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河之東(二)

ps:今天忽然留意到本書的贊榜和投票榜,老飯在這裡需要感謝一下大家。比如老馬的天空、世上已無張居正兩位兄弟,給了很多贊,還要謝謝映雪傲梅、plantrees、jsntwb、鹽澀、denzi、假魚等兄弟,尤其映雪傲梅兄,天天八票,老飯很感動,非常非常感謝大家。

天覆二年是盧龍軍的大擴軍年,常備軍由不到兩萬人猛然擴充了三倍,達到五萬五千人,其中的軍官培訓便是重點。白狼山軍校連續辦了三期培訓,被稱爲新一期、新二期和新三期,接受培訓的高級軍官五百餘人,基層軍官近五千人!這種大規模的軍官培訓勉強滿足了盧龍軍的大擴軍需求,將五軍和參謀總署的架子好歹搭建了起來。

但是,這種大規模培訓的惡果也在戰爭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大王莊——將軍廟一戰中,很多基層軍官在指揮戰鬥中出現了這樣那樣的混『亂』,不僅在正面戰場上出了各種問題,導致士兵死傷超過預期,就連在追擊和圍堵魏博敗兵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了大量不足,致使皇甫峻及大量魏博殘兵逃回了魏州。

更爲尷尬的是,皇甫峻還將被圍在南皮的程公信、李公牷營救了出來,讓滄州軍軍部、乃至節度府軍事參謀總署大爲震怒。

因此,在戰後總結會上,許多軍官都提出了對白狼山軍校大擴軍培訓的反思。在這三期軍校培訓中,尤其是初級軍官培訓班上,平均每一個教官要應付五十至數百名軍校生的教學任務。

比如以被緊急抽調至軍校的士官羅源安和秦老根爲例,兩人已經分別因功升爲三級士官和四級士官。他們兩人負責講授的《小規模步卒戰術》課上,教授對象是即將提拔爲夥長的基層軍官,兩人需要分別帶授五個班的學員,每班定額五十人,共計五百人。五百人不可能同時開課。只能輪流講授,平均每個班要三天時間才能輪上一次課時。在這樣的培訓中,這些人數最多的基層軍官自然不可能有太過出『色』的表現。

因此,作訓司的計劃是從天覆三年正月起,壓縮白狼山軍校的培訓人數,讓軍官培訓走向正規化。營級以上高級班每期招收五十人,營級以下初級班每期招收五百人。作訓司還提出延長培訓時期的方案。高級版和初級班都延長至六個月,通過這樣的調整,以滿足正規化軍隊建設的需求。

但這一方案被李誠中給否決了。李誠中認爲,天覆二年的白狼山軍校平均每三個月培訓一千八百餘名軍官,這個數字確實高了一些,也超過了軍校訓練的容納能力。但他認爲。作訓司的軍官培訓方案不能滿足河北的軍事需要,如果依照作訓司的計劃,盧龍軍相當於每年才能擴充一個常備軍,要想擴軍至十萬,必須要等到六年以後。?? 大唐新秩序17

李誠中提出的方案是,可以減少培訓人數,但不減少培訓時長。培訓人數爲。高級班一百人,初級班八百五十人,共計九百五十人。人數少了,培訓的強度自然也就大了,雖說比不上六個月的培訓時長,但至少也能頂四到五個月了。

這套方案的根本目的就是爲了與三大新兵訓練營相配合,以平均三個月的速度擴充一支常備軍。李誠中的設想是,天覆三年預計新立四軍。到天覆四年初的時候,使盧龍軍常備軍達到90000人的規模。其中九支野戰軍共計約62000餘人,二十二支預備旅、七十七個預備營共計約20000人,十支後勤營約5000餘人,軍事參謀總署四司兩局(含警備營、調查統計局外駐人員)共計2000餘人。

在這次統一河北的戰爭中,幽燕保安總公司和遼東保安總公司發揮了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應髒活、累活。以及不能以盧龍軍名義出動的軍事行動裡,兩大保安總公司都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對此,李誠中及軍事參謀總署相當滿意。

