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今日秋遊, 便是全民同樂, 到了專門遊玩的場合, 一衆太太奶奶和姑娘們也都很放的開,老遠便聽她們大說大笑, 可若是知道她們底細的人細看便能發覺, 官商出身的還是涇渭分明, 甚少混雜。

因此次杜文考試名次靠前, 又頗年幼,杜瑕也是個風雲人物,她剛一下車, 好些人都遠遠的衝她微笑招呼,十分熱情。

杜瑕自然先去見過元夫人,不免又被她拉着說了幾句話,好一會兒才得脫身。

稍後她跟肖雲邊走邊看景, 幾個丫頭在後面不遠不近的跟着, 肖雲就道:“娘是真喜歡你, 我有時候瞧着也眼熱呢。”

杜瑕笑着去捏她的臉, 又假意抽動幾下鼻子道:“呦呦呦,好酸的醋味兒, 卻不知是哪裡來的?”

肖雲臉上微微泛紅, 跟她嘻嘻哈哈鬧了一會兒。

杜瑕細看她氣色, 只覺得比往日好了些,且雙目也頗有神采,臉上似乎也長了些肉, 便喜道:“如今身子可大好了?今兒鬧了這麼久,竟沒大見你喘,臉面也紅潤。”

誰不願意有一副健康的身體呢?肖雲聽後也歡喜,從丫頭手裡接了團扇,輕輕扇着道:“果然好了?不瞞你說,我自己也覺得鬆快了好些呢,只是不大敢認,夜裡睡得也好了。”

杜瑕愛她爲人,聽了這話也替她高興,又問了幾句,知道早前元夫人專門給她請了個女師傅,現如今也時常跟着做些養生,再配合吃藥調理,自然慢慢見好。

“多活動纔是正經,好吃好睡,夜間如若睡不大安穩,便燙燙腳,再喝些個熱牛乳,我自己試過的,有用呢。”

肖雲一一記下,又道謝。

前頭已經有知縣府裡的丫頭小廝在河邊樹蔭底下設了小几、毯子,上面白了好些時令瓜果並幾盤圓滾滾胖乎乎,金黃可愛的月餅。

肖雲和杜瑕過去坐下休息,也嚐了些。

因爲那月餅甚大,便都有人切成小塊兒端上來,杜瑕每樣都嚐了一口,內容竟十分豐富,比後世也不差什麼。有乾果膏兒的,棗泥的,豆沙的,瓜瓤的,還有蛋黃、鹹肉等十分豐富,更有玫瑰等鮮花口味的,都很美味。

見她愛吃,肖雲就笑說:“前兒派人給你們家送的也是這廚娘做的,只是這兩天她又想出來幾個新口味,你若喜歡,回頭我再打發人送去。”

杜瑕也不推辭,只點頭笑道:“那我可是有口福了,你只多多的送,我一準兒來者不拒。”

兩個姑娘在樹下笑成一團。

這卻是一棵桂花樹,本身氣味就十分香甜,再叫這熱天氣一薰,越發濃郁了。

鬧了一會兒之後,杜瑕便起身看桂花,又從上頭挑了兩支好看的摘下來,小心的編成一個手環。

肖雲早知她手巧,如今親眼見了,越發讚不絕口:“哎呀,可真好看。”

杜瑕笑了,招手叫她過來,肖雲當真笑嘻嘻的過來,乖巧的模樣耿直小貓兒崽似的惹人憐愛。

杜瑕拉着她的手,將桂花手環給她戴上,又端詳一回,再瞧瞧這個小姑娘,笑道:“可真好看。”

“哎呀,你可真是!”肖雲忍不住噗嗤笑了,臉上泛起一片紅暈,卻也還是舉着看,覺得十分美麗。

熟了之後,杜瑕就好似被激發怪阿姨脾性,就喜歡逗這個容易害羞的小姑娘,當即道:“這纔是真正上等自然桂花香呢,可不比什麼香囊香袋香墜兒雅緻多了?”

肖雲點頭稱是,當即解下身上的八寶桂花香囊,叫丫頭重新給自己換了個空的,權當裝飾。桂花味濃,如今天兒又熱的很,若是全身帶香,只怕要薰倒人啦!

就聽那邊杜瑕又來了句:“你這樣害羞,若是日後說婆家可如何是好?”

