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四面楚歌

天明,季府大廳一片寂靜,府中的每個人都知道家主今天脾氣不好,一個個戰戰兢兢,生怕觸了他的黴頭。陽虎、仲樑懷,都跪坐在塌上,冷眼看着季孫意如在大廳中氣急敗壞地着步子,大氣也不敢出。

“吳國……吳國於魯吳邊界陳兵三萬,又遣使節前來,到底意欲何爲?”季孫意如憤怒的質問。

仲樑懷睨了陽虎一眼,垂首道:“主公,吳王闔閭,對慶忌是志在必得,這一次恐怕不是虛張聲勢,我們實在不着爲了一個慶忌,壞了主公的大業。依卑下之見,應當驅慶忌……不,應當趁吳使未來,尋個理由將其捉起來,交於吳使,那麼對主公來說……”

“對主公來說,就是自毀江山!”陽虎截口道:“主公素以仁義行諸天下,如果做出這樣的事來,千夫所指,萬人唾罵,仁義之名蕩然無存,試問以後還如何執政魯國,領袖羣倫?”

仲樑懷陰陰一笑:“便如陽虎所言,那麼主公驅慶忌離境總算是仁至義盡,不會有人胡亂講話了吧?現如今慶忌在曲阜頗不安份,結交衆家公子,又近叔孫氏之女爲奴,荒唐透頂,大違禮制,主公如此以此爲藉口,早早將他驅出魯國去,吳國就算來了,也如以拳擊風,空無用武之力,豈不輕輕鬆鬆把這禍患消彌與無形?”

季孫意如一聽不由意動,可他一個“好”字還沒喊出口,陽虎已仰天冷笑三聲。嗔目大喝道:“好計,果然好計!原來這就是你仲樑懷的妙計。慶忌早不逐,晚不逐,偏偏吳使將到,我家主公便迫不及待地把慶忌驅逐出境。嘿!吳王真是好大的威風啊,未得周天子誥封。已是九州之方伯了。試問天下英雄將如何看待我家主公?周天子將如何看待我家主公?吳國地處偏荒僻遠,乃一南蠻小國耳,我魯國如今竟成了蠻吳地屬國了嗎?”

春秋霸主,是代周天子治諸侯、主征伐的人,這霸主並不是自封的,即便你的武力足夠強大,也要得到周天子的確認,誥封爲“伯長”。也就是諸侯之長,賜以弓弩,胙肉,履行了這套儀式,纔算名正言順,故而陽虎有此一言。

他越說越怒,霍地站起來,須飛皆張地叱道:“我家主公是魯國執政。如此行爲,使我主公外辱於諸侯,內鄙於百姓,豈不成爲衆矢之的?到那時,我家主公還有何臉面號令羣臣,執政魯國?”

季孫意如聽他這麼說。馬上又猶豫起來。他雖怕事,卻更好名,如果這般被人瞧不起,那比殺了他還難受。何況叔孫、孟孫虎視耽耽,如果他名聲大損。失去人心,他們豈有不趁機發難地道理?

仲樑懷見他發怒,心下也有些畏懼,但是想起公山不狃與他是同盟,如今的機會更是難得,膽氣又壯了起來,便昂然道:“陽虎。誇大其辭。虛張聲勢。主公身爲魯國執政,自當爲魯國着想。爲了避免刀兵之害,將一禍患逐出國去,何來這般罪名?我魯國素以相忍爲國,從來都是以和爲貴,幾時就弱了魯國名聲了?”

陽虎反駁道:“此一時,彼一時也。若是當初不曾見慶忌,或還使得。如今已經將慶忌堂堂皇皇地迎來曲阜,一聞吳國用兵,立即再將其逐走,若非懼了吳國,焉能至此?試問,這樣舉動,即便找出再如何冠冕堂皇的理由,這樣有傷國體、有損令譽的行爲瞞得過天下人麼?”

仲樑懷哈地一聲怪笑:“既知今日,悔不當初?難道當初不是你一力諫說,迎慶忌來曲阜的麼?”

季孫意如聽的臉上一熱,當初固然是陽虎的建議,但是不管如何,畢竟是他拿定的主意,再說下去可能就繞到他地頭上了。季孫意如惱羞成怒地道:“好了,好了,你們兩個不要吵了,吵得老夫頭痛,也拿不出個兩全齊美的辦法,哼!全是一羣廢物!”

