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原來如此

“收我當半個徒弟?”

魚兒一臉吃驚的重複了遍呂繡孃的話,同時一臉不解的看向馬四娘,馬四娘則回給她一個絲毫不知情的眼神,顯然沒人明白這呂繡娘葫蘆裡賣的究竟是什麼藥,好端端的竟然要收魚兒爲徒。

不過即使呂繡娘主動提出收徒,魚兒卻也不能欣然答應———魚兒可是全程陪着楊六郎去拜師的,自然知道這拜師得送拜師禮兒,魚兒可不願意無端端的因爲自己的興趣愛好而加重楊家的負擔。

於是魚兒當下就想開口拒絕呂繡孃的提議,但那呂繡娘似乎能看穿人的心思般、不等魚兒開口就搶先說道:“放心,我不收你拜師禮、也不會叫你給工錢,因此我也不會特意教你什麼,你還是跟着四娘學,有什麼不懂的直接問我便是。”

既然呂繡娘主動開口說不要任何好處,魚兒雖然心中對她的反常舉動大爲不解,但這事兒魚兒答應了也沒任何損失,因此魚兒自然不會傻乎乎的把這樣的好事往外推了,於是便大大方方的應下此事、並同呂繡娘道了謝。

呂繡孃的提議魚兒應承下來後,接下來自是要把握時機了,只見魚兒很快就進入了半徒角色、拿着手上正繡着的那方帕子,向呂繡娘請教了許多刺繡上的技巧。

呂繡娘倒真的是不厭其煩的向魚兒解釋和示範,看起來比教馬四娘還多用了幾分心,而這個意外得來的教導機會、讓魚兒的刺繡功夫立馬突飛猛進,許多以前想不明白和繡不好的地方,一經呂繡娘指點便全都攻破了。

魚兒足足纏了呂繡娘一下午,把現階段不懂的問題都一一問清楚了,一直問到太陽斜斜的掛在天際,老槐樹下圍着的人都散得差不多了,魚兒纔打住手上的活計,把那些零零散散的物事拾掇進針線筐裡,魚兒收拾完畢不忘禮貌的同呂繡娘再道了一回謝,謝完才起身往家裡走去。

這魚兒邊走邊繼續整理針線筐裡的物事,儘量把它們給擺放整齊了,魚兒才整了沒一會兒、人也纔剛剛走出村子,就發現抱着的簸箕裡少了一把剪子,想來是落在了剛剛做針線活的地方。

這楊家通共也就這麼一把剪子、魚兒自是要趕緊去把它尋回來了,於是魚兒趕緊打住腳步轉了個身、一路朝村頭那顆老槐樹奔去,生怕去晚了剪子被別的什麼人撿了去。

魚兒這麼一折騰,當她趕回村頭時天色已是一片灰濛,天邊留着的霞光只能勉強讓人看清楚道路,當魚兒摸到村頭時、竟意外的發現呂繡娘還坐在先前那個地方,正同平日裡同她交好的王婆子閒聊。

魚兒本想上前尋了剪子便離去,但她纔剛剛邁開腿而、就隱約見聽到王婆子提到自個兒的名字,於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魚兒下意識的收住腳步躲到一旁的大草垛後,打算悄悄的聽一聽王婆子和呂繡娘究竟在說些什麼……

只見那王婆子手裡搖着一把大蒲扇,邊扇邊指着海邊楊家停船的方向、問道:“呂師傅,你怎麼突然決定白白的教那楊家的小娘子手上功夫?這不但一點好處都沒有還盡吃虧的事兒,不像是你的性子會做的事兒啊?”

呂繡娘顯然和那王婆子已混得十分熟稔,只見她不以爲然的嗤道:“你以爲我真的是好心教楊家那小娘子?其實她自個兒已跟着馬四娘學得入了門,加上她天資聰穎、基礎打得好,所以即便我不指點她,日後只要有人稍加指點她一番,她還是會繡得比馬四娘好……”

“我主動開口提出要指點她,也只不過是做個順水人情罷了。”

呂繡娘這話讓王婆子十分不解,於是她馬上帶着八卦的神情追問道:“可你也不是非得做這個順水人情不是?你一定是存了什麼別的心思,我纔不信你真的這般好心!”

呂繡娘一見王婆子看穿了自己的心思,當下便捂着嘴、笑着嗔了句:“喲,還是王婆你瞭解我,我主動教那楊家小娘子,還不是想氣一氣那馬二嬸?”

