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父與子---今天兩章

“父親,”黃來貴趕緊道:“現在規矩嚴,賭錢,喝酒俱是不許,兒子現在的錢,也都是能攢下來了。”

說着,從懷中取了十來貫錢出來,遞交給母親,說道:“現在我兄弟二人俱吃皇糧官餉,兒子每月二十貫錢,說句狂話,此前咱們住的鎮上,吏員也不及兒子現在賺的多。有現在這錢,還怕說不上親?”

“這說的是了。”黃父點了點頭,揹着手看渾家眉開眼笑的將錢收了下來,心裡也是頗感欣慰。

黃父接着道:“你兄弟二人的錢,都交給父母收着,你是老大,我思忖過了,這一兩年咱們就能將這宅院錢還上,還能將院中空地再蓋三間西屋。到時候我和你娘住西廂,你先娶親,住正堂,再過一年,攢錢再典個這般的院子,你搬出去,叫你兄弟過來與我二老一起住,此後我二人輪流到你兄弟家住,幾年後我們老了,勞作不動,就得靠你二人養着了。”

這時候父母之命一般是違抗不得,做兒子的能小小抗爭,但諸多大事還是由得父母當家作主。

要是細論起來,肯定是黃來貴吃虧,二弟來福一個月餉錢才四貫,比起黃來貴差的遠了。便是二弟當了軍官,月餉也是不及黃來貴爲多。

只是軍人在南安侯府體系之內地位相當尊貴,黃來貴知道父母在百戶村內受到照顧和優待,兄弟軍人的身份也是起了不小的作用,逢年過節,上頭會派官吏來探視軍人家屬,送給肉酒糧食,光是這一條,兄弟的月餉比自己少一些,黃來貴也是不打算計較了。

“阿爹也不必着急。”黃來貴道:“這一年內我想好好做些事,力爭能在南安侯府的水師裡做到商船的商船長,跑倭國或是呂宋,或是三佛齊,蘭芳,再往西便不去了,有些危險。暹羅,老撾,緬甸各國,也不去,利太小。若是能叫我跑倭國航線,再當了船長,一年千貫的分紅怕也是有的。若是這般,咱們家裡可以申請十來畝地,自己蓋大宅子,一家人俱是住一起,不比分開住要強?”

這年頭的人,分家的事也是有,但以福建路的傳統,一般還是不分家爲多。

“這事再說吧。”黃父擺了擺手,對黃來貴的建議不置可否,示意這話題先擱下。兒子有出息,甚至還能對未來做出規劃,這令得黃父大爲滿意,他也是讀過幾年書的,當年的大魏還沒有現在這麼難過,一般的百姓人家會送孩子讀幾年書,不當睜眼瞎,而黃來貴,徐子先兄弟少年時,黃父卻是沒有這種財力做這樣的事,這成爲他一生的隱痛。

特別是看到兄弟二人都是成爲粗魯漢子,這種心痛的感覺只有當了爹的人才會懂。

現在好了,兒子說話斯文有禮,據說在南安侯府之下的人,都是要強迫讀書識字……就算是有些楞頭楞腦的二兒子,近來也是能自家寫信回來,這更是難能可貴。

固然寫十個字錯了四個,還寫的核桃般大,十幾張紙沒寫幾句話,但就是這樣一封信,也是叫黃父喜極而泣了。

兄弟二人收入差距現在已經較大,若是如黃來貴所說,將來差距更大,黃父的打算還是要分家。

不患寡而患不均,黃父還是讀過書的。

若將來兄弟二人俱是娶了媳婦,到時候婦人們爭執收入高低,對家族的貢獻,兒子們臉上卻是不好看,父母也是鬧的沒臉。

還是分家的好。

黃父一瞬間已經有所決斷,只是不好傷兒子的心,當下笑着道:“進來,幫老子烤柘片。”

“阿爹要做弓?”黃來貴隨着父親進竈房,屋裡滿滿的俱是柴薪和打好的草束,屋外的院中也是堆的小山般的草束。

“嗯哪,要做弓,”黃父笑眯眯的道:“原本在老家就是弓箭社,有一張弓了,現在人家說弓力弱了,我這年齡,十個力的是開不了了,最少也得八個力,不然就叫我退社……只能找好柘木,再自己做一張。”

“生漆,膠,弦,都有了?”

