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牧清寒並不攔他, 待他走後, 卻又叫了管家過來, 吩咐各處護院及小廝加強巡邏,注意上夜, 尤其盯着三位秀才房內動靜, 免得他們做傻事。

這實在不是他小題大做, 當真需得防患未然。

前兒考試還沒開始的時候, 就有一個老秀才進考場前就魔怔了,他們當時都在場,也是看見了的。

後面幾天又幹又熱, 悶得人喘不過氣來,考場內更是難耐,再加上緊張焦躁等諸多情緒,後天又陸陸續續的被擡出來十多個。這些人大多是已經上了年紀、有了白髮的;再者還有幾個年紀輕輕卻體弱的, 都是撐不住, 昏死在考場裡的。

因爲了防止徇私舞弊, 律法明文規定, 考試期間一旦出了考場,無論原因爲何, 皆不得再入內, 故而這些人慢慢被救醒了之後, 竟有幾個登時想不開,哭着喊着就要去投河。

科舉一事便如那千軍萬馬氣勢洶洶去擠一座細細的獨木橋,下面便是萬丈深淵。

過去了, 自然海闊天空前途無量;而過不去,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實在怪不得他們,狀若癲狂,失了讀書人的體面。

每三年一次,便是什麼生疏的活兒也都上手了。

因爲考中者必然是少數,每次考完或者是考到一半,必然有許多人一時想不開,就想要尋短見:撞牆、投河、上吊,什麼花樣兒都有。又因爲濟南還有幾十處大小湖泊、泉水,故而比別處多一項選擇:投湖。

考上考不上另說,總不能眼睜睜看着出了人命官司,於是次數一多,當地衙門也不得不被迫演練出來。

今年水位雖然下降了,可大明湖、城外護城河周圍,再就是城內幾處成規模的水泊周圍,都已經叫潘一舟提前安排好了健壯的衙役與調撥過來的兵士。人人手持竹竿,腰繫漁網,還有專門下去撈人乘坐的大小船隻、漂子,一天十二個時辰,晝夜不休的守着,但凡有人想不開便動手撈起來,十分熟練。

除了中場被擡出來的幾位外,考試結束後整整半月估計都不得閒!

有才從考場走出來,覺得自己考中無望,乾脆就哭着直奔水邊,一躍而下的:

還有原先覺得不錯,回去越想越不對,半夜爬起來要上吊的;

更有跳了一個地方沒成,給人撈起來之後又換另一處再跳的……

光是放榜當日,就忙壞了諸多衙役兵士,各處陸陸續續撈起來的怕不有三、四十人之多!

便是那許多有考生投宿的客棧老闆們也需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叫了夥計,每日在各房間外頭巡視,便是生怕那些此番不走運的秀才公們想不開,一氣在自己店裡上了吊。

往年不是沒出過這樣的事,影響做生意不說,又晦氣,更倒黴的還可能惹上官司。大約每年都能聽到內外傳言,說哪裡哪裡的客棧裡頭又有學子上吊了,消息傳開後便無人再敢來,老闆不得不捲鋪蓋回老家的……故而不得不上心。

有了這些前車之鑑在,饒是牧清寒知道自己這幾位師兄弟同門都是心性曠達之輩,也不得不小心防備着。

萬一,萬一呢?!

不說他,就是牧清輝這個做買賣的也時刻關注着。

考試的結果一出,他又親自反覆確認了,見當真自己熟悉的幾位秀才公均榜上無名之後,也十分感慨,還唏噓了好一番,然後又特地打發心腹過來詢問情況。

牧清寒感謝了他的關心,只說這邊有自己就夠了,暫時沒有什麼異動。

“我知道兄長最近剛升了會長,十分忙碌,已是忙的腳不沾地,我無力幫襯便罷,又怎能還叫他掛懷?再者我們是至親兄弟,若有事,必然頭一個找他,難不成還去外頭現抓人去?”

那心腹聽後也笑了,又道:“大爺說了,他是個大老粗,便是不通詩書也明白科舉一事萬分艱難,諸位秀才公小小年紀,便是多等幾屆也無妨。豈不聞好事多磨?前頭略吃些苦,好福氣便在後頭了!”

