啓稟大人,好的很,兩天時間咱們的存貨就賣出去快兩成了,昨夜盤賬,流水差不多有三千多貫。”沈三元答道。

“才三千多貫?拿賬冊來。”孫享福聞言眉頭一皺道。

不一會,孫享福便知道了原因,將賬本往沈三元懷裡一丟道,“我說定價至少是成本的十倍,可沒叫你們掐着十倍的價格定啊!你看看,這手提包,完全可以定到八貫十貫嘛!還有,高跟鞋,以後不準有三貫錢以下的,普通皮貨鋪子的皮靴都賣到一貫以上了,咱們的價格居然也才一兩貫,對的起至尊皮貨這四個字麼?”

牧業司這段時間生產的儲備貨物都快過萬件了,賣了兩成貨出去,也就是說至少一兩千件,平均一件的價格才兩貫不到,太低了,不拉開與普通皮貨的價格,高大上的感覺就體現不出來,更加對不起每一件商品上至尊皮貨一朵牡丹花和四個篆體小字的標誌。

“可是,價格已經訂出去,現在漲價,恐怕一些顧客會有怨言。”沈三元鬱悶道。

在他看來,三百貫的東西賣出三千貫已經是了不得的暴利了,按照孫享福剛纔說的定價,何止二三十倍。

“怨言?用過咱們產品的人大概只會誇讚,如果別的評價太多,就是咱們的產品設計不夠好,再說了,商品都是明碼標價,他們自己挑選的,不好的話客人不會要。如果你要一個給客人解釋漲價的理由,就告訴他們,這些東西每年的產量可是有定數的,錯過了,就再沒有買到的機會了。”

“可是,咱們儲備的貨物還有很多啊!而且,後面還在加大生產,到時候······”沈三元老實巴交的道。

“就這點貨,還多?長安一百幾十萬人口,勳貴世家和富戶至少佔十萬,你們現在才賣一兩千件貨物出去,市場佔有率連一cd不到,需要擔心積貨賣不出去?先給你們定個小目標,一年之內,讓所有長安的富人至少擁有一兩件咱們的產品,二十萬件,牧業司的工坊今年造的過來麼?

而且,誰說只有長安一地才賣這些商品了,明天,我會直接讓人拉走你們庫房五成的存貨,到時候洛陽,揚州,甚至蜀中,都會分銷一些出去,所以,你得把價錢往上提,不然,要不了幾天你們就真的斷貨了。”

聞言,沈三元再不敢提出不同意見了,他並不是生意人出生,又哪裡懂得什麼市場調查,這方面,孫享福都不用調查,通過每次開戲的時候,往望江樓訂桌的訂單就知道長安富人的大概數量,每次客滿都將近過萬人,有大部分人因爲去的晚而訂不到位置,需要服務員好生解說。

而且,不是誰都有出門擠人看戲的習慣。像魏徵,孔穎達這一類的,就從來沒去過望江樓。但是,這些人和他們的家族,都有穿鞋子,提包包的需求啊!

想象一下,一個公文皮包提着,總比用布袋子裝着公文卷宗之類的好的多吧,而且,皮包有時候能防雨水,還不會像布袋子一樣,輕鬆一壓,裡面的東西就變形,出印子,要知道,這個時代的麻紙可不是那麼牢靠。

在經營和擺設上面指點了沈三元一些之後,孫享福又來到了皇庭傢俬的鋪面,情況同樣叫孫享福不能滿意,首先是定價問題,傢俱這玩意買一次就能用好多年,而且,這個時期的工匠很實在,東西都打造的特別牢固,所以,基本都是一茬子買賣,這個價格,應該要比至尊皮貨產出的那些消耗品更離譜纔對,但他們,卻同樣是掐着十倍左右的利潤在賣。

其次,孫享福當初叫他們模仿孫府工匠打造的傢俱打造,這幾個月下來,他們就真的只造了孫府裡面有的那些東西,而且,還並不全面。

“那什麼,趙書吏是吧!從現在開始,把你們鋪子裡的價格牌全部撤下來,加三倍,掛上去,另外,通知工坊,挑一些技術精湛的工匠出來,組成幾個研發組,一組專門研究能夠帶給人方便的新式傢俱,一組專門研究如何提升傢俱的舒適度,還有一組,專門研究打造供兒童玩耍的消耗性玩具,產品要新,奇,舒適,實用,好玩,面面俱到······”

孫享福直說到日上三竿了,才領着席君買和趙龍往皇城方向去,相信金給孫享福的這一番教育,只要這兩個負責經營的人領悟到了他所說的一半,至尊皮貨和皇庭傢俬的生意都會走上正軌。

留了席君買和趙龍倆人在自己的衙房喝茶,孫享福揣着自己的穿宮腰牌便去了後宮。

“微臣拜見陛下,皇后。”

麗政殿中,長孫皇后正和李世民一起吃早飯,孫享福來了,兩口子也沒停。

“說吧!造船要幹嘛?”