“有了。”黃父道:“鄰居前一陣獵得一頭大鹿,肉各家都送了二斤,皮子人家交上去了,抵了四貫錢,剩下的肉自家薰了慢慢來吃,好生叫人羨慕啊。”

黃來貴聽的笑起來,父親少年時就入了弓箭社,原本大魏對入社的男子有賦稅上的優待,入社的男子,每年春秋操練兩季,一次十天,如果有剿賊的軍事行動,可以隨廂軍一起出兵,也可以抵徭役。

到成宗之後,除了從軍能抵徭役外,原本的優惠逐漸消失,朝廷缺錢,對民間的這種弓箭組織也沒有此前信任了……

在當初的大魏,官家與百姓一心,各地到處都是弓箭社,官府主動組織百姓結社習武,也未必哪個官家心裡害怕,睡不着覺。

當今的崇德皇帝,說是崇德,其實倒是無才無德,對百姓百般壓榨,賦稅有好幾十種,將百姓壓的喘不過氣來,賦稅收的越多,官府對百姓就越來越不信任,果然也是各地盜匪越來越多,數年之前,福建這裡的弓箭社也是被迫解散,黃來貴看着父親將弓箭藏在牀下,似乎是將過往的一些信仰都藏了起來。

現在則是不同……南安侯府的種種舉措,似乎是有大魏開國時的風采,甚至猶有過之。

這樣的官府,當然不畏懼百姓持有兵器,甚至是鼓勵百姓組織起來,既可對抗盜匪,又可對抗官府。

這無所謂。

黃來貴不知道,徐子先的理念便是,如果一個官府叫百姓組織起來抵抗的地步,其存在的意義就已經歸零。

哪怕是徐氏的大魏,太祖皇帝的大魏,也是如此。

“這木片要慢慢烘烤,將溼氣全部排出……”黃父慢慢指導着,將形制削好的柘木片慢慢翻轉烘烤。

制弓是門學問,不僅弓身要烤制,一道道的上漆,弦,角,漆,都是各有學問。

一張良弓,從開始製作到成型能夠使用,一般最少得半年左右的時間。

如果是講究一些的寶弓,用上幾年時間來製作也不是奇怪的事。

黃父就曾經做過多柄硬弓,年紀大了感覺筋骨衰邁,就做了一張軟弓,平時用來偶爾去打獵所用。

軟弓最多五個力,確實是不太管用了。

看着父親熟練的翻動弓身,調整角度,配上合格的角筋之後,一張硬弓的雛形便是出現,黃來貴心中油然而生一種感動,他此前只是隱隱感覺自己做的決斷對,現在卻是忍不住開口道:“爹,娘,給南安侯府做事,似乎是我從小到大,做的最妥的一件事。”

“說對了。”黃父連連點頭,說道:“你好生在侯府船隊上效力,我和你娘過的很好,不需你擔心……“

走過這一次之後,黃來貴是感覺自己沒甚可擔心的,甚至是相當的放心。

此前在海上,不管怎樣都會憂心父母,或是衣食不繼,或是被人欺負侮辱,現在看來,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剩下的便是一些細節小事了。

“紋帳要掛,這錢不要省……”黃來貴將自己隨船前來的醫生們的話說了,叫父母一定要小心蚊蟲,提防瘟疫,一旦生病,年輕人多半能扛過去,年紀大的人就保不齊扛不過去。

黃父笑道:“不說這話我還忘了,一會兒附近的幾個百戶俱出丁壯,弓箭社的人和警備士護衛,聽說南安府兵出一小隊騎兵過來,我們到東南十來裡外去燒荒,將那裡的丘陵和山腳處的灌木荒草都燒掉。”

“兒子也一起去。”黃來貴精神一振,說道:“既然趕上了,當然要出一把力氣。”

這時外間傳來鼓聲,黃父有些猶豫,說道:“時間到了,我用這把軟弓,你要去,沒弓箭怎辦?”