話音剛落,杜瑕自己就先笑起來,肖雲一張小臉兒都紅透了,也不管香囊還沒帶好,當即拔腿去追,口中嚷道:“你這可真是,真是,看我不打你……”

因還是九月,天氣有些燥熱,走了這段路又鬧了一回之後,兩人額頭便微微見汗,都拿扇子輕輕的扇動。肖雲帶的丫頭又端上來兩盞雪泡縮皮飲,正是有解暑熱、乾渴、消暑毒的功效,恰對這個景兒。

裡面放了些荷花蜜,聽說也是用什麼泉水沖泡的,喝起來自有一股甘甜清香,一盞下去,果然人都清爽自在了許多。

算來杜瑕來這邊卻也有小半個時辰了,仍舊沒看到方媛等人,原先是覺得來人太多,找不過來,可如今總覺得哪裡不對勁,約莫是被誰絆住了。

現在有了這個想法,她接下來在四處逛的時候就更着力尋找,果然就在一棵柳樹下發現了正在與石瑩等人爭執的方媛和萬蓉。

兩邊雖然隔得遠,可看她們的表情動作,也能猜出必然不是什麼和諧友好的氣氛。

杜瑕也只熟悉她們三個,周圍的幾個姑娘卻都不大認識,正皺眉呢,耳邊便響起肖雲不緊不慢的解說:“……都是縣內幾個秀才的姐妹,只不是同一屆的。”

雖說都是秀才,可世上能有幾多如杜文、牧清寒、洪清之流十來歲就早早中了的?竟都是二三十歲,他們的姐妹自然也沒有多麼年輕,因此不過豆蔻年華的石瑩放在裡面便格外顯眼。

杜瑕跟石瑩一直關係不大好,也看不慣她的做派,眼下必然是石瑩又找別人麻煩了,自然不能坐視不理,就跟肖雲告罪一聲,先帶着小燕快步過去。

還沒走到呢,就聽石瑩大聲道:“我們都是在這裡談詩論畫的,你這麼大的人了,竟也沒正經讀過幾本書,快離了這裡吧,別用銅臭薰臭了我。”

方家、萬家之流雖祖上老家是陳安縣,也已經兩代人在外過活,落到旁人眼中便是外來戶。可偏偏就是這外來戶,竟無比豪富,力壓原先風光的數家,成了結結實實的陳安首富,當家的又豪爽大氣,竟十分風生水起,於是有一干心胸狹隘的便都不自在起來。

原本石家雖算不得一流富裕,可也着實叫人不敢輕視,哪知方老爺帶着幾個兄弟一回來,竟就將他們生生壓下去,原先的一流立時成了二流,二流也變成了三流,這口氣如何忍得下?

石瑩對方媛和萬蓉的態度一直很矛盾,既羨慕她家豪富,巴不得上趕着親近;又嫉妒她們搶了自己風頭,恨之入骨。

只因原先自家到底奈何不得方萬幾家一處的龐然大物,也只得忍耐,又因着方媛是個直腸子,並不難相處。

誰知突然有一日,不知哪兒個犄角旮旯又躥出來一個杜瑕!見面頭一遭就害她吃了方媛的排頭,引得無數人看她笑話,實在可惡!

石瑩卻不找自身原因,只一味記恨方媛和杜瑕等叫自己下不來臺的人,久而久之,恨意漸濃。

如今喜的是石仲瀾順利中了秀才,石家現下也出了正經讀書人,一朝揚眉吐氣,便覺得方家、萬家之流也算不得什麼了。

我哥哥是知縣老爺的入室弟子,更是秀才公,你不過一屆商賈,算什麼東西!

尤其石仲瀾中了秀才後,本就熱鬧的石家越發賓客盈門,無數熟的不熟的人紛紛前來恭賀、拉關係,只禮物就收了好些!

石瑩越發得意,也越發的不將方媛等人看在眼中,現下便集結一衆讀書人家的女眷過來找茬,當衆削麪子,眼睜睜看着她們吃癟,心中真是說不出的痛快!

