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炤戎人逐水草而生, 世代居住在草原之上, 以狼爲圖騰,號稱自己是狼的後代, 故而大祿便每每戲稱斬殺敵軍的行動爲捉狼。

盧昭抖了抖繮繩, 略活動下已經僵硬的手指, 也笑着說道:“都把精神提起來,殺了狼咱們便同大軍匯合, 也叫他們瞧瞧咱們的威風!”

如今大局已定,剩下的便是四處追捕這些小股潰兵。又因炤戎人性格兇猛,輕易輕視不得,便是這零零散散的幾百人跑了, 日後也可能成心頭大患,是以衆人都不敢怠慢。

話音剛落, 衆人便朝着斥候來時的方向疾馳而去!

馬蹄上都事先綁了布片,雖然此刻也被凍得鐵石一般, 可依舊比地面柔軟幾分, 馬兒跑動的聲音便被降至最低,不容易被敵軍發現。

是夜,牧清寒率部衆與炤戎一股潰軍交鋒,殺敵一百二十三人!

得勝本是值得慶賀的事情, 他們這支分隊贏了, 想必其他幾支隊伍也不會輸。可等他們按照事先約定同大軍匯合, 進到中軍大帳時,卻沒能見到預想中喜氣洋洋的場面。

因炤戎已經潰不成軍, 蘇強和朱元兩人也已結束兩臂開弓的雙線作戰,月初就碰頭了。

蘇強同朱元平日裡就沒什麼交際,且前者又因爲同聖人做了親家而倍感得意,隱約有些瞧不上落魄的朱元。可偏偏聖人也不願意蘇家榮耀太過,畢竟比起如今孤苦無依又已經老邁的朱元來,勢力盤根錯節的蘇家威脅更大些,因此此次出征,朱元爲主,他爲副,前者的職位和權勢都要壓過後者一頭,這也是讓蘇強最不舒服的地方。

可如今未過門的媳婦非但沒能進一步給蘇家帶來榮耀,反而幾乎毀了他們的下一代,若朱元真有意對付蘇強,只怕他早就完蛋了!

可饒是如此,蘇強也簡直要氣的嘔出血來,只得收斂,暫時同朱元合作,準備先好好打完這場仗,畢竟只有結結實實的軍功在身,纔好向上面提要求……

蘇強都想好了,待到回京之後,看若是蘇平當真吃了秤砣鐵了心的不回頭,他也不必堅持。誠然兒子養到這麼大不容易,可有那個功夫還不如再找個小妾,生個兒子,然後記到髮妻名下,這樣庶子也就搖身一變成了嫡子,他們蘇家的榮耀照樣可以繼續!

他是疼愛那個唯一的嫡子不假,可前提是對方得爭氣!畢竟兒子這種東西說來稀罕,其實也不算難得,只要女人多些,還怕生不出兒子麼?

所以當曾經喜愛的兒子與家族前途擺在一處時,蘇強幾乎是毫不猶豫的給自己想出了後路。

因一直有人出出進進,饒是帳篷裡頭燃着熊熊火堆,也沒比外頭溫暖多少,可只要看着那躍動的火光,牧清寒就覺得彷彿有一股暖意撲面而來。

爲防止有人偷襲,衆人如今都是和衣而臥,出入也盔甲在身,而那些鎧甲和兵刃都在過去一年多吸飽了敵軍的血,行走間便有一股肅殺。

牧清寒的視線在包括朱元在內的幾位主帥面上掃過,只覺得疑惑。

按理說,大戰勝利在即,這些日子他們也陸陸續續斬殺不少潰兵,便是不得意忘形,也該透出洋洋喜氣,怎的反而都是一副凝重的神色?尤其是自己和盧昭進來之後,不少人都不自覺的往他們這邊瞧,眼神十分複雜,朱元也是欲言又止的模樣。

不管是盧昭還是牧清寒,與朱元都是早在開封北郊大營處出來的交情,知道他不是無緣無故賣關子的人,對視一眼之後都有了一種莫名的不安。

眼見着朱元將幾名軍銜較低的將士遣出去之後,牧清寒終於忍不住出言問道:“將軍,可是軍情有變?”