這人着實口舌伶俐,饒是此刻牧清寒心情苦悶,也給他逗笑了。

牧清寒隨手解了錢袋扔過去,也不看裡頭多少銀兩,只笑道:“得了,哥哥那頭也離不得人,你且去吧,只說這邊一切都好,叫他不必擔心。”

那人身手敏捷的接了錢袋,笑嘻嘻的謝了賞,又說了些好話才走了。

牧清寒一個人站在原地,許久才嘆了口氣。

好事多磨,好事多磨啊!

可但凡能一擊即中,誰又願意多受磋磨?不過失利後的勸慰罷了。

杜文一夜未眠,只把兩隻眼睛睜的大大的,呆呆的看着頭上帷帳,腦子裡亂哄哄的。

沒中,我怎麼會沒中,不,我怎麼能不中呢?

想必爹孃妹妹也都在家翹首以盼,等待我的好消息,如今我卻在孫山之外,還有何面目再見他們?

其實在下場之前,他也仔細衡量過,自己年紀畢竟太小了些,經驗不足,歷練不夠,閱歷也不豐富,對於許多典籍的理解也不夠深刻。

他也曾想過落榜的可能性。

但畢竟只是猜測而已,而已呀,萬一我中了呢?我的學問不是得過老師,乃至書院諸多教授們的交口稱讚的嗎?他們都是飽學之士,會對我讚賞有加,那麼……萬一中了呢?

但今時今日,直到這種事情真的發生了,他卻突然意識到竟然會是這般難受。

若是我中了。

若是我中了……

唉,我竟然沒中!

老師,爹孃妹妹知道了,該有多麼失望呀!

我當真辜負了他們。

次日一早,杜文也沒有出去吃飯,繼續悶在屋子裡。

放榜前後,書院給了他們參與考試的學子共計十日假,便是用來調節自身或是四處應酬,是以他不必急着回去。

可他卻也什麼都不想做,或者說根本想不起來自己要做什麼。

雖不似寒冬,有那麼一瞬間,杜文卻有了點兒萬念俱灰的意思。

唉,我沒中呀!

也不知過了多久,外頭有人敲門,他也懶得應。

片刻之後,牧清寒推門進來,手中還擎着幾捲紙。

他徑直來到裡間,看見兩眼圓睜雙目佈滿血絲的杜文,就將手中的紙卷兒遞過去,道:“這些是此次中舉的前十名的試卷,我都命人抄了幾份回來。”

話音剛落,就見杜文眼睛刷的亮起來,也不發呆了,猛地一把抓過,然後一骨碌爬起來,就這麼披頭散髮的蹲在牀上埋頭猛讀。

他一夜未睡,此刻看上去卻精神得嚇人。

杜文看得極快,不過片刻就看完一篇,然後丟開手,又看第二篇,再看第三篇,第四篇……

一口氣將試卷都看完之後,他維持着原先的姿勢,坐在原地發了會兒呆,又突然重新將被自己丟成一堆的試卷通通收集起來,埋頭看了第二遍,第三遍。

這一看就從早上看到正午,他在這兒看,牧清寒就站在旁邊兒看他看,也不說話,室內只餘下杜文翻閱紙張,以及時不時從他口中擠出來的喃喃之聲。

中間外頭幾次有人過來,詢問什麼時候開飯,都被牧清寒無聲遣走了。

一頓兩頓不吃飯也餓不死人,想來杜文眼下也無胃口。但倘若他的心結不盡早打開,這便要完了!

也不知過了多久,亦不知杜文將牧清寒帶回來的那些試卷手抄卷,看了多少遍……

他突然將手中的試卷都丟開,然後將自己狠狠丟到牀上,後腦勺砰的發出一聲沉重的悶響。

杜文自己也被摔得眼前發黑,眼冒金星,可他卻只是仰面朝天的躺在那兒,兩隻眼睛直勾勾的,表情風雲變幻,說不好究竟是個什麼模樣。

他躺了許久,似乎是在等暈眩過去,又似乎是在整理雜亂的思緒,只是過了許久才喃喃道:“誠不我欺,誠不我欺,我不如他們多亦!”