“氣馬二嬸?怎麼氣?這楊家和馬家可是八竿子打不着,你如何氣她?”王婆子不解的問道。

“嘿,你不曉得那馬二嬸做夢都想把馬四娘嫁到城裡去,這馬四娘一時半會兒也還沒到談婚論嫁的年紀,所以她眼下便把心思都放在調教馬四娘女紅和廚藝上,並且說了狠話、一定要讓馬四孃的女紅在全村的小娘子裡頭排第一……”

“若是沒有先前馬二嬸想當衆把我趕走一事,我倒還會多盡點心把馬四孃的女紅調教成第一把好手,但當日馬二嬸既然一點情面都不給我留,那我也就不必如此費心了,那馬四娘能不能學成頭把好手我才懶得管!她馬二嬸給多少錢我便辦多少事兒,五年一到我就拍拍屁股走人!”

這王婆子人老成精、且和呂繡娘臭味相投,眼下一聽呂繡娘這話當下就明白了她的用意,不由壞笑着說道:“我曉得你存着什麼鬼心思了,你定是想讓楊八娘那‘半路出家的和尚’學得比馬四娘這個‘正經和尚’好,若是這楊八孃的女紅活計全村排了第一,不就正好狠狠的打了放出狠話的馬二嬸的臉?!”

“正是這個意思,那馬二嬸這般對我,我哪能讓她事事情稱心如意?她一心一意的想讓馬四娘出風頭,我偏偏就要讓楊八娘勝過馬四娘、讓馬二嬸臉上無光!”

“你這心腸可真夠壞的喲,人家馬家可是好飯好菜的供着你!”

“我呸!也又不是真想拿好飯好菜供着我,是怕我上衙門裡告她!要是……”

慢慢的,呂繡娘和王婆子的對話聲漸漸的小了去,魚兒悄悄的探頭一看、發現她們已經並排着朝村頭走去了,一路上就着剛剛那件事兒隨意相互調侃起來。

魚兒待她們走遠了才慢慢的從草垛後走了出來,邊在老槐樹邊尋自個兒的剪子,邊把呂繡娘和王婆子的對話回想了一遍,這一想先前藏在心裡頭的疑問頓時都解開了。

原來當日馬二嬸當着衆人的面捅了呂繡孃的老底兒、讓他在衆人面前丟盡了臉面,此事呂繡娘一直都懷恨在心,並且也是爲了報復馬二嬸纔會主動收魚兒爲半個徒弟,否則以呂繡孃的性子哪會白白的讓魚兒佔去便宜。

魚兒知道了呂繡孃的動機後反倒鬆了一口氣,也不必再費勁的猜測呂繡孃的用意了。這呂繡娘這樣做,倒讓魚兒當了一回漁翁、得了一會河蚌相爭的利兒。且這呂繡娘指點魚兒、既然是抱了異樣的壞心思,那魚兒也就不必再覺得平白無故的佔了她便宜,魚兒反倒覺得有些對不住馬四娘。

不過呂繡娘一心報復馬二嬸才讓魚兒揀了便宜,這馬四娘真要怪也怪不到魚兒身上,況且以馬四孃的性子也不會因此事怪罪魚兒,魚兒只要小心還不知曉此事的馬二嬸就行,這馬二嬸若是知道了呂繡娘打的如意算盤,還不鬧翻了天?

不過魚兒猜想目前呂繡娘是絕不會捅破此事的,畢竟她還要在馬家呆上好幾年呢!再說了,馬二嬸也得等馬四娘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並有着一手好繡功了纔會炫耀不是?

到那時呂繡娘已經不在馬家了,而馬二嬸一拿馬四孃的繡功出來炫耀,想必就有好事者擡出魚兒來壓馬二嬸的氣勢,那時馬二嬸纔會知道呂繡娘幹下的好事而,而呂繡娘讓馬二嬸臉上無光、還反過來被取笑的目的也達到了……

這呂繡娘當魚兒和馬四娘都是半大的孩子,一定猜不到她的用意,所以纔會放心大膽的指點魚兒,但她怎麼也料不到魚兒會陰差陽錯的聽到她和王婆子的對話,從此以後繡什麼物事都十分低調,刻意不讓非親近之人知曉她的真功夫。

這一日午後,魚兒同往常一樣和李二妞、馬四娘一起在老槐樹下做針線活,魚兒初始邊做邊和李二妞、馬四娘說說笑笑,倒沒覺得有什麼異常,但時間一長、魚兒就敏銳的覺察到有人一直偷偷的注視着自己。