朱元衝他們擡擡下巴,道:“坐。”

這位老將軍本就年事已高,眼下又常年在外,越發鬢染霜華,可眼神卻依舊通透凌冽,當真如一隻隨時可能出擊的猛虎,便是蘇強也需避其鋒芒,不敢正面衝撞。

牧清寒和盧昭面面相覷,強壓下心頭不安,勉強坐下了。

就見朱元瞧了盧昭一眼,沉吟片刻,才吐出一個足以天翻地覆的消息來:

“南邊亂了,兩小國趁我大軍北壓之際,聯合雲貴兩地叛軍裡應外合……”

盧昭早在聽他說南邊亂了的瞬間就在腦中嗡的一聲炸開,旋即突然明白了什麼,猛地站起,聲音急切的問道:“可是我父親他”

“還不確定!”朱元接道:“信報剛來,說月初就打了一仗,如今情況還未可知。”

話雖如此,可衆人都知道情況不容樂觀,饒是一貫愛同朱元擰着來的蘇強也眉頭緊鎖。

盧老將軍乃兩廣節度使,而兩廣同雲貴相接,又南面臨海,本就時常遭受海寇侵擾,如今驟然大亂,豈不是腹背受敵?

蘇強手下一名副將當即拍案大怒道:“好個賊子!年前還哈巴狗似的進京上貢,說的比唱的都好聽,如今說翻臉就翻臉,簡直混賬!”

這個消息可算晴天霹靂。

當初聖人之所以遲遲不肯同炤戎開戰,擔心的其中一條就是怕南方鄰國趁機發難,屆時大祿承擔不起南北雙線作戰。因此即便後來在何厲的捨命推動下主動宣戰,也依舊防備着南方,只調動了開封內外駐紮的八成禁軍,以及長江以北各地七成,另長江以南的三成禁軍並廂軍。

因兩廣地理位置特殊,堪稱大祿南門戶,故而當地不管是禁軍還是廂軍都一兵未動。

可大祿同炤戎開戰之後,南方諸國非但沒有趁機作亂,反而頻頻示好,年前更是積極派使臣進京朝奉納貢,又狠狠的拍皇太子的馬屁,好一副奴顏婢膝的模樣!

時間久了,朝廷不少人也漸漸放鬆了警惕,覺得既然對方都這麼低聲下氣了,總不至於做出轉臉咬人的舉動吧?

且隨着同炤戎戰事的膠着,大祿也先後三次往北增援,而盧老將軍也是順水推舟,把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規矩發揮到了極致,不管開封說什麼都不聽,依舊命令本地軍隊按兵不動,牢牢駐守。

然而誰都沒想到,南方几國不是沒有賊心,而是一直在潛伏,暗中等待最合適的機會!

眼下兩廣以北諸省正式兵力幾乎十去七八,剩下的也全都是戰鬥力低下的廂軍,兩廣雖然依舊保持巔峰兵力,可畢竟基數有限。且因爲周圍省份兵力大多北上,一旦兩廣告急,便是求救都沒有援兵可求!

另外,因爲聖人在位時一直對盧老將軍頗爲忌憚,除了士兵數量沒法控制外,其餘牢牢掌握在中央手中,需要上面撥發的武器、裝備、馬匹甚至是軍餉,都能拖就拖,能扣就扣……這就導致了盧家軍雖然一直承擔着整個大祿壓力和風險都最大的把守門戶的任務,可不管是裝備還是待遇,都很尷尬的處在全國下游。

可以很不客氣的說,長期處於朝廷這般明晃晃的打壓和不待見下的盧家軍之所以還能有如今的戰鬥力,幾乎是盧老將軍一個人豁出命去鍛造的。

將不畏死,兵自然也不怕犧牲,一直以來,這些將士都是用大祿其他地方難得一見的熱情和血性守衛疆土。

然而此時此刻,面對南部沿海和西北雲貴約好了一樣發起的進攻,這支百戰之師再一次吃盡了因爲武器裝備匱乏落後的苦頭!

盧老將軍親自披掛上陣,接連三次打退進攻,可饒是及時將敵軍的武器收繳過來,他們的消耗也遠遠快過補充。

他不得不冒死上摺子,命人八百里加急進京求援,皆因周圍省份早已無兵可用,求無可求!

