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 兵破郢都

郢都,硝煙瀰漫,城門洞開,殺氣騰騰的吳國士兵簇擁着三輛戰車馳入城門。

中間一輛戰車停下,全身披甲,手按寶劍的吳王闔閭看着眼前的一切,就象瓦剌太師也先以三萬對五十萬,意外地抓住大明正統皇帝時那種做夢般的感覺一樣,闔閭現在也有一種身在夢中的感覺,連他自己也未想到,自己能如此快速地打進郢都,原來看似強大的楚國竟是如此外強中乾。

“楚王現在何處?”伍子胥渾身披甲,手持大戟,鬚髮皆張,雙瞳赤紅地喝問。那殺氣凜人的模樣令人望而生寒。

被士卒押到面前的一位城守官原本還峙立不動,一見他這副模樣,心中不由恐懼,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懼然道:“城……城破之時,太子少傅費無極大夫搶了大王倉惶逃出城去了,如今……如今不知逃向何處。”

此時,天色已近黃昏,天空的晚霞血一樣紅,這個時辰,已不能發兵漫無目的的四處追索了,伍子胥聽了回答不禁悵然若失。

伯善解人意,瞧見伍子胥模樣,他自己也身負血海深仇,自然瞭解伍子胥的心情,便道:“相國大人,如今我們打進郢都,破其宮城,囊瓦奸賊也在大人戟下授首,也算是報了滅門之仇了。如今楚王不過是一個任人擺佈的稚子,理他作甚,大王的大業要緊,在郢都站穩腳跟纔是正理,只要咱們牢牢控制住楚國,將來要收拾那個逃亡的小楚王。還不是易如反掌。”

“不錯,子胥啊,如今破了郢都,你也算是報了大仇了,寡人實踐了對你的承喏,哈哈哈哈……”

年近四旬地姬光看着雖在戰火硝煙之中,仍顯巍峨壯觀的楚國都城。眼中露出貪婪之色。捻鬚鄙夷地笑道:“楚國數百年積蓄,舉國之財富,盡集於郢都,楚王未曾料到寡人能如此迅速地破城,四方勤王之師都不曾及時趕到,倉惶逃去,怕是什麼都不曾攜走。如今,這一切都是寡人的了。即日起。派兵搜刮郢都一切財富,全部起運我吳國。爲我吳國所用!”

“諾!”手下領兵大將抱拳應命。

就在這時。一戶人家門扉破開,一個女子倉惶逃出,後邊搶出一名衣衫半袒的壯漢,半片甲冑還披在肩上,分明就是吳國士兵,攔腰一抱,便要把她搶回府去,一見大王車駕正在門前,他不由一呆。連忙向吳王和兩位大夫施禮。

這士卒施禮之時。手還攬着那楚女的腰肢。楚女好細腰,那楚女年方二八。姿容姣好,纖纖柳腰迎風欲折,看着果然嫵媚多嬌,尤其滿臉淚痕,更是楚楚可憐。

姬光向他一指,問道:“這是何人家的女子,你是哪一部的士卒?”

那人忙答道:“回大王,這女子是這座城門城守官地女兒,小人是先鋒營地士兵,第一批破城而入的,就是我們這隊隸屬於伍相國指揮的先鋒營。”

姬光哈哈大笑:“既是有功之士,理應給予犒賞,嗯……這女孩兒果然別有風韻。”

那士卒甚是機靈,連忙一推那少女,幾乎將她推倒在地,大聲喝道:“還不跪拜我家大王!”然後陪笑道:“大王若是屬意於她,那是她的榮幸。”

姬光大笑道:“一個城守官的女兒罷了,你要享用盡管拿去!”

他高聲吩咐道:“今日三軍入城,可盡情享用郢都一切,但有反抗者,格殺勿論,三日之後,方罷刀兵!”