季孫意如翻了臉,陽虎與仲樑狠狠互瞪一眼,齊齊地閉上了嘴巴,誰也不在這時候觸他黴頭。季孫意如時而負手、時而拂袖,在大廳裡又繼續踱起步來,可惜踱來踱去,還是想不到一個既不損其威名,又能妥善解決吳國大兵壓境的辦法來。

就在這時,門口有人高呼一聲:“主公,卑下回來了。”

隨着聲音,公山不狃龍行虎步,自廳外大步而入,上前雙手一叉便欲施禮,季孫意如急不可耐地道:“行了行了,不要拜了,你快講,我要叔孫孟孫兩家聯手出兵,卻敵於國門之外,爲何遲遲不見迴音,他們怎麼說?”

公山不狃恭謹地道:“主公,卑下奉主公之命請叔孫、孟孫兩位家主過府議事,共商出兵卻敵之策,但……叔孫大人回覆說,兩國往來,以和爲貴。相忍爲國是我魯國數百年來的國策,一向行之有效,奈何如今要改弦更張?叔孫大人勸主公……”

“勸我如何?”

“呃……他勸主公該識時務、重大體,知錯能改、從善如流……”

“放屁、臭不可聞,真是放屁!”

季孫意如聽了叔孫玉這番揶揄之言,不禁怒髮衝冠,他吹鬍子瞪眼睛地發了通脾氣,又問:“孟孫氏怎麼說?”

公山不狃臉上露出一絲苦笑:“孟孫家主目前不在府中。”

季孫意如疑道:“我不信他孟孫子淵就沒有佈下眼線,不知道吳國來使的消息,這老匹夫一大清早去了哪裡?”

公主不狃嘴角微微一抽,沉聲道:“孟孫大人出城去了,說是要在尼邱山下田獵演武。已傳令下去,調集十旅人馬在尼邱山下駐紮。”

季孫意如聽了倒抽一口冷氣,三桓之中,孟孫氏最是性如烈火,敢打敢幹,他突然調500兵到曲阜。他這是要幹什麼?

什伍制是從商代開創的,後來被周朝繼承。周武王伐紂發佈《牧誓》中就提到了“百夫長”、“千夫長”的官職。當時地軍隊編制通常爲七級:軍,12500人;師,2500人;旅,500人;卒,100人;偏,50人;兩,25人;伍,5人。十旅人馬就是5000人,已經是兩個師的編制了,這樣大的軍力調動,往年演武習練時從不曾動用過。

公山不狃與仲樑懷碰了一下眼神,仲樑懷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陽虎把他們的神情看在,氣在心頭,忽地起身抱拳道:“主公。卑下qing命,願帶一支人馬,赴吳魯邊界拒敵,解我魯國之圍,請主公恩准。”

季孫意如橫了他一眼,叱道:“混帳。叔孟兩家不出兵,只要我季氏門下擔負衛國之責嗎?殺人一千,自損八百,那時我季氏兵力大爲削弱,還如何能與叔孟兩家抗衡?再者說……”季孫意如臉上陰晴不定。猶疑不決地道:“孟孫氏到底在搞什麼鬼?如果我出兵拒敵,孟孫氏在背後趁隙……不可,萬萬不可。”

公山不狃瞟了陽虎一眼,臉上露出一抹耐人尋味的笑容:“主公,依卑下之見,如今一切事故,皆因慶忌而起。慶忌不去。魯國難安。然而。如果強行驅逐慶忌離國,畢竟於我魯國聲威有損。與主公聲威有損。依卑下之見……主公何不將你地爲難之處透露給慶忌知道,他自知事不可爲,又恐吳國來使對他不利,只有識相地人,必然主動請求離開,這樣一來,既解了我魯國之危,又不到致主公威名受損,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季孫意如眼睛一亮,喜道:“妙啊,此計甚妙,只是……如何能使慶忌主動離開魯國呢?”

公山不狃挺了挺腰桿兒:“卑下願意去見慶忌,剖心置腹地與他談一談,叫他知難而退,自動離開。”

“且慢!”陽虎見此情形,連忙說道:“主公,卑下也以爲公山不狃此計周全,卑下

qing命,去說服他。”

公山不狃笑道:“如今內憂外困,正是危急關頭,你是主公身邊得力之個,哪能離開片刻?公山不狃現在一身輕閒,還是我去的好。”

“不然!”陽虎正色道:“無論怎樣巧飾,慶忌只怕都會明白是我魯國不願觸怒吳國。他若懷忿而走,到處張揚,那麼你這萬全之計也不靈了,對我主公的名聲仍舊大大有損。慶忌來曲阜,是陽虎親去海城迎來的。平日裡往來也算融洽,由我前去,說明我家主公的爲難之處,叫他知道並非我家主公不肯助他,實是天意難違,無法助他,他更容易接受一些。”

