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

“總會要回東藩了。”陳道堅盤腿坐着,推開几案,舒服的伸了一下腰身。

陳道堅眼前是幾個小碟,裡頭是煮的魚,還有用醬油煮的湯,加上一小碗白飯。

這在倭國這裡已經是上等的菜餚,幾碟小菜,海魚,加上醬湯。

如果陳道堅要喝酒,還會上一小壺酒,倭人一樣會喝醉,但他們永遠用這種小壺來裝酒,寧願喝了一壺再添一壺,而不喜歡用大壺,或是酒罈子之類。

這就是倭人,總是在各種僞裝之中來過日子。

陳道堅近來吃膩歪了這些海魚,很想痛快的來一頓肉,不管是豬肉還是牛肉,羊肉,總之是大塊的肉就好。

但在倭國這裡這個要求也很難被滿足,因爲他們的大名每天吃的也差不多就是這樣。

在倭國大半個月時間,陳道堅接到了南安兩次信件,之所以這麼快,是因爲不停的有海船從東藩經過,停泊,補充食水,看看有沒有貨物可以購買。

這是一種良好的趨勢,這說明東藩已經漸漸成爲海船的集散點之一。

陳道堅終於徹底完成了任務,準備回國了。

在此之前,他已經輪流接見了在這裡的吏員,二等司吏張伯甫已經因功升爲一等令吏。

陳道堅感覺是東藩那邊有意調整,隨着商約達成,這邊的駐地辦事人員會大幅度的增加,派駐官員還有些爲時尚早,但提高吏員等級還是相當必要的舉措。

倭人一方,對東藩侯府的政體格局還不是太瞭解,但一個一等司吏駐此,應該能叫倭人相對滿意了。

今天張伯甫在進來的時候,身後跟着一個矮小精壯的漢子,進屋之後,兩人一起抱拳一禮,張伯甫目視陳道堅,那個漢子則兩眼警惕的掃視着全屋。

這是軍情司的人慣有的習慣,陳道堅甚至知道,如果他們更警惕些,也會打量出路和規劃逃生路線,但不會做的更加明顯。

“這位是軍情司的鄧主事。”

張伯甫介紹道:“軍情司派駐在外的分部,在倭國的就是鄧主事主持。”

陳道堅輕輕點頭,示意明白。

判軍情司的是金簡,少年牙將出身,開初人們只是以爲君侯放了一羣心腹在身邊,後來才發覺並沒有那麼簡單。

這兩年來不管徐子先手頭有多缺錢,往軍情司撥付的款項卻一直沒有中斷過。

現在軍情司的規模已經相當龐大,其餘各司的吏員加起來才五六百人,而軍情司的人員誰也不知道,只知道每到年底孔和帶人盤帳時,常常爲軍情司的開銷而感覺相當苦惱。

現在倭國這邊已經有軍情人員了,外派的軍情司派在各路和各府州內,分司的規模視當地的重要程度而定,派在倭國這裡的應該是一個分站,可能會有十餘人,分別結好倭國的高層和僧人,商人,也可能是普通的酒傢伙計,分各種渠道來收集情報。

外派人員在陳道堅看來也是相當優秀,比如眼前這個鄧方主事,按級別是吏員中的一等令吏,比張伯甫此前還高一級,但一直僞裝成一個普通的小吏,恭謹奉上,並且已經學習了倭語,甚至還懂得倭人的文字。

陳道堅只能感慨,這個部門不愧是花重金建立起來的重要部門。

鄧方跪坐在陳道堅對面,沉聲道:“最近幾天我們突然發現,倭人方面在囤積糧草,並且在肥前,出雲等諸國佈置長壘,大內家在調集兵馬,大約有一百多騎兵,一千多武士在海邊構築的長壘邊緣駐營,在他們的幾座要隘大山之下,大量的足輕在聚集,據我們觀察,大約是有一萬餘人。”

陳道堅面色沉毅,乍聽到消息時並不爲之所動,到最後才點頭道:“這麼說來,倭人不可能是虛張聲勢,在欺詐哪一方?”

“是的。”鄧方和張伯甫一起點頭,都道:“若是這樣虛張聲勢,代價太大了。”

張伯甫補充道:“大內家出動大軍,要向四周的藩國交代,室町將軍,細川家等大名都會接到通知。所以如果是要迷惑咱們或哪一方,這樣做的動靜都太大,太蠢。”

“所以真的是大內家受到了威脅?”陳道堅點了點頭,想了想,說道:“現在康天祈的艦隊有什麼動向?”

