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大河之東(十)

ps:感謝eagle周和持之兄打賞,感謝iip、冥域囂張的月票鼓勵。

宣武軍出擊失敗,掩護的軍士早就氣沮,被盧龍軍刀盾都這麼一衝,立時就忍不住向後退去,片刻之間就敗了。

幾名領頭指揮的宣武騎將也顧不得部下了,轉身逃過吊橋向城內狂奔回去。城頭上的劉重霸聲嘶力竭的呼喝着軍士轉動絞盤,吊橋被慢慢拉了起來。幾個宣武軍士卒蹦跳着雙手拉着升起的吊橋邊緣想要攀爬上去,卻被兩側迂迴的盧龍軍箭手射落護城河中。

還有許多宣武軍士卒跳下護城河,晃動着身子拼命向河對岸游去,護城河裡如同下餃子一般紛亂不堪。

城頭上一聲梆子響起,箭如飛蝗,紮在盧龍軍鐵甲槍兵的鐵甲上,撞擊出一陣“叮咚”聲。十幾個刀盾都的士兵太過靠前,被箭雨射翻,盧龍軍立刻舉着盾牌上前將這些中了箭矢的士兵搶了下來。

盧龍軍弓箭都不停向護城河裡發箭,一片片血水涌起,將護城河染得通紅。

兩三百名來不及逃回城中的宣武軍士卒向着遠離護城河的方向逃跑,避開了厭次城頭射下的箭雨,卻被盧龍軍成片成片的抓了戰俘。

趙五咧嘴嘿嘿笑着,一邊笑一邊命令收隊,口中不住道:“爽快!”

營教化衝上來黑着臉,對趙五一頓吐沫星子狂噴:“按照作戰條例,一營指揮不到最後關頭不得臨陣廝殺。姓趙的,你這是違背條例!”

趙五撓了撓頭道:“哎呀呀。忘了忘了,嘿嘿。”

營教化道:“此事某會上報左廂!”

趙五連忙拉着營教化道:“老杜,你看,咱倆這關係……”

營教化冷冷道:“不報不行!”

趙五鼻子裡重重“哼”了一聲,道:“死心眼!”也不理營教化,自顧自去檢點收穫了。

趙五正在清點收繳,一名騎兵飛馳到他面前,下馬橫臂於胸。行了個標準的軍禮:“趙指揮,熊指揮使有請!”

趙五笑道:“熊指揮使來了?某這邊正要稟告戰況呢。”

那騎兵伸手向後一指:“熊指揮使在後面。”

趙五伸着騎兵手指的方向一看,就見半里外矗立着兩個軍陣,軍陣前立着面將旗,旗下簇擁着十多人。趙五讓親兵牽過戰馬,和那名騎兵並轡而行,邊行邊道:“戰事順利。還勞動熊指揮使出營,真是……小張,跟着熊指揮使一年了吧?”

那騎兵恭敬答道:“去年初熊指揮使在滄州軍任營指揮時,職下便分到熊指揮使身邊了。”盧龍軍爲每一名營級以上主官配備親兵,親兵來自白狼山軍校初級軍官培訓班,隨營級以上主官曆練一段時期後可下放各支部隊帶兵。這也是初級軍官培訓後的低階軍官們的一條出路。

趙武問:“你現在是仁勇?”

“是,滄州一戰後從培戎升的仁勇。”

趙五道:“怎麼樣?願不願意下到某營裡?槍兵乙都還缺一個隊副。”

那騎兵一笑道:“職下還想在熊指揮使身邊歷練歷練,一切還要熊指揮使安排。”

趙五嘆了口氣,他現在手下缺軍官缺得厲害,確實想把姓張的親衛弄到自己營裡來。按照盧龍軍軍制。仁勇校尉是正九品,可當一夥之長。也可爲一隊之副,趙五許的一隊隊副已經是高配了,可對方還是不願意過來。顯然人家還想在熊虎身邊跟一段時間,隨隨便便弄點功勞就可再升一級,晉級從八品禦侮校尉後便可放出來領一隊隊正之職。這也是許多廂一級主官親兵的晉升之道。如果是軍一級都指揮使的親兵,趙五是絕對不敢開口的,人家瞄準的是正八品宣節校尉,直接放出來就是都一級軍官,這個層次的軍官已經不是趙五能夠做主的了。

來到後陣之前,趙五下了馬,向熊虎行軍禮:“卑職步卒三營指揮趙五,見過熊指揮使!”