說老實話,在得知自己落榜之後,杜文也曾起過許多不甚光彩的念頭,譬如說:

我素日裡那樣好,卻不得中,是不是有什麼內幕?再者潘一舟同老師不睦,是否蓄意打壓我陳安一派?

可他之前卻甚是欣賞郭遊郭曠之,若說是打壓,卻又不像……

然而此刻見了這些人的試卷,他才突然明白,不是有內幕,而是自己當真還不夠好!

天下果真藏龍臥虎!

這十人中,竟有四人從未在府學就讀,之前也無甚名聲!可他們卻依舊文采斐然,做的錦繡文章,又言之有物!

較之他們,自己做的又算什麼文章!不過是窮酸書生無病呻吟罷了!

杜文又將自己關在房間裡一整天,又挑燈夜讀,次日一早便如脫胎換骨一般。

他先叫了水,痛痛快快的泡了個早,然後將頭髮梳的整整齊齊,穿好簇新的道袍,帶了板正的頭巾,親自去書鋪,將那些個不知積壓多年,乃至都堆了不少灰塵在上頭的歷年前輩們中舉人、進士的文章、選本都買了。

因錢不夠,他還特地找牧清寒借了一筆。

接下來幾日,杜文幾近不眠不休,每日不過四更剛過便要起牀,點燈閱讀,又加倍練習書法,夜裡更要到二更過後才睡下,十分忙碌。

到了該返回府學那日,杜文甚至親自拜會了山長,師生二人關門長談一番,山長竟準了他的假,許他自己在家用功。

自此之後,杜文越發勤奮刻苦,也不去書院了,只在家中看一衆前輩們的大作,間隙中又做些個詩詞,或是練習騎射等六藝,竟比在書院是更勤勉數倍!

洪清同郭遊開始見他一反常態閉門不出還十分擔心,生恐這位素來張揚肆意的小師弟、同窗想不開,還欲來勸,哪知後來發現他是真的一門心思在用功,也就丟開手。

這日杜文正捧着一卷元順元年狀元公江桂所著的詩集,看得是如癡如醉,手舞足蹈,時不時停下來閉目細細回味一番,當真不忍釋卷。

彼時牧清寒下學歸來,一進門剛要說話,杜文便朝他一擺手道:“天大的事也且等等,待我讀完這幾句。”

牧清寒素知他的書呆子脾氣,一旦看的入了迷,便是外頭天上下刀子也顧不得,真的就坐在一邊等他讀完。

約莫過了一盞茶時分,杜文讀完了,又對着詩集好一番長吁短嘆,這才收拾好過來,笑道:“寫的真真妙極,叫人回味無窮,若不叫我讀完,我便什麼都聽不進去,什麼都做不得,端的是牽腸掛肚。”

末了又惋惜道:“可惜天妒英才,若他活到如今,還指不定會有多少今世大作,當真沒得福氣,卻是我們沒得福氣!”

說的牧清寒也笑了。

杜文自己吃了兩口茶,突然想起來什麼似的說:“可巧你回來了,我正要同你商量呢。我預備外出遊學,不日便要回稟了山長,擇日啓程。”

“什麼?”

這話直接將牧清寒要說的盡數堵在肚中,直接把人驚得跳了起來,難以置信的看他。

遊學?這個時候?!

杜文不以爲意的又重複一遍,頗有感慨道:“連日來我苦讀前輩們的大作,頗有所得。”

說着,他便站起身來,緩緩道:“觀古往今來有所成者,譬如說大文豪,大詩詞家乃至有名的好官,哪一個不是見識廣博、胸有丘壑的?他們不光讀書,更將這大好河山都藏於心中,自然字字珠璣。可憐我一人窩在這裡死讀書、讀死書,腦中空空,心中癟癟,偏還自以爲好得不得了,自然寫不得好文章,說不出真道理!”