鄧方眼底深處有一抹欣賞之色,眼前這個後生,確實是思維敏捷,考慮事情的角度相當周全,沒有疏漏。

怪不得會以現在這個年齡,就擔任往倭國的正使,全權代表南安侯府。

而陳道堅也是不負所托,已經與大內家,還有室町達成了協議,並且和諸多的倭國鉅商,也是簽定了商業合作的條約。

鄧方很快垂下眼皮,說道:“我們在康天祈那邊還沒有人手,爲了得到確切的消息,昨天晚上我帶人親自潛到海邊山崖上,親眼看到那邊的港口在集結戰艦,船帆都升上去,牀弩和投石機都打開了,不少海盜在磨刀磨槍,看樣子在準備交戰。”

“明白了。”

陳道堅起身,對張伯甫道:“給我安排一下,先派人投書,我去求見康天祈。”

“是,聽正使大人的安排。”

張伯甫沒有多話,雖然南安侯府的人和海盜諸王之一的康天祈見面相當不妥,但到了這個地步,不見面顯然是不行。

南安侯府的人也是明白,康天祈對東藩還是抱有善意。

事實就是如此,若不是康天祈同意,倭人不管是室町方面,還是大內家,都不太可能同意與南安侯府商議協約。

這個事兒是明擺着的,倭人們心裡明白,陳道堅也是清楚。

“希望是虛驚一場。”在等候溝通的空當,陳道堅盤腿端坐,內心默默祝禱着。

……

康天祈比陳道堅想象的要老一些。

鬚髮皆白,臉上溝壑縱橫,雖然努力挺直腰板,但老邁之態已經是相當明顯了。

“康帥萬安。”陳道堅舉手長揖,身爲小輩,禮數還是要到的。

至於稱呼,當然不用康天祈等人的匪號。

“牢之免禮。”康天祈臉上露出欣然之色,笑着道:“你帶人襲殺天方使團那晚,老夫知道之後,只有一句話,我輩已經老邁,現在的天下是小兒輩們的了。”

“康帥過謙了。”陳道堅不卑不亢,抱拳道:“康帥縱橫天下時,牢之還不知道在哪兒,現在哪敢就在康帥面前狂妄自傲。”

“說縱橫天下,假的。”康天祈笑道:“不過說縱橫七海,老夫大約當的起這樣的讚譽。”

陳道堅笑而不語。

康天祈頓了頓,臉上露出悠然之色,慢慢的道:“說縱橫七海,也並不算我本人的本事。牢之你是小輩,恐怕不知道當年之事。老夫青壯時,大魏海防森嚴,水師時常下東洋各國捕盜,凡海盜年滿十六被捕者,一律即刻斬首,絕不寬貸。有一回,老夫和二百多個同夥在廣州被捕,被提刑副使押到海邊押首,老夫排在中間靠後,看着一排排的漢子被按倒斬首,老夫心裡是想,難道二十來歲,臨死連一壺酒,一碟牛肉也沒有吃到,就這麼死了?心裡有不甘,可是又沒有辦法,四周俱是提刑司的捕盜營兵馬,持長矟,強弓看守,根本沒有可能逃脫。在遠處還有幾千瞧熱鬧的百姓,砍顆首級,便是呼嘯叫好。老夫當時想,做我們這個行當的果然臭名遠揚,縱是不被逮着斬首,這一生富貴了也不得歸鄉,想想也是沒意思的很。後來老夫卻是脫身了,你道如何?突然天氣晦暗,狂風大作,人連眼都睜不開,當時很多人趁機逃走,弓手在後頭射箭,但箭矢不能及遠就被風吹歪了,老夫被反剪綁着雙手,居然一路踩踏游到幾十裡外的荒島上,用尖石磨斷繩索,在島上無食無水,便逮毒蛇吃肉喝血,撐了十來天,遇着路過的小船,就此得救。打那之後,老夫便躲在東洋各國和倭國廝混,再也沒有返回過大魏。”

康天祈是年紀大的人,說起話來確實是纏七夾八,不太清爽。其說着說着,便是說起當年之事,陳道堅卻並未在臉上顯露出不耐煩的神采,而是繼續饒有興趣的傾聽着。

眼前這個老人,現在看着鬚眉皆白,齒牙動搖,但其可是血洗過倭國和呂宋的巨盜,現在還擁有過千艘船,直接的屬下,連同海盜,水手,岸上人員,商行,夥計,打雜,形形色色的部屬有十餘萬人,在倭國也屬於不可侵犯的一方勢力,在倭人眼裡,等若是康天祈助他們海防,而他們是視康天祈爲倭國的大名中的一位。

康天祈直接能用的部下應該也超過三萬人,去掉一些近岸的漁船,小船,商船,可用來與敵交戰的大小戰艦應該也有三四百艘之多。

這是相當可觀的海上力量,就算是大魏水師盛時差不多也是這樣的規模。

這幾十年來,海盜和海上力量發展可謂一日千里,蓬勃興盛,在大、魏建、國的初期和中期,幾萬人的海上力量足夠鎮壓一切,而現在,幾百艘戰船和幾萬部下,也就是能鎮的住一片海域,要想把倭國到呂宋,東洋各國和西洋各國,東南亞沿海各國,包括到馬六甲和印度洋外圍都震懾住,還能扛的住歐洲和天方勢力,沒有過千艘戰艦,十幾二十萬人的水師力量根本不可能做到這樣的事。