陽虎說到這兒,黯然一嘆道:“唉,再說,不管如何,當初是我一力主張迎慶忌赴魯,如今陷主公於不義,全是陽虎地過錯,陽虎若不能將功贖罪,縱死也不得心安;況且,陽虎與慶忌也算一場交情,當初是我迎來他,如今是我送他去,善始善終,也算盡了朋友心意。”

季孫意如大悅,欣然道:“陽虎素來重情重義,老夫是知道的。不因其發達而諂媚、不因其落魄而冷淡,這纔是君子所爲。好,老夫成全了你,就由你去說服慶忌離開吧。”

公山不狃心中大罵:“他媽地,說的冠冕堂皇,把過錯全攬在自己身上,又惺惺作態地裝甚麼仁義君子,投主公之所好,真是奸詐無比。匹夫!當我不知道你是去與慶忌商量對策嗎?”

仲樑懷也暗暗叫罵:“陽虎果然奸詐,如此敏感時刻,他若偷偷去見慶忌,一旦事發,必招主公猜忌,如今打着爲主公解憂的幌子堂而皇之地登門去見他,不但沒有後顧之憂,反倒令得主公大悅了,真他!”

陽虎得了季孫意職允可,立即匆匆告別,出了深宅大院。到前廊下喚人備車,就在這時,他的一名心腹匆匆奔來,把陽虎喚到一邊,低聲稟告道:“大人,孟孫氏府中送來消息。昨夜叔孫氏與孟孫氏連夜見面,席上他們說,遣使赴齊……”

陽虎聽完了他地話頓時呆在那裡雙手發抖,一顆心頓時涼了半截:“魯君要歸國了?叔孫、孟孫咄咄逼人,一步步走地好穩啊,外借吳國之勢,內抽季氏之威。以兵嚇之,以君壓之,以自家主公的心性,叫他如何招架得來?”

陽虎一時心灰意冷:“罷了,大勢已去。本想與慶忌再商量個對策,如今這般,唉!天不助我,天不助我啊……”

陽虎黯然一嘆。默默地擺了擺手,摒退了他,邁着沉重的步子向馬車走去……

雅苑,慶忌將陽虎迎進廳來,兩下里坐定,眼見陽虎一臉沉重。慶忌就覺出不妙,待陽虎艱澀地表明來意,把孟孫、叔孫兩家的陰謀一一挑明,慶忌也呆住了。兩人默然對視,臉色凝重。半晌沒有言語。叔孫搖光走到門口,敏銳地發覺廳中氣氛異常,慶忌臉上的神情是她從來不曾見到過地,他臉上漠無表情,但是雙眼卻射出熾熱危險的光來,看着讓人油然而生懼意。叔孫搖光猶豫了一下,終究沒有邁步進去。而是悄悄地退走了。

“公子如今有何打算?”陽虎神情落寞地問道。

慶忌深深地吸了口氣:“虎兄……意欲就此罷手了?”

陽虎露出一副黯然神色:“事已至此。誰有回天之力?公子,如今留在魯國。已毫無作用。唉!公子儘快派人,把派去攔截吳使的人馬撤回,先趕回衛國去吧。此事,說起來是陽虎幼稚了,助你伐國,談何容易啊,國九在齊國,許下偌大地好處,用了幾年時間,依舊借不來一兵一卒,我居然妄想主公能有偌大魄力助你伐吳?嘿!”

陽虎自慚地一笑,又搖搖頭。

“你要我知機而退,請辭離魯?”

陽虎不語,慶忌凝視着他,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衝宵的怒火,這一刻,他渾然忘記了此慶忌與彼慶忌的區別,他把自己當成了一個完完整整的人,不是爲了慶忌,不是爲了席斌,就爲了現在的他,現在他這個人,爲了他這個人的尊嚴。

他不能走,不能這樣灰溜溜地走!

儘管他昨夜已經做過事不偕以身退的打算,但是這一刻他都顧不得了,在魯國這麼久,一直謹小慎微,靜靜地等着季孫意如做出一個決斷,就等來這麼一個結局嗎?怎麼對得起那些對他忠心耿耿的義士?有什麼臉面大剌刺的回到艾城,繼續心安理得得享受士兵們的擁戴?