他轉過身來,又道:“如今但凡市面上有的書,或是府學內的藏書,我已經翻閱過了的,如今都記在心中。只記雖然記住了,可總是浮於表面,真正蘊藏其中的大道理一知半解,說到底,也還是什麼都不懂!我若再繼續呆在這裡,也於增進無益,不若出去走走,也看些個民生民情,總好過閉門造車。”

“莫要胡鬧!”他話音剛落,牧清寒便急道:“你可知此時外頭是個甚情形?城中有重兵把守,自然太平無事,可外頭那人煙稀少、田地荒蕪的地方難不成還少了?真餓殍遍地。眼見着再過兩個月,便要入冬了,到時萬物蕭瑟,酷寒難當,餓死凍死者無數,瀕死之人便是做出什麼禽獸不如的事情也不爲怪,你這麼出去,同尋死無疑。”

見杜文還欲再言,牧清寒又道:“莫說是我,便是師兄、老師,乃至你父母妹妹知道了,也必然不許的。”

被他劈頭蓋臉說了一通,疾聲厲色,杜文卻不生氣,只是笑道:“難不成我就是那般莽撞的糊塗人,偏要在這檔口去尋死?只古往今來多少名人異士都是要出去遊學,增長一番見識的,就是尋常學子,難道外出遊學的少了?聽說頭幾年郭曠之還出去過兩回呢!我如今也這麼大了,只窩在一方小天地,一味的坐井觀天,能有什麼出息?”

說到這裡,他又搔搔額角,略顯靦腆的說道:“不怕說句自傲的話,你我這次雖因種種緣由不曾中,日後也必然是要爲官一方的。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這豈能是空話?可若連蒼生是個什麼樣子都不知道,又談什麼立心、立命、繼絕學、開太平,又做的什麼官?”

他的聲音慢慢大起來,最後幾乎在喊,一張臉也漲的通紅,顯然方纔所言盡數發自肺腑,叫人震動不已,無從反駁。

牧清寒被他說的啞口無言,然而終究不放心:“可偏要眼下?外頭又是天災,更不少人禍,你若貿然出去,萬一有個什麼差池,當真悔之晚矣。”

他還是被杜文說的動搖了的,不然也不至於這般委婉。

萬一有個什麼……

大災之年,天災所及之地民不聊生,餓殍滿地,不乏食人慘案!

杜文區區一介書生,萬一遇到歹事,即便僥倖保命,只要身體殘缺便不得入朝爲官!待到那個時候,官都做不得,還談甚麼造福萬民!

“我都想過了,”杜文認真道:“如今我身上有秀才的功名,依據律法,只要求得一方父母的文書便可走官道,宿驛站,便甚難遇到劫匪。危急時刻更能求得當地官府乃至書院的庇護,如此一來危險便小得多了。”

大祿朝當真優待讀書人,可即便是此等優待,也並非每個讀書人都享受得到。

就好比這個“但凡求了一方父母”一條,怕不就能刷下十之八九:

試問有多少讀書人有那個機會接觸到父母官?即便是有,又有幾人能有那膽魄上前求?再者即便是求了,父母官也必然不會有求必應,需得是才華出衆,得了那官員青睞的,難度不可謂不大。

頓了下,杜文又說道:“再者,我這些年也跟着你同阿唐學了些拳腳在身上,也騎的好馬,說句不好聽的,真要遇到什麼,我打不過難不成還跑不過?我這條性命,自己卻也寶貝得很。”

此刻牧清寒心中着實雜亂的很,既佩服他有這般心胸境界,又確實知道出去危機四伏,更說不得便有性命之憂!

他一時陷入天人交戰,聽了這話只沒好氣道:“什麼拳腳!當真有了三兩染料便要做染坊!你那些個拳腳不提也罷,如今連張硬弓都拉不開,也不過在一堆兒書生裡頭糊弄外行人罷了,若當真遇着莽漢、劫匪,怕還不夠人家燙酒下菜湊做一碟!”

杜文見他不似方纔強硬,便知自己的話起了功用,當即哈哈大笑道:“此言差矣,君不見善騎者墜於馬、善水者溺於水,便是阿唐恁般勇武,卻也不敢說是天下無敵吧?習得拳腳不過爲了強身健體,更爲不時之需,夠用便罷。”

見他又要舌戰,牧清寒只得作罷:“罷罷罷,我說你不過,也不同你廢話,此事容後再議!”

