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章 殺恩

漁夫長篙往河牀上一紮,泊住漁船,眼皮向上一擡,盯着段勤問道:“建義將軍打算先敘話再上船嗎?”

段勤霍然回頭,瞅了一眼越來越近的新義軍騎兵,轉過臉時已是一臉的笑。“元才責備得是,段某應該先上船再敘話的。”

元纔是蒲雄的表字。這個漁夫自然就是枋頭蒲洪之子蒲雄了。

金堤突圍之夜,蒲雄被石青一槍逼得跳下了黃河。別說蒲雄不識水性,就算識得水性,甲冑在身的他也難逃被洶涌河水吞沒的結局。好在他還有些運氣,在水中渾渾噩噩之即,竟然抓到了一根漂浮的原木。這根原木帶着他順流而下兩三百里,直到蒼亭津東邊不遠的商河泄洪口這纔將他拋上了回水淺灘。一路之上,蒲雄被原木帶着翻翻滾滾,吃盡了苦頭,左腿也被岸邊礁石撞的骨折。這種傷勢,擱上淺灘後,按說只有死路一條。但是他再次幸運臨身,被淺灘附近的一戶人家給救了。

竹篙一撐,漁船沒有撐向對岸,而是逆流而上向西駛去。

段勤詫異道:“元才。只要到了對岸就能擺脫追兵,何故逆流而上?”

“是嗎?”蒲雄不知可否地嘀咕了一聲,繼續撐着竹篙向上。

“建義將軍到對岸後欲往那裡去?南下?三十里外就是黃河,黃河過去就是新義軍腹心之地;東去樂陵郡?那也是新義軍轄下。北歸不可能,追兵正等着你們呢。如此只有向西渡商河了。蒲雄所行不正是向商河而去嗎?”

商河因人而名。

漢成帝鴻嘉四年,黃河氾濫,奉命治理黃河的河堤都尉許商來到平原,掘口泄洪,這條泄洪道以後被稱作商河。爲了更好地分流黃河大水,許商規劃泄洪道時,將商河分出好幾個出口端,有的通到衛河,有的直接入海的。。。商河因此成爲平原郡四通八達的水路中樞。以後的京杭運河河北端起點也是因爲這個原因選用了商河。

這時候的商河河牀很多時候呈現乾涸之狀,只有黃河水汛下來之後,河水灌入河道,商河纔像是一條真正的河流。時值八月中秋,夏汛、秋汛的到來使得商河水勢極爲浩大,滔滔不絕地匯入衛河。

“船上的漁夫聽着,你船上所載,是新義軍追擊的逃敵。。。不可。。。”

從河堤上尾隨追來的新義軍騎兵的呼喊隱隱約約隨風傳來。蒲雄聽見,冷哼一聲,長篙一撐向南拐去,漁船從東西走向的衛河河道駛進了南北向的商河。

岸上的新義軍騎兵傻了眼,就算是他們想追也不知道該怎麼追了,站在河道三岔口遙望了一陣,只得怏怏而退。

漁船在蒲雄的撐持下,逆着商河向南行駛,黃昏的時候,前方現出一羣十餘丈高的的土山。土山上半截青蔥碧綠,下半截浸蝕斑黃,彷彿被水浸泡過一般。段勤知道前方不遠便是黃河,土山上的痕跡正是黃河水沖刷之後留下的。

“元才。你有什麼打算?不會在此捕魚終老吧。”追兵退去,段勤徹底放下心來,打疊起精神試探蒲雄。

“哼!”蒲雄鼻翼扇動,冷笑一聲。使力連撐了三篙,這才斜睨着段勤,譏笑道:“建義將軍心志很大啊。不知汝以後有何打算?”

段勤聞言一愕,霍然醒悟到自己的處境。自從幽州部落叛逃南下以來,自己從來沒有如此悽慘過。兄弟、族人死的死,散的散,身邊除了二十多親衛和二十多把刀,戰馬沒一匹,糧食沒一粒,可謂潦倒之極。

想到這裡,段勤不由得悲從中來,眼睛一酸,淚水差一點就滾落下來。他急忙頭一低,遮掩住自己的心思。

蒲雄沒有注意段勤的神色。一邊撐着長篙,一邊沉聲說道:“建義將軍沒有明白自己的處境,蒲雄卻明白。建義將軍以爲擺脫了追兵萬事大吉,蒲雄卻知道,我等距離擺脫困境還早着呢。。。”