“沒弓箭,我那邊還有一柄硬弓,給黃兄弟用。”

院門處傳來說話聲,黃來貴趕緊走出去,來人是個三十多,不到四十的漢子,身量與黃來貴差不多,兩人叉手見禮,那漢子道:“這是來貴兄弟?來福兄弟我見過一次,好一條大漢。”

黃來貴笑道:“這位是李兄?我那兄弟天天和我一起吃粗糧野菜,卻是常人難及的大個,李兄也是好一條漢子。”

“咱們是莊鄰,不必客套了,以後可能還要當鄰居好久。”李國柱爽郎一笑,自到東藩之後,他先是在南安溪那邊暫居,早期來的流民多半是搭建油布帳篷居住,然後在匠作博士林九四等人的帶領下不停的建造房舍。

然後就是抽籤決定居住順序,李國柱的手氣很背,抽到第十一輪,然後待這邊的居住點,那些破舊的草屋逐一拆除,新的定居點被改爲百戶後,李國柱和家人就被分配到了第十一百戶這邊。

倒是不必擔心什麼,原本漳州流民也是相當抱團,後來也是被打散開來,現在這個百戶,有十來戶漳州流民,剩下的就是原本的東藩居民,福州移民,還有興化軍人,澎湖人,一百戶人分成若干個州,十幾個縣,還有二十多個縣,幾乎沒有哪個地域可以抱團,這也有效的阻止了大宗族或是地域抱團欺負外鄉人等諸事發生。

由於打的太散,新的鄰里關係反而相當不錯,加上南安侯府有意引導,強調鄰里要互相幫助,編成百戶,小旗,就是要叫編在各小旗的各家各戶,守望相助。

現代社會是原子化的,住一幢樓十年叫不出鄰居名字也很正常,徐子先既不希望出現舊有的宗族和鄉黨勢力,又不希望治下的百姓是一團散沙。

==============

今天和明天都會更兩章,明天編輯說有個好推薦,我努力多更,大家儘量給砸些票,多謝一路跟下來的諸君支持。

另外再喊一嗓子,請大家儘量到縱橫中文網正版訂閱,多謝。

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安侯第二百八十八章 班底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第四百三十章 真正之基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四百六十四章 打響第五百六十八章 接納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妥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二百五十四章 轟動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七十二章 名士至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二百二十七章 燒殺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九十八 密談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四百一十章 崛起之路第一百零九章 騎兵都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四百一十八章 變化之道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二百九十九章 棍棒說話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十章 兄弟閒談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五十四章 祖訓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七十一章 變化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六十二章 政事堂札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都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二百六十二章 追趕第五百章 弓弦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三百五十七章 勇士之血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第六十章 邀約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虎旗第六十二章 政事堂札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耕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頭第二百七十五章 嗚咽第四百章 去心魔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三十三章 將作第四百六十一章 岐州港內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一百五十八章 宰相計較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四百四十八章 撤離第一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三十五章 軍訓教官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五章 文學版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五百六十八章 接納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四百六十八章 慘敗第四百一十三章 是真的第四百四十四章 豎旗第二百五十六章 流水不腐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第四百零五章 決意出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全作計劃第五百四十六章 失手第二百八十九章 戶口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三百八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
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安侯第二百八十八章 班底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第四百三十章 真正之基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四百六十四章 打響第五百六十八章 接納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妥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二百五十四章 轟動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七十二章 名士至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二百二十七章 燒殺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九十八 密談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四百一十章 崛起之路第一百零九章 騎兵都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四百一十八章 變化之道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二百九十九章 棍棒說話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十章 兄弟閒談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五十四章 祖訓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七十一章 變化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六十二章 政事堂札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都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二百六十二章 追趕第五百章 弓弦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三百五十七章 勇士之血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第六十章 邀約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虎旗第六十二章 政事堂札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耕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頭第二百七十五章 嗚咽第四百章 去心魔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三十三章 將作第四百六十一章 岐州港內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一百五十八章 宰相計較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四百四十八章 撤離第一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三十五章 軍訓教官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五章 文學版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五百六十八章 接納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四百六十八章 慘敗第四百一十三章 是真的第四百四十四章 豎旗第二百五十六章 流水不腐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第四百零五章 決意出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全作計劃第五百四十六章 失手第二百八十九章 戶口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三百八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