周圍幾個姑娘、媳婦紛紛捂着嘴嬌笑起來,眼神也十分輕蔑,明顯站在石瑩一邊。

這話實在扎心窩子,卻又偏偏反駁不得,因爲方媛確實是出了名的喜武厭文,不僅字寫的不好,便是肚子裡也沒記得幾首詩,只氣的她和萬蓉臉都漲紅了。

這明顯是在挑刺兒了,即便方媛不通詩書,可萬蓉卻着實是個才女,石瑩這樣做只是故意給她們難堪。

旁人暫且不提,杜瑕一聽這話先就惱了,一邊往那邊走,一邊朗聲道:

“石姐姐如此心高氣傲,瞧着是誰也不放在眼裡,難不成別忘了家中產業?便是商戶出生也是正經良籍,你如此自輕自賤,豈不是輕了聖人,輕了父母,也輕賤了自己,好沒意思。”

分明是石瑩故意挑唆衆人來排擠方媛,給她難堪,可被杜瑕這樣一講,竟好似她自己先就自輕自賤起來,着實打臉。

石瑩一聽臉色刷地變白,張了張嘴,終究什麼也沒說出來,只是氣鼓鼓的瞪着她。

她嘚瑟不假,卻不敢嘚瑟到杜瑕頭上,皆因如今自己憑藉的就是哥哥的功名,可杜瑕的哥哥卻比自家哥哥更年輕,且名次更加靠前……

方媛和萬蓉不禁朝杜瑕投來感激的眼神。

她們早就被石瑩的輕狂倨傲氣的不行,只是這些話杜瑕能說得,她們卻說不得。杜瑕說是大肚能容人,她們說便是狡辯難纏了。

雖說商戶也是正經良民,然而在某些情況下着實有些底氣不足,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一見是她,石瑩越發怒氣高漲,斥道:“又有你什麼事兒?”

杜瑕反脣相譏,嗤笑道:“這兒也不是你家的,誰都來得,人家愛什麼不愛什麼,又有你什麼事兒?”

原先自己不愛跟她一般見識,哪知越發縱的她不知姓什麼,如今竟也會拉幫結夥,欺負旁人了!

她們幾個都是熟人,鬧成這樣也是新愁加舊恨,石瑩旁邊的幾個姑娘媳婦卻都不大認得杜瑕,只是見她底氣十足,又衣着華貴,穿的都是她們從來沒見過的上等料子,心裡先就怯了,不敢吱聲。

眼見石瑩大有不罷休的意思,隨後趕到的肖雲只得出馬,輕聲道:

“莫傷和氣,陸家姐姐言之有理,一方百姓和樂安詳便是各行各業環環相扣的結果,少了誰能成呢?糧米菜蔬承然有農戶耕種,可若是中間沒有商人流通買賣,難不成你我要自去請田間地頭摘取?若真是那樣,讀書的也必然讀不成書,做官的也就做不得官,如何能有太平盛世,國泰安寧。都雲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也就是說不管你身居何處,肩挑何職,必須辛勤勞作,不愧天地,便是大善,又何懼流言,更不好看輕旁人。”

這一番話雖是輕聲細語,可着實擲地有聲,難爲她小小年紀便已有了這樣的見識,衆人紛紛稱讚不已,又十分敬佩。

杜瑕聽後也暗自感慨:果真是官家小姐,自小耳濡目染就已經十分了得,只這份政治覺悟和敏感度,就是一般人比不了的,換作自己是斷然說不出來這樣有高度又無懈可擊的話。

都雲官商一體,雖聽着不是好話,卻也有幾分道理。

商人固然惹不起官,可官卻也輕易動不得富商巨賈。皆因他們根深蒂固、盤根錯節,掌控一地經濟,端的是牽一髮而動全身。若真的惹得狗急跳牆,豁出去鬧個天翻地覆,當地經濟瞬間陷入癱瘓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而當官的政績與地方經濟發展程度息息相關,若真的鬧到那一步,必然惹得天子震怒,自己也討不了好,是以官府對一方富商大多已安撫、威懾交互進行爲主。

所以就算是爲了大局着想,不管肖雲與方媛和萬蓉私交如何,她也不可能任由石瑩肆意詆譭,必然會表態。

眼見肖雲竟也隱隱站在杜瑕和方媛這邊,石瑩不禁臉色更爲難看,可偏偏無言以對,一張臉都漲紅了。

真要讓杜瑕評判,這石瑩純粹是自找難堪,自己作死誰都攔不住。

她家本就是商戶出身,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如今雖然因爲石仲瀾中了秀才,勉強跟讀書人家沾邊,可到底還沒有擺脫銅臭氣,純正的讀書人家也未必真正接受。誰知她竟連個緩衝都沒有,就這樣急吼吼的叛變,想投奔新陣營,殊不知這樣輕浮輕狂不知輕重,有心人就更不待見了。

石瑩見討不了好,又有肖雲在場,沒有繼續鬧騰,只臉色不大好的帶人離開。

因爲肖雲身份地位特殊,也沒有一直跟杜瑕在一處,又說了幾句話,順便安撫了方媛和萬蓉,也就離開了。

見方媛和萬蓉仍舊面帶怒色,杜瑕又安慰道:“何必跟她一般見識,反倒誤了這良辰美景,豈不是跟自己過不去?”

