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拿卞家開刀

早朝之上,景興帝對沈華善的歸來,表示了足夠的看重。在視朝之前,景興帝高坐在宣政殿上,對着沈華善說道:“愛卿離朝靜養,朕心甚廖。如今愛卿歸來,朕之手足心腹歸矣。”

沈華善恭敬而感激的聲音隨即也響起了:“皇上對微臣厚意如此,臣惶恐涕零。唯念皇上身康健,臣九死而無憾……”

君臣二人,絕口不提兩個月之前的獻俘禮,彷彿當時景興帝的震怒和沈華善的指責,都不曾出現過一樣,剩下的,就只有君誠臣忠。

這樣的話語在宣政殿內迴盪,朝官們都微微低着頭,專注盯着宣政殿的地磚。這一番君臣相對錶演,根本就沒有他們什麼事情,他們也就靜靜地當聽戲了。

然而朝官們都沒有想到,沈華善重返朝堂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卞家開刀!

在敘完別後情之後,沈華善就出列了,奏言道:“臣有本啓奏。臣要彈劾尚書右僕射卞之和。一彈其教孫無方,其孫以娼家女爲妾;二彈其欺上瞞下,隱瞞家族疾病,將患有隱疾的妹妹送入宮中……”

沈華善的兩個彈劾,第一個針對的,是如今還躺着養傷的卞乎義。卞乎義早前納了妾,可是那個妾,竟然不是良家子出身,而是青樓楚館中人,是倚身賣笑的。卞乎義納了她爲妾,還在戶部那裡謊報了她的身份。

在大永,官員的妾室,都必須是良家子出身,以非良家子爲妾,那是犯了法的;尤其是卞之和竟然還以娼婦爲妾,更是爲人所不齒。沈華善這個彈劾,是有根有據的,卞乎義之妾曾經待過的楚館,老鴇和不少恩客都可以作證。

而第二個彈劾,指的。就是如今在朝暾宮中靜養的慕太妃。沈華善的奏言指出,慕太妃患有隱疾,接觸不得花粉,輕則會發癢紅腫,重則性命不保,且這病還會傳給子孫後代。卞家早知道慕太妃有此疾,然而因她的容貌絕色,還是將她送進宮中爲妃。

能夠成爲皇上妃嬪的,都必須是健康無疾之人。慕太妃身有隱疾,萬一使得皇家血脈有疾。這就是卞家的大罪!

沈華善此奏言一出。直接震住了宣政殿內所有人。包括高坐在鑾椅上的景興帝。沈華善對卞之和的彈劾之辭,對於他們來說太震撼了,他們一點準備都沒有,就像有人突然在他們面前放了鞭炮一樣。不知道該怎樣反應。

就連被彈劾的卞之和,也都瞪大了眼睛看着沈華善。沈華善怎麼會突然彈劾卞家?而且這兩個彈劾,隨便一個,都足以讓卞家落入萬丈深淵!

自己孫兒納妾這樣的事情,卞之和是不會過多關注的,內宅中事,他根本就沒有多少在意,是以他根本就不知道,卞乎義的妾室乃是娼婦!沈華善怎麼會知道這一點?而且還能找來人證?

這個彈劾應該怎麼應對?以娼爲妾雖然沒有以妾爲妻的罪重。卻也是要杖責五十的,如今孫兒受了傷還在躺着,若是再受五十杖責,那和要了他的性命有什麼分別?

至於第二個彈劾,更讓卞之和恐懼。這是他家族的秘辛。卞家上下,對這個事情都瞞得極好的,沈華善怎麼會知道這個事情?欲使皇家血脈有疾,這不僅僅是慕太妃一個人的事情了,很有可能,整個卞家都脫離不了干係。

怎麼辦?怎麼辦?卞之和腦中不斷地想着這些事情,試圖想出一個應對辦法,可是他驚恐地發現,這些事情出現得太突然,他竟然沒有任何招架之力!

“卞卿家,你且說一說吧,沈愛卿的彈劾是否確有其事?”就在卞之和急得滿頭大汗的時候,景興帝問話了,聲音聽不出喜怒來。

“微臣……微臣無言以對。沈大人所彈劾之事,微臣一概不知。如今我那孫兒,因爲被歹人刺了一劍,如今還傷重躺着,至於他的妾室,微臣從來就沒有注意過;而慕太妃患有隱疾之事,微臣更是聞所未聞。後宮妃嬪進宮之前,都要經過嚴格的審覈選拔,若是慕太妃有疾,當初怎麼會驗不出來呢?這醫藥之事,非臣所精。微臣實在不知道,沈大人的彈劾所爲何來。”