在李誠中的心裡。這兩大保安總公司的地位已經無形中提升了許多,他已經把這五千人算入了自己的軍事體系之內,韓延徽也提請對兩大公司的軍費支持,希望兩大公司能夠擴充至萬人。

如果加上他們,李誠中到天覆四年初,掌握在手上的常備兵力將達到十萬人。

另外,在軍事參謀總署的預案中,《盧龍節度府兵役條令》將從今年正式施行,如果一切順利,到天覆四年底,盧龍軍將擁有超過一百萬經過兩年四十八天軍事訓練的優質兵源,其中至少一半是可以直接經過簡單訓練後便能入役的青壯,盧龍的戰爭潛力將得到極大提升,兵力不足的情況將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故此,大規模和宣武軍全面硬撼是相對不明智的舉動,說到底,盧龍的根基不深!

但是,李誠中同樣不會坐視宣武軍迅速平定緇青王師範,不能全軍南下,至少也要給宣武軍添點麻煩。軍事參謀總署的預案是儘量支持王師範,爭取讓平盧軍的抵抗能夠拖延至年底。

盧龍軍控制下的河北與宣武軍控制下的河南有着漫長的交界,東西綿延超過八百里。這條交界線看上去很長,也很平坦,幾乎沒有什麼戰略上的形勝之勢,但實際上卻隔着一條大河,由西向東綿延至入海口,這條大河便是雙方的天然屏障。

在這個時代,這樣一條大河在軍事上的意義是巨大的,只需要很少的兵力便幾乎可以將河水兩岸分成兩個不同的世界。要想跨河進攻,其組織難度之大,是任何上位者都不敢輕易嘗試的,說白了,這就是一道天塹!哪怕採取偷襲的方式以小船強行載度軍隊過河,也許初期可以成功,但隨後的輜重和後援壓力都很容易讓軍隊迅速崩潰。一旦敵軍反應過來,派兵反攻,渡河的軍隊就成了真正的孤軍。

過去的十年裡,宣武軍之所以瘋狂爭奪河中,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希望由河中地區進攻河北。但是這樣的進兵路線很吃力,所以宣武軍一直沒能從根本上影響到河北的格局。直到魏博倒向宣武后,宣武軍才跨過黃河,進入河北;也正是因爲魏博的幫助,宣武軍才能在河北戰場上集結起數萬重兵集團,一舉將劉仁恭打垮。

到現在爲止,源於盧龍軍統一河北的戰爭,黃河重新成爲了兩軍之間的天塹。不過兩軍並非完全隔絕,河北與河南仍有兩處地點接壤。河北西南角太行山麓下的衛州大部分地區在袁象先的控制之下,東南角瀕臨渤海的棣州還盤踞着劉重霸,衛州和棣州都在黃河以北,這也是宣武軍向河北投送兵力的兩條唯二途徑。

袁象先控制的衛州姑且不去考慮,盧龍軍軍事參謀總署認爲,保留這一宣武飛地利大於弊。就算不考慮利弊問題,衛州這個地方是河北距離宣武老巢汴州最近的地方,一旦對衛州動手,勢必會引發宣武的強烈反彈,這不是盧龍軍目前想要的結果。

至於劉重霸的棣州,則成爲軍事參謀總署的眼中釘肉中刺。棣州橫跨黃河南北,而且橫亙在河北與緇青之間,拔出這根釘刺,是盧龍軍南下的首要考慮。一旦拿下棣州,不僅可以在黃河南岸建立前進基地,也能夠更直接的支援緇青,同時也是改變河北戰略姿態的一個重要舉措。

橫豎不能只有你打我的份,沒有我還手的機會吧?宣武可以從衛州跨河攻擊河北,盧龍當然就必須有能力從棣州跨河威脅河南!?? 大唐新秩序17

盧龍軍的軍事部署也是依照這一戰略來安排的。

衛州方向,莫州軍攻略成德之後已經向南進軍,屯於內黃;完成易州、定州、恆州“和平行軍”的營州軍也施施然南下,抵達相州。兩軍互爲犄角,對袁象先佔據的衛州飛地形成東西夾擊之勢。同時,後勤司調動五營後勤兵,在魏州城外修建糧臺基地,以解決轉運之憂。另外,作訓司也抽調了部分人員,準備在魏州城建立魏州新兵訓練營,設計練兵容納能力爲兩千。