那個偷偷注視着自己的人倒不敢一直盯着魚兒看,只是每隔一小會兒就偷偷的往魚兒身上掃一眼,若是尋常想魚兒這般大的孩子、還不一定會覺得到那似有似無的視線,但偏偏魚兒是個僞蘿莉且對周遭的事物特敏感。

魚兒一發現那似有似無的視線、立馬就警惕了起來,邊若無其事的同李二妞閒聊、邊悄悄的四下打量,心裡更是忍不住悄悄的YY了一把———莫不是人販子看她生得粉雕玉琢且天資聰穎,於是起了歹心想把她拐了去吧?

也怨不得魚兒這樣專往壞處想,畢竟北宋把南邊的孩童拐了、裝在馬車裡,千里迢迢運到北邊去賣的事兒經常發生。況且生得像魚兒這般可人的小娘子,是人販子最喜歡的貨色,這樣的小娘子或是賣去青樓、或是賣去大戶人家爲婢,都能賣上不少錢呢!

所以魚兒自是要提高了警惕,不但要保護好自己還要保護李二妞等人的安全,於是在魚兒看似漫不經心的掃視下,那投來偷窺視線的地方很快就讓魚兒給找着了,只是每當魚兒覺察到有人注視她時、轉頭去尋找時,卻又沒有發現什麼可疑的人……

這樣的情形讓魚兒心裡十分鬱悶,並且一連持續了好幾天、那個偷窺的人也沒挪地兒,這讓魚兒很快就心生一計、決心把那個鬼鬼祟祟偷窺的人揪出來!

這一日又到了魚兒上老槐樹下做針線活的時候了,這一連幾天被偷窺已讓魚兒不勝其煩,於是她事先把這件事兒告知了後知後覺的李二妞,並同她約好今天一起把那個偷窺狂揪出來。

所以這一日魚兒沒有像往常一樣準時出現在老槐樹下,而是趁着老槐樹下人多了的時候,拉着李二妞一起躲到了一個隱蔽的草垛子後,目不轉睛的盯着前幾日她感覺有視線投過來的地方。

這李二妞一聽是要來對付壞人、還特意帶了一根粗棒子,連打鳥的彈弓都一起帶上了,讓魚兒見了有些哭笑不得。其實魚兒經過數日的觀察後,已不把那偷窺之人當成人販子了,畢竟人販子不會笨到天天選人多的時候來偷窺,這老槐樹下一到下午就圍了那麼多人,人販子哪有機會動手?

這魚兒才帶着李二妞潛伏了一小會兒,就看到一個胖墩墩的男孩鬼鬼祟祟的出現在了她的視線裡,那個男孩頭上扎着兩個發包、一張小臉和身子一樣也是胖乎乎的,個頭看起來比魚兒要高上一些,只是因爲胖的緣故、手腳看起來不如魚兒修長。

那個小胖子先是東張西望的一下,見四下沒人才躲到了魚兒正密切觀察着的地方,那是一塊靠牆、靠樹前面還有草垛在擋着的地方,也只有魚兒和李二妞躲的地方能夠清楚的看到那塊地方,若是坐在老槐樹下往那邊看去正好是一個死角、什麼也看不到。

既然是死角、那若是有人有心躲藏,一直在老槐樹下坐着的魚兒、還真不易尋到人,也正是如此魚兒纔會一直沒發現究竟是誰在偷窺她。

魚兒邊暗暗猜想那個小胖子是不是就是一直偷窺自己的人,邊目不轉睛的看着那個小胖子的一舉一動,只見他先尋了一些稻草墊在地上,把硬邦邦的泥土地兒墊軟了、才一股作坐了下來,調整身形找了個最舒服的姿勢後,便開始用手撐着下巴、目不轉睛的看着魚兒平常坐的地方……

那個小胖子一往魚兒平常坐的地方一看,那圓圓似包子的小臉上立馬浮起了一絲困惑,隨即有些着急的伸了伸脖子、探了探頭,那急於尋找的什麼的模樣讓魚兒心裡頓時一片瞭然———這個小胖子是見魚兒今兒沒坐在老地方、正伸長了脖子四下尋找呢!

