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

“皇上,西北大捷,沙洲一戰徹底消滅曹仁貴了。”天啓四年三月二十二,胡小四和徐天翔聯袂來到皇宮,將李玄清的目光從部署建立北方工業帶拉到了西北的方向。王厚純加急發回來的戰情彙報詳細清楚,不光是這段時間整個戰情都被詳細記錄了下來,包括伊州前線的那一場伏擊戰也通過石堅和萬毅那邊發過來的通報統一做了彙報。

“皇上,西北那邊幾乎算是一戰扭轉了整個安西的局勢,從此我們可以放心一大半了。”徐天翔也是一臉的喜意,西北那邊整個大戰略此時終於得到了最完美的收穫,總參領銜的前期規劃和中期的整個戰略佈局顯示着天策軍這個最高指揮大腦已經日漸成熟,可以熟練駕馭這種大範圍、長時間多層次的戰略規劃和實施了。

李玄清詳詳細細的看完王厚純的彙報之後也跟着笑道:“看樣子厚純在西北的任務也算是完成了,等到于闐那邊最後確定就可以啓程回來,我看天成身上的擔子可以分給他一部分,免得天成連成親的時間都沒有。”楊天成和徐興夏的妹妹本來就已經定親,但是這段時間國防部成立,加上總參這邊除了策劃部署西北那邊的戰事,本身還有海軍的流求計劃、陳凡的三韓攻略加上藏區作戰計劃,幾乎是忙得腳不沾地,每天在內閣和總參兩頭跑,根本沒有時間想自己的私事。

“恐怕天成閒不下來,海軍那邊郭崇韜和老大都已經準備好了,陸軍一個兵團加上海軍陸戰隊一萬人配合七艘出雲級戰艦已經在汕頭那邊訓練了大半年,天成打算過去看看成果。”徐天翔搖頭苦笑道。北方陳凡在基本上不需要總參怎麼操心,依照陳凡的性子只要他認爲能夠執行的話那麼估計天底下就沒有人能夠贏得了他。藏區的事情一直由他自己在關注,還把葛存周調到了西南組建西南野戰軍,一方面駐守南詔等地,一方面調集建設兵團和內閣那邊合力完善西南直道計劃,就等着西北那邊一落定好一個一個啓動。

李玄清對於這個也很無奈,陳宇一個西北漢子居然對於海戰如此癡迷,原本給他安排的完善熱帶雨林作戰也被推給別人,轉而開始專門訓練和海軍配合進行由海向陸的登陸作戰。如果不是因爲郭崇韜已經佔據了海軍部長的職務,只怕陳宇都想去玩一把海軍了。不過在李玄清的預想中海軍陸戰隊遲早要獨立出來,所以對於陳宇的舉動倒也沒有什麼異議。

“這樣吧,等到厚純回來立即執行東征流求的戰役吧。”李玄清沒理會這些,想了想之後開口道:“這馬上到四月份了,東南季風已經快來了,這對於我們沒多大影響,但是對於盤踞在流求的錢鏐來說他們的海軍基本上都是帆船,東南季風對於他們來說可不是什麼好風向。”李玄清對於帆船海戰的知識不多,要不然之前也不會竭盡全力去發展鐵殼動力船。如今的大唐海軍已經發展到第二代鐵甲戰艦了,第三代戰艦也已經開始從設計圖紙上搬下來準備製作全尺寸模型。而作爲船舶製造業和基礎鋼鐵冶煉和鍛造以及鋼板的卯榫和鉚釘結構也在一次次的鍛鍊當中得到逐漸成熟。

“今年年度會議給你們的預算不是已經撥付了嗎?我記得除了東北和藏區的,流求的預算已經撥付了。”李玄清站起身來道:“流求雖然是一座孤島,但是對於發展海洋貿易以及海軍走向海洋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而且琉球島本身也是有着很好的發展前景。”

“皇上放心吧,福建汕頭那邊已經全部都準備好了。等到天成評估完成之後隨時可以啓動。玄影衛到時候也會提供必要的協助。”胡小四點頭道:“我們在錢鏐的軍中安插了人手,這幾年我們在陸地上發展飛速,但是錢鏐在流求發展卻很緩慢。琉球島本地的居民很少,而且他們大部分還沒有開化,在錢鏐去之前只有靠海附近的少數居民是從大陸過去的。”