段勤擡起頭,不解地看着蒲雄,只聽蒲雄繼續說道:“。。。蒲某腿傷痊癒已有半個多月,何以仍在此流連?不是蒲某不想走,而是根本走不脫。蒲某打算回返氐人部落,可是怎麼回呢?從水上走?官渡河段有新義軍浮橋阻攔,肯定無法通過。從陸路經枋頭向西去?那裡是新義軍前哨,防範嚴密,枋頭認識蒲某的人也多,走枋頭就是自投羅網。哼。。。新義軍沒有佔據平原郡時,尚有蒲某一處安身之地。他們此番踏足平原郡,只怕就不會走了,此處再也留不得了;留不能留,走無路可走。這便是蒲某當前的處境,也是建義將軍的處境。”

蒲雄這番話,如一盆冷水澆到段勤頭上。是的,一旦新義軍把平原郡拓展爲根基,他們這二三十人便無路可去。四面八方不是新義軍就是鄴城冉閔的勢力範圍。

天色昏黃的時候,漁船在兩座羣山埡口泊下。段勤和親衛上了岸,蒲雄將船隻在草叢裡藏起,然後引着段勤等人向山裡走去。“走吧。先好生歇息一晚,有事待明日再說。”

轉過一個山坡,來到一個狹窄的山谷。山谷外沿渠溝交錯,開闢了幾塊田畦,露出收割後的夏粟茬子。山谷叫身之處座落着四間茅屋,其中有三間一排像是正房,另有一間打橫側着。側屋裡透着火光,屋頂炊煙鳧鳧,有人正在燒飯。

聽見腳步聲響,側屋亮堂堂的檐門一閃,現出一個樸實壯婦的身形。壯婦眉眼粗大,長相很普通,看到段勤一行人,她驚得一愣,雙手在圍裙上擦了擦,眼光落到蒲雄身上,隨即倏地一亮,嚅囁道:“阿雄。怎地去了兩天才回?哦,來客人啦。。。我這就去多煮些粥。”說着,慌慌張張進屋忙乎去了。

從商河淺灘將蒲雄救回來的人家有父女兩人,老父親五六十歲,年老多病。女兒就是這個壯婦,喚作大丫。大丫男人徵募從軍,幾年前死在戰場上,大丫自此寡居,照料老父親。蒲雄腿折,生活無法自理,照料他的擔子就落到大丫身上。大丫日日爲蒲雄擦洗服侍,端屎倒尿,做得盡是貼身隱私之事,時日長了,竟因此生情,和蒲雄攪到一塊去了。

蒲雄爲了西歸,傷勢剛一好轉便開始向大丫學着操舟划水;學會以後,時常獨自駕舟出去,打探西歸路徑。冉閔破張賀度四方聯軍之蒼亭之戰,新義軍渡黃河在繹幕包抄段勤等等他都在躲在河道里瞧得清清楚楚;因此才得以在衛水河畔及時現身救援段勤。

其中的因由,段勤隱隱約約聽蒲雄說過一些。隨蒲雄進了正中的茅屋後,聽見隔壁房間裡的咳嗽聲,他便知道是這戶人家的老頭。

茅屋狹窄,容不下許多人。段勤親衛在外席地坐了。蒲雄爲段勤斟了一碗水,兩人在正堂坐定敘話。

段勤思慮了一陣道:“元才。段某因爲冉閔和石青之故而走投無路,氐王(蒲洪)吃這兩人之虧也是甚多,說起來,我和氐王可謂同仇敵愾。段某有意投奔氐王,不知氐王會不會記恨段某以前冒犯之處?”

蒲雄喟然嘆道:“建義將軍怎會做此想?自來父子心意相通,父王若是怪罪建義將軍,蒲某自不會有今日之舉了。只是,唉——我等想回轉枋頭卻是千難萬難。”

“這倒未必。”段勤插口道:“元才。段某知道有一條路徑十有八九能走得通。段某想請元纔回轉野王后,在氐王面前,多多美言。”

“咦!建義將軍此言是否當真?”蒲雄得聞喜訊,驚得忽地站了起來,伸手篡住段勤,道:“建義將軍放心,蒲雄若能迴轉定會竭力推薦將軍,讓父王不僅不記以往恩怨,還要重用建義將軍纔是。”

“段某在此先多謝元才了。”