一看杜文這個樣子,牧清寒就知道是主意已定的,且此人着實是頭犟驢,若無強有力的外援,單憑他一己之力着實難以撼動,只得暫時擱置。

待要不說了,他又實在不甘心,嘆了口氣又道:“話雖如此,可若真要遊學,你何不再耐心等兩年,屆時天下太平,你再遊學不遲!旁人也放心些,何苦此時此刻去冒此等風險。”

“此言差矣!”杜文正色道:“我雖是文人,也比不得你拳腳威猛,可好歹也有一副鋼筋鐵骨,豈可只圖安逸?那我成什麼了,當真白讀聖賢書。”

他一甩袍袖,朝外頭一指,忿忿道:“我雖說不準知府大人爲人如何,卻也敬佩他所作所爲。想必你也瞧見了,他當真也是親歷親爲,每每賑災或是安撫災民,都要深入其中,何曾見他高高在上,只動嘴皮子指揮的?一方知府,堂堂四品大員都如此盡心盡力殫精竭慮,你我不過小小秀才,又怎可貪圖安逸?再者歌舞昇平又有甚好看!越是大災之年看到的才越加珍貴。沒了粉飾太平,入目皆是百姓疾苦,見過之後必然心中有數,日後讀書也不再只是紙張筆墨那般輕飄飄,便是日後有幸爲官作宰,也有了分量。不然說一千道一萬,也不過紙上談兵罷了!”

牧清寒原以爲杜文只是一時興起,或是因爲這一次不中,終究走不出這個彎兒來,故而想要出去散心,這才力勸。不曾想他竟然考慮得這般深入,這般周全,一時也不知該說什麼好了。

但他的反對也不是毫無道理,如今整個東北一帶幾乎天下大亂,雖然聖上竭力督促,大局已經穩定,然小騷亂不斷。再者馬上便要入冬了,到時候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生活越加艱難,世道自然更亂,讓杜文這麼出去,着實不安全。

兩人一時無話,半晌,杜文率先打破僵局問道:“好了,先不說這個,我也不是明天說走就走的。對了,方纔你進來,我瞧你似有話要說,是什麼?”

牧清寒聞言忙收斂心神,暫且將諸般心緒都壓下,說道:“書院中此番中舉的學子前日便已收拾行裝,在一隊士兵護送下沿官道進京去了,預備來年二月的春闈。昨兒山長傳下話來,說明日知府大人要來學裡,有話要說,務求一人不少,我特下山來找你。”

濟南府學遠在城郊,據此地甚遠,且如今爲防止流民作亂,城門開閉時間大大縮短,若等到明日一早再趕路,怕是來不及,不若今晚就住過去,也好從容應對,因此牧清寒特地下山過來接他。

如今他們兩個着實弄不清知府大人葫蘆裡頭賣的什麼藥,對此人感覺甚是複雜,自然也無計可施。

杜文聽後也不猶豫,當即簡單收拾了行囊,吃過飯後便同牧清寒一道回學裡去了。

次日,潘一舟果然來府學,對着一衆秀才們訓話。

因府學中亦有許多上了年紀的老秀才,不少人家境貧寒,讀書幾十年未有所成,反倒鬧得窮的快要扒下褲衩當了換錢,此番不得中,日後希望越加渺茫,便有幾人想不開。

當街嚎啕大哭者有之,跟風隨大流投湖跳河者亦有之。更有甚者,竟跑去城中一等一的酒樓大肆吃喝,只嚷嚷道“吃遍酒樓美食便去尋死”。怎奈那酒樓美食甚多,他從一大早吃到深夜都沒吃完,整個人都要撐死,只覺得全天下都同他作對,想順順利利按計劃尋死都不成,便又伏案大哭。

最後還是掌櫃的看不下去,打着哈欠上來攆人,又將賬目算與他聽。

結果中年秀才不聽便罷,一聽,登時就爬上窗臺,要立即跳樓!