她們二人原本也是心胸豁達之人,聽了這話又嘟囔幾句,倒也真的揭過去,專心賞景玩樂。

三人相攜沿河遊覽,中間又遇到好些賣瓜果小吃零嘴兒的,也買了來吃。

因爲今年降雨偏少,瓜果便都比往年也甜了許多,像什麼石榴、葡萄、大杏,竟像是能溢出蜜來一樣。

到了後頭吃宴席,上頭還有那應景的菊花糕,肥螃蟹,幾個人都就着姜醋汁兒美美的吃了一回,又談論許多趣事,十分盡興。

吃過午飯後稍作歇息,下午又是好一通玩樂。

杜瑕竟也意外遇見原先的鄰居趙氏和女兒雅娘。

說意外,其實也不意外,中秋假日,城內外人人出來玩得,便是遇上大半個城的人也沒什麼。

因方媛和萬蓉也在,杜瑕不好近前打招呼,只走近了微微頷首,又問雅娘近來如何。

許久未見,雅娘再開口卻有些乾澀,便是趙氏表情也十分古怪,又隱約帶着點說不清道不明的敵意,胡亂敷衍幾句便推脫有約在身,這就離去。

杜瑕看着雅娘匆忙丟過來的歉意眼神,再回想起之前王氏偶然的嘆息,恍然大悟。

想當初自己一家搬來,各方面都頗爲侷促,趙氏一家何等肆意?更主動幫忙引薦學堂。

哪知短短几年過去,杜家轟然起來,杜文年紀輕輕就敢下場,難得一擊即中。反觀趙氏的兒子,都快二十歲了,如今已考了五六年,竟還沒中!再加上杜瑕交際圈日漸擴大,往來的非富即貴……

此等落差,也不是什麼人都承受得了的,趙氏素來心高氣傲,與自家漸漸疏遠倒也在情理之中。

方纔杜瑕與趙氏母女打招呼,方媛和萬蓉就帶着幾個丫頭略避開幾步,此時待她們走了,便又都回來。

方媛見趙氏步履匆匆,身邊的女孩兒似乎也有未盡之一,本能的問了句:“那是誰,怎得這就走了?”

杜瑕在心裡嘆了口氣,知道雅娘這個自己來陳安縣後交到的第一個朋友,從今往後怕是漸行漸遠,也有點失落。

“無妨,咱們走吧。”

肖雲越發忙碌不已,又遣人過來請了杜瑕去,與一衆官太太、讀書人家的小姐們談論書畫,吃茶行令,後頭又不知是誰提議作詩,從者如雲,就更熱鬧了。

雖說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可但凡官宦人家哪有不真正讀書識字的?不過對外謙虛罷了,若真的目不識丁,遠的不提,就隻眼前這論書畫、行流觴曲水的酒令,也應付不來,又談何交際?

作詩就作詩,因之前杜瑕也都經歷過,並不怯場。

當下由元夫人打頭,有預備表禮的便都放上,沒有的不過擼些個戒指、鐲子、釵環,亦或是精緻荷包、掛墜也就罷了,滿滿當當堆了兩個翠綠大荷葉托盤,預備後頭根據名次隨意挑選。

因着玩樂,也不甚拘謹,就都寫景。

又因爲諸多勉強能作詩的姑娘、媳婦年紀相差頗大,有肖雲、杜瑕、石瑩這類不過十歲出頭的,也有二三十歲,孩子都幾個,這兩年相公、兄弟才中秀才、舉人的,便又分了兩組。

所謂的應景、現場作詩,也未必就都是現場一揮而就,說不得有經驗的人都提前準備幾首,或乾脆請槍手代寫,然後自己背熟了。

杜瑕好歹有個下限,沒找人替寫,卻也是接到帖子後便埋頭苦苦琢磨幾日,不論花草、河流乃至月色等俱都預備了幾首,故而此刻要麼默寫下來,要麼再加以潤色而已,並不驚慌。

一炷香燒完,衆人紛紛交卷,元夫人帶人閱卷,點出一二,又單獨叫過杜瑕去,拉着她的手朝一衆太太笑道:“方纔那詩便是她作的,你們瞧瞧,可憐的小小年紀,竟胸有丘壑,多寫澎湃豪邁之詞,卻是難得不難得?”