那士卒大喜,連連向姬光謝恩,拖起那少女便進了門。一進門扉,那少女掙脫了他手便要逃走,那士卒一掌把她打翻在地,揪住衣領一扯,內外衣裳便被一起扯了下來,露出赤條條白羊兒似的身子。

姬光身邊衛士瞧了人人眼熱不已,只是限於衛護大王的職責,他們不敢擅自行動。姬光看見他們羨慕的神色,呵呵笑道:“沒出息,小小民女有何可愛?來啊,隨寡人入楚宮,楚王妃嬪如今就是寡人地妃嬪,妃嬪以下各階級的宮女,盡由爾等享用。”

衆侍衛一聽欣喜若狂,揮舞劍戟狂呼不已。

姬光對伍員、伯笑道:“寡人享用楚王妃嬪,相國便可享用楚國令尹夫人。伯是我吳國司馬,便可入駐楚國大司馬府,享用楚國上卿地夫人侍妾,哈哈,今日我吳國君臣上下,各依秩序,入駐楚國君臣家中,盡情開懷。”

“謝大王!”伯拱手一揖,隨即扯了扯伍子胥地袖子,伍子胥猶自氣憤難平地直着腰桿兒拱了一拱:“謝過大王。”

姬光瞧他模樣,不以爲忤,微微一笑,擺手道:“鬱大夫,率兵分駐整個郢都,鎮壓一切敢予反抗者,哈哈,你們各自散去吧,起駕,入楚宮!”

大隊巴望着楚宮中財帛美女的侍衛如一羣饞涎欲滴的野狼,拱衛着姬光向楚國宮城走去。

鬱平然鬱大夫隱隱覺得有些不妥,自來但凡能破一國都城者,少有能佔有其國的。楚王昏庸,奸臣當道,楚國百姓庶民對楚王早就已經失望,而且楚王集權甚重,國家以縣治爲主,公卿大夫們所得的利益也有限。

如果闔閭入城能秋毫無犯,再儘量拉攏楚國的公卿世族,許以高官厚祿,以分封之制相誘,苦心經營一番,未必不能就此佔有整個楚國,把吳國疆域擴大無數倍,可是姬光的志向似乎……

他這道命令一下,便把楚人推到了誓死反抗的境地,鬱平然有心相勸,可是看姬光兩眼放光,色慾攻心的模樣。便知自己人微言輕,恐難勸阻成功。再看伍子胥和伯,這兩位在闔閭眼中重量級地人物,對楚國地仇恨之意尤勝,一副恨不得把整個郢都燒成白地地模樣,恐怕也是……

鬱平然輕輕嘆息一聲,無奈地搖搖頭。領着士卒按闔閭吩咐分守四城去了。

城中到處一片哭喊之聲。街頭橫屍無數,許多人家大門洞開,得了吳王命令地士兵肆意劫掠,姦淫婦女,郢都已變成了地獄一般的存在。

伍子胥帶着自己的侍衛,策馬驅車直奔他伍家府邸,一路上火光處處,死屍片片。無數人家傳出女子受凌辱時的哭喊聲,聽得他心中恨意稍減。待他趕到自家府門前。只見當初偌大一片府宅。已被夷爲平地,殘垣斷壁,孤零零地矗立在夜色當中。

伍子胥心頭的怒火騰地一下又熾烈燃燒起來,他跳下戰車,向前幾步,翻身撲倒在地,悲涼地哭叫一聲:“父親……”,便以額觸地,哽咽着不能言語。那雙青筋暴起的手緊緊地抓着地上兩坯泥土。身軀微微顫抖。

“囊瓦奸賊,已被兒子剁爲肉醬。還有那楚王老賊……”,伍子胥咬牙切齒,在夜色火把照耀下面色猙獰如同厲鬼:“那老賊雖已身死,我也決不會放過他,明日……明日我便去他墳上,戳屍戮骨,報此血海深仇。==www..***==”

古人敬天命畏鬼神,對死者極爲尊重,伍子胥身旁將士聽說他竟要刨墳開棺,羞辱楚王骨骸,不禁爲之駭然。

伍子胥灑淚祭罷自己家門,長身而起,厲顏喝道:“去楚國令尹府!”