原來他折騰一天,點菜時只撿着貴的叫,什麼醋白腰子、三鮮筍炒鵪子、烙潤鳩子、湖魚糊、炒田雞等,滿滿當當擺了一大張八仙桌兀自放不下!又要了許多壺平時不捨得喝的瓊漿美酒,什麼錦波春、浮玉春、秦淮春、銀光的,把自己灌個爛醉如泥。便是喝不完的也都潑了,醉醺醺的喊什麼敬天地鬼神……

胡鬧的時候尚且不覺得,左右要尋死了,可如今一聽報價,竟禍害了將近五十兩銀子!

便是殺了他也不值這許多銀兩!

那店家大怒,又急又氣,立即招呼夥計將他從窗子上頭揪下,又憑他的府學文生服找到學裡……

潘一舟知道後登時火冒三丈,便是府學諸位教師也都十分惱火,這豈不是丟人丟到姥姥家!

他們所惱怒者,卻並非學生窮的付不起賬,而是那等明知付不起便要裝傻賣瘋,以死相逼的賴賬行徑,這便同那些個地痞無賴有何分別!

時下文人大多清貧,便是文官也窮者甚多,遠不如練武之人發家來的快,放到朝堂之上另有一句話,叫“窮文富武”,這大約也是文武官員不看不順,長期不睦的緣故之一吧。

然文人並不以貧窮爲恥,他們最引以爲豪的卻是自己一身傲骨。

可如今鬧出這一出,且不說將整個文人系統的臉面都丟盡了!

盛怒之下,許多教師就要將此人踢出府學,永不接納。還是山長念在他平素舉止良好,也有些個才氣,假若真的攆他走了,怕不是真要投湖自盡,這纔將人好歹留了下來。

只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他鬧出這樣天大笑話,斷然不能輕飄飄揭過。

潘一舟今日拿他出來當衆訓斥,以正典型暫且不提,便是山長也叫他寫了欠條與那店家,又讓他做各種抄寫文書和打雜的活兒,賺的銀錢一應都用來還賬;再者,他需得以實力服衆,若是每月考覈不能得到甲等,便是有自盡風險,府學也不可再留他了。

潘一舟果然先將此人罵了個狗血淋頭:“當真是好出息!學問沒見的長進多少,倒是市井無賴那等撒潑的手段高明瞭,便是沒有銀子又如何?左不過一死便罷!”

直罵的那人臉上快要涌出血來,腦袋幾乎扎到胸口。

見下頭好些學子吃吃做笑,潘一舟又高聲呵斥道:“有甚好笑!爾等皆是府學學生,穿的一色服飾,在外人看來便是一黨!你們笑他,焉知不是在笑自己?此等幸災樂禍的行徑,便是君子所爲了?”

衆人便都忙收斂笑容,垂首肅立,大氣不敢出。

潘一舟又衝他們道:“且莫僥倖,本官還沒說完吶!失態的便只他一人不成?真當本官是瞎子,還是那諸多百姓都是瞎的?勝敗乃兵家常事,誰又敢說自己一帆順風的!吃一塹長一智不懂麼,嗯?素日裡一個個唸書唸書,書都念到狗肚子裡去了,不過幾番不中,便要尋死覓活,聖人言也是這樣教導你們不成?!”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餓其體膚……你們可都還沒餓着呀,這便要死了?若要死,何苦等到現在,勞民傷財,又禍害這許多糧食!”

衆人都聽得目瞪口呆,便是旁邊站立的許多教師也都不覺張大嘴巴,倒是山長依舊立得住,並無什麼不妥,想來對知府大人作風早有所耳聞,故而不驚慌。

卻說曾有幸得見肖易生大怒的杜文、牧清寒和洪清三人,卻都是呆了,一個個張嘴瞪眼,又面面相覷,均從彼此眼中看到了驚訝:

難不成天下的文官都是一個稿子刻出來的?!分明是政敵,怎的還如此相像,便是罵人也一般無二……

只好歹自家老師略文雅些,當真從頭到尾沒得一個髒字,而這位知府大人則樸素的多了,上來就“書讀到狗肚子裡”,更接着就要他們“去死”!

三人還在發呆的當兒,潘一舟已經中氣十足的罵完了,只臊的一衆學子脖子都泛紫,恨不得此刻便去死一死,然而卻又不敢。

想他們都是府學就讀的秀才,便是走到哪裡也禮遇有加,何曾被人這般痛罵過!偏還無力反駁!

