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識破陰謀

新安公主還從來沒看見太子發這麼大的脾氣,一時也有一些忐忑。新安公主眼淚都快出來了:“你兇什麼兇?別以爲我不知道你和妙慧那小尼姑之間的關係。你自己做出那樣的事情,連我這個親妹子都瞧見了,還那麼兇!虧我幫你瞞着父皇和母后,誰都沒有告訴!”

妙慧乃是建康大名鼎鼎的人物。她是一個尼姑,一個風華絕代的年輕尼姑!

誰也不知她生於何處,只知道她自幼投身佛門,熱衷佛道,博學內外典籍,又擅長於鋪陳辭采,撰寫文章。從皇帝到中樞宰輔,以及宗室王公無不對她十分崇仰。

此時江左文化輝煌燦爛,正值儒釋道三教合流之時,高級士族和皇族之中,信教之人比比皆是。比如當朝晉元帝,就信仰佛教且極爲虔誠。而羊皇后,則是既信天師道,又信佛教。

妙慧每與皇帝、宗室公卿以及中朝學士談佛論法,無不才情勃發,妙思入微,這也使她極負盛名。

隆興十七年,太傅謝涵爲她營建了一座簡靜寺,任命妙慧爲寺主,領有徒衆百餘人,因江左名士無不推崇妙慧,士族的供養源源不斷,簡靜寺財富之多冠於都邑。其所居寺前也盛況空前,每日都停有車馬百餘乘。

太子狡辯道:“我與妙慧師傅只是談論佛法,並不涉及其他!”

新安公主哂道:“談論佛法?你還騙我!談論佛法怎麼不在前殿談論,別以爲我不知道後殿是什麼地方,那是妙慧休息就寢的地方!”

太子吃了一驚:“你是怎麼知道的!”

新安公主道:“五日前,我在宮中閒坐無聊,就偷拿了母后的令牌,扮成一位風流公子去了簡淨寺,哪知道那妙慧的架子那麼大,皇后的人她都敢不見,我一時氣不過,就偷偷潛進了後殿,恰好看見你穿着青衣小帽,化妝成普通的士族子弟,和那個妙慧一起進了後殿的禪房。”

太子急忙問道:“這件事,除了你還有沒有別人知道?”

“沒有了!我一直想找個機會問問你,可一直沒有時間!我知道事關重大,就並沒有告訴父皇和母后!”

太子臉上的神色就鬆弛了下來。“你做得好!做得對!上回跟着你去的是宮女還是內侍,你一定要告訴她們嘴巴給我緊一點兒。要不然你告訴二哥,讓二哥幫你把他們處置了,免得節外生枝。”

新安公主嚇了一跳:“二哥,沒有這麼嚴重吧?跟着我的都是我的心腹,不會出去亂說的。”

太子壓根就沒把她的話聽進耳朵裡去,他和妙慧有染,這件事一旦叫人知道了,不但妙慧沒臉做人,就連他這個太子也要名聲掃地。

最關鍵的還不在這裡,因爲妙慧和朝廷重臣來往密切,又是皇帝的座上賓,極得皇帝的崇信,皇上有時候甚至會詢問她政務方面的意見,實際上妙慧已經有了影響朝局的能力。

他費了多少勁,花了多少銀子打點才得以一親芳澤,同時又通過妙慧和鎮於京口的徐州刺史何淮取得了聯繫。徐州乃是大晉軍事實力第二強的州,擁有戰鬥力極強的北府兵。

此前數十年中,徐州一直是四大頂級門閥的地盤,前一任的徐州刺史王敬乃是琅琊王氏宗主王越的從弟。直到當今元帝登基,皇權得以伸張,經過一系列複雜的政治鬥爭,元帝終於將自己的心腹何淮委任爲徐州刺史,將北府兵這支能夠影響建康局勢的武力掌握到自己手中,這纔有了同門閥士族叫板的底氣,他屁股下面的那張龍椅也才真真正正坐穩了。