楚國令尹如今是頭號大奸臣囊瓦,囊瓦在雲夢澤一戰中,因爲錯用五國聯軍爲先鋒,以致大戰方始,便被他們地潰軍沖垮了自己地軍陣,倉惶逃竄間他的戰車陷進泥澤不能出來。方纔伯說他死在伍子胥戟下,只是拍拍他的馬屁,實際上亂軍之中,但見敵人,便有將士上前廝殺,誰還計較對方官職大小,要留給何人動手。所以那囊瓦到底是被吳國勇士所殺,還是死在恨他入骨的楚國將士手中,誰也無法分清。伍子胥趕去時,只能將他屍首剁個稀爛,然後拋屍荒野餵了野狗禿鷲以雪仇恨罷了。

囊瓦身爲楚國第一權臣,府邸十分豪綽,被他搜刮來的絕色美女更是不計其數。伍子胥端坐在囊瓦專用的白虎皮上,看着滿堂站立,花容失色的無數美人,想起囊瓦領兵屠滅伍家的血海深仇,心中快意無比。“令尹夫人何在?”

囊瓦地正夫人是他元配,如今也有四十多歲了,論姿色遠不及這些侍妾,但伍子胥志在復仇泄恨,讓他九泉之下也不能閉眼,想要玩弄的就是他地夫人,哪計較她地美醜。內中一個侍妾戰戰兢兢地道:“夫人……夫人聞聽城破,令尹戰死沙場,已然……已然自縊而死。”

伍子胥聽了眼中露出失望之色,他目光一轉,又喝問道:“那狗賊的側夫人何在?”

衆女子面色惶惶,眼光悄悄看向站在人羣中的一個女子,那女子一身白衣,清減如菊,纖纖細腰,嫋嫋動人。她臉色蒼白地趨前拜倒,低首輕聲道:“妾身……妾身見過伍將軍。”

伍子胥目光一凝,看她不過二十出頭,明眸皓齒,千嬌百媚,不由冷笑一聲:“囊瓦倒是豔福不淺……,過來,你叫甚麼?”

“妾身玉落。”

“玉落,好,哈哈哈,今夜,便由你侍奉本相國……”伍子胥伸手一帶,便把那美人兒拉坐在自己腿上,大手探進她的懷裡,放聲大笑起來。

廳中春意融融,廳外寒風嗚咽,捲來無數啼聲悲咽……

滿木山下谷中,一隊人馬沿着險峻的山道逶迤而入,山谷中迎出一位身穿白袍,披着半身甲的年青人,遠遠便高聲叫道:“少伯在哪裡?”

聽見呼喚,披甲持戈的范蠡快步迎了上去:“是子禽嗎?少伯在這裡。”

“果然是你!”那白袍甲士急步上前,與他相擁在一起,慶忌快步跟上,站在旁邊細細打量着。這白袍半甲的年青人與范蠡年紀相仿。身材比范蠡高出半頭,面容俊秀,雖是披甲帶劍,卻仍充滿儒雅的氣質。

“原來此人便是文種,老天讓我在此遇見他們,莫非也是天意?”慶忌暗暗忖度着。

此時,文種已得范蠡介紹。一臉驚訝地向他迎過來。施禮道:“楚國下將軍文種,見過慶忌王子!”

慶忌是吳王之子,按理本稱王子,但是長江以北中原諸國仍奉周天子爲正朔,不承認除周天子之外地諸侯所僭稱地王號,因此見了他只稱公子,不稱王子。不過長江以南楚、越、吳三國都是擅稱王號的,彼此自然沒有自貶地道理。

“文將軍不必多禮!”慶忌連忙上前攙扶。說道:“文將軍,慶忌此來的用意。想必少伯已經說與你聽了。不知如今郢都情形如何?楚王現在何處?”