待潘一舟罵完了,罵夠了,罵過癮了,這才略整理下自己依舊一絲不亂的鬍鬚,語氣陡然一變,又平心靜氣的安撫起來。

他道:“做學問一事沒得捷徑,要的便是日積月累,爾等即中了秀才,便是天資上乘,只要潛心鑽研,假以時日,必有所成!便是一回兩回乃至三回四回中不了也無妨……”

衆人紛紛稱是,又恭敬行禮。

說完這些之後,潘一舟又話鋒一轉,語重心長道:“我既到了此地,任了知府,說不得要督促你們,仗着資歷老些,多說幾句罷了。”

有了他方纔的雷霆之勢,誰還敢有旁的聲音?便是不想聽他說,也得硬着頭皮聽下去,因此便都道不敢。

不知是不是杜文的錯覺,他似乎覺得這位知府大人的眼睛往這邊瞥了好幾回……

“舉人,秀才,都是一步步考上來的,可內中卻大有不同!”

“秀才取才,舉人取士!前者重才華,但凡你有才氣,勿論經史子集詩詞歌賦中的哪一樣,都可取而中之!後者重行事,皆因舉人便已是半個官,非常之時即可走馬上任也非不可,看的自然便是處事之法,爲官之道!再只洋洋灑灑寫些個虛有其表的華麗文章,卻是不能夠了!”

“才子,卻未必做得好官!”

此當真乃肺腑之言!

在場許多秀才都已過而立之年,可活到這般大了,竟從未有人說過如此推心置腹的話語!

故而會場先是一片死寂,繼而轟然炸起!

近千名學子都顧不上什麼體統風度,要麼瞠目結舌,要麼捶胸頓足,更有甚者乾脆涕淚橫流,對着上頭的潘一舟拜到在地,大呼恩師。

杜文只覺得腦海中嗡的一聲,在這一瞬,彷彿周遭一切皆化爲烏有,天地萬物不復存在,只餘下一個他。

“才子,卻未必做得好官!”

無數念頭在他腦海中飛馳而過,紛紛揚揚,如同童年寒冬臘月漫天飛舞的雪片,遮天蔽日;又好似某一夜鋪天蓋地的雷雨,傾斜如注,天邊捲起滾滾悶雷,叫人無處藏身。

是了,當今聖人是位極其務實的天子,朝中得重用的也多是務實的官員,那麼他們這些儲備官員……自然也要務實!

冥冥之中,他好像抓住了什麼,只是還略有些模糊,需要他自己繼續探索。

他神色複雜的看着幾丈開外的知府大人,心緒翻滾。

不知是否巧合,下一刻潘一舟竟也望了過來。

杜文本能的一愣,既然像是下了什麼決心一般,緩緩拱手,對他遙遙一揖到地。

也許知府大人根本就沒有看他吧,因爲他好似全然沒瞧見這個政敵的弟子對自己施禮一般,面上照例無悲無喜,只是平靜無波的轉了開去。

杜文立在原地,眨了眨眼睛,又緩緩吐出一口氣。

政敵啊……

這世間究竟有沒有真正的是非曲直和恩怨對錯?

讀書和爲官做宰,究竟有什麼分別?具體的分別又在哪裡?

而所謂的朝堂和官場又究竟是什麼?黨、派鬥爭又是什麼?

若當真同傳言一般慘烈血腥,潘一舟這麼做,是否是在給自己培養未來的政敵?

他是當真肆無忌憚,亦或是對自己就那麼自信,自信無人可以擊倒魏黨?

杜文覺得自己半夢半醒間隱約明白了許多,卻又好似平添無數越加看不透的謎團……

旁邊的牧清寒覺察到他的不對勁,悄聲問道:“怎麼?”