滄州軍沿黃河東進,抵達德州平昌,懷約聯軍進駐滄州南部的樂陵和無棣,兩軍聯手,準備展開棣州戰役。

由於河北腹地太過空虛,幽州軍在滄州駐軍不到一個月,又再次北上,調到范陽大營駐紮。這樣的軍令讓都指揮使孟徐興和都教化使王義簿叫苦不迭,他們不是嫌累,而是嫌沒有仗打。眼看着滄州軍和懷約聯軍擊敗了魏博牙兵,莫州軍拿下了成德軍,就連公認最弱的營州軍都去義武逛了一圈,只有自傢什麼都沒撈着。兩人是真不甘心啊。

但盧龍軍目前就這麼一個現狀,統共只有五軍,不可能全部到外線作戰,而且各州縣的預備旅、營還沒有補齊,無論如何是要留一支軍馬拱衛幽州的,有盧龍牙兵之稱的幽州軍自然跑不了。而且李大帥也說得很明白,連續拿下義武、成德、魏博三鎮,河北大地上到處都是敗兵遊勇,沒有軍馬鎮守和清剿,這些敗兵遊勇三天兩頭的鬧事,誰也受不了。

好在軍事參謀總署也做了相應安排,命令幽州軍以一廂兵力出動,收攝這些潰卒,鎮壓不肖,也算是給孟徐興和王義簿好歹留了些湯羹嚐嚐,聊勝於無。

撤離滄州的那天,幽州軍全軍將士望着身後逐漸遠去的棣州方向,人人爲之嘆息,整支軍隊如同打了敗仗一般垂頭喪氣。

第84章 東都會盟(四)第128章 河南(六)第31章 幽州留後(三十一)第50章 君之野望(八)第74章 懷遠新思維(六)第119章 南北戰策(十三)第14章 西京變(十四)第57章 盧龍節度(二十六)第81章 釘子(十四)第38章 營州經略(十)第39章 薊州(一)第65章 燕郡問題(十)第70章 非常規戰爭(七)第29章 榆關風雲(八)第45章 白狼山水間(十二)第82章 釘子(十五)第18章 遼西雙城(十八)第58章 燕郡問題(三)第20章 幽州留後(二十)第54章 君之野望(十二)第29章 諸侯之定(八)第4章 貝州(中)第58章 饒樂山巔(十二)第30章 營州經略(二)第78章 轉折(十)第81章 釘子(十四)第33章 諸侯之定(十二)第24章 榆關風雲(三)第80章 懷遠新思維(十二)第66章 兩河輪戰(十二)第82章 大王莊——將軍廟(六)第21章 整軍(四)第53章 盧龍節度(二十二)第46章 君之野望(四)第42章 盧龍節度(十一)第62章 己未之冬(十三)第73章 懷遠新思維(五)第2章 健卒營第39章 春夏(五)第36章 白狼山水間(三)第7章 西京變(七)第3章 魏博血夜(三)第111章 南北戰策(五)第4章 幽州留後(四)第74章 懷遠新思維(六)第128章 河南(六)第36章 春夏(二)第3章 貝州(上)第40章 白狼山水間(七)第26章 榆關風雲(五)第33章 榆關風雲(十二)第16章 北迴歸線(六)第62章 燕郡問題(七)第69章 仁恕之道(二)第110章 南北戰策(四)第30章 營州經略(二)第126章 河南(四)第34章 盧龍節度(三)第62章 兩河輪戰(八)第38章 春夏(四)第60章 饒樂山巔(十四)第44章 盧龍節度(十三)第18章 西京變(十八)第80章 轉折(十二)第19章 大河之東(四)第37章 雙極(九)第59章 燕郡問題(四)第46章 白狼山水間(十三)第35章 雙極(七)第71章 仁恕之道(四)第31章 幽州留後(三十一)第14章 蔣袁合流(四)第5章 魏州血夜(五)第64章 己未之冬(十五)第78章 釘子(十一)第59章 兩河輪戰(五)第78章 懷遠新思維(十)第71章 懷遠新思維(三)第82章 大王莊——將軍廟(六)第56章 己未之冬(七)第1章 西京變(四)第39章 盧龍節度(八)第60章 己未之冬(十一)第40章 白狼山水間(七)第3章 魏博血夜(三)第58章 兩河輪戰(四)第24章 幽州留後(二十四)第139章 國器(一)第56章 兩河輪戰(二)第83章 釘子(十六)第44章 白狼山水間(十一)第27章 諸侯之定(六)第43章 春夏(九)第13章 遼西雙城(十三)第28章 榆關風雲(七)第89章 決戰上黨(四)第48章 盧龍節度(十七)第8章 魏州(三)第51章 君之野望(九)第45章 春夏(十一)