“殿下,少伯,請倒前方洞中說話。”文種一雙丹鳳眼露出黯然神色,搖頭肅手道。引了二人到了一處燃着火堆的乾燥山洞中擇地坐下,文種嘆息道:“文種料想會有忠義之士聞聽郢都有難,必然發兵勤王,所以派人在要道上攔截,不想……這第一個等來的,就是少伯。”

他與范蠡相視一笑。大有知己之感。這才繼續道:“郢都不必去了,如今郢都……已然被吳師佔領。”

這話一說。范蠡與慶忌同時一驚,脫口問道:“那大王(楚王)如今安在?”

文種忙道:“殿下與少伯不必過於驚慌,大王已經離開郢都,據我瞭解的情況,應該是被費無極護送着往隨國去了,當時兵慌馬亂,待到文種得到消息,率領本部人馬想趕去追隨時,道路已被吳師截斷,無奈,只得逃到此處,再圖後計。”

范蠡和慶忌聽了不禁長吁一口氣,文種轉而憤懣地道:“吳師在我郢都,得闔閭縱容,燒殺搶掠,姦淫婦人,無惡不做。伍子胥、伯等吳師將領,都住進了我楚國職秩相當地公卿家中,以其夫人侍妾侍寢,極盡羞辱之事,更將我楚國財富,盡數擄往吳國,身爲楚國大夫、大好男兒,文種每每想起,都覺羞慚得難以自容。”

那行惡地雖是姬光和伍子胥等人,可他慶忌畢竟也是吳人,聽了這話頗爲不安,范蠡瞟他一眼,忙岔開話題道:“如今吳師已入郢都幾天了?”

“三天!”文種痛心地道:“闔閭住進了大王的宮殿,將宮中妃嬪可意的留下自己享用,其他的都賞賜給了有戰功的將士。他還想凌辱王后,王后緊閉宮門,持劍自衛,將他一番責罵,總算這賊子還知羞慚,終於不再侵犯。唉!我楚宮中,如今也只有王后一人得保清白了。

這位楚王后名叫孟贏,如今還不到三十歲,她是秦國公主,秦國當今國君的長妹,當初本來是要嫁給楚國太子熊建的,楚王熊居把這位聘來的兒媳迎到郢都後,見這位孟贏姑娘美麗無雙,一身風流,乃是一個絕色美人兒,不禁動了色心,轉而將她納爲自己地夫人,與她生了一個兒子,就是當今的楚王。

後來費無極、囊瓦等人能成功陷害伍家,理由之由就是伍家與心懷怨尤地太子建謀反,因此伍家被滅亡,伍子胥和太子建先後逃到鄭國,爲求鄭國出兵報仇,蠱惑鄭國權臣造國君地反,太子建被殺,伍子胥又逃到吳國,害死了收容他的吳王姬僚,與野心勃勃的姬光結成了同盟。

姬光久聞這美人豔名,既入楚王宮,便想嚐嚐她的滋味,不想這少婦卻是十分貞烈,她使宮人閉緊了門扉,持劍立於內,厲聲斥罵姬光:“妾聞天子者,天下之表也;公侯者,一國之儀也。是以明王之制,使男女不親授受,坐不同席,食不共器,異巾櫛,所以遠之也。今君王棄儀表之行,縱亂亡之慾,犯誅絕之事,何以行令訓民?大王若欲闖我宮門,辱我名節,妾唯有一死而已!”