大晉立國百年,一直是士族柄政。究其原因,不外乎兩條,一是皇權不振,二是士族專兵。兵權全在各大士族手中,宛如私兵,根本不聽皇帝的調遣,也就形成了近百年來“政由士族,祭則寡人”的特殊局面。

大晉自從立國以來,上下游荊揚之爭便貫穿始終。長江上游的荊州,因爲具有順流而下的形勝之勢,又擁有一支武裝力量大晉第一的強軍,始終遊離在揚州的統治之外。如今朝廷以桓奇爲大司馬,荊州刺史,都督五州軍事,桓奇聲望實力極高,譙國桓氏隱隱有超越琅琊王氏的苗頭。

桓奇一直有意染指中央政柄,正因爲元帝有了北府兵,有了制衡荊州的力量,桓奇才自此也再不敢輕舉妄動,肆意擴充實力,威脅元帝的皇位了。

可見徐州的重要性,北府兵的重要性,何淮的重要性。

元帝是個雄才大略的皇帝,這才能在皇室和士族的鬥爭中逐漸站穩腳跟,但他又是一個多疑的皇帝,他絕不會容許太子和何淮之間有任何的聯繫。

因爲何淮所鎮之京口,乃是建康的門戶鎖鑰,又控扼運河,地理位置極爲重要。京口所發之兵,旦夕可至建康,太子一旦與何淮內外勾連,頃刻間就能將皇帝拉下龍椅,自己登基。

太子心裡清楚,若是皇帝知道他和妙慧私通,或許會廢了他這個太子。可若是皇帝知道了他與何淮勾連,他就只有死路一條。

所以他才如此驚恐失措!

那何淮出身的廬江何氏本是一個不入甲姓的次級士族,元帝爲了打壓王謝沈桓四大盛門,着意提拔寒門和次級士族中有能力才幹之人,何淮纔有機會入主徐州,成一方藩鎮。

可何淮也明白,在元帝手下,他這個徐州刺史也就到頭了,廬江何氏也永遠沒有可能變成王謝沈桓四大家族那樣的頂級門閥,爲了自己的野心,爲了何氏家族的榮光,他必須找好下一任主子。所以太子通過妙慧拋出橄欖枝,作爲皇帝的心腹,他纔沒有斷然拒絕。

太子許他大司馬錄尚書事,都督中外諸軍事的職銜,他對太子的回覆一直卻是模棱兩可,若即若離。

太子也知道這種掉腦袋的事急不得,況且不到最後關頭,他也不願意走這一步,但是和何淮的關係卻必須保持。那是他最後的退路。

所以,新安公主的內侍必須得死!至於新安公主,他還要看一看,如果事情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就是殺了這個親妹妹,他也不會有絲毫猶豫。

太子道:“都是二哥一時糊塗!這件事,你千萬不能告訴任何人,包括父皇和母后!二哥以後可全靠你了!”

新安公主還不知道自己剛纔已經在鬼門關走了一遭,負氣道:“我求你幫我收拾一個沈沅鈺你都不願答應!”

太子搖了搖頭,寵溺地摸了摸新安公主的頭髮:“死丫頭,你知道二哥一向最疼你的。本來我不想在沈府行事,免得打草驚蛇……既然你這般憎恨那個沈三姑娘,也罷……”

這一瞬間,新安公主才覺得那個疼愛她的二哥又回來了,高興道:“這麼說,二哥是肯幫我了?”

太子點了點頭:“我什麼時候不幫你了!不過有件事先說清楚,不可傷了她的性命!”

新安公主倒也沒有心狠手辣到那般地步:“叫她出個大丑即可,我也沒想要了她的小命!”

