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心思

鄭裡奇面色鐵青,兩眼若有怒意,卻也不會再繼續爭取了。其與昌文侯府關係走的很近,和徐子先也有較好的交情,但不算真正交託生死的盟友,替南安侯府爭一爭,替昌文侯府爭一爭是必然之事,但叫鄭裡奇豁出一切,卻也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了。

蕭贊,轉運事趙德邦等人俱親近趙王,此時自是一臉淡漠,或是面色悠然,東藩的情形不妙,對他們來說卻是件好事。

楊世偉猛咳了一陣,入夏之後,他的咳喘之疾反而重了,這個老知府是東南重鎮的當家人,執掌着福建路的首府,治下數百萬民衆,人口數量,富裕程度,俱是福建路的第一。

但他對眼下的大局頗有無能爲力之感,趙王,林鬥耀,鄭裡奇,蕭贊,趙德邦,這些福建路執掌軍政經濟巡按大權的朱袍大員們,一個個都只會算計,內爭,根本無人一心用在國政大事上。

他們對上對下都無需交代太多,中樞勢弱,地方分崩離析,楊奇偉在咳喘之時不無心痛的想着,可能三百年治亂一循環,又到了要再度天下大亂的時候了?

“就如此罷。”林鬥耀道:“再多派人手至海上,澎湖,多方打聽消息,若海盜真的要攻東藩,需得提醒南安侯府,早做準備。”

“安撫使所言極是。”

“此是正辦。”

衆多朱袍大員站起來,趙王臉上帶着矜持的笑容走了出去,除非是個瞎子,否則俱是能看的出來,趙王的心境大好。

鄭裡奇臉上滿是無奈,與一臉沉鬱之色,咳喘不停的楊世偉一併走出來,兩人到儀門外時,鄭裡奇方道:“楊公要保重身體,現在的福建路,現在的福州,缺不得楊公。”

“有甚用?”楊世偉搖頭道:“百無一用是書生,現在我算是明白了。建州王越,橫行不法,就因爲其掌握了十來個軍的廂軍,趙王不管他,林鬥耀也當看不到,蕭贊彈章上從無一詞,中樞心裡清楚,卻也是隻能裝傻充楞。韓鍾號稱名相,他算狗屁名相,對內引發京師大變,本朝大參被殺於府邸之內,前所未有之事就在他手,地方上離心離德,無力壓制,我看本朝就要終結於崇德年號了。”

鄭裡奇嚇的魂飛魄散,面色如土,拉着楊世偉的手搖道:“楊公,慎言,楊公,慎言!”

“好吧。”楊世偉長嘆一聲,說道:“我的話確實激憤了些,不過,眼看着宗室奇才就要毀於一旦,確實有些心急如焚。”

“然則我們根本無能爲力。”

“是的。”楊世偉苦笑起來,說道:“這纔是我最爲憂憤之處。”

鄭裡奇壓低聲音,說道:“昌文侯府這幾天在福州四處尋訪名醫,不過我以爲成效不大。南安侯府在兩個月前就在福州,明州,杭州,江陵,廣州,四處張貼榜文,以幾萬貫徵詢能治癒瘟疫的名醫,應徵者不知道有多少,但沒有多少有真材實學的,有很多妄人揭榜應募,最終到東藩一無所得,南安侯府只是給路費,叫他們自行還家,只有少數有實學的,但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只是被禮聘留在東藩成爲醫官而已。據我得到的消息已經可以確定,南安侯確實染了時疫,症侯很重,這可真是禍不單行。”

楊世偉心中一動,說道:“此事我或可設法。”

“那是最好不過。”鄭裡奇眼中顯露喜色,他道:“現在這種世道,人都說王越混帳,其實我看他是看明白的那個。擁兵方可自重,斂財方可養兵。真的北伐敗,流寇四起,中樞令不行的時候,他便自爲藩鎮諸侯,靜待時局變化。趙王,安撫使,誰能拿他如何?我等無此機會,也不能這般做,但南安侯有這種機會,他也能做的更好。這便是我的認識,若明府有機會幫手,還是要出手相助爲好。”