闔廬倒未必是被這位貞烈的楚王后孟贏給罵出了良知,只不過孟贏是當今秦國國君的胞妹,姬光不想逼死了她,再與秦國結下不解之仇,反正楚王宮中盡是絕色,犯不着爲了一個婦人另樹強敵,這才放過了她。這些事發生在郢都內,文種等人打聽到的消息自然不太詳盡。

“既如此,我們只有去隨國尋訪大王了,范蠡熟悉隨國地理,願意護送慶忌王子前往,不知殿下心意如何?”范蠡聽罷文種的介紹立即對慶忌道。

楚王逃往楚國附庸隨國,而護送他的大臣是費無極,這是楚國第二號大奸臣,有他挾持楚王,把持權力,年紀幼小地楚王能否號召各路勤王之師打回郢都仍是很難預料地事。慶忌本來是有求於楚王,現在范蠡倒把慶忌看成了楚國的強大助力,希望他地出現能給楚王一點信心,也能讓那膽怯畏死的費無極鼓起勇氣,同意與他一同打回郢都,。

慶忌聽了楚國如今情形,不禁心中大喜,他來楚國借兵,本來必定要做出些犧牲的,兩國有爭議的邊界地區,恐怕要劃割出來做爲楚國的酬勞才成,如今楚國被姬光打成了這副模樣,與他正是同仇敵愾,對他的到來,絕大多數楚人都只有歡欣鼓舞。雙方正是一拍即合,倒不必付出任何代價了。

只可惜,如今這個時代訊息傳遞實在糟糕之極,如果有電報一類的通訊工具,他大可借吳楚打得不可開交的機會馬上領兵殺回國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奪取吳國都城。但是現在這想法卻不可行,自己的兩路大軍一在衛國,一在魯國,命令傳回去再約定時日同時發兵,前後不知又要耗費多少時光,誰知道這段時間楚國之戰會發生什麼變化,吳師會不會已撤回國內。一旦妄動而不得時機,自己苦心準備的伐吳計劃就要付諸流水了。

何況,慶忌知道姬光的底細,慶忌雖把手下最得力的兩名重臣伍子胥和伯都帶到了楚國,似乎吳國已傾全國之力伐楚,但是慶忌知道,吳國北有自己這個大難不死的慶忌,南有野心勃勃的越國,國內絕不可能一片空虛。

姬光的胞弟夫概,武勇之力僅次於自己,這次就沒有隨兄出征,而是留守吳越邊界。還有姬光的兒子夫差,僅比自己小了一歲,此次姬光伐楚,他也以太子之尊鎮守姑蘇,這兩人必與姬光有着密切聯繫,對自己所處的衛國方面也必然高度戒備,如果自己真要偷襲的話,數萬大軍一動,姬光這裡必然先行得到消息撤返吳國。所以,楚國之力還是要藉助的,而且因着姬光攻陷郢都所犯下的重重罪行,合盟成功的把握更是爲之大增。

想至此處,慶忌微微露出笑意道:“少伯,隨國慶忌是一定會去的,但是姬光一舉攻克郢都,令得楚國軍心士氣盡喪,楚王年幼,恐難號召足夠的公卿趕來勤王護駕。愚意以爲,隨國之行勢在必行,但是打回郢都,卻需多方用力,二位身爲楚國大夫,難道就只知靠着身邊數百兵丁,逞匹夫之勇嗎?”

正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范蠡與文種二人有心報國,奈何職位卑微,威望不足以號召庶民,官職不足以統領公卿,除了帶着身幾百兵丁浴血沙場,還能怎麼辦?

他們面面相覷,不明慶忌的心意,還是范蠡反應快些,目光微微一閃,開口問道:“那麼,殿下有何高見,還望不吝指教。”