沈沅鈺原本以爲新安公主幹脆不來參加宴會了,哪知道等了一陣子新安公主不但和沈沅珍回來了,兩人還一副神采飛揚的模樣,和走的時候判若兩人。這完全不符合新安公主的性格。

兩人的目光同時在她的臉上轉了一圈,又都十分刻意地挪開目光不去看她。沈沅鈺不由暗暗奇怪。她想了想,找了個機會吩咐鸞娘道:“你去找找寶珠,叫她去芳菲院查一查,剛纔新安公主和四妹妹去換衣服,有沒有碰見什麼別的人,或者發生了什麼特別的事兒。”

看着鸞娘匆匆下去了,沈沅鈺總算放心了點兒。她一直覺得新安公主和沈沅珍回來之後,看向自己的目光中隱隱含着點兒什麼,她只好加強了警惕。

不過片刻,寶珠就急匆匆地走了進來,在沈沅鈺的耳邊低語了幾句,就行禮退了下去。沈沅鈺聽完了寶珠打聽回來的消息,神色絲毫不變。

新安公主回來不一會兒,宴席就正式開始了。丫鬟婆子們設下席面,上首頭一席坐着的便是新安公主、豫章公主;琅琊王氏的嫡女王思琴、王思瓊;陳郡謝氏嫡女謝意靈、謝意蘭。

這一桌最爲尊貴,兩位公主自不必說,琅琊王氏和陳郡謝氏來參加壽宴的幾位小姐乃是大司空王越和太傅謝涵的嫡親孫女。爺爺不但位列三公,還都是一族宗主,可以說她的地位,比起公主也不遑多讓了。

沈沅鈺本想讓沈沅思和沈沅珍陪着這幾位天之驕女,她也好避開新安公主這個惹事精,哪知道新安公主卻是不肯,她指着沈沅思道:“你去第二桌,叫沈沅鈺來這一桌陪我們!”

沈沅思頗爲尷尬地退後了一步,沈沅鈺已經笑道:“客隨主便,既然公主這麼喜歡與我坐在一起,我豈有不奉陪的道理?”說完便大大方方地坐了下來。她到底要看看,新安公主在沈家,能玩兒出什麼花樣來!

穿着相同紫羅衫的小丫鬟魚貫走進來,將熱菜冷菜一樣樣擺上來,蘭陵沈氏畢竟是百年世族底蘊深厚,小丫鬟們全都訓練有素,行走間靜寂無聲,有條不紊。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沈家又請了女先兒過來說書。

沈沅鈺舉杯,宴席開始。

吃了幾口菜,新安公主道:“回回都是女先兒說書,真是忒沒有意思了。”

沈沅珍用帕子優雅地抹了抹嘴:“表姐有什麼好主意?”

新安公主看了一眼沈沅鈺,然後道:“太子殿下前兒給了我一個伶人,一手雜耍出神入化,不如叫她進來給各位姐妹表演一番。”這話聽起來是在徵求衆人的意見,可還沒有任何人發表意見呢,新安公主已經招手叫了一個宮女過來,在她的耳邊吩咐了幾句。

那宮女下去,不片刻就引了一位面塗脂米分,身穿戲裝的伶人進來。

沈沅鈺冷冷地看着新安公主和沈沅珍一唱一和,暗中卻做好了防備。剛纔寶珠回來稟報,新安公主在換衣裳的過程中,還見了太子庾邵恆一面,現在這個伶人又是太子給的……

那伶人仆地道:“參見新安公主、豫章公主,各位小姐萬安!”

新安公主格格一陣嬌笑道:“今兒是沈氏老太君的聖壽,你好好兒表演,取悅了衆位姐妹,本公主自會大大的賞你,可若是演的不好,丟了本公主的臉,不能讓本公主和各位小姐滿意,本公主定不饒你!”

那伶人忙道:“請公主放心,小人定當竭盡所能!”

衆丫鬟婆子已將地方騰開,挪出了足夠大的地方。那伶人先是表演了一番雜耍,空翻、頂碗、轉碟……各種高難度,看得衆人目不暇接,小姐們雖然矜持,卻也免不得轟然叫好。

新安公主大感得意,待那伶人表演完了這些,衆人以爲這便要謝幕下去,卻見那伶人趁着彎腰行禮的時候,陡然從衣襟裡抓出一隻活着的鴿子。

這其實就是現代的魔術了。

衆人轟然叫好,那伶人就趁熱打鐵又變了一段魔術。沈沅鈺一邊注意伶人的動向,一邊暗自打量新安公主和沈沅珍的表情,沈沅珍還好些,新安公主卻頻頻向她這邊張望,沈沅鈺不由心裡暗笑。