胡小四說的情況李玄清基本上都瞭解,流求的居民本地的居民基本上都是高山族,在這個時代能夠刀耕火種就很不錯了。所以錢鏐雖然在流求順利的避免了被自己掃滅,但是要想在這個生產力極其底下的時代依靠這樣的百姓基礎發展自己基本等於癡人說夢。好在就是流求好歹算是熱帶地區,所以糧食生產在錢鏐去後終於算是跟上了中原地區的水平。

“流求是跳板,是代表我們海軍從目前附屬陸軍走向真正獨立的開始,同時也是我們走向未知世界,探索未知的開始。讓天成告訴此次東征的全體將士,他們這一次就是擔負鑿荒拓空的任務,帶領大唐走向海洋,走向未來。”李玄清打發他們回去之後開始想了想,拿起筆開始撰寫一份文件稿。

第二天新華傳媒集團爲此發了一份特刊在很短的時間內傳遍天下,這篇李玄清親自署名爲《走向海洋,走向未來》的白話文文章着重闡述了對於海洋的描述,探索海外世界的意義,真正的將世界的定義帶給了大唐的全體國民,可以說在此之後從未有過世界概念的大唐帝國從上到下因爲這篇文章已經逐漸的形成了最初的全球世界觀,將原本儒家學說當中的天下和家國逐步上升到世界。

在李玄清這篇文章讓如今熱炒澎湃發展經濟的大唐帝國再次升起了對於海外未知世界的新奇,類似於最原始的遠航探索開始在民間生根發芽,很多以前的大家族開始翻出自家以前對於海外世界的記載,並且逐漸的將目光和精力轉移到上面。因爲如今的大唐帝國的疆域在西南地區實際上已經超過了歷史記載,很多歷史上記載的很模糊的地方此時已經成了自家的疆土,所以由此帶動的遠途旅行開始逐漸成爲時尚,之前巧兮費盡心機想要普及的旅遊業開始逐漸發端,帝國內部的人口流動速度開始加快,也間接的將原本地域因素導致的分裂隱患逐漸抹平。所以等到巧兮喜滋滋的捧着自己在洛陽開設的皇家旅遊公司最新的業績清單找到李玄清的時候李玄清才恍然明白這一點。

不過此時這些對於已經抵達福建福州的楊天成來說他已經瞭解不到了,楊天成自從代理了國防部長之後算是整個帝國高層當中最忙碌的人了,不僅僅要主持國防部的日常工作,組建國防部的工作團隊,還要分離總參當中屬於國防部的那部分,將全軍的日常事務和戰時指揮任務分開,還要落實李玄清提出的國內部隊戰區制原則,算起來他這個作戰部長兼國防部長比起總參謀長徐天翔還要忙。

不過等到他來到汕頭港的時候才感覺到海軍歷經一年的發展已經是時候出去展露自己的獠牙了,整整七艘出雲級戰艦在汕頭港的軍用碼頭上整整齊齊排列着,而且出雲級因爲因爲李玄清後世的理念被塗上了淺灰色漆,所以清一色的灰色讓楊天成看起來覺得非常的威武霸氣。

“你們海軍準備了多少登陸船?”楊天成在見到郭崇韜和陳宇之後開始聽他們彙報自己的計劃,不過對於第一波登陸的船隻和陸軍人數楊天成倒是很好奇,最近總參在各兵團推廣的數據量化分析方法已經在各兵團開始試驗,所以楊天成想看看眼前的這兩個傢伙有沒有用這種辦法。

“我們通過玄影衛傳過來的情報得知,目前錢鏐在流求的軍隊人數基本上可以估計在六到八萬之間,那麼我們在登陸作戰的時候按照八萬人的數量進行計算的。”郭崇韜和陳宇對視一眼之後後者開口道:“第一波我們準備了一萬五千人,一萬名作戰部隊,五千名技術人員,包括炮兵醫護兵等等,先期在島上組建一個前進哨所堅持一天的時間。”

“一萬五千人?加上配屬的武器裝備,你們現在有多少船隻?”楊天成點了點頭繼續問道。

“目前有專職登陸船十一艘,加上運輸船二十艘。如果考慮到戰役開始前我們從徐家組建的遠洋運輸船的話可以增加十五到二十艘。”郭崇韜回答道:“目前登陸船一艘可以攜帶三百人,加上其所屬的武器裝備。這樣計算的話基本可以滿足需要。”