魯國三桓,不就是三個承庇祖宗餘蔭的家主嗎?我把命運交給了你們,但是你們太讓我失望了。從現在起,不再是你們決定我的命運,我不但要努力把握自己地命運,我還要用盡一切辦法,掌握你們地命運,讓你們爲我所用!人急生智,一個大膽而兇險的計劃出現在心頭,他決定反客爲主,從現在起,用他地行動牽頭三桓跟着他的步調走,而不是坐等施捨般的援助。

慶忌冷冷一笑,目注陽虎,沉聲說道:“虎兄,我知道你素懷大志,希冀此生能建功立業,封妻廕子。我問你,今日慶忌離開,吳國之禍平息魯君重回魯國,在叔、孟兩家的支持下,削弱季氏,縱有你這等英雄豪傑鼎力扶助要多少年,季氏才能恢復元氣?”

陽虎眼簾一垂,說道:“經此挫敗,只怕我家主公再無雄心大志,安於守成,維護根本,嘿!恢復元氣……或許再過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我季氏門中出一個胸懷大志地英雄,才能重新凌駕於叔孟兩氏之上。”慶忌微一點頭,鏗鏘有力地道:“季孫大人見危退縮,付出的代價只不過是交出執政之權,只不過再與叔孟兩家稱兄道弟、平起平座罷了,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損失?而陽虎大人呢?君以一介寒微家奴,今日高高在上,掌握宰相之權,公卿爲之側目,大夫生殺予奪,威風不可一世。

然則,如今世人皆知季氏門下三傑,陽虎、公山不狃、仲樑懷,有幾人知道孟孫氏的家臣姓甚名誰?恐怕無人知曉吧。這是爲什麼?就因爲季氏一家獨大,凌駕於叔孟兩家之上,如今形同魯國之君。如果季孫大人就此退縮,與他個人來說,所失有限,但是陽虎大人還能留下什麼些嗎?你現在所有的一切,榮華富貴、權柄地位、彪炳汗青的英名,統統化爲烏有。你甘心麼?”

陽虎的臉色猙獰起來,呼吸粗重,嘶聲說道:“慶忌公子,你不必以言語激我,你當我陽虎甘心嗎?苦心經營,耗盡心血,落得如此結局,陽虎甘心嗎?就此罷手,陽虎猶能有房有田、衣食無憂,但是,陽虎並不想要這樣的生活。哪怕刳肝瀝血,縱死難以回來,陽虎又能如何?又能如何!”

慶忌冷笑道:“什麼形勢?如今的形勢看似危險,其實大有可爲。原本不可能的事情,現在恰恰可以辦到。烏雲蔽月,就矇住了虎兄的一雙眼睛嗎?君可知撥雲見月,雲後自有一天清光?”

陽虎脹紅着臉皮,憤怒地道:“叔孫孟孫咄咄相逼、國君即將返回魯國,吳使遠來,數萬大軍陳兵邊界,外憂內患,不一而足,還有什麼機會?你講!”

慶忌目光一寒,面帶殺氣地道:“如果貴國國君回不了魯國,吳國使臣到不了曲阜,叔孫孟孫再難聯手相迫,那時一切難題不是迎刃而解嗎?”

“如何做得到?”

“你做不到,我做得到!”

陽虎目光一(這裡似乎少了一個字):“國君回不了魯國?叔孫孟孫兩家再難聯手?你如何做得到?怎麼可能做得到?”

“當然,這裡面還要虎兄助我一臂之力。”

陽虎變色道:“這不可能!”

慶忌夷然一笑:“虎兄,方纔信誓旦旦,大講刳肝瀝血,不惜此頭?這片刻的功夫就畏怯了麼?”

陽虎弗然道:“非是陽虎膽怯,而是不想做無謂犧牲。慶忌公子,你現在還有多少人手可用?又能做得了什麼大事?前次你能出入叔孫、孟孫府上如入無人之地,是因爲他們太平已久,疏於防範。我敢說,你如今再想夜入其宅,必寸步難行。唉,慶忌公子,我勸你還是回衛國去吧,苦心經營一番,未必沒有機會復國。縱然沒有機會,也可據守一城,得享太平。陽虎畢竟是魯人,雖想建功立業,但自毀魯國根基地事,我不能做。”

慶忌知了笑:“虎兄不必猜忌,我要你幫我地忙,僅僅是給我爭取一點時間。十天,我只要十天,虎兄只要幫我穩住季孫大人十天,我就能改天換日、逆轉乾坤!”