陡然間只見那伶人一縱身,人已經來到沈沅鈺的旁邊。小姐們一愣,都是大家閨秀,受過玄學的薰陶,沒有誰顯出慌亂來。那伶人微微一笑,一塊黑布罩了下來,沈沅鈺心中已是明瞭。

不片刻,那伶人已將黑布拿走,桌子的正中間不知何時出現了一盤用白麪蒸成的壽桃,分外惹眼醒目。

那伶人後退幾步,跪在地上:“祝老太君千秋鼎盛,福壽綿長!”

新安公主和那伶人交換了一個奸計得逞的眼神,然後嬌笑道:“好好好,你表演的不錯,來人呢,賞他二十兩銀子。”

沈沅鈺將她的表情動作看在眼裡,也笑着吩咐人賞了那個伶人。

那伶人定是在宴席中做了手腳。這些人本來就手腳奇快,剛纔又用黑布這麼一蒙,想要在飯菜之中做手腳,真是再簡單不過了。

正想着,沈沅珍已經笑道:“看了半天雜耍表演,我都餓了,吃菜吃菜!”

小姐們也覺得餓了,紛紛提起筷子,就要動手夾菜。沈沅鈺目光掃了一圈,卻不知道那伶人到底在哪道菜裡做了手腳。沈沅鈺心中一動,微笑着阻止大家道:“過了這麼一會兒,我瞧着這飯菜都涼了,不如讓下人們再上一桌新的來。”

衆人齊齊一怔,沈沅珍已經哂道:“有這個必要嗎?”

沈沅鈺笑道:“自然是有必要的!”不知道哪道菜有問題,我就把所有的飯菜全都換一遍。

衆人也有些不解,不過卻沒人願意和主人唱反調。這屋子裡燒着地龍,又攏着火盆,可說是溫暖如春,什麼菜都涼了,沈沅鈺根本就是睜着眼睛說瞎話。

新安公主脣邊掛起一絲譏諷的笑容:“沈三小姐想換一桌子菜,那就換好了!”

沈沅鈺叫了丫鬟進來,不片刻就將桌子上的飯菜換了一遍。不但換了飯菜,沈沅鈺甚至叫丫鬟們將壺中的果酒都換了。

豫章公主和王氏姐妹、謝氏姐妹都是頂頂聰明的人物,見此情形,不由全都心中生疑。新安公主臉上的嘲諷之意更濃。看見新安公主成竹在胸的模樣,沈沅鈺就知道自己這一番做作怕是白費了。

她剛纔就有一個疑問在心裡,若新安公主命令那個伶人在飯菜中下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她害的可不光光是自己一個人,在座所有的貴女,包括豫章公主都有可能中招,新安公主就是再跋扈,她敢同時得罪三大頂級門閥嗎?她就不怕元帝收拾她?

新安公主針對的,應該只是她沈沅鈺一個人。

不是在飯菜裡下藥,那會是在哪裡?沈沅鈺目光略過酒杯和筷子,一時間恍然大悟。這酒席上的酒和菜是每個人都會吃喝的,只有筷子和酒杯,纔是只有她自己用的,若那個伶人真的動手腳,也只可能動在這兩樣東西上面。

桌面上的酒杯,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是用和田玉精雕而成的玉爵,三足着地,精美無比,不要說這種酒爵還有驗毒的功能,就是普通的酒杯,想要在上面做手腳也是不容易的。

不是酒杯,那就只有筷子。沈沅鈺又去看自己的那雙筷子,那筷子是紅木所制,漆着油漆,看上去與旁人的差相彷彿,只是顏色好像比別人的略微淡了一些,似乎是放到沸水裡煮過了一般。

將筷子放到藥湯裡煮沸,等她在用這雙筷子吃東西的時候,自然就會毒素入體了。只是不知道這筷子裡下的是什麼毒?鶴頂紅?砒霜?新安公主應該沒有那麼大的膽子當衆毒死自己吧?