那小胖子的一舉一動、已出賣了他“偷窺者”的身份,只是魚兒平常不怎麼愛同村裡的孩子一起玩,所以村裡的孩子魚兒認識得並不多,眼下這個小胖子魚兒更是對他一點印象都沒……

於是魚兒只能悄悄的拉了拉同行的李二妞衣角、問道:“應該就是他一直躲在那兒偷看我們,只是這是哪家的孩子啊?我壓根就不認識他,他幹嘛要偷看我做針線活?”

李二妞使勁的伸長脖子、費力的把那偷窺的小胖子看了個仔細,李二妞天天和村子裡的孩子混在一起玩,所以村裡大大小小的孩子她都差不多認得,所以待她看清那小胖子的模樣後,立馬答道:“我認得他,他是村尾趙家的二小子,小名叫小栓子、綽號叫小胖子,是個既貪吃、脾氣又古怪的臭小孩!”

“小栓子?既貪吃、脾氣又古怪?”

“嗯,其實也算不上貪吃,聽說只要是甜的吃食他都愛吃、連糖水都愛喝,若是說他貪吃嘛、可偏偏別的吃食他卻看都不看一眼,那小胖子專挑甜食吃、難怪會成得圓滾滾的像個大肉球。”

魚兒仔細的回想了一遍後、還是記不起村尾的趙家是哪戶人家,於是只能搖頭說道:“我們家同趙家沒有過什麼往來,我沒同他說過話、更沒同他一起玩過,不知他爲何一直盯着我們看。”

“哎,魚兒你就別瞎猜了,我們直接上去問他爲什麼一直偷看我們不就得了!不然你就是猜到天黑也猜不出來!”

李二妞說着便帶頭從藏身之處躥了出去,扛着她特意尋來的大棒子、腳不沾地的往小栓子躲的地方跑去,魚兒見狀只能無奈的跟了過去。這李二妞跑得很快、待魚兒趕到時,正看到她拿着棒子指着小栓子、“兇巴巴”的問道:“喂,臭小子,你幹嘛一直躲在這兒偷看我們?!別以爲我們不知道你偷看我們好幾天了!”

臭小子?!

這李二妞眼下也只不過才七歲,就懂得叫人“臭小子”了……

這讓魚兒聽了頓時滿頭黑線,暗歎這古代的孩子也忒早熟了吧!

最讓魚兒忍俊不禁的是,那個被李二妞指着喊“臭小子”的小胖子,竟也黑着臉、一臉氣憤的回了句:“死丫頭,你叫誰臭小子?!你說誰偷看了?!我纔沒有偷看!”

李二妞聞言不屑的撇了撇嘴,質問道:“沒偷看你鬼鬼祟祟的躲在這兒做什麼?還一個勁的往魚兒平常坐的地方瞧!”

小胖子的謊話一被李二妞揭穿、當場就羞得由臉紅到了脖子,冥思苦想了好半響才扭扭捏捏的擠出一句話來:“我躲在這兒曬太陽不行嗎?”

“曬太陽?!”

魚兒和李二妞先是對望了一眼,隨即一起擡頭看了看頭頂上的烈日,這大夏天、大太陽的竟然有人不往陰涼的地方鑽,故意跑到大太陽底下曬?!這可是三伏天啊,又不是大冬天!