“呃,陛下早前不是叫微臣多讀書麼,所以,微臣這段時間除了種田之外,也沒閒着,看了不少書,尤其是漢史,其中有一點微臣很不解,就是漢武帝爲什麼不惜代價的攻打交趾蠻荒之地,一時想不通就記在了心裡。

最近臣在望江樓聽到一個胡商食客言道,交趾有一種水稻,穗長谷多且耐旱,一年可產幾季,交趾的人們根本無需種地,田地裡的糧食就多到吃都吃不完,微臣這才明白,原來漢武帝打交趾,是爲了糧食。”孫享福想了想,才道。

“胡說,你去年的時候就叫藍田縣的老船工楊順水開始造船了,那個時候你都還沒當官呢!讀的那門子書,竟敢謊言欺朕?”李世民佯怒的一拍筷子道。

“呃,微臣那個時候造船當然是爲了捕魚啊!當時想着渭河的魚比村前小河的魚多,是因爲渭河比小河大,那大海比渭河還大無數倍,裡面的魚肯定比渭河的魚多無數倍,所以······”

李世民聞言險些繃不住了,笑道,“你小子倒是會想,在海上捕魚可不是易事,一個不慎,連人帶船都會被風浪捲走,你這麼怕死,敢下海麼?”

“微臣以前不敢,只想着派幾個捕撈手去幹就成,不過現在敢了,陛下,漢武帝打交趾,是爲了糧食,交趾有一種生長週期很短,兩個來月就能成熟的水稻,微臣想將其引進到大唐。”

聞言,李世民又是笑了笑指着孫享福道,“端的是無學,即看了漢史,知道漢武帝攻打交趾之事,又爲何想不到,那些糧食只有在氣候常年溫暖的交趾才長的好,若是引進中原有用,漢武帝又何須勞師動衆,耗費大量兵力在一處蠻荒之地。”

“陛下,其實咱大唐也有很多一年四季氣候溫暖的地方,比如嶺南,崖州。”孫享福提醒道。

以漢朝的水利情況,北方能有多少水澆地纔怪,當時嶺南被稱之爲南蠻之地,由越王實際掌管,就是江南地區,也沒有現在這麼發達,人口稀少,是經歷了後來三國東吳政權不斷的對少數民族的清剿和數十年的漢文化推行,政治和民生才穩定下來,成爲漢人的宜居地的,所以,漢武帝時期,就算引進了占城稻,也無法大面積推廣種植,因爲那時國家的人口和重心在北不在南,這種水稻對他來說有些雞肋。

可現在,好吧!孫享福一提到嶺南,李世民的眉頭就皺了起來,他以前還真沒覺得嶺南有這麼重要。

“嶺南之地或有叛亂,你可還敢前去?”李世民沉默了半天,突然開口道。

“呃,臣連大海都不怕,何懼區區叛亂,而且,陛下不是說了麼,或許而已,又不是真的有叛亂。”孫享福一副正氣凜然的樣子道。

他很篤定嶺南不會發生大的叛亂,因爲後世的影視劇基本沒有提起過,即便是真的有叛亂,他難道不會避開?

就目前的造船水平,他不認爲海上會有比自己設計製造的這艘五杆水輪船跑的還快的船,要知道,五杆帆船即便是在近現代,也是了不得的海上航行工具。

“倒是難得從你小子身上看到氣節這兩個字,既然你要出海,那便順路幫朕去嶺南打個前站。”

好吧!孫享福確定李世民的心思仍然沒有在占城稻上面,他認爲前漢都否決了,必定是此物有什麼缺陷,古代讀書人嘛!最喜歡以史爲鑑了。

“陛下請吩咐,只要微臣這小胳膊小腿應付的過來,必然死而後已。”孫享福有些無奈的道。

“幫朕送些財錦和新式的農具去嶺南,看看馮盎會有什麼反應。”

工部現有新式農具主要是曲轅犁,水車,這兩樣東西還是孫享福設計的呢!不過嶺南多山,蠻民好打獵,耕種技術比漢人還不如,這兩樣東西倒是他們稀缺的。

“呃,原來是送禮啊!這個微臣在行,依臣之見,至尊皮貨的產品,皇庭傢俬的產品,其實都可以給馮酋長送一些······”

“你小子住嘴,朕這是賞賜。”李世民聞言又起了真火,打斷孫享福道。

他堂堂一個皇帝,何時需要給臣屬送禮討好了,面子問題,必須不能讓步。

“哦對,是賞賜,如今至尊皮貨和皇庭傢俬的存貨不少,生產還在日益擴大,陛下應該多多賞賜給大臣們一些纔是。”孫享福聞言,不好意思的換了個笑臉道。

“無有功勞,朕爲何要平白賞賜大臣們?”李世民看到孫享福這副嘴臉,就知道里面有事情。

第620章 九垸夜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271章 新作物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714章 航海人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355章 剖腹產子第149章 歸來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556章 抓捕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577章 追擊第555章 再會夷男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130章 計策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267章 受邀第648章 歸又去的玄奘第195章 關中景象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246章 治國難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387章 開考第219章 追擊戰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402章 迎新宴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667章 動畫片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130章 計策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368章 定計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131章 去交趾第300章 大動作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761章 家事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187章 孫府迎客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555章 再會夷男
第620章 九垸夜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271章 新作物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714章 航海人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355章 剖腹產子第149章 歸來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556章 抓捕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577章 追擊第555章 再會夷男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130章 計策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267章 受邀第648章 歸又去的玄奘第195章 關中景象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246章 治國難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387章 開考第219章 追擊戰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402章 迎新宴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667章 動畫片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130章 計策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368章 定計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131章 去交趾第300章 大動作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761章 家事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187章 孫府迎客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555章 再會夷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