第293章 夜行第39章 孺虎陽虎第38章 你來我走第110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284章 巾幗第67章 山雨欲來第34章 萬人敵第248章 圖謀天下第292章 大鵬斂翼候風雲第140章 夜訪香閨第254章 紅鸞星動.第293章 夜行第223章 近身肉搏第108章 接着忽悠第267章 驅虎第46章 各自備戰第127章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48章 坦誠相見第240章 情與理第18章 對舞第110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189章 暗戰第175章 反擊第246章 小蘿莉的入城式.第168章 險象環生第205章 斷其手足第260章 人倫之常第83章 ·慧黠美人心第119章 愛情專家第80章 小鹿在肩第291章 吳越合一第154章 秣馬厲兵第231章 六美人第260章 人倫之常第234章 兵臨城下.第130章 新君之爭第213章 東夷使者第228章 潛逃第93章 陰差陽錯第191章 楚都吳營第124章 又生事端第114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192章 交鋒第102章 歸來第101章 一代奸雄第109章 又下一城第148章 新君甫立第243章 流放與出使第53章 雄性戰爭第107章 忽悠第173章 各懷機心第160章 鴻飛冥冥第49章 魯膾居第157章 大論爭第210章 援軍來也第14章 盜跖爲鄰第42章 魯國三桓第51章 人之初第34章 萬人敵第54章 十日之約第238章 盤點家底.第89章 三個臭皮匠第209章 家國兩難第274章 如火如荼第192章 交鋒第248章 圖謀天下第112章 循循善誘第126章 心思第292章 大鵬斂翼候風雲第145章 大唱雙簧第45章 季孫詢計第96章 十步殺一人第230章 一線生機第6章 邂逅第36章 豈有此理第71章 玲瓏手段第196章 百津湖第209章 家國兩難第195章 亂世佳人第241章 工欲善其事第157章 大論爭第17章 盜謀第79章 野性難馴第275章 胭脂馬,臥槽否?第127章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192章 交鋒第204章 滅其耳目第236章 入主吳宮第45章 季孫詢計第240章 情與理第198章 小試身手第258章 驅虎吞狼第270章 大婚之“喜”第3章 運籌牛車之上第89章 三個臭皮匠第162章 歸去來兮第109章 又下一城第277章 撼鼎第256章 失和第76章 兵不厭詐
第293章 夜行第39章 孺虎陽虎第38章 你來我走第110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284章 巾幗第67章 山雨欲來第34章 萬人敵第248章 圖謀天下第292章 大鵬斂翼候風雲第140章 夜訪香閨第254章 紅鸞星動.第293章 夜行第223章 近身肉搏第108章 接着忽悠第267章 驅虎第46章 各自備戰第127章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48章 坦誠相見第240章 情與理第18章 對舞第110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189章 暗戰第175章 反擊第246章 小蘿莉的入城式.第168章 險象環生第205章 斷其手足第260章 人倫之常第83章 ·慧黠美人心第119章 愛情專家第80章 小鹿在肩第291章 吳越合一第154章 秣馬厲兵第231章 六美人第260章 人倫之常第234章 兵臨城下.第130章 新君之爭第213章 東夷使者第228章 潛逃第93章 陰差陽錯第191章 楚都吳營第124章 又生事端第114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192章 交鋒第102章 歸來第101章 一代奸雄第109章 又下一城第148章 新君甫立第243章 流放與出使第53章 雄性戰爭第107章 忽悠第173章 各懷機心第160章 鴻飛冥冥第49章 魯膾居第157章 大論爭第210章 援軍來也第14章 盜跖爲鄰第42章 魯國三桓第51章 人之初第34章 萬人敵第54章 十日之約第238章 盤點家底.第89章 三個臭皮匠第209章 家國兩難第274章 如火如荼第192章 交鋒第248章 圖謀天下第112章 循循善誘第126章 心思第292章 大鵬斂翼候風雲第145章 大唱雙簧第45章 季孫詢計第96章 十步殺一人第230章 一線生機第6章 邂逅第36章 豈有此理第71章 玲瓏手段第196章 百津湖第209章 家國兩難第195章 亂世佳人第241章 工欲善其事第157章 大論爭第17章 盜謀第79章 野性難馴第275章 胭脂馬,臥槽否?第127章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192章 交鋒第204章 滅其耳目第236章 入主吳宮第45章 季孫詢計第240章 情與理第198章 小試身手第258章 驅虎吞狼第270章 大婚之“喜”第3章 運籌牛車之上第89章 三個臭皮匠第162章 歸去來兮第109章 又下一城第277章 撼鼎第256章 失和第76章 兵不厭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