“我省得了。”楊世偉點一點頭,門外已經停着他的馬車,這位朱袍大員出行向來是輕車簡從,有的加侍制銜的知府,出行時打着十幾二十對的高腳牌,儀從數十人到上百人不等,在地方上等若京師的宰執,這也是地方官的尊貴之處。而楊世偉向來輕車簡從,在他的馬車旁只有五六個按着障刀的隨員,護衛這個朱袍大員的安全,除此之外,就是一輛馬,一個車伕,別無長隨伴當跟隨了。

鄭裡奇目送着楊世偉離開,他對自己的元隨道:“去昌文侯府。”

……

昌文侯府聚集了大羣的人,大半是穿着藍袍的文官,也有幾個朱紫官袍的大員。

陳篤敬神色陰沉,陳篤光,陳篤名,陳篤禮,陳篤中等人俱是正襟危坐,衆人的臉色俱是不太好看。

李明宇,楊復,還有陳正志等小輩,則是環列左右,站在這些族中長輩身後。

“明達那邊有新消息沒有?”

陳篤光鬚眉皆白,但虯髯如刺蝟刺一般的豎起,此老性烈如火,性子相當暴燥急迫,一般的人,卻是不敢去惹他生氣。

陳正志上前略一躬身,說道:“魏燕客正好到福州府來述職,他帶來的新消息便是明達確實感了時疫,並且病勢來的很兇,很猛,起初兩天燒的糊塗了,高熱不退。第三天退了高熱,但還是發燒,身體動彈不得……島上人心惶惶,父親大人,各位伯叔,明達在島上的地位,人望,非旁人能比。他在這當口重病,實在不是什麼好消息。”

陳篤中點點頭,相當確定的道:“明達諸多舉措,令人眼花繚亂,但歸根結底一條,是不與民爭利,待人以誠。所以,不管是府兵將士,將官,文吏,官員,或是普通的百姓,乃至商人,鹽工,俱是視明達爲主。這一條,我可以相當的確定。若明達真的病了,島上的情形就真的不樂觀了。”

強敵壓境,陳篤中其實不想走,但徐子先重病之後,昌文侯府這邊連續派了幾條小船過來接他,並且言明有要事相商,其實也是想知道島上的情形究竟如何,陳篤中無奈之下也只能上船離開。

老實說,陳篤中當時頗感遺憾,而現在就頗覺欣慰了。

當然,名聲會不好聽,陳篤中畢竟在名義上還是東藩的防禦使,強盜壓境,他這個軍事主官卻逃之夭夭。但不管怎樣,十餘天后數萬海盜去攻擊東藩的時候,陳篤中不必再擔心自己的性命安危了。

這很值得叫人欣慰,別的多餘事情,也就不必多想了。

“秦東陽他們,不能統兵嗎?”陳篤光道:“明達和我聊過幾次,都說秦東陽有大將之風,難道是假的?”

“秦東陽是很不錯,統籌全局,率部奮戰,皆爲大將之選。”陳篤中道:“不過有個明顯的缺陷,可能並不是明達的安排,而是秦東陽自己的決斷,其在將士面前露面較少,雖有威望,但遠不及每天身先士卒,一直與將士朝夕相處的南安侯。所有府軍將士均是知道,自家的俸祿待遇,對親人的關心,對陣亡將士的撫卹,還有各人的餉錢,均是出於南安侯府。而明達又肯與將士朝夕相處,是以其威望如日中天,除了他自己,秦東陽,劉益,葛存忠等人,俱不能與之相比。至於金抱一,吳畏三,高時來,田恆,張虎臣等人再下一等,而李星五,林存信,董瑞祥等人,又下一層。這樣使得南安府軍始終爲明達一人掌握,但當明達重病之時,一切就會亂套。”

“不能陣戰了嗎?”