聽到景興帝的問話,卞之和出列,說了以上那一番說話。他的拳頭,緊緊地握了起來,試圖讓自己冷靜下來,好應對眼前的危機。可是如今他的腦中一片混亂,心也在劇烈地跳動着,只能否認沈華善的彈劾,只能應答自己什麼也不知道。

拖延時間,在退朝之後,再和父親商量辦法,制定完善的應對計劃,這是卞之和心中所能行到的辦法。

“且不管卞大人是否知道,事實就是事實,,這是無法抵賴的。卞乎義小妾的老鴇和恩客,可是都記得很清楚。再說了,慕太妃的隱疾,宮門局的宮女內侍們怎麼會檢查得出來?慕太妃是否有隱疾,只須讓尚藥局的太醫做個試驗,就可以一清二楚了。”

面對着卞之和的狡詞,沈華善是一步都不讓,馬上就接口說道,和卞之和針鋒相對。

“沈大人此話,就有失偏頗了。慕太妃進宮已經十幾年。十幾年的時間,可以改變的事情太多了。自從十皇子夭亡之後,慕太妃夙夜有憂思,就算有疾病,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豈能以此後推論早前?莫不是沈大人有私心不成?”

卞之和的態度很強硬,也是一步都不肯退。在驚懼過後,他已經回過神來了。面對這樣的彈劾,是怎麼樣都不能承認的。沈華善這是在針對卞家,自己一定要站住了,拖過了這個早朝再說。

聽着卞之和冷硬的語氣,沈華善也沒有和他作過多的糾纏。彈劾奏言他已經說了,剩下的,是御史臺去查證的事。卞之和必定是要自辯的,但是沈華善此刻沒有興趣聽他的自辯,他這麼強硬的態度,只是外強中乾而已。

想到這裡,沈華善便沒有接上卞之和的話語了,反而向景興帝行了個禮,然後說道:“請皇上明鑑!微臣的彈劾。絕對是有根有據的,御史臺的官員可查證一番。”

說罷,便不再理會卞之和了。在景興帝的示意下,沈華善回到了列中,臉上依然是如常的笑容,有一種雲淡風輕的愜意感。

隨即,沈華善看了一眼卞之和,眼中的嘲諷和冷然,表露無遺。卞之和這麼熱衷給別人設局,甚至兩千南越俘虜的性命都可以拿來做局。那麼。如今他自己也落入局中。這種滋味可好受?

有所施,必有所受。當初卞之和逼得自己在宣政殿上直言,如今,自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期待着卞之和的應對。

卞之和呆愣地看着沈華善的眼神,忽然間就懂了,這是沈家開始反擊了。之前自己和父親謀了沈家的傳家道義,如今,沈家就謀了自己的後嗣親人。那麼,該怎麼應對?

“娘娘,沈大人在宣政殿上,彈劾了卞家,道卞乎義以娼爲妾。道慕太妃身有隱疾。皇上已經命御史臺的官員去查證這些事情了……”

壽寧宮內,大宮女疏枝正在向容太后稟告着宣政殿中的情況。她跟了容太后那麼多年,最清楚容太后心中所想,這個消息,必定會讓她開心滿意的。

“哦?慕太妃身有隱疾?”聽了疏枝的話語。容太后的眼睛先是一亮,然後懶洋洋地問道。

“是的。沈大人彈劾慕太妃此隱疾,是聞不得花粉的,並且還會傳給子孫後代。想必御史臺和尚藥局的官員們,都會查證這一點的。”疏枝將事情再細說了一遍。

“讓沈華善重返朝堂,果然是對的。沈華善,果然會辦事……”容太后有些感嘆地說道,對這個彈劾感到很滿意。

當年爲了自己的皇兒,容太后選擇了和慕太妃合作,一起將春熙宮中的李妃拉了下來。當景興帝登位的時候,容太后和慕太妃已經沒有了合作的必要。對於慕太妃這個長泰一朝最美麗的女人,容太后說不上是什麼心思。

只是,一個膝下無兒女的先帝妃嬪,還佔着偌大的朝暾宮,享受着先帝在時的尊榮,這一點,讓容太后看得不是很順眼。長泰一朝的妃嬪之中,膝下無兒女的妃嬪,都去了寺廟禮佛,慕太妃,反倒成了一個例外。

後宮之中,什麼都可以有,就不可以有“例外”的存在。如今有了沈華善這個彈劾,容太后臉上有了笑容,心裡在想道:朝暾宮終於可以空下來了。

沒幾日,御史臺的調查結果就出來了。這一次,因爲涉及的是大永的尚書右僕射,是前四卿之一,所以是由御史中丞楊簡銳親自帶着監察御史去查證的。

這次查證結果,正如沈華善彈劾的一樣,卞乎義納的那名妾室,果真是娼門中人;而慕太妃,真的是有隱疾,只是尚藥局的官員,都不能肯定慕太妃的隱疾,是這些年纔有的,還是早就存在的。