不知道是新安公主還是太子,想出這樣精巧的法子,竟真的在沈家的宴席上就對沈家的人動了手腳!也真夠囂張的。

找到了癥結的所在,沈沅鈺的一顆心便也落地了。

新安公主已經譏刺道:“你說換菜,咱們就叫你把菜都換了,現在總該可以吃東西了吧?難不成,你根本就是想餓着大家?”

沈沅鈺笑道:“自然不會如此怠慢貴客。來來來!大家吃菜吃菜!”說着就夾起一筷子肚絲兒,衆人也紛紛夾菜吃菜。沈沅鈺就發現新安公主和沈沅珍的目光一起落在她的筷子上,她不由心裡暗笑。

沈沅鈺故意戲耍兩人,就像是慢動作一樣,別人吃了兩三口了,她那一筷子肚絲兒還沒送到嘴裡。新安公主在心裡暗暗着急,果如沈沅鈺所料,她在沈沅鈺的筷子上動了手腳,伶人換給沈沅鈺的那雙筷子,放在巨量瀉藥中煮沸,沈沅鈺只要用那雙筷子夾菜,用不了多久,必然腹瀉難抑,那瀉藥的藥性極強,恐怕沈沅鈺當場就要出醜。

到時候新安公主在到外面幫她好好宣傳一番,沈沅鈺將成爲大晉所有貴女中間的笑柄,這輩子休想再在建康擡起頭來。

這和毀了她的名聲也不差什麼了!

當然這樣精妙的主意,絕不是新安公主那樣的智商能夠想出來的,這是太子庾邵恆的主意。

新安公主正在心癢難耐,就等着看沈沅鈺當衆鬧肚子出個大丑,卻見沈沅鈺忽然一鬆手,“啪!”那雙筷子就掉在了地上。

“哎呀!是我自己不小心!”沈沅鈺叫了起來,吩咐鸞娘道:“去叫人給我重新拿一雙筷子來。”

新安公主還沒有明白過來發生了什麼事!可她又隱隱覺得自己被沈沅鈺給耍了。現在宴席已開,再找太子另想個法子收拾這個可惡的女人,時間上已經不夠了。新安公主只覺得怒火中燒,“砰”地狠狠一拍桌子:“沈沅鈺,你到底在搞什麼鬼?”

沈沅鈺笑得比花還要甜蜜:“公主殿下,沅鈺不小心掉了筷子,是我的不對,可您發這麼大的脾氣,是不是有些過於苛責了!”

衆貴女們也紛紛停下了筷子。豫章公主暗罵,這個新安公主,今天是要把皇室所有的臉面全丟完了纔算完啊!

新安公主被沈沅鈺的一句話個問卡殼了。是啊,總不能因爲人家的筷子掉了,就發這樣大的脾氣吧?

沈沅珍心中也十分鬱悶,這樣精巧的計謀,怎麼就被沈沅鈺識破的呢?還是說她只是運氣好?她只好一拉新安公主的衣裳,“表姐,算了!”這次沒有收拾得了沈沅鈺,咱們以後還有的是機會。

新安公主這才氣哼哼地坐了下來。

沈沅鈺打醒了精神,這一頓飯吃得波瀾不興。到了中席,沈沅鈺一時內急,就告了個罪出來。帶着鸞娘和沁雪出了時晴軒,沈沅鈺去沒有奔最近的淨房,而是繞了一個圈子,去了後花園的淨房。

在席間和新安公主鬥智鬥勇,沈沅鈺有些累了,就準備散散!

所以她就朝着後花園走去。後花園裡有一個很大荷花湖,一到夏天池中荷花盛放,景色怡人。當然那種景象現在是看不到的。

不過走在湖邊,溼冷的風微微吹過,還是讓沈沅鈺精神一震。沈沅鈺走的是一條小路,平時本來就沒什麼人走,加上今天是老太君的八十大壽,闔府的僕婦都在招呼客人,所以一路走來一個下人都沒碰見。

主僕三人來到一座假山下,不遠處有一個七孔石橋,一端連着陸地,一端卻在水裡。沁雪眼尖,低叫了一聲:“小姐,橋上有人!”