不說杜瑕的詩着實做的不錯,哪怕爛到家,如今知縣太太親自開口擡舉,大家也要裝睜眼瞎給面子。

於是一時衆人都誇讚不已,紛紛拉着她的手說話,後頭還有肖雲、石瑩等人,也分不大清了。

元夫人又見了自家女兒腕子上的新花環,就笑着問她哪裡來的?

肖雲竟先想起來杜瑕說自己找婆家的話,先紅了臉兒,又強自鎮定的笑道:“便是您方纔誇過了的,說不得再誇一回便是!”

一衆太太姑娘就都笑了,元夫人果然又誇了杜瑕手巧。

衆太太一見,少不得也要絞盡腦汁,將那隻並不如何精巧的手環說的天上有地下無的……

杜瑕給人挨個摩挲,好話也聽膩了,真個給人誇得面紅耳赤,又胡亂謙虛不敢,只囫圇吞棗唸了幾本書而已。

她到底是活過一輩子的人了,實在寫不來這年頭一般小姑娘的無病呻吟,又或是那對着落花流水就感慨世事無常,暗自感傷的細膩情懷,便只好專攻自己擅長和懷念的高山大河乃至大漠孤煙,自然脫穎而出。

稱讚罷了,杜瑕隨意在盤子裡挑了一隻鐲子、一個戒指和一個精緻荷包做數,後頭得了誇獎的幾人也都挑了幾樣,這才解脫出來,被允了去外頭玩。

待到逃離一衆太太奶奶圈兒之後,杜瑕不由得生出一股劫後餘生之感,又想起放在耳邊迴盪的不知誰說的什麼“定親”的玩笑話,也有些羞臊。

如今是中秋佳節,也不知哥哥和牧清寒那邊如何了。

她正怔怔出神,後頭肖雲也來了,便趣道:“姐姐想誰呢?”

杜瑕面上飛紅,啐了她一口,又對小燕道:“說的口乾舌燥,怪累的,你去拿盞茶來我吃,別加糖。”

小燕脆生生應了句,拔腿去了。

待吃了茶,又插了幾塊沙瓤西瓜吃,待蜜汁一般的甘甜果汁滑入咽喉,杜瑕這才長出一口氣,覺得又活過來了,引得肖雲咯咯直笑。

杜瑕恨得掐了她的腮幫子一下,站起身來活動幾下,可巧見那頭元夫人的丫頭又往這邊來了,便笑道:“得了,大忙人,你自去應酬,索性也沒我的事兒了,我這便去鬆快鬆快。”

肖雲終究是個孩子,聞言也苦了臉,拉着她的袖子巴巴兒央求道:“好姐姐,我也煩悶得很,你快別走了,跟我一同去吧。”

小孩子麼,有哪個不愛玩的?要是有的選,誰耐煩待在一衆成了親的老少媳婦中間打發時光!也沒共同話題呀!

杜瑕卻是對方纔的經歷仍舊後怕,且王氏身份不大夠,也很插不上嘴,更不會什麼詩詞書畫的,早就去外圍與旁人說笑去了,她纔不去!

“求也沒有用,”杜瑕笑的得意,搖着扇子就往後退,笑道:“我也不是什麼名牌上的人物,少我一個也不少,你是做慣了的,且饒我一遭,我這就去了。”

說完,就帶着小燕嘻嘻哈哈走遠了,只留下肖雲一人頓足不已。

杜瑕沿河走了幾百步,就見方媛正與幾個姑娘圍坐說笑,老遠見了她便拼命招手。

杜瑕笑着過去了,剛跟她和萬蓉見禮,一擡頭,看見另一個姑娘後頭跟着的丫頭,臉登時就僵住了。

那,那不是四丫?!