這個時候,卞之和也上了自辯摺子,承認教孫無方,其孫竟然以娼婦爲妾,甘願受五十杖責;而慕太妃有隱疾一事,卞之和依然死口咬定不知道,不知者不罪,這個彈劾,他拒不接受。

在卞之和上了自辯摺子之後,景興帝對這一次彈劾也有了決斷。卞乎義以娼爲妾,令杖責五十,然而考慮他先前已經受了傷,這五十杖責,就等他傷好了再執行;

至於慕太妃,則遷出朝暾宮,長居靜安庵禮佛,非詔不得離開靜安庵。

這是沈華善重返朝堂辦的第一件事情,這個事情的結果,使得卞家長觸的手腳暫時縮了回去,而其餘朝臣,則是抖了幾抖。

他們發覺,重返朝堂的沈華善,似乎和往常不一樣了。

ps:

二更!謝謝溫雅、ellafwj、19、球球loyola的評價票,謝謝璞草的評價票!嘻嘻,還有嗎?

第555章 打開生路第82章 考第之危第177 陡生變故第366章 二王回京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351章 朝南第64章 變化之前第69章 不死不休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99章 春闈案二第21章 中元祭自身第332章 小登科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214章 冬至夜宴第528章 下一步第229章 重返局勢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539 萬骨枯第560章 致太平第285章 最好的時機第220章 利器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131章 走私事發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350章 初定典謨第284章 不能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425章 不由己第346章 想不到第540章 神兵第177 陡生變故第333章 新婚悸動第557章 夫妻相見第69章 不死不休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251章 計成第148章 皇后的作用第444章 樂死道生第25章 互市之爭第412章 將才第30章 臨近過年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314章 垂死第18章 說親之機第134章 目標是沈寧第453章 奇計第455章 援兵到第399章 人禍第282章 均安樓之盟第368章 殘害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474章 有溫情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328章 應召進宮第270章 放餌第259章 西風近第392章 誰高一籌第152章 春熙宮鬧鬼第236章 東宮屬官第543章 死後第398章 天象現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554章 合作第232章 草場案第168章 人都到齊了第124章 丫鬟失儀第154章 計成第98章 春闈案一第兩百六十二二章 有寇第544章 暗殺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460章 這下壞了!第158章 撾登聞鼓第122章 測帝心第30章 臨近過年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424章 一月尚書第346章 想不到第403章 後方百鬼第308章 閒情第278章 將軍府舊怨第20章 如流處第3章 前因後情第154章 計成第466章 誰在挖坑?第315章 寇色第167章 危險將起第365章 王室後裔第323章 政績第529章 改制第531章 緩稱王第364章 埋伏第520章 不臣第492章 一戰成名第31章 三叔和大哥迴歸第380章 朝京行第184章 愛情第340章 背後之人
第555章 打開生路第82章 考第之危第177 陡生變故第366章 二王回京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351章 朝南第64章 變化之前第69章 不死不休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99章 春闈案二第21章 中元祭自身第332章 小登科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214章 冬至夜宴第528章 下一步第229章 重返局勢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539 萬骨枯第560章 致太平第285章 最好的時機第220章 利器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131章 走私事發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350章 初定典謨第284章 不能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425章 不由己第346章 想不到第540章 神兵第177 陡生變故第333章 新婚悸動第557章 夫妻相見第69章 不死不休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251章 計成第148章 皇后的作用第444章 樂死道生第25章 互市之爭第412章 將才第30章 臨近過年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314章 垂死第18章 說親之機第134章 目標是沈寧第453章 奇計第455章 援兵到第399章 人禍第282章 均安樓之盟第368章 殘害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474章 有溫情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328章 應召進宮第270章 放餌第259章 西風近第392章 誰高一籌第152章 春熙宮鬧鬼第236章 東宮屬官第543章 死後第398章 天象現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554章 合作第232章 草場案第168章 人都到齊了第124章 丫鬟失儀第154章 計成第98章 春闈案一第兩百六十二二章 有寇第544章 暗殺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460章 這下壞了!第158章 撾登聞鼓第122章 測帝心第30章 臨近過年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424章 一月尚書第346章 想不到第403章 後方百鬼第308章 閒情第278章 將軍府舊怨第20章 如流處第3章 前因後情第154章 計成第466章 誰在挖坑?第315章 寇色第167章 危險將起第365章 王室後裔第323章 政績第529章 改制第531章 緩稱王第364章 埋伏第520章 不臣第492章 一戰成名第31章 三叔和大哥迴歸第380章 朝京行第184章 愛情第340章 背後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