第84章 東都會盟(四)第128章 河南(六)第31章 幽州留後(三十一)第50章 君之野望(八)第74章 懷遠新思維(六)第119章 南北戰策(十三)第14章 西京變(十四)第57章 盧龍節度(二十六)第81章 釘子(十四)第38章 營州經略(十)第39章 薊州(一)第65章 燕郡問題(十)第70章 非常規戰爭(七)第29章 榆關風雲(八)第45章 白狼山水間(十二)第82章 釘子(十五)第18章 遼西雙城(十八)第58章 燕郡問題(三)第20章 幽州留後(二十)第54章 君之野望(十二)第29章 諸侯之定(八)第4章 貝州(中)第58章 饒樂山巔(十二)第30章 營州經略(二)第78章 轉折(十)第81章 釘子(十四)第33章 諸侯之定(十二)第24章 榆關風雲(三)第80章 懷遠新思維(十二)第66章 兩河輪戰(十二)第82章 大王莊——將軍廟(六)第21章 整軍(四)第53章 盧龍節度(二十二)第46章 君之野望(四)第42章 盧龍節度(十一)第62章 己未之冬(十三)第73章 懷遠新思維(五)第2章 健卒營第39章 春夏(五)第36章 白狼山水間(三)第7章 西京變(七)第3章 魏博血夜(三)第111章 南北戰策(五)第4章 幽州留後(四)第74章 懷遠新思維(六)第128章 河南(六)第36章 春夏(二)第3章 貝州(上)第40章 白狼山水間(七)第26章 榆關風雲(五)第33章 榆關風雲(十二)第16章 北迴歸線(六)第62章 燕郡問題(七)第69章 仁恕之道(二)第110章 南北戰策(四)第30章 營州經略(二)第126章 河南(四)第34章 盧龍節度(三)第62章 兩河輪戰(八)第38章 春夏(四)第60章 饒樂山巔(十四)第44章 盧龍節度(十三)第18章 西京變(十八)第80章 轉折(十二)第19章 大河之東(四)第37章 雙極(九)第59章 燕郡問題(四)第46章 白狼山水間(十三)第35章 雙極(七)第71章 仁恕之道(四)第31章 幽州留後(三十一)第14章 蔣袁合流(四)第5章 魏州血夜(五)第64章 己未之冬(十五)第78章 釘子(十一)第59章 兩河輪戰(五)第78章 懷遠新思維(十)第71章 懷遠新思維(三)第82章 大王莊——將軍廟(六)第56章 己未之冬(七)第1章 西京變(四)第39章 盧龍節度(八)第60章 己未之冬(十一)第40章 白狼山水間(七)第3章 魏博血夜(三)第58章 兩河輪戰(四)第24章 幽州留後(二十四)第139章 國器(一)第56章 兩河輪戰(二)第83章 釘子(十六)第44章 白狼山水間(十一)第27章 諸侯之定(六)第43章 春夏(九)第13章 遼西雙城(十三)第28章 榆關風雲(七)第89章 決戰上黨(四)第48章 盧龍節度(十七)第8章 魏州(三)第51章 君之野望(九)第45章 春夏(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