原因則很簡單,康天祈,王直,顏奇,李旦,蒲行風,加起來就是超過兩千艘的風帆戰艦,十幾二十萬人的海盜。

從日本到後世的馬來西亞,泰國,印尼,還有斯里蘭卡,緬甸,越南,柬埔寨,印度等國,現在就是這些海盜的活動範圍,甚至比這個圈還要大一些,以現在的國家來算,則是二十多個國家,連同大魏沿海地方,海域和陸地面積超過千萬平方公里,人口也超過一億人。

這就是大航海時代的早期,天方人,各國土著,大魏人,還有歐洲人,各國已經在搶奪印度洋到太平洋的地盤,歐洲人已經登陸南美,擊敗了印加帝國,正在南美殖民。

他們在南美搶奪財富,獲得豐厚的回報,使早期殖民的各國飛速發展,在這個時代,也是歐洲各國在放開手腳之後飛速積累的時代。

在百年之後,滑膛槍,火炮,更大的風帆戰艦將陸續出現,更強,更有意志和決心,更具手腕的殖民者出現在北美和非洲,中東,西亞,東南亞,東亞,他們陸續佔據了全球可以佔領的所有地方,將各國的財富掠奪走。

後人指責殖民者,其實這根本無可厚非。

任何一國和民族強盛了,必定會搶奪他人的地盤,搶掠財富,華夏的地盤也不是老天給的,是先民們披荊斬棘擊敗一個個敵對的部落,也是用刀和劍,盾和犁慢慢開拓出來。

而陳道堅知道,徐子先的目標便是將以水師爲主,逐漸在這一場搶奪殖民地和海上地盤的鬥爭中獲得先機。

百年之內,誰獲得海洋,誰便掌握未來。

未出海到倭國前,沒有見識真正的海盜力量之前,陳道堅對這樣的話還是有些懷疑。

王直也是海盜巨盜,可是其最終選擇的還是迴歸內附。

此時陳道堅內心隱隱有所感,康天祈象是在述說舊事,其實說剖析心態。

和想着落葉歸根的王直不同,康天祈這樣的巨盜,從出海的那天起,就壓根不曾想着再回歸故鄉。

若不是華夏人的根很難斬斷,康天祈根本不會對大魏這邊的人多加照顧。

其當年差點被大魏的官員斬首,又怎麼可能對大魏有多深厚的感情?

這種自述裡有自傲,也有隱隱的心曲剖析,康天祈和王直,確有相當大的不同。

------

勉強趕上更新,明天怕是要斷了,抱歉。

第一百五十章 大將軍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四百九十八章 奇聞第七十章 暫且忍耐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一百九十二章 困惑第二百二十八章 何時平盜第二百六十九章 食言第四百四十五章 山谷襲殺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三百一十九章 各百戶第四百七十七章 發若雷霆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九十八 密談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第一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一百七十三章 圍府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復爲敵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無罪?第一百三十章 收穫第二百三十五 訓斥第一百二十八章 你好做第二百一十八章 壓力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二百一十章 狂生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頂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五百一十八章 消耗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落戶第一百三十七章 昌文陳家第五百七十六章 艦隊第二百九十五章 禮遇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二百七十七章 澎湖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第五百六十章 逃生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第四十二章 敵蹤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四百六十章 斷壁殘垣第四百三十章 真正之基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等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會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三百五十三章 精巧的設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二百四十章 風急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子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收穫第四百一十八章 變化之道第三百零四章 父與子---今天兩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三百六十四章 漢商子弟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三百四十九章 乘風破浪第八章 遇事惹事第十四章 報館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二百九十章 滿分第二百一十章 狂生第四百三十四章 好地方第二十章 牙將事第二百七十章 悲天憫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封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幕府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得快意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攬
第一百五十章 大將軍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四百九十八章 奇聞第七十章 暫且忍耐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一百九十二章 困惑第二百二十八章 何時平盜第二百六十九章 食言第四百四十五章 山谷襲殺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三百一十九章 各百戶第四百七十七章 發若雷霆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九十八 密談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第一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一百七十三章 圍府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復爲敵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無罪?第一百三十章 收穫第二百三十五 訓斥第一百二十八章 你好做第二百一十八章 壓力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二百一十章 狂生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頂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五百一十八章 消耗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落戶第一百三十七章 昌文陳家第五百七十六章 艦隊第二百九十五章 禮遇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二百七十七章 澎湖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第五百六十章 逃生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第四十二章 敵蹤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四百六十章 斷壁殘垣第四百三十章 真正之基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等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會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三百五十三章 精巧的設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二百四十章 風急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子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收穫第四百一十八章 變化之道第三百零四章 父與子---今天兩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三百六十四章 漢商子弟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三百四十九章 乘風破浪第八章 遇事惹事第十四章 報館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二百九十章 滿分第二百一十章 狂生第四百三十四章 好地方第二十章 牙將事第二百七十章 悲天憫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封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幕府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得快意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