“能打是能打,勝敗就難說了。”

在場之人,俱是面色凝重,半響過後,李明宇沉聲道:“若真是事不可爲,不若接明達出來,以他的本事,還是會有東山再起的那天。”

“這個我相信。”陳篤光怒道:“但還要多少年?此番我們投了百萬貫錢,南安侯府也是投了百萬貫錢,移了那麼多人過去,海盜這一去,人不得殺光,跑光,地毀光,房燒光,這還他孃的怎麼再經營?”

陳篤敬這時方嘆息道:“不管怎樣,先將人救出來,我叫老大跑一趟,問問明達的意思,他麾下有幾千精兵,不能浪擲在東藩。亂世將至,哪怕咱們陳家虧本養着,也比到時候手無寸鐵要強的多。”

陳篤光臉上怒氣稍斂,重重點了點頭,示意贊同。

以昌文侯府這樣的大世家來說,養幾千兵不是什麼難事,雖然要承受白丟了百萬貫的痛苦,但一年再花二十萬貫養兵,也不是什麼不能接受的開銷。

族中稍微儉省一些,也就夠了。

這樣的大世家,完全能看的出來當前的情形,亂世將至,外有強敵,內有流寇,中樞威信大減,天子德望不足以馭下。

這些東西,太平年景只有一兩樣,不足致命,而種種相加,那就是異常要命的情形了。

在這種時候,掌握一支靠的住的武裝,當然比完全沒有準備要好的多。

陳篤光又道:“明達此後安心跟着我們,也是件好事情,他太能折騰了。”

陳正志有些不憤,說道:“明達還有南安鎮,一年也有大幾十萬貫的收入,未必就非得靠着咱們。”

這話說的倒也是,不過在場的人相當明白,若是沒有東藩島的基業,南安侯府的勢力風光要減去大半。

如果徐子先有澎湖,岐州島,加上南安鎮,那麼形成了一條江海鎖鏈,跨海過江的船隻都要從他的勢力範圍走,藉由團練名義開徵捐賦,一年又能多徵不少錢財。

而且錢財是小事,掌握的資源,權力,地盤,人丁,以此帶來的實際的權力和聲望,這纔是要緊的大事。

徐子先若率部逃回南安鎮,雖然還有棲身之所,但毫無疑問,此後應該是昌文侯府爲主導,南安侯府爲協助,除非天下大亂,典兵者能一躍而起,那會是徐子先的下一個機會。

一念及此,陳正志也不再爭執了,他也認爲天下大亂是必然之事,徐子先還會有機會。

“我會盡快去東藩。”陳正志道:“若事不可爲,勸明達帶文武將吏,遲快坐船返回福州。”

“記得吳先生。”陳篤敬嘆道:“別把他給忘了,要是這大儒出事,明達這一世名聲算是全毀了。”

陳正志陪笑道:“孩兒斷不會忘。”

陳篤光這時頗不耐煩的道:“魏燕客怎麼了,大戰將起,他跑福州述職來了?”

“是楊大府召他回來。”李明宇道:“問完了話,燕客就直接動身回澎湖了。”

陳篤光面色一滯,說道:“他不怕麼?”

“我也問他了。”陳正志肅容道:“說實在的,我也有些害怕,問燕客他怕不怕,他說自然也是怕的。但是,身爲澎湖知縣,守土有職,有國法在,有天理人情在,也有和明達的約定在。燕客在,則澎湖縣內不亂,這個把握他還是有的。大戰將起,南安府軍的水營將士守港口,澎湖內有廂軍將士和團練守備縣城,最少要保縣城不失。燕客說,他有這個把握,除非海盜放着福州泉州漳州這些富裕地方不來,放着東藩不打,全部主力用來打澎湖這窮地方,若是那樣,燕客說他也認了。”