楊天成卻皺了眉頭,他是知道李玄清那邊在準備的大型遠洋航船的計劃的,但是按照目前海軍裝備的運輸船和登陸船來看,遠洋化和大型化難度不是一般的大,而且船隻一旦多起來依靠七艘出雲級護航只怕難以在打擊對方海軍艦隊的同時掩護登陸任務。

“請部長放心,復興級雖然已經全部移交給海岸警備隊使用,但是由於這一次是我們海陸聯合作戰還是第一次出海作戰,所以我已經讓復興級全部回來,這樣依靠南洋艦隊本身的戰力就可以完成任務了。”郭崇韜見到楊天成面色猶豫知道他在擔心什麼問題立即回答道:“我們經過詳細的計算,到時候由出雲級負責前出剿滅錢鏐的海軍艦隊,由復興級負責掩護登錄作戰並提供炮火支援。”

“你們演戲定在什麼時候?”楊天成拿起郭崇韜的計劃書細細翻閱良久之後纔開口問道。他來之前就是聽說陳宇和郭崇韜搞了一次真實的模擬演習所以纔會過來看看,準備實地觀摩海軍最新式的作戰技巧和作戰方法。演戲這種事情其實歷朝歷代都有,雖然名稱和形式各不相同,但是能夠這麼全面的進行戰場模擬還是第一次,這還是李玄清從後世帶來的理念加上自己和徐天翔這一年多以來編寫的實戰演習規則。

“明天,我們已經通知福州至汕頭之間的漁民這幾天之內禁止前往澎湖列島至大陸之間的這片海域捕魚。”郭崇韜回答道:“如果部長沒有其他問題我們可以直接去出雲號指揮室,整個演習以出雲號爲旗艦。”

楊天成點了點頭,他此來就是想看看海軍演習是如何進行的,說實在的這個時代海軍演習尤其是鐵甲戰艦爲主力戰艦的海軍演習除了李玄清夫婦以外其他人都沒有見過。所以楊天成顧不得和陳宇等敘舊和郭崇韜帶着一衆海軍將領登上各自的艦船開始收錨啓動動力艙,不斷升起的艦隊旗加上“嗚嗚”的號角手不斷的傳遞給整個汕頭港所有的軍用艦艇,而且郭崇韜還首次升起了大唐的明黃色團龍國旗。

陳宇沒有隨楊天成登上旗艦,他作爲此次演習登陸作戰的指揮將領需要待在港口組織陸戰隊和陸軍部隊及時登上運輸船,並且安排各部隊和各項物資登船,前線指揮陳宇交給了自己的副將。由於第一次演習,所以不管是郭崇韜還是陳宇都沒有發覺自己安排的演習當中後勤部沒有來主事之人。楊天成雖然有所察覺但是卻沒有選擇在這個時候點破,有些事情靠他們自己去發覺去填補才能夠真正的做到查漏補缺,完善整個體制。

此次海軍演習登島選擇的就是澎湖列島,所以出雲號帶着七艘戰艦和十五艘運兵船浩浩蕩蕩的抵達澎湖列島的時候已經是天啓四年三月二十四的夜晚,所以郭崇韜安排艦隊在澎湖列島最南端的七美嶼附近停船。

第二天一早,艦隊再次起航,此行登陸島嶼就是澎湖列島本島在目的地,此前海軍已經安排澎湖本島上的漁民離開島嶼去往北面的目鬥嶼居住,將此島改成了真正的軍事島嶼。

“出海號率領左翼艦隊巡航攻擊海上目標,其他軍艦隨出雲號抵近射擊,攻擊一至三號目標。”郭崇韜見到楊天成點頭頓時開始安排旗手打出旗語和號角,整個艦隊開始按照出雲號的旗語和號角手迅速改變自己的陣形,出海號率領左翼三艘戰艦開始兜了一個大圈排成雁形陣在周邊海域遊弋搜索潛在敵對目標,而出雲號則迅速帶着剩下的軍艦開始按照事先標註好的澎湖島上的灘塗陣地發動炮擊。後續的運兵船則紛紛啓動動力艙開始預熱,時刻等待命令搶灘登陸。

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戰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動作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門關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後一個漢人藩鎮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戰(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一百五十章 趁亂打劫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五百九十章 聖城之殤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敬翔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四百五十四章 龜茲霞光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穫巨大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戰(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四十七章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
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戰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動作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門關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後一個漢人藩鎮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戰(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一百五十章 趁亂打劫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五百九十章 聖城之殤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敬翔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四百五十四章 龜茲霞光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穫巨大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戰(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四十七章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