熊虎還了個禮,問道:“戰況如何?某掉了兩個營出來,還沒接陣你們就打完了。”

趙五道:“敵軍出動千餘人,一部阻擋我軍,另一部似乎想要襲擾北門,已經被擊退了。此戰斬首一百八十餘級,俘獲二百餘,具體人數和兵甲繳獲還在清點之中,不過已經確知的是殺了一個遊騎將軍,兩個昭武、兩個振威、五個致果,還有十多個軍官的階級不明,需要進一步審問俘虜後確認。”

盧龍軍對軍階進行過簡化,取消了“副尉”一級,軍官的級別大幅度降低,因此晉升也更加嚴格。要知道左廂指揮使熊虎雖然手掌兩千多人,卻仍然只是正六品的昭武校尉。這一點不像外軍,比如去年打魏博的時候,俘虜的魏博牙兵幾乎人人都掛着軍官的職銜。宣武軍雖然稍微嚴格一些,卻也好不到哪裡去,高級軍官到處都是。

如果按照盧龍軍的銜級來配比這些被殺或被俘的宣武軍官的話,宣武軍相當於損失了一個軍的人馬,可事實上折損的不過四百來人,還不到一個營頭。因此,外軍的軍官不值錢,這是盧龍軍內公認的笑話。

“咱們損失如何?”

“接戰的時辰不長,咱們對敵的殺傷主要還是依靠弓箭,宣武軍的傷亡主要出現在衝陣之前和潰敗之後,因此咱們傷亡不大。槍兵甲都死了十三個弟兄,乙都死了四個,刀盾都死了七個,受傷的有二十來個,不過都沒什麼大問題。”

“宣武軍戰力如何?”

趙五仔細想了想,道:“戰力還是相當可觀的。前排廝殺的時候,宣武軍攻的很猛,白刃對陣咱們仗着軍甲犀利,和宣武的交換比大概是一比二,咱們傷一個,宣武傷兩個。對了,熊指揮使,能不能再弄點魏博兵進來?這些兵當真好用,若是換了別的新兵,恐怕很難達到這麼好的戰績。”

熊虎道:“總署早就反覆強調過,宣武軍戰陣經驗極其豐富,大大小小數百仗,木頭兵都能打成鐵錘了,這是人家的長處。劉重霸的兵不是宣武主力,卻已然表現如此,若是換了主力上來,咱們還能拿到一比二的戰績麼?所以千萬不可掉以輕心。以前咱們打渤海人、打新羅人、打契丹人,然後入關打劉守光,別看打得很好,但那是不能相比的。如今咱們的目光盯向中原了,中原的軍隊可比以前碰到的那些強得多。”

趙五點點頭,心裡對熊虎的話很是贊同。他打過魏博牙兵,也在今天和宣武軍交鋒了一次,但很明顯的感覺到了不同。敵軍對己方前陣的壓力幾乎都能趕上當年饒樂山一戰了。要知道,那次可是和撻馬勇士、合馬步軍、述律家兵三支最強的契丹精銳交手!

只聽熊虎又道:“當然,也不可妄自菲薄,雖然咱們是新立之軍,但咱們也有咱們的長處,咱們的長處是軍甲和隊列,這是務必要發揚下去的,將來咱們的兵打得多了,自然戰力就上來了,這是不能一蹴而就的事情。”

趙五點頭稱是。

劉重霸所部從東門出擊的戰事也報到了棣州行營,李誠中坐鎮,由張興重召集行營各官,通報戰情,會商軍策。一時間,行營大帳內衆將雲集,懷約聯軍解裡以下各營指揮,滄州軍、魏州軍都指揮使以下各廂指揮使、教化使和虞侯使等主管,數十名高級軍官將大帳擠得水泄不通。

張興重道:“戰況已經通報各位,請各部嚴加戒備,防止敵軍再次出城突襲。尤其是厭次東門和西門方向,不僅要防備敵軍從這兩座城門突襲,更要防備敵軍從南門出動。南門是厭次水門,直接通向黃河主幹,據戰前探查的消息,劉重霸所部擁有大小戰船百艘,一次可出動一千至一千五百軍士,乘船自黃河沿線登岸。故此,滄州軍和魏州軍需要立刻沿河道探查,尋找敵軍適宜登岸的地點,分派值守軍士,一旦發現敵情,便以煙火示警,不得疏忽!”