“壯哉。”陳篤敬心緒不佳,不僅是因爲種種跡象表面東藩很危險,適才鄭裡奇來過了,已經當面言明,福州這邊不會出一兵一卒去救徐子先,這令得陳篤敬異常的失望,也相當的惶恐。他同樣也擔心徐子先會一病不起,南安侯府只有徐子先一個男丁,這等於侯府絕嗣,此前的所有合作全打了水漂。陳篤敬心裡隱隱有些後悔,理應早些把文珺嫁過去,很可能現在已經有身孕,那就絕然不同了。

就算捨不得文珺,也不該在此事上耽擱,甚至文珺可以不早嫁,但理應叫明達多納妾,或是和已經納的小妾不必拘於禮法,早些生下兒子,那樣大局就定了。

陳篤敬不知道徐子先有沒有後悔,或是在生病中責怪自己,他感覺的是愧對老友,畢竟他和徐應賓相交莫逆,要是害的老友絕嗣,縱然會有宗室子弟過繼給南安侯,那麼也畢竟不是老友的真正血脈,只是不曾斷了香火而已。

懷着這樣異樣的情緒,陳篤敬對魏翼忠於朋友,也忠於朝廷,百姓的舉動相當讚賞,他擊掌道:“好一句有國法在,尚有天理,人情。若天下官員,俱如魏燕客,怕是我大魏不會到今天這般田地,被一夥海盜逼上門來,堂堂大都督,親王,安撫使,嚇的魂飛魄散,不敢過問東藩被攻,要是朝廷盛時,怕是早就主動出兵,剿了這些海盜了。”

陳篤光冷哼道:“魏燕客怕是要被他爹給罵死纔是真的,哼,等着瞧吧,看明達這小子會不會及時帶部下泛海而歸!”

----------

今天有事,早起提前更新。

第一百六十六章 求見第三百六十四章 漢商子弟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二百二十八章 何時平盜第一百四十九章 殘敗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第二百二十六章 八牛弩第四百六十六章 求活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第四百一十章 崛起之路第二百二十七章 燒殺第四章 週報來了第四章 週報來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耕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四百五十二章 克敵之資第三百三十三章 農官第一百五十九章 瘋狂大參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四百零六章 水師戰法第二百一十章 狂生第二百四十四章 擋不住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州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復爲敵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三百四十九章 乘風破浪第四百四十五章 山谷襲殺第七章 不是頑笑第五百二十一章 牢騷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四百七十章 悲切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爭不讓第四百一十三章 是真的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筆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收穫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四百八十章 賊首潰逃第四百七十七章 發若雷霆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四百七十六章 敢來欺我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四百九十四章 封城第五百四十章 戰法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筆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四百零三章 搜捕第二百二十三 變換立場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頭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四百八十五章 緊張第十章 兄弟閒談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三百五十七章 勇士之血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十九章 齊王第四百一十九章 殺人誅心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五百三十章 軍國第四百五十三章 貪慾第三百六十四章 漢商子弟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五章 文學版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
第一百六十六章 求見第三百六十四章 漢商子弟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二百二十八章 何時平盜第一百四十九章 殘敗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第二百二十六章 八牛弩第四百六十六章 求活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第四百一十章 崛起之路第二百二十七章 燒殺第四章 週報來了第四章 週報來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耕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四百五十二章 克敵之資第三百三十三章 農官第一百五十九章 瘋狂大參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四百零六章 水師戰法第二百一十章 狂生第二百四十四章 擋不住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州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復爲敵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三百四十九章 乘風破浪第四百四十五章 山谷襲殺第七章 不是頑笑第五百二十一章 牢騷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四百七十章 悲切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爭不讓第四百一十三章 是真的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筆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收穫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四百八十章 賊首潰逃第四百七十七章 發若雷霆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四百七十六章 敢來欺我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四百九十四章 封城第五百四十章 戰法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筆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四百零三章 搜捕第二百二十三 變換立場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頭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四百八十五章 緊張第十章 兄弟閒談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三百五十七章 勇士之血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十九章 齊王第四百一十九章 殺人誅心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五百三十章 軍國第四百五十三章 貪慾第三百六十四章 漢商子弟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五章 文學版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