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

“大哥哥是不是有辦法應對了?”巧兮見到李玄清臉上的笑意,知道對方八成已經有了主意,所以笑盈盈的問道。

“總參立即傳訊給西征集團軍總部,讓師兄立即抽調安西營舊部立即喬裝進入安西地區,要想辦法利用張勝以前的身份和如今的身份搶在曹仁貴之前和昭武九姓後裔接觸,採取同樣的辦法吸收九姓後裔參加安西營。”李玄清看着門外推門而進的岑天時,點了點頭道:“告訴張勝,時間就是金錢,必要的時候可以代表大唐和昭武九姓進行談判,他們是我們將來統治西北的種子,能保留多少就保留多少。”

徐天翔有點遲疑道:“皇上的意思是,我們搶先一步和昭武九姓接觸?”不過他的話還未說完楊天成接過話茬道:“這樣一來的確能夠破壞曹仁貴的計劃,但是這樣一來的話豈不是讓那些有心之人有機可趁從而和我大唐討價還價?”

“四哥其實也不盡然,大哥哥的意思是吸收昭武九姓之中那些依舊心向大唐,心向中原王朝的堅定分子。西北地區脫離我們控制百餘年,很多人包括那些漢人基本上都已經忘卻了曾經的大唐封疆萬里,縱橫絕域所向無敵的榮光,被異族同化從而忘卻了自己的血脈和傳統。那麼此時依然堅持說唐言堅持漢統的那麼必然都是我大唐的子民。既然是這樣的話也就不存在討價還價一說,與我同族必然是我們的父老鄉親,我們大唐也一定會將他們當做自己人來對待。安西營本來就是大哥哥秉承當年安西軍的遺志而特意組建的軍隊,我想到時候只要張勝能夠亮明自己的旗號,就等於是向那些仍舊遙望東方的各部子民傳達出一個明確的信號,大唐迴歸西域指日可待,而大唐雖然時隔百年才重歸安西,但是沒有忘記他們那些堅守西域矢志不渝,代代傳承英雄熱血無怨無悔的華夏族裔。這對於那些常年處於異族包圍看不到希望的人來說纔是最重要的。”巧兮顯然一瞬間就明白了李玄清的想法,所以搖搖頭道。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張勝此行能夠代表我大唐,代表中原王朝,可是曹仁貴不能,他不過是歸義軍餘孽,說白了就是喪家之犬,如何能夠給昭武九姓後裔乃至於整個安西心向大唐的百姓以希望?”李玄清神色肅然道:“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其實曹仁貴能夠打出的旗號和能夠拉攏的人也就是那些能夠歸順我們大唐的人,我們能夠搶到一個曹仁貴就少一個,所以這等於是在挖曹仁貴的根子,他必然會有其他的動作和反應。”

胡小四點頭道:“皇上說的是,只怕曹仁貴到時候會蠱惑回鶻等少數部族重新鼓吹唐寇威脅說了,說不定還會再來一次西北各族聯手共剿,所以我們的動作必須要快。”

一直沒有說話的王厚純忽然道:“要我說如果曹仁貴使出這一招的話其實也就等於切斷了昭武九姓後裔的其他退路,到時候對於我們的行動反而有利。所以我覺得在西北大軍無法進入安西的情況下,不妨讓飛鷹旅進入,可以直接打着大唐的旗號截殺各部首領頭腦人物,把聲勢造大一點,給那些心向我們的人以更大的信心,加速西北民心一統。”

“我覺得厚純說得對,到時候內閣會指示拓跋思諫,派出更多的人手和精力宣傳我大唐的各項國策以及對待西北各部的民族政策,從而收復各族當中那些和我們政策契合的部族民心。畢竟西北那邊大小部族數不盡數,我們漢人或者說唐民後裔不佔多數,按照皇上民族融合的政策界定,凡是能夠擁護我們民族政策願意加入華夏民族大家庭的就應該劃歸到大唐治下。”此時的岑天時也看完了之前李玄清遞過來的情報,稍微捋了捋思緒開口道,“只不過曹仁貴到時候恐怕會想辦法切斷我們的商路,那麼西北那邊和安西等地的聯繫只怕會中斷,咱們應該提前有應對之策纔是。”