滄州軍都指揮使鍾韶、魏州軍都指揮使劉金厚起身接令。

張興重又道:“通過劉重霸所部的這次出擊,行營認爲,後勤司工程營的攻擊是切實有效的,對厭次城牆的破壞效果也在逐漸增強,城內的宣武軍已經開始趕到恐慌。故此,工程營繼續攻擊兩天,爭取取得更好的戰果。一方面是驗證咱們的攻城器械,不足之處要努力改進,一方面也是爲下一步登城做準備。”

工程營指揮李輝楊起身接令。

張興重繼續發佈軍令:“行營決定,第三天後派遣步卒登城。主攻方向爲北門,登城順序爲,懷約聯軍步卒三營、四營、五營,一營和二營爲戰役預備隊,隨時候令。東西兩門由魏州軍、滄州軍自行攻擊,但攻城時注意傷亡,若無機會,則以佯動爲主。”

張興重發布完軍令後,李誠中掃了一眼大帳內的數十名軍官,肅然道:“這是咱們對宣武的第一戰,各軍務必謹慎。此戰的意義重大,是我盧龍越過大河的首戰,奪城是必然的,但我不希望放跑那些船,只要有了這些船,咱們就可以隨時渡過大河,威脅河南,這一點,請行營和各軍主官切記!”