杜文回神,搖搖頭,低聲道:“只是覺得……世間諸事,當真複雜得很啊。”

所以,他更該出去走走看看了。

作者有話要說:

嗯,看到上一章的評論中,不少人說到哥哥的,我儘量都回復了,在這裡集中說下哦。

杜文這個人呢,我還是花了比較多的精力去塑造的,儘可能真實,有血有肉。

先注意一點哈,我覺得哥哥目前的狀態不是飄,可能稍微有點膨脹,但這也情有可原,因爲他年少成名啊!當年,也有可能是大祿朝歷史上第二年輕的秀才,聖人都親自表彰過了啊,絕對是一件值得任何人驕傲的事情!而且他確實有才華,在府學內力壓羣雄,換誰在這個年紀,誰也該小小的得意一下了。

換我被□□公開表彰,還有可能留名青史,我早就激動地昇天啦!

但他也確實有點想當然了,迫切的想要中舉,想中進士,在這裡面也有很大督促的因素是想要減輕家人負擔,因爲前面也說過,當初他迫切的要求下場考秀才,也是不想妹妹再這麼累。

只是科舉真的太難了,而且哥哥前期太如魚得水啦,太順了,所以就想當然,倒不是飄或是怎麼的。其實他屬於那種“我有本事我就使出來,你有本事我就服你,也不嫉妒”,比如說當初被郭遊奪了案首的時候,一開始驚訝,可見了郭遊之後馬上心服口服,更迅速跟他成了好友,所以性格方面還是很包容的,可塑性很強,只是一直缺乏蛻變的機會。

而且你們發現沒,現階段的他更適合當一個純粹的學者,或是那種不顧一切黑臉死諫的剛硬文臣,就是前面有一章裡面濟南府學山長給肖易生寫的信裡對他做的評價“有才華,但過剛易折”,總而言之就是不懂變通,需要多經歷一些事情磨練一番,才能成長爲真正意義上的文臣。

畢竟十六七歲的少年郎,還很稚嫩~\(≧▽≦)/~啦啦啦。要是一出場就大殺四方,將一干官場老狐狸都壓制得死死的……太玄幻啦!

後面會有很多事情,推動兩位小哥哥迅速成長、轉變,變得富有擔當噠~麼麼噠~!

第二十六章第八十六章第六十八章第八十六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六十五章第一百零五章第十九章第二十八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第二章第六十二章第六章第七十九章第七十二章第十八章第九十四章第三十七章第八十章第三十七章第十二章第四十章第六十二章第七十六章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結局】第三十三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九十章 【輕鬆】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七十八章第五十八章第十九章第八十九章第三十九章第七十七章第四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二章第十一章第六十二章第八十九章第一章第一百一十五章第一百零六章第三十八章第四十六章第一百一十章第六十九章第三十二章第四十四章第八十六章第九十九章第五十八章第六十二章第五十五章第一百零九章第三十四章第十七章第二十二章第一百零一章第八章第五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九十六章第五十三章第七十六章第八十八章第十九章第四十八章第十三章第133章 番外【郭遊】第五十九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第二十四章第一百零四章第七十六章第六十九章第九十五章第四章第五十三章第一百零九章第四十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二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百三十章第十九章第六十五章第二十四章第八十三章第十五章第二十六章第八十五章第二十五章第九十一章第九十七章 【寶寶】第六十八章第八十三章
第二十六章第八十六章第六十八章第八十六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六十五章第一百零五章第十九章第二十八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第二章第六十二章第六章第七十九章第七十二章第十八章第九十四章第三十七章第八十章第三十七章第十二章第四十章第六十二章第七十六章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結局】第三十三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九十章 【輕鬆】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七十八章第五十八章第十九章第八十九章第三十九章第七十七章第四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二章第十一章第六十二章第八十九章第一章第一百一十五章第一百零六章第三十八章第四十六章第一百一十章第六十九章第三十二章第四十四章第八十六章第九十九章第五十八章第六十二章第五十五章第一百零九章第三十四章第十七章第二十二章第一百零一章第八章第五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九十六章第五十三章第七十六章第八十八章第十九章第四十八章第十三章第133章 番外【郭遊】第五十九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第二十四章第一百零四章第七十六章第六十九章第九十五章第四章第五十三章第一百零九章第四十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二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百三十章第十九章第六十五章第二十四章第八十三章第十五章第二十六章第八十五章第二十五章第九十一章第九十七章 【寶寶】第六十八章第八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