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永華道:“有,極少,修道本來就是漸漸將自己與世間脫離,又哪會有人反其道而行呢?一般如果不是亡種滅族的情況,修真者是不會出世的。上個世紀,中華大地,遭逢大難,很多修行者就出世應劫,可惜了很多高手。所以但凡有半點道心,也不會進入那種機構。你也最好不要有這種想法。”
李小福道:“那修真者修到最後也算泯滅人性了。”
程永華反問道:“豈止,修與天齊,就是不想當人。什麼是人性?如果你認爲鋤強扶弱便是人性,便是善,那你便大錯特錯了。”
李小福問道:“哪錯了?”
程永華道:“人類的發展史,說到底就是大吃小,強侵弱的過程。這也是自然的法則,天地的規則。所謂道法自然,修真者又怎麼會做那種有違於道的事呢?”
李小福道:“那就任由強者欺壓弱者麼?”
程永華可憐的看着李小福,知道自己的這番話對李小福刺激非常大,但又不得不說,道:
“沒有永恆的強者,也沒有永恆的弱者。強極變弱,弱極反強,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你去鋤強扶弱,只會讓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李小福不說話,低着頭思考。
程永華看了看李小福道,“別想那麼多,人不過是滄海一粟,和這天地一比,又有何道哉,況且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讓自己變的更強,強到這天再遮不住我眼,這地再埋不了我心。”
李小福身體一震,目露精光,看着程永華道:“原來這就是道。”
兩人相視而笑。程永華也不知道自己的話讓李小福悟到了什麼,不過也知道李小福想通了某些事情。
李小福終於明白“去僞存真”的意思了。
心靈是真,身體是僞;自己是真,他人是僞;宇宙是真,天地是僞。
天不遮眼,地不埋心,此便是修真,破去這天,破去這地,只留真心。
那是怎麼樣一種境界!
李小福悟通此道,看世界又是一番面目。程永華清晰感覺到李小福的變化,心道,李小福真是奇才,古人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沒想到隻言片語我就成了李小福的師。
李小福踏入此境,以前心中疑惑盡解,意識空前強大,心神空靈,萬事不存於心。
本來要悟通此境,不靠師父,不靠秘笈,乃是修真路上一道坎。有兩種人容易跨過,一種天資聰穎,一種生性簡單,李小福便屬於這後面一種。
這是境界的變化,於修爲無關。傳說古時,有一讀書人,生性愚笨,耗時四十載遍覽羣書,又花了四十年遍訪羣山,於百歲高齡,一朝頓悟,踏入修行。
李小福拿出玉盒,遞給程永華,說道:“這個給你吧。”
程永華接了過來,道:“你可不要後悔啊。”
李小福淡淡一笑,點點頭,然後轉身離去。
程永華拿着玉盒,看着李小福飄然而去,心中翻騰不已。
李小福回到家裡,拿出文始真經,此時李小福纔算真正看懂,也能明白旁邊的註解了。此刻重新修煉,感覺自是大大不同。
文始真經宇篇開頭曰:
宇者,道也。
關尹子曰:非有道不可言,不可言即道,非有道不可思,不可思即道。天物怒流,人事錯錯然,若若乎回也,戛戛乎鬥也,勿勿乎似而非也。而爭之,而介之,而見之,而嘖之,而去之,而要之。言之如吹影,思之如鏤塵。聖智造迷,鬼神不識。惟不可爲,不可致,不可測,不可分,故曰天曰命曰神曰元,合曰道。
李小福此時看來,若有所悟。
此篇與道德經開頭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乃是同源異渠。
夜半修煉之時,李小福感到天地之間的靈氣比以往充盈很多,這是因爲境界變化,以前感受不到的靈氣此時也能感受到了,更能辨出其中細微差別。李小福清晰感到靈氣進入身體之後,經過哪些地方,做了哪些變化。李小福甚至能夠以識海精氣爲引控制天地靈氣,只是範圍極小,不過數丈。
體內精氣能和意識融合,但是意識之力要極爲強大,才能控制體外靈氣。因爲意識極似精氣,離體便漸漸化爲虛無。是以人死之後,便如燈滅,身體腐朽,意識消散。古有秘法,能於將死之際,護意識不散,奪他人之體,不入輪迴。後被全體修真界渡滅意識,銷燬秘笈,不存於世。
李小福如今知道身體便是一道門,世間衆人都在門內,一生無望窺得門外奇妙。
李小福打開了一絲縫,不知道門外世界有什麼等待自己。
李小福早上剛到學校,就看到柳葉在學院門口,不知在等誰。李小福對柳葉微微一笑,然後進入學院,卻碰到好就沒見的黃思雅和陳老師。李小福問好之後,就想走時,卻被陳老師叫住,聽得:
“小福啊,你有沒有興趣明年來讀我的研究生啊?我看你今年很努力啊。”
李小福說道:“我怕考不上啊。”
陳老師笑道:“事在人爲嘛,沒考過怎麼知道呢,我覺得你能行。”
李小福奇怪的看着這個老頭,不知自己哪裡吸引他了,說道:“可我找不到考研的理由啊。”
旁邊黃思雅聽到之後哼了一聲,陳老師卻道:“你做每件事都需要理由麼?”
李小福若有所思,然後道:“我會考慮的。”
黃思雅瞪了他一眼,然後和陳老師離去。
李小福進了教室,仍然在考慮陳老師的話,是啊,自己做每件事都需要理由麼?
這個理由不是因果。世人每做一事,莫不有所希冀。有人爲了錢財,有人爲了權力,有人爲了女人,這些是理由,也是目的。
李小福看到柳葉進得教室的時候,突然醒悟過來。自己當初便是沒有理由的喜歡上柳葉的,也不爲了什麼,就那麼發生了。天下雨不是因爲憐憫世人,地上長出萬物也不是爲了養育世人。這便是自然。當人每做一事,都要理由,那便是讓執着矇蔽天性了。當自己拋卻理由,隨心做事,那便是另一番天地了。
道法自然。李小福想通一切,便知道作何決定了,也更加明白文始真經中的一段經文。
曰:聞道之後,有所爲有所執者,所以之人,無所爲無所執者,所以之天。爲者必敗,執者必失。故聞道於朝,可死於夕。
柳葉本來就在學院門口等李小福,但看到李小福對自己笑時,卻發現自己什麼都說不說出來。學院最近發現大一新生一屆不如一屆,就想組織一個座談會,把那些剛剛畢業的學生請回來言傳身教,有正面形象當然也要反面教材,於是延期生李小福浮出水面。此事學院交給大二學生會來辦,而柳葉恰是學生會一員,在得知柳葉和李小福關係匪淺之後,便把這個工作教與柳葉。柳葉本來不想接下,奈何推脫不了,勉強答應。心想教室人多,就在門口等着李小福。
柳葉走進教室看到李小福,就走到李小福身邊,把事情簡單說了,着重說明是學院的意思。
李小福看了看柳葉,笑着說,好啊,什麼時候告訴我一聲就好。說完看着柳葉。
柳葉看李小福眼睛中印着自己,心中一空,轉身回到自己座位,旁邊還是坐着劉成。柳葉覺得此時如坐鍼氈,只想讓劉成滾開,但終忍住,不理劉成。
愛的反面不是恨,是淡漠。
柳葉覺得剛纔李小福拒絕此事,自己心情還會好點,沒想到他欣然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