第16章 大河之東(一)第26章 諸侯之定(五)第55章 君之野望(十三)第51章 盧龍節度(二十)第59章 燕郡問題(四)第55章 君之野望(十三)第120章 南北戰策(十四)第54章 己未之冬(五)第118章 南北戰策(十二)第80章 懷遠新思維(十二)第122章 南北戰策(十六)第19章 遼西雙城(十九)第142章 國器(四)第12節 幽州留後(十二)第12章 蔣袁合流(二)第27章 大河之東(十二)第33章 營州經略(五)第67章 饒樂山巔(二十一)第36章 雙極(八)第36章 雙極(八)第81章 大王莊——將軍廟(五)第54章 范陽之春(八)第16章 遼西雙城(十六)第48章 白狼山水間(十五)第68章 兩河輪戰(十四)第65章 饒樂山巔(十九)第62章 燕郡問題(七)第62章 饒樂山巔(十六)第78章 仁恕之道(十一)第49章 饒樂山巔(三)第58章 饒樂山巔(十二)第78章 大王莊——將軍廟(二)第124章 河南(二)第58章 饒樂山巔(十二)第78章 大王莊——將軍廟(二)第61章 饒樂山巔(十五)第63章 己未之冬(十四)第40章 春夏(六)第51章 饒樂山巔(五)第69章 非常規戰爭(六)第69章 仁恕之道(二)第32章 營州經略(四)第41章 盧龍節度(十)第13節 幽州留後(十三)第6章 遼西雙城(六)第29章 雙極(一)第6章 遼西雙城(六)第16章 西京變(十六)第39章 薊州(一)第15章 西京變(十五)第5章 幽州留侯(五)第33章 諸侯之定(十二)第97章 決戰上黨(十二)第2章 健卒營第76章 仁恕之道(九)第42章 薊州(四)第16章 北迴歸線(六)第63章 己未之冬(十四)第31章 營州經略(三)第121章 南北戰策(十五)第81章 釘子(十四)第97章 決戰上黨(十二)第81章 東都會盟(一)第30章 幽州留後(三十)第78章 懷遠新思維(十)第42章 薊州(四)第65章 非常規戰爭(二)第82章 大王莊——將軍廟(六)第72章 轉折(四)第29章 營州經略(一)第1章 西京變(一)第28章 大河之東(十三)第9章 中官之死(三)第27章 大河之東(十二)第18章 西京變(十八)第44章 春夏(十)第35章 雙極(七)第2章 遼西雙城(二)第36章 盧龍節度(五)第37章 白狼山水間(四)第46章 君之野望(四)第45章 雙極(十七)第5章 貝州(下)第46章 盧龍節度(十五)第63章 己未之冬(十四)第105章 決戰上黨(二十)第9章 魏州(四)第58章 河北新軍閥(一)第29章 諸侯之定(八)第65章 饒樂山巔(十九)第5章 遼西雙城(五)第27章 榆關風雲(六)第37章 春夏(三)第16章 遼西雙城(十六)第65章 非常規戰爭(二)第81章 大王莊——將軍廟(五)第49章 君之野望(七)第10章 西京變(十)第44章 春夏(十)第36章 春夏(二)
第16章 大河之東(一)第26章 諸侯之定(五)第55章 君之野望(十三)第51章 盧龍節度(二十)第59章 燕郡問題(四)第55章 君之野望(十三)第120章 南北戰策(十四)第54章 己未之冬(五)第118章 南北戰策(十二)第80章 懷遠新思維(十二)第122章 南北戰策(十六)第19章 遼西雙城(十九)第142章 國器(四)第12節 幽州留後(十二)第12章 蔣袁合流(二)第27章 大河之東(十二)第33章 營州經略(五)第67章 饒樂山巔(二十一)第36章 雙極(八)第36章 雙極(八)第81章 大王莊——將軍廟(五)第54章 范陽之春(八)第16章 遼西雙城(十六)第48章 白狼山水間(十五)第68章 兩河輪戰(十四)第65章 饒樂山巔(十九)第62章 燕郡問題(七)第62章 饒樂山巔(十六)第78章 仁恕之道(十一)第49章 饒樂山巔(三)第58章 饒樂山巔(十二)第78章 大王莊——將軍廟(二)第124章 河南(二)第58章 饒樂山巔(十二)第78章 大王莊——將軍廟(二)第61章 饒樂山巔(十五)第63章 己未之冬(十四)第40章 春夏(六)第51章 饒樂山巔(五)第69章 非常規戰爭(六)第69章 仁恕之道(二)第32章 營州經略(四)第41章 盧龍節度(十)第13節 幽州留後(十三)第6章 遼西雙城(六)第29章 雙極(一)第6章 遼西雙城(六)第16章 西京變(十六)第39章 薊州(一)第15章 西京變(十五)第5章 幽州留侯(五)第33章 諸侯之定(十二)第97章 決戰上黨(十二)第2章 健卒營第76章 仁恕之道(九)第42章 薊州(四)第16章 北迴歸線(六)第63章 己未之冬(十四)第31章 營州經略(三)第121章 南北戰策(十五)第81章 釘子(十四)第97章 決戰上黨(十二)第81章 東都會盟(一)第30章 幽州留後(三十)第78章 懷遠新思維(十)第42章 薊州(四)第65章 非常規戰爭(二)第82章 大王莊——將軍廟(六)第72章 轉折(四)第29章 營州經略(一)第1章 西京變(一)第28章 大河之東(十三)第9章 中官之死(三)第27章 大河之東(十二)第18章 西京變(十八)第44章 春夏(十)第35章 雙極(七)第2章 遼西雙城(二)第36章 盧龍節度(五)第37章 白狼山水間(四)第46章 君之野望(四)第45章 雙極(十七)第5章 貝州(下)第46章 盧龍節度(十五)第63章 己未之冬(十四)第105章 決戰上黨(二十)第9章 魏州(四)第58章 河北新軍閥(一)第29章 諸侯之定(八)第65章 饒樂山巔(十九)第5章 遼西雙城(五)第27章 榆關風雲(六)第37章 春夏(三)第16章 遼西雙城(十六)第65章 非常規戰爭(二)第81章 大王莊——將軍廟(五)第49章 君之野望(七)第10章 西京變(十)第44章 春夏(十)第36章 春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