“這個先生放心,趙四在回來之前已經安排小虎帶着飛鷹旅潛入安西等地,只要曹仁貴切斷商路通道我們會馬上採取行動,西征軍那邊也會派出部隊進行接應,到時候想必以小虎的性子說不定又是對西北各族的一次洗劫了。”胡小四搖了搖頭笑道:“這次沙洲之戰飛鷹旅任務重傷亡不小,我已經安排內地的替補人員開始啓程朝着沙洲去了。但是以小虎的性子只怕到時候殺戮一開這些都會算到回鶻和曹仁貴頭上,我都怕這傢伙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殺性。”這一說蘇小虎和飛鷹旅,在場的人都忍不住替曹仁貴和回鶻人默哀,當年飛鷹旅在草原上的兇命這一次只怕要傳到西北各族那裡讓各族從此聞風喪膽了。

“飛鷹旅就不要去管他了,真正的兵王從來不是訓練出來的,而是經歷了一場場生死之戰磨礪出來的。”李玄清對於這一點倒是無所謂,飛鷹旅是一支真正的以後世特種部隊爲目標進行組建的,特別是後膛槍等新式武器開始被製造出來,飛鷹旅無疑越來越靠近後世的部隊了。而且飛鷹旅的人數雖然少,但是依靠這種強悍的戰力在西北的這種滲透襲擾乃至於暗殺任務中必然可以更大範圍的破壞曹仁貴的反唐聯盟。

“既然這樣的話那麼我們三部抽調人手聯席制定收復安西的計劃吧。”徐天翔見到基本的意見都已經說的差不多了,拍拍手道:“這件事還是需要儘快解決,我們的計劃定下來的越早,到時候趙四和師兄那邊能夠擁有的時間就越多,我建議等計劃完成皇上審覈通過之後立即以最快的速度發往西北,往師兄立即開始執行。”

“對了告訴萬毅,那個曹仁貴給我抓活的,我倒要看看這個明目張膽和外敵聯合反抗大唐的逆賊到底長得什麼樣子。”岑天時對於徐天翔的話很贊同,但是還是一臉冷笑的說出了這句話。這些年隨着大唐統一經濟發展越來越迅速,岑天時對於李玄清的忠心也更加熱忱,此時聽到這個曹仁貴居然妄圖組建反唐聯盟這如何讓他忍得住?

“我覺得還是讓小虎找機會一刀看了算了,這傢伙背棄祖宗和宗族,留着有什麼用?”胡小四陰森森的話彷彿讓大家都看到了曹仁貴被蘇小虎抓到砍頭的場景,頓時忍不住冒了個寒顫。

“好了,大家儘快制定計劃吧,三天之內完成然後火速發往西北,交給萬毅執行。如果趙四趕不回來的話就讓信使沿途通知讓趙四緊急返回前線,和萬毅商議執行。”李玄清打斷大家的話道。

“小四你帶着玄影衛的人直接去總參那裡吧,我們一起商議,內閣那邊可以單獨制定,讓拓跋思諫酌情處理就可以。”徐天翔點點頭道:“這樣一來的話我們也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其實玄影衛那邊的計劃之前大傢伙都已經說的差不多了,只是需要系統的梳理和進行佈置,相對來說問題不大,胡小四對於這方面是爐火純青,但是總參那邊卻面臨着整個計劃推倒重來的尷尬,所以徐天翔說完之後就拉着幾人走出長慶殿去總參那邊緊急加班,將其他事情全部交給陳凡處理,反正陳凡對於西北那邊的事情不太熟悉,參加進來的話能夠提供的意見也不多,而且西北地區作戰遠離中心統治區域,所以類似於他的那種穩紮穩打的風格確實不適合。

不過徐天翔等人雖然急着回總參去制定西北那邊的計劃,岑天時卻留了下來,李玄清知道他的心思,笑道:“先生不要擔心,雖然曹仁貴的反唐聯盟讓我們有些措手不及,之前的計劃也面臨全部推翻的危險。但是也不是沒有好處,如果執行的好的話西北統一的進程說不定會大大提前。”

李玄清說的岑天時也能夠想得明白,他想了想繼續道:“西北冬季道路南行,咱們中原的物資輸送困難,只怕萬毅那邊需要節衣縮食了。而且沙洲一戰只怕還俘虜了大量人員,我看要不通知楊易他們將部分俘虜押送回河西,這樣一來還可以加速鐵路建設。我來之前問過鐵道司,河西境內溫度還沒有那麼低,而且地勢較低,河西走廊這一段的鐵路建設在冬季仍然可以繼續施工。”