四丫自然也看見了杜瑕,臉色更加不好,又忍不住在她身上來回打量,灼熱得很。

方媛替她介紹,只說那位姑娘是趙家的第二位嫡女,三姑娘。

猜着也是了,當初四丫死活把自己賣到趙財主家當丫頭,如今她跟着一個年輕姑娘出來,可不就是趙姑娘了?

真是世易時移,當初四丫何等囂張跋扈,更不惜只賣爲奴。如今她倒是如願穿上了簇新的褙子,可也不過是細棉布而已,又跟杜瑕身上的綾羅綢緞成了雲泥之別,只恨得雙目生火,牙根癢癢。

方媛、萬蓉與趙姑娘不過點頭之交,此時不過湊在一起應景打發時間,杜瑕更被四丫的出現衝擊一番,也不大熱情,趙姑娘似乎覺得她清高不好接近,也不輕不重哼了一聲,不大搭理她了。

趙姑娘今年都十七了,算是在座中年紀最大的,聽說家中已經給訂了親,來年便要出嫁。她本人對未來夫婿約莫也頗滿意,言辭間難免帶了些出來,不斷地說夫家給自己捎來多麼名貴的珠寶首飾、上用綢緞乃至舶來品,又高高舉起手腕,叫衆人看她珠光璀璨的鐲子。

在座的不過都是些十三四歲的小姑娘,又是在外頭,光天化日的,平日往來也不大多,今日難得出來鬆快一二,哪裡耐煩聽她炫耀這些個,不多時就有另一個不知哪家的姑娘打岔道:

“眼見着趙家姐姐是有了終身的人了,說話做事果然與我們不同,張口閉口他如何,他怎樣,我卻是聽不得了,這就走了。”

說罷,竟真的站起身來,對杜瑕等人匆匆一禮,不看趙姑娘的面色就甩頭走了。

她這一走不要緊,後頭竟也緊跟了幾個人,顯然大家都對趙姑娘赤果果、明晃晃不分場合的炫耀忍無可忍,一發都抓住機會離去。

趙姑娘登時給氣個倒仰,又不能將衆人拉回來繼續說道,當即漲紅了臉,也起身,氣鼓鼓的帶着兩個丫頭走了。

主子走了,四丫也不得不跟着,只是臨走前還不忘用力瞪杜瑕一眼,並狠狠刮過她身上亮閃閃的好衣裳。

杜瑕正暗自感慨四丫的手段,畢竟不是每個外頭買來的丫頭,混幾年就成了當家姑娘的貼身丫頭的,卻不曾想她臨走前又故態萌生,也是無奈了。

她不曾如何,方媛卻也瞧見了四丫的舉動,當即怒道:“真是什麼樣的主子就配什麼樣的奴才,主子這樣不着調,奴才竟也沒有個主僕尊卑!成何體統!”

只要不對上官家小姐,方媛在陳安縣便沒有怕的,是以音量着實不小,且年紀輕輕的趙姑娘耳聰目明,也沒走遠,自然聽見了。

哪成想她聽見了也裝作沒聽見,只是腳步略一停頓,脊背微僵,繼而沒事兒人似的繼續走了。

方媛目瞪口呆,與萬蓉和杜瑕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眼中看到了難以置信和無奈。

大概這對主僕實在太過“出類拔萃”,饒是萬蓉也呆了好久纔回神,由衷感慨道:“真是奇人奇事,得虧着你我素日與她無甚往來,不然豈不帶壞了你我名聲?”

方媛深以爲然,杜瑕卻不好解釋,只跟着點頭。

這裡方纔還人擠人,轉眼就只剩她們三個和各自的丫頭,真是誤打誤撞,方媛就笑開了:“可算都走了,咱們說說知心話。”

萬蓉也笑着打趣杜瑕:“你是個讀書人,我與阿媛纔剛還瞧見你被元夫人等人拉着說話,極其親熱,怎得又來這邊?”

杜瑕連忙告饒:“可饒了我吧,說的嘴都幹了,也顧不上吃茶潤嗓子,且我笨嘴拙舌的,又都是官太太,不過瞧在肖知縣的面兒上略待見我一二,不過面子功夫罷了,偏你們又來說!”

話音剛落,方媛和萬蓉就都笑倒了,知道:“你聽聽這牙尖嘴利的,還好意思說自己笨嘴拙舌,我們倒成什麼了?”