盧昭聽後,心就涼了半截。

這些年他早就知道上頭對父親是個什麼心思,且開封距離兩廣何止千里之遙,此番攻勢來得又急又快,莫說內中齷齪,便是有心援助也未必來得及!

他不自覺攥緊了拳頭,指骨發出細微的聲響,牙關幾乎都要咬碎了。

父親……恐凶多吉少!

不光兩廣告急,雲貴兩地也同樣亂了起來。因兩地地勢複雜,匪寇叢生,更有許多反賊餘孽隱藏其中,如今部分人同外賊聯合,當真擾的民不聊生。

眼見着現有廂軍根本不足以平復內憂外患,不光武官抱了必死的決心,許多文臣也於危難之際披掛上陣,意圖以死報國!

貴陽知府韓鳳小心的脫了代表知府身份的官袍,恭恭敬敬的疊起來,放到家中香案上,對着祖宗牌位磕了幾個頭,便轉身取過隨從手中的鎧甲穿上。

一衆親兵都不覺眼眶泛酸,一個兩個出言勸道:“大人,刀劍無眼吶,您又何必?倒不如小人們趁着夜色掩護大人殺將出去,一路往北,先去北地避避風頭不遲!”

韓鳳面不改色,戴好頭盔,皺眉道:“說什麼胡話,怕是往北的路上早已遍佈敵軍,哪裡出的去!”

前幾天他就將急報送了出去,若在往常,昨兒就應該有回信兒了,可如今便如石沉大海,他就知道怕是信差也有去無回了。

又有一人急道:“便是出不去,本地山多林密,大人也可上山暫避呀。”

“不要再說了!”韓鳳奪了一把劍,拿在手中舞了兩下,慷慨陳詞道:“覆巢之下無完卵!我食君之祿,便應忠君之事,若一味逃脫,便是留得這條性命又有何用!若叛軍敗了,我作爲一地知府只知躲藏,哪裡有臉面見江東父老;若敵軍勝了,我僥倖保命也不過是當個傀儡,豈不是豬狗不如的叛徒?讀書人可以無傲氣,但不可無傲骨!本官寧爲玉碎,也絕不瓦全!”

說罷,他又環視四周,嘆了口氣,已經兩日未曾閤眼的臉上罕見的流露出幾分疲態,道:“這話只是對我說的,你們,唉,你們若是想走,就趁這會兒還能走,趕緊去吧,再晚就來不及了。”

他知道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即便自己抱着同歸於盡的念頭,可其他人未必能做到這個地步。與其強留,到時候自己內部亂起來,還不如這會兒就把想走的人遣散的,剩下的反而能破釜沉舟。

衆人先是一怔,旋即響起高高低低的抽泣聲,隨即人羣中一陣躁動,果然有幾個人紅着一張臉,哭着朝他磕了頭,轉身跑了。

又過了會兒,剩下的人便都先後跪了下來,哭喊着說要與大人同生共死。

“好,好好好!”韓鳳大笑幾聲,滿是唏噓的看着自己已經遍佈老繭的雙手,頗有幾分嘲諷的嘆道:“世間一切當真有因果報應。早年我重文輕武,瞧不起武將,如今自己竟也要披掛上陣了。又說早先我哀嘆老天不公,卻叫我落魄至此,可若沒有這些年的落魄,我又哪裡能練出這一身力氣!哪裡舞得動劍!”

當初擔任濟南知府時,韓鳳是實打實的文生,琴棋書畫自然是精通的,可剩下的,也不過騎術略略過得去罷了。

後來他被髮配雲南,險些一命嗚呼,若無牧清寒兄弟先後幾次銀錢、藥材援助,又賭這一口氣,反而激發了求生慾望,接下來幾年也飽嘗辛酸,從原先的僕從如雲到如今的大事小情親力親爲,韓鳳也從原來高高在上的讀書人成了半個親民官,感觸反而多了。

又因雲貴一代多山,許多地方非但不能坐轎、乘車,甚至連馬都不方便騎,若要深入民情,只能步行,久而久之,韓鳳的體力自然也上去了。

爲此,韓鳳平日裡也沒少自我嘲笑,可哪裡想到今日反而受益!

韓鳳長嘆一聲,旋即抖擻精神,高舉寶劍,喊道:“傳我命令,封鎖四邊城門,除非有我手令不許開啓,餘者只許進不許出!”