岑天時一說這個倒是讓巧兮想起來什麼,笑道:“之前工商部準備在河西那邊開設大型的鋼鐵冶煉工廠,我看可以提前施工,選址的問題也沒有多大問題,西北礦產資源豐富,以鋼鐵冶煉也核心組建西北重工是可行的。”

巧兮的意思是模仿後世的大西北重工,將酒泉鋼鐵中心提前建起來,原本工商部也有這個想法,但是張全復那邊考慮到肅州地處居延澤附近,所以害怕鋼鐵廠建起來之後會對這個內陸湖泊產生巨大污染,所以一直壓着沒有批覆。不過工業集團這邊意見着手改進了鋼鐵冶煉的設備和技術,生產出一個污染比較小的體系,打算在那邊試試。而且對於污染問題,水利環保部也已經採取了其他解決的辦法,此時是時候組建西北重工了,這樣一來的話未來西北那邊的鐵路建設就可以就地生產鐵軌,這比起從內地運輸過去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運力,而且速度也更快。

“好的,這件事我會讓慕容和張全復商議儘快執行的。”岑天時點點頭,似乎是想起了什麼道:“皇上,慕容家之前也是昭武九姓的後裔,而且聽他父親說還是康氏的一支,咱們要不要讓他們家也派出代表進入西北協助張勝他們行事?”

李玄清一愣,隨即明白岑天時的想法,點了點頭道:“慕容家倒是很適合做這件事,畢竟雙方本來就是同一支,只不過是中原分支而已。這樣吧,你告訴慕容一聲,讓他們家派出得力人手跟着去西北一趟,跟隨玄影衛的計劃行事。”

慕容家原本是康氏分支,而康氏在當年的昭武九姓後裔當中是第一大姓,而且在當年還建立起了康國,勢力強大,所以纔會在安西軍回國平叛的時候能夠有能力派遣一支族人協助安西軍。只不過沒想到的是安史之亂被平息之後河西走廊卻被吐蕃佔領,大唐內地和安西之前的陸上通道被切斷,而當年的康氏主要人馬也因爲安西大都護實力衰退而被大食所滅。李玄清隱約記得,在天寶年間其實康氏首領還請求過大唐助其反抗大食,只是當時大唐已經沒有實力去應對,但是當時的唐王朝還是給了康國封號,算是在精神上給予了積極的迴應。

其實當時的昭武九姓後裔建立的國家基本上都是在同一時間或者是相近的時間內被大食所滅,而且基本上也都像唐王朝求助過。而這也是李玄清下定決心讓張勝去瓦解曹仁貴反唐聯盟的決心所在。當年的那些九姓後裔既然能夠堅持了一百多年還能夠心向大唐那麼就值得帝國去守護他們。別說只是一個區區的反唐聯盟,就算是真的將來面對大食,李玄清也不會有任何猶豫。

岑天時得到李玄清的回覆之後立即匆匆而去,內閣那邊年底是最忙的,加上還要安排這些事情,所以他是一刻都不耽誤。他一走李玄清開始考慮如何給身處西北前線的萬毅進行必要的增援,如果胡小四的計劃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那麼西征軍就要面臨西北各族的聯合反攻,萬毅的人馬就不夠了。只是如今西北地區的運輸壓力最大限度也只能支持二十萬左右大軍作戰所需。

“大哥哥,咱們的新式槍支不是已經定型了嗎?馬上組織生產趁着冬季給師兄送過去。我想依靠着後膛槍的優勢,西征軍能夠發揮的作用肯定會增強一大截的,這樣一來等到明年春天,我想西北那天的軍隊都可以換裝完畢了,咱們也就可以放心了。如果戰事吃緊還可以抽調其他部隊進入沙洲,反正過了冬季西北運輸線總比現在要好。而且鐵路也可以修到甘州附近,後勤壓力肯定會小很多的。”巧兮見到李玄清臉上閃現出凝重的神色,出言道。

“後膛槍?”李玄清擡起頭來,看着巧兮臉上的神色一掃而空,輕輕笑了起來。

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膠問世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五百六十六章 觀戰團回國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圍曹仁貴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准入資質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觀戰團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
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膠問世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五百六十六章 觀戰團回國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圍曹仁貴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准入資質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觀戰團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