第29章 嚴陣第71章 玲瓏手段第179章 交易第138章 爭鋒楔子第198章 小試身手第183章 有志一同第28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220章 勝負須臾第131章 履約赴約第90章 蛇與金蟬第63章 惜生第52章 有女搖光第182章 狹路相逢第277章 撼鼎第17章 盜謀第130章 新君之爭第287章 不塞不流,不破不立第91章 颯沓如流星第56章 行路也難第208章 造勢第44 脣槍舌劍第139章 陳長卿第220章 勝負須臾第57章 壯士一怒第42章 魯國三桓第215章 登基大典第26章 夜歌第163章 別後情形第37章 欲拒還迎第49章 魯膾居第247章 我不是金魚佬第111章 拔了頭籌第184 兵破郢都第14章 盜跖爲鄰第198章 小試身手第89章 三個臭皮匠第79章 野性難馴第211章 疲於奔命第183章 有志一同第228章 潛逃第50章 永恆話題第130章 新君之爭第269章 吞越計劃.第157章 大論爭第215章 登基大典第187章 戰鼓初擂第106章 少女懷春到天盡頭第201章 銅牆鐵壁第140章 夜訪香閨第268章 閨議第118章 烏龍救美第289章 紛紛乞降第65章 威哉公子軍第34章 萬人敵第238章 盤點家底.第96章 十步殺一人第61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82章 狹路相逢第38章 你來我走第47章 二桓密謀第147章 大計得售第2章 死而復生第267章 驅虎第15章 樹旗第28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160章 鴻飛冥冥第200章 鴻飛冥冥第109章 又下一城第72章 軟刀子殺人第198章 小試身手第42章 魯國三桓第127章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107章 忽悠第90章 蛇與金蟬第19章 出遊第194章 泄密第213章 東夷使者第147章 大計得售第4章 山東猛男第11章 遊說第181章 愛恨情仇天下事第4章 山東猛男第285章 越國攻略第118章 烏龍救美第3章 運籌牛車之上第90章 蛇與金蟬第130章 新君之爭第191章 楚都吳營第171章 先發制人第85章 忙碌夜第292章 大鵬斂翼候風雲第143章 陽虎送禮第253章 訓妻第215章 登基大典第65章 威哉公子軍第227章 承諾第195章 亂世佳人第80章 小鹿在肩第111章 拔了頭籌
第29章 嚴陣第71章 玲瓏手段第179章 交易第138章 爭鋒楔子第198章 小試身手第183章 有志一同第28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220章 勝負須臾第131章 履約赴約第90章 蛇與金蟬第63章 惜生第52章 有女搖光第182章 狹路相逢第277章 撼鼎第17章 盜謀第130章 新君之爭第287章 不塞不流,不破不立第91章 颯沓如流星第56章 行路也難第208章 造勢第44 脣槍舌劍第139章 陳長卿第220章 勝負須臾第57章 壯士一怒第42章 魯國三桓第215章 登基大典第26章 夜歌第163章 別後情形第37章 欲拒還迎第49章 魯膾居第247章 我不是金魚佬第111章 拔了頭籌第184 兵破郢都第14章 盜跖爲鄰第198章 小試身手第89章 三個臭皮匠第79章 野性難馴第211章 疲於奔命第183章 有志一同第228章 潛逃第50章 永恆話題第130章 新君之爭第269章 吞越計劃.第157章 大論爭第215章 登基大典第187章 戰鼓初擂第106章 少女懷春到天盡頭第201章 銅牆鐵壁第140章 夜訪香閨第268章 閨議第118章 烏龍救美第289章 紛紛乞降第65章 威哉公子軍第34章 萬人敵第238章 盤點家底.第96章 十步殺一人第61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82章 狹路相逢第38章 你來我走第47章 二桓密謀第147章 大計得售第2章 死而復生第267章 驅虎第15章 樹旗第28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160章 鴻飛冥冥第200章 鴻飛冥冥第109章 又下一城第72章 軟刀子殺人第198章 小試身手第42章 魯國三桓第127章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107章 忽悠第90章 蛇與金蟬第19章 出遊第194章 泄密第213章 東夷使者第147章 大計得售第4章 山東猛男第11章 遊說第181章 愛恨情仇天下事第4章 山東猛男第285章 越國攻略第118章 烏龍救美第3章 運籌牛車之上第90章 蛇與金蟬第130章 新君之爭第191章 楚都吳營第171章 先發制人第85章 忙碌夜第292章 大鵬斂翼候風雲第143章 陽虎送禮第253章 訓妻第215章 登基大典第65章 威哉公子軍第227章 承諾第195章 亂世佳人第80章 小鹿在肩第111章 拔了頭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