說罷,轉頭招手道:“都隨我上牆城!”

北方戰事剛到守衛時刻,南方又燃起戰火,很明顯,這是一場預謀已久的奇襲。

南方几個小國聽着唬人,實際上能拿出來作戰的士兵數量並不算多,且戰鬥力也不如炤戎那樣彪悍,不然也不會爲了撿這個便宜而連臉都不要了。

若發動的早了,大祿戰鬥力最爲強悍的禁軍依舊有很大一部分分散在全國各地,便是現場調兵大約也來得及,而自然行不通。

可若是動作太慢,等北方戰事結束,大祿兵力回撤,自然也能重新將全副注意力投到他們身上!也有偷雞不成蝕把米的可能。

要的就是現在:

對炤戎的戰事已近尾聲,中部空虛,大祿經過一年多的作戰,死傷無數,剩下的大部分兵力都壓在北方,短時間根本不可能橫跨半個國家南下援救!

只要他們拼一把,就有可能一口氣吞下雲貴、兩廣!

這可是比四個參戰小國的面積總和都要大得多的土地,這樣大的誘惑,根本沒人能夠拒絕!

然而橫在他們面前的有個頑固的敵人:盧雍,一個不爲本國掌權者信任和喜愛的死心眼兒的糟老頭子!

可就是這個該死的糟老頭子,竟死死鎮守兩廣十載,只叫所有人都無可奈何。

只要他死了,只要他死了!

南邊亂了,朝堂之上也炸了鍋,唐芽當場表示應該儘快派兵增援,並有許多官員附議。

而這個時候,皇太子竟猶豫了!

杜文知道若兩廣陷落,盧老將軍必然不會苟且偷生,他若有個什麼三長兩短,盧昭恐怕要發瘋,因此也出列道:“殿下,軍情急如火,等不得,我等在這裡遲疑一刻,兩廣百姓便多一份危險,還請殿下速下決斷!”

二皇子更是乾脆要求領兵出征,直接將皇太子逼上懸崖。

而皇太子卻用一種十分詭異的眼神打量着他們,沉吟許久才慢吞吞的道:“調兵一事事關重大,非孤一人所能做主,此事還需請父皇決斷。”

“來不及了呀,殿下!”杜文步步緊逼道:“聖人有言在先,命四閣老輔政,太子監國,如君令一般無二,殿下!”

唐芽也順勢再次重申自己的觀點,面無表情,卻沒什麼商量的要求太子發兵。

然而太子卻始終死咬着不放,說這事兒他不能做主,便是唐芽已經明確的說一應後果都有他來承擔也無濟於事。

隨後,太子便不聽任何人說話,只下令“事從權宜,準盧將軍就地徵兵,並徵集糧草、軍械。”

命令公佈之後,杜文沒忍住,直接當着一衆同僚的面跳腳大罵,罵太子誤國。

他咬了咬牙,乾脆一撩官服,就在宮門口跪下了。

見此情景,許多真正的忠君愛國之士不由大爲震動,也緊隨其後,紛紛跪諫起來。

皇太子聽說後亦是氣的破口大罵,直罵杜文是個榆木疙瘩,簡直朽木不可雕!

冬日酷寒,跪諫的又有不少是文臣,天剛一擦黑就有許多人受不住了。原本衆人還打算咬牙死撐,卻不料唐芽親自前來勸說,將人一一勸回了家。

杜文有些不明就裡,被半拖半拽的上了車,一邊打着噴嚏喝薑湯,一邊很是不解的問道:“師公,爲何阻我?”

正在閉目養神的唐芽微微掀了掀眼皮,輕飄飄道:“不等太子改變主意,你們已經被凍死了。”

開封的冬日絕不是說着玩兒的,就這些平日裡馬都騎不利索的老大人們,還跪諫呢,只怕再過兩個時辰,就要有人先把自己跪死了。

杜文被噎了一下,還是說了自己的考慮道:“太子不會這樣傻,任由文臣死諫毀了名聲的。”

唐芽有些無奈的看了他一眼,嘆道:“生不如死,可好?”