她們三個年紀相當,認識的時間也久,難得更有許多共同語言,如今湊在一處沒了顧忌,嘰嘰喳喳邊吃喝邊聊,不決時光飛逝。

晚間天黑時分,她們便又回到各自母親身邊,吃幾塊兒切成蓮花狀的甜西瓜應景,然後便由元夫人帶頭放河燈許願。

一時那整個河面都漂滿了製作精美的各色荷花燈,銀黃的燈光幾乎照亮了大半條河,宛如一條銀帶緩緩流動,說不出的美麗,道不盡的壯觀。

玩了一天也是累得很,家去之後杜瑕洗了澡就沉沉睡去,一覺到天亮。

早飯是圓潤可愛的金黃油餅,上面灑了白白的芝麻與應景的菊花花瓣,濃香撲鼻,外酥裡嫩。還有一籠梅花牛肉包子,雪白的麪皮,肥而不膩,配着可口醬菜和雪白濃稠米粥,真是再受用不過。

因她家也不是什麼門第人家,眼下又只有一家三口,並不講究食不言,杜瑕就把昨日碰見四丫的事情說了。

一家人搬到鎮上,當真是埋頭用心過活,努力將早些年的一衆不痛快都拋到腦後,竟也漸漸地將四丫等人忘了,如今驟然提起,王氏和杜河都愣了一愣才明白過來她說的是誰。

王氏嚥下去一口粥,擦了擦嘴才笑道:“瞧我這記性,你方纔一說,我竟想不起來了。”

杜河三口兩口吃完一個包子,又夾起一個,也點頭道:“那起子人都不是什麼省油的燈,能不見就不見,有什麼要緊。”

王氏又感慨道:“那趙家雖不如方大戶等,可聽說一年也幾千上萬的銀子,又妻妾子女衆多,四丫竟能混成貼身丫頭,着實不易,可見心思深沉,咱們日後且遠着些吧。”

杜河深以爲然,也跟着點頭。

這正和了杜瑕的心意。

她跟四丫本就沒什麼情誼,早年不知吵了多少架,貌似原身就是被四丫推倒在石頭上一磕死了的,自然不愛有交叉。

況且王氏說的有理。

當初四丫是孤身一人給賣到趙家去的,半點兒根基也沒有,又是平民小戶出身,見識淺薄。趙家內外妻妾爭鬥何其兇殘,又有十多個嫡子嫡女、庶子庶女,亂的很,四丫如今竟能混到嫡女的貼身丫頭,出入都帶着,談何容易?誰又能說明期間發生了什麼!

一家三口一邊唏噓,一邊又說起要第三次搬家的事情,真是既歡喜又頭疼。

因如今杜文成了秀才公,又是廩生,杜瑕也漸漸入了一衆太太奶奶和姑娘們的眼。再加上王氏,娘們兒倆交際圈也打開了,隔三差五就要去跟誰說話、玩笑,又參加個生日宴、茶話會什麼的,着實忙得很,也有人來這邊做客,家裡就有些挪騰不開。

旁的不說,因頻繁交際,多的時候一天都能換三兩套衣裳,只靠王氏一人做針線就有點忙不過來;且如今衣料都日益貴重起來,放到外頭去清洗,不放心不說,也容易刮壞。

再者每到各節令,孃兒倆也要應酬往來,接送禮物之類,近的還好說,遠的光是僱轎子這一條就是個麻煩事兒……

前兒杜瑕還跟王氏划算,說不得要再買一個針線上的丫頭和漿洗婆子,再者廚房上也得添人。不然一旦來客,王氏竟要親自下廚,豈不是將客人丟在一旁,本末倒置?若是一味的從外頭叫菜,一次兩次也就罷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且但凡混出來的人家,往往都有自己的招牌菜,或是茶酒飲品、果子點心,那食譜便如同秘方,一代代傳下去。王氏本就長於烹飪,確實可以調理一兩個人出來,到時候他們打下手,她只在旁邊指揮就罷了。

連着幾個月的應酬下來,王氏也領會到利害得失,並不再阻攔,琢磨了下說道:

“旁的也就罷了,針線我跟小英兩個人倒也趕得及,閒着做幾針就得了,再者小燕那丫頭手也蠻巧,倒是不急,可慢慢尋摸。倒是也該買輛車,從山上要一匹青騾過來,你我出門也便意。不然每回都出去叫車、喊轎子,提心吊膽不說,天長日久的,花費也大得很。”