第107章 皇子大婚第23章 玉林大師第150章 橫插一腳264第40章 裁決不公第104章 險象環生第68章 祝姨奶奶第164章 情意綿綿287269第235章 湖陽之死第56章 未來小姑第199章 其樂融融257第129章 獲封縣主第67章 情愫暗生256第131章 再議婚事第88章 不負所托第246章 風平浪靜第221章 妻妾過招第67章 情愫暗生269269第129章 獲封縣主第75章 燈會猜謎第127章 面見太后第106章 守城妙計第240章 妙慧出手第97章 收編金靈第186章 得寸進尺第113章 溫泉之行第201章 兄弟歸來278第142章 識破身份第190章 洞房花燭第243章 黃雀在後第142章 識破身份第134章 溫馨再遇第84章 下毒謀害第134章 溫馨再遇第106章 守城妙計第73章 落花流水第249章 以死相爭第204章 家長裡短第30章 遇三皇子第191章 進宮謝恩第179章 釜底抽薪第8章 父親庇護第66章 遇熊孩子297第185章 互訴相思第108章 洞房爭寵264第146章 渣爹後母第23章 玉林大師第140章 求旨婚配第209章 虛驚一場298第113章 溫泉之行第91章 成功翻盤第195章 認親風波第195章 認親風波289第218章 趁亂私逃第94章 怪力亂神298第82章 交換條件284第11章 白蓮姨娘269第149章 共度難關第51章 殺人滅口296290第157章 溫馨一刻第35章 再次吃癟第58章 嫡庶之辯257第209章 虛驚一場第54章 刁蠻公主第200章 計中之計第129章 獲封縣主第55章 主持公道第248章 將計就計第157章 溫馨一刻第204章 家長裡短第238章 情敵見面第103章 皇后密謀第75章 燈會猜謎第111章 殉情未果第12章 打探虛實第3章 狹路相逢第75章 燈會猜謎第234章第94章 怪力亂神第100章 試探情郎第204章 家長裡短261第2章 籌謀回府
第107章 皇子大婚第23章 玉林大師第150章 橫插一腳264第40章 裁決不公第104章 險象環生第68章 祝姨奶奶第164章 情意綿綿287269第235章 湖陽之死第56章 未來小姑第199章 其樂融融257第129章 獲封縣主第67章 情愫暗生256第131章 再議婚事第88章 不負所托第246章 風平浪靜第221章 妻妾過招第67章 情愫暗生269269第129章 獲封縣主第75章 燈會猜謎第127章 面見太后第106章 守城妙計第240章 妙慧出手第97章 收編金靈第186章 得寸進尺第113章 溫泉之行第201章 兄弟歸來278第142章 識破身份第190章 洞房花燭第243章 黃雀在後第142章 識破身份第134章 溫馨再遇第84章 下毒謀害第134章 溫馨再遇第106章 守城妙計第73章 落花流水第249章 以死相爭第204章 家長裡短第30章 遇三皇子第191章 進宮謝恩第179章 釜底抽薪第8章 父親庇護第66章 遇熊孩子297第185章 互訴相思第108章 洞房爭寵264第146章 渣爹後母第23章 玉林大師第140章 求旨婚配第209章 虛驚一場298第113章 溫泉之行第91章 成功翻盤第195章 認親風波第195章 認親風波289第218章 趁亂私逃第94章 怪力亂神298第82章 交換條件284第11章 白蓮姨娘269第149章 共度難關第51章 殺人滅口296290第157章 溫馨一刻第35章 再次吃癟第58章 嫡庶之辯257第209章 虛驚一場第54章 刁蠻公主第200章 計中之計第129章 獲封縣主第55章 主持公道第248章 將計就計第157章 溫馨一刻第204章 家長裡短第238章 情敵見面第103章 皇后密謀第75章 燈會猜謎第111章 殉情未果第12章 打探虛實第3章 狹路相逢第75章 燈會猜謎第234章第94章 怪力亂神第100章 試探情郎第204章 家長裡短261第2章 籌謀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