杜文徹底無話可說。

太子固然不會眼睜睜看着這些大臣硬給自己扣上一個不仁的名義,可他也絕對不可能輕易放過這些讓他掉了面子的臣子,若他們還繼續跪下去,吃苦頭是在所難免的。

甚至太子什麼都不用刻意去做,只要稍微晚幾個時辰再叫衆人起來,順便擺出一副大爲感動的模樣,就能順勢博得一個善於聽取諫言的好名聲!

而短短几個時辰,足夠將一些身子骨本就不大好的大臣凍個半死!

雖然從未對任何人提及,可何厲出入大牢留下病根的事情,一直都是唐芽心底的痛,他絕不可能在眼睜睜的放任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唐芽眼中的悔意和痛惜只是稍縱即逝,他立刻就恢復了往日那種波瀾不驚勝券在握的樣子,已經被凍得不行的杜文並未察覺,只是杜文依舊有些擔憂。

“可是師公,這樣半途而廢,會不會適得其反?”

唐芽垂了眼簾,也不解釋,只吐出兩個字道:“不會。”

確實不會,因爲正等着給這些總是愛跟自己對着幹的大臣們一點教訓的皇太子在得知唐芽竟然把人都勸回去之後,立刻暴跳如雷,將室內擺設砸了個粉碎。

“唐芽,又是他,這老匹夫,孤同他勢不兩立!”

他確實是打的好算盤,可不成想唐芽竟然這樣不按常理出牌,更可惡的是那些口口聲聲要死諫的大臣竟然真的就這麼回去了!

若是再拖一會兒,等到他們凍得脾氣都沒了,自己稍微出去作態,必然做什麼都事半功倍。

可如今這些大臣們跪了半日,太子紋絲未動,還是唐閣老親自出面收拾場面,衆朝臣被迫回家,形容憔悴、步履踉蹌,簡直讓見者傷心,聞者流淚。

事情斷在這個不上不下的端口,世人非但不會說太子禮賢下士、擅聽諫言,反而會覺得他頑固而不通情理,不然怎麼會這樣晾着這些可憐的國家肱骨,讓他們白白的在寒風中凍了半天!

可憐見的,其中還有幾位已經年近七旬,聽說沒等被擡上車就快暈過去了呢!

一時間,關於太子剛愎自用,自傲自大,聽不進朝臣意見的議論飛遍全城,充斥在開封城內的各個角落。

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一百零一章第六十四章第五十章第一百零七章第四十九章第六十一章第九十一章第三十三章第七十四章第八十六章第九十三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一百章第六十四章第九十一章第五十章第六十章第一百零九章第一百一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一百一十一章第四十七章第七十九章第五章第二十二章第五十九章第一百章第九章第一百零八章第七十二章第八十三章第三十三章第三十一章第六十九章第六十一章第一百零一章第八十八章第一百零八章第五章第九十七章 【寶寶】第一百一十五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四十五章第三十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八十九章第十七章第七十九章第八十九章第六十一章第七十八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百零六章第十八章第五十二章第八十八章第五十七章第六十九章第十九章第八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四十章第一百一十一章第三十八章第十七章第十章第九十三章第三十六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九十八章第五十一章第二十七章第四十五章第一百一十五章第七十一章第八十三章第九十章 【輕鬆】第七十四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六十一章第十四章第二十四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九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七十七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七章第二十九章第一百三十章第六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八十三章第二十一章第六十一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一百零一章第六十四章第五十章第一百零七章第四十九章第六十一章第九十一章第三十三章第七十四章第八十六章第九十三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一百章第六十四章第九十一章第五十章第六十章第一百零九章第一百一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一百一十一章第四十七章第七十九章第五章第二十二章第五十九章第一百章第九章第一百零八章第七十二章第八十三章第三十三章第三十一章第六十九章第六十一章第一百零一章第八十八章第一百零八章第五章第九十七章 【寶寶】第一百一十五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四十五章第三十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八十九章第十七章第七十九章第八十九章第六十一章第七十八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百零六章第十八章第五十二章第八十八章第五十七章第六十九章第十九章第八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四十章第一百一十一章第三十八章第十七章第十章第九十三章第三十六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九十八章第五十一章第二十七章第四十五章第一百一十五章第七十一章第八十三章第九十章 【輕鬆】第七十四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六十一章第十四章第二十四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九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七十七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七章第二十九章第一百三十章第六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八十三章第二十一章第六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