而且因爲自家沒有,每回用就要現叫,偶爾遇到節日或是休沐,車馬行便極其忙碌,有時候大半個時辰也未必叫得上。前兒王氏出門去給某太太過生日,就險些誤了時辰,端的驚出一身冷汗。

馬匹昂貴,後續花費也大,非官宦人家或大商戶者斷然養不起,市面流通的也有限;而牛也稀罕,腳力好的大都被送去耕地,尋常人家並不易得。而騾子驢馬雜交,體格健壯又耐力極強,且容易馴服,又好養活,是以如今多數富戶出行都用騾子,再者也有用驢車的。

杜瑕笑着點頭:“娘考慮的果然周全。”

王氏十分得意,也笑:“你竟哄我呢。”

只是這麼一來,又是加人又是買車的,還要想着待客,眼下這小小院落,便不夠使了。

前兒說起來,王氏還與杜河感嘆:“來了縣城六年,眼見着就要搬三回家,真真兒好折騰。”

杜河正擰着眉頭琢磨去處,聞言笑開了:“這又怕什麼?饒是家當多了,也不過多僱幾輛大車一發拉過去便罷,三五日工夫就得了,旁人想搬還沒有由頭呢!待日後文兒中舉乃至成了進士,怕不是又要搬呢!”

王氏也笑。

確實,他們搬家頻繁還不是因爲兒女爭氣,日子越過越好?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旁人想這麼着還沒這福氣呢!

杜河的師父兩年前回了老家,如今他便是酒樓總賬房,工錢已經漲到一月七貫。之前杜文中了秀才,東家也對他頗多優待,又給漲到九貫,手頭着實寬裕了。

只是雖然如此,杜河卻起了辭工的心。

非他好吃懶做,實在是兒子如今身份不同了,日後少不得就成了舉人老爺,若他還是酒樓賬房,日日與人奉承、點頭哈腰,說不得就有人看輕了兒子。

再者現下他們家的兩座山也上了正軌,瓜果之餘又養了許多禽畜,更免稅,每年都能賺個一二百兩銀子;再有兔子皮子,也能有個百兩的出息,越發忙碌,也需得有人總攬打理。

如今杜河將市面上各種手段都見識、經歷了,若不去經營自家莊子買賣,反在別人屋檐下彎腰,哪裡合算!

只是現在卻還不是時候,且要等些日子再細作打算……

第十三章第八十七章第九章第十四章第五十九章第七章第六十八章第四章第三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九十二章第四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九章第一章第九十一章第十四章第十七章第八十五章第六十四章第十七章第八十四章第八章第一百零九章第六十五章第五十八章第二十九章第二章第六十章第十八章第七十五章第四十八章第五十九章第五十九章第一百零四章第二十二章第九十五章第三十章第六十七章第九十八章第十八章第十一章第九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四十七章第三十五章第五十一章第九十二章第六十二章第六十六章第二章第八章第二十四章第六十二章第一百二十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五十七章第五十二章第四十章第三十五章第五十一章第一百一十九章第九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八章第三十一章第七十八章第六十章第四十六章第七十章第一百章第七十一章第四十一章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五十四章第二十八章第五十三章第六章第三十九章第九十一章第八十九章第五十三章第三十九章第四十五章第一百一十九章第一百零六章第五十七章第八十八章第二十八章第八十一章第一百零九章第二章第四十三章第五十五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五章第六十三章第七十三章
第十三章第八十七章第九章第十四章第五十九章第七章第六十八章第四章第三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九十二章第四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九章第一章第九十一章第十四章第十七章第八十五章第六十四章第十七章第八十四章第八章第一百零九章第六十五章第五十八章第二十九章第二章第六十章第十八章第七十五章第四十八章第五十九章第五十九章第一百零四章第二十二章第九十五章第三十章第六十七章第九十八章第十八章第十一章第九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四十七章第三十五章第五十一章第九十二章第六十二章第六十六章第二章第八章第二十四章第六十二章第一百二十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五十七章第五十二章第四十章第三十五章第五十一章第一百一十九章第九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八章第三十一章第七十八章第六十章第四十六章第七十章第一百章第七十一章第四十一章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五十四章第二十八章第五十三章第六章第三十九章第九十一章第八十九章第五十三章第三十九章第四十五章第一百一十九章第一百零六章第五十七章第八十八章第二十八章第八十一章第一百零九章第二章第四十三章第五十五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五章第六十三章第七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