第二十五章 方氏提分家第三十四章 讀書識字第二十二章 好的開始第五十三章 離別在即第七十四章 豆腐乳搶手第五章 方氏鬧騰第一章 思鄉第四十一章 小小友情第二十章 塵埃落定第十九章 權宜之策第四十二章 大郎議親第五十八章 方氏的招第三十七章 魚兒鬧脾氣第十章 楊家開鋪第六章 引“魚”上鉤第四十九章 原來如此第四十七章 捉螃蟹第五十八章 瘸腿婆婆第二十五章 甜蜜蜜(一)第七十五章 巧擡價錢第三章 出海第十七章 教育過頭了第十七章 意外獲助第十五章 意外之事第十章 突變第七章 揍的就是你第三十九章 高覺悟第四十四章 籌備第二十六章 魚兒的必殺技(2)第十章 楊家送女(1)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二)第四十六章 小胖墩第四十七章 不告而別第十七章 急忙趕回第三十一章 買房(一)第三章 初表心意第三十四章 夫妻交心(一)第二十二章 喜慶洋洋(一)第七章 丁牙儈第二十二章 小小開心果第十二章 失聲第三十二章 新人拜門(二)第四十五章 歸鄉第三十六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二)第六十五章 守活寡第七十一章 北宋酒肆第三十五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一)第七十二章 尋找新銷路第七章 揍的就是你第六十四章 奇特的風俗第六章 引“魚”上鉤第十五章 王道婆驅邪第二十八章 年師傅的考驗(2)第三十一章 一個包袱第四十四章 守株待糖第五十九章 惠安影雕第六章 實驗失敗第三十二章 魚兒的小苦惱第六章 惡劣的天氣第五十章 楊記燒烤攤(一)第二章 哄愛女第二十九章 採珠人的饋贈第三章 找到方法第七十二章 尋找新銷路第四十六章 久違的親人第六十四章 奇特的風俗第七章 丁牙儈第三章 出海第三十七章 雜事一兩樁第二十五章 魚兒的必殺技(1)第三十二章 小小的感動第十三章 週歲禮第二十三章 故意挑明第十二章 失聲第十三章 色鬼張霸第三十五章 同貨郎打交道第十三章 惆悵第三章 初表心意第七十五章 巧擡價錢第五章 籌備第三十七章 雜事一兩樁第六十五章 守活寡第五十四章 婆媳和睦第五十四章 英勇的小胖墩第二十二章 喜慶洋洋(一)第四十章 楊大郎高中第十七章 急忙趕回第六章 惡劣的天氣第四十三章 原來如此第四十三章 挺身護送第十六章 心境明朗第二十九章 黃雀在後(一)第三章 新的八卦(三)第十七章 方氏的心思第七章 揍的就是你第三十章 兩世心願第四十一章 擺酒慶賀第二十六章 方氏撒潑第五十三章 拒親第五十二章 及笄
第二十五章 方氏提分家第三十四章 讀書識字第二十二章 好的開始第五十三章 離別在即第七十四章 豆腐乳搶手第五章 方氏鬧騰第一章 思鄉第四十一章 小小友情第二十章 塵埃落定第十九章 權宜之策第四十二章 大郎議親第五十八章 方氏的招第三十七章 魚兒鬧脾氣第十章 楊家開鋪第六章 引“魚”上鉤第四十九章 原來如此第四十七章 捉螃蟹第五十八章 瘸腿婆婆第二十五章 甜蜜蜜(一)第七十五章 巧擡價錢第三章 出海第十七章 教育過頭了第十七章 意外獲助第十五章 意外之事第十章 突變第七章 揍的就是你第三十九章 高覺悟第四十四章 籌備第二十六章 魚兒的必殺技(2)第十章 楊家送女(1)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二)第四十六章 小胖墩第四十七章 不告而別第十七章 急忙趕回第三十一章 買房(一)第三章 初表心意第三十四章 夫妻交心(一)第二十二章 喜慶洋洋(一)第七章 丁牙儈第二十二章 小小開心果第十二章 失聲第三十二章 新人拜門(二)第四十五章 歸鄉第三十六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二)第六十五章 守活寡第七十一章 北宋酒肆第三十五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一)第七十二章 尋找新銷路第七章 揍的就是你第六十四章 奇特的風俗第六章 引“魚”上鉤第十五章 王道婆驅邪第二十八章 年師傅的考驗(2)第三十一章 一個包袱第四十四章 守株待糖第五十九章 惠安影雕第六章 實驗失敗第三十二章 魚兒的小苦惱第六章 惡劣的天氣第五十章 楊記燒烤攤(一)第二章 哄愛女第二十九章 採珠人的饋贈第三章 找到方法第七十二章 尋找新銷路第四十六章 久違的親人第六十四章 奇特的風俗第七章 丁牙儈第三章 出海第三十七章 雜事一兩樁第二十五章 魚兒的必殺技(1)第三十二章 小小的感動第十三章 週歲禮第二十三章 故意挑明第十二章 失聲第十三章 色鬼張霸第三十五章 同貨郎打交道第十三章 惆悵第三章 初表心意第七十五章 巧擡價錢第五章 籌備第三十七章 雜事一兩樁第六十五章 守活寡第五十四章 婆媳和睦第五十四章 英勇的小胖墩第二十二章 喜慶洋洋(一)第四十章 楊大郎高中第十七章 急忙趕回第六章 惡劣的天氣第四十三章 原來如此第四十三章 挺身護送第十六章 心境明朗第二十九章 黃雀在後(一)第三章 新的八卦(三)第十七章 方氏的心思第七章 揍的就是你第三十章 兩世心願第四十一章 擺酒慶賀第二十六章 方氏撒潑第五十三章 拒親第五十二章 及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