段勤遜謝一聲,然後思忖着說道:“元才。因爲官渡浮橋的緣故,想回轉野王,從水上走是不可能的。若是走河北經枋頭,新義軍戒備森嚴顯然也不可能。如此,就只剩下一條路了——從河南走。從兗州和豫州、司州的夾縫中穿過去,到邙山後,再想法渡河。”

因爲河南是新義軍腹心,是以蒲雄從來沒想到從河南走,這時候聽段勤一說,心裡霍然一亮。豫州和兗州接壤的高平郡、樑國等乃是著名的荒僻之地,無論是新義軍或者是豫州軍都沒有將觸手延伸到這,從此向西確實非常安全。只是,想到高平郡必須先渡過黃河、橫穿新義軍下轄的兗州東郡,這段路程很有些兇險。

聽了蒲雄的顧慮,段勤不在意地回道:“元才放心。段某經常隨先皇在河南狩獵,其中有一次到過獵場核心的鉅野澤,知道鉅野澤有一條叫做廖兒窪的水路直通東平湖,而東平湖通過大清河與黃河相接。。。”

“竟有此事!”蒲雄身子一振,興奮地叫道。“若是船能由此駛進鉅野澤。呵呵,就可隨意在高平郡登岸了。如此。。。”

段勤湊興致地接口道:“如此便可經高平、樑國、陳留而至滎陽邙山。再想法渡河迴轉野王。。。”

“阿雄。請客人吃——”大丫端着一簸箕窩盔走進來,請蒲雄請客人吃飯,話說到一半,她似乎聽明白段勤和蒲雄的談話內容,頓時閉上了嘴。過了一陣,她目光轉到蒲雄身上,怯怯地問:“阿雄。你要走了?”

“嗯。”蒲雄嗯了一聲,接過簸箕,道:“蒲某有仇未報,有志未抒,怎能安心躲在這裡?時候一到,自然是要走的。”

大丫聞言身子無聲地一抖,一低頭轉身奔進了裡面的房間。

蒲雄動了一下,似乎想追進去解釋,只動了一動他又止住了,繼續和段勤商定行程,最後約定明晨乘船出發。當晚,蒲雄也未進房睡覺,而是和段勤等人在外露宿。

第二天,天色濛濛之際。蒲雄被一陣壓抑的綴泣聲驚醒。常年養成的警覺讓他還未明白是怎麼回事時,就已經抓起身邊的菜刀,翻身站了起來。

Wшw●TTKΛN●c○

聲音是從大丫睡的屋裡傳出來的,聲音不僅有大丫的哭泣,還有男人的喘息和暗笑。蒲雄詫異地瞅了一眼四周,只見段勤的親衛都醒了過來,一個個意味深長地側耳傾聽着屋裡的動靜,只是不見了段勤。

這一瞬間,蒲雄立即明白是怎麼回事了。一股無名火忽地從心裡竄起來,他拎着菜刀就向茅屋衝去。

剛到茅屋外面,人影一閃,段勤敞胸露腹,施施然走了出來,脖子下面鮮血淋漓,掛着一個首級。蒲雄一眼認出,那是大丫老父的人頭。

“建義將軍!”蒲雄怒聲大喝。“汝敢欺辱蒲某!”

段勤一愕,旋即笑道:“元才。這兩人聽我們說過行程,想來你不會留下他們的。段某想,在元才動手之前,讓兄弟們樂和一下,也免得浪費了。呵呵,兄弟們這幾天過得實在憋氣,也該讓他們放鬆放鬆了。”

蒲雄一滯,再也說不出話來。他昨晚不在屋裡睡,就怕臨走殺得時候會有羈絆。沒想到段勤看破了他的心思,提前動手了。

陰沉地掃了段勤一眼,蒲雄踏步進了裡屋,只見大丫一絲不掛地被段勤的兩個親衛摁在地上,另有一個親衛褪了半截襦衣趴在她身上使力衝撞。大丫的嘴被她的衣服捂着,以至只能發出嗚嗚的綴泣。

蒲雄走進去的時候,大丫似乎有所感覺。哭泣聲猛然止住,大丫扭過頭向他看了過來。這一刻,大丫的眼淚沒有了,悲傷沒有了,什麼表情都沒有了,有的只是淡漠,那雙眸子空空洞洞的,極深處飄着兩點幽幽的火苗。

蒲雄心裡一悸,看見大丫的眼神,他突然感覺很害怕,很恐懼。

“滾開!”極度的惶恐讓蒲雄失去了理智,他瘋狂地衝上去,一腳踹開運動的親衛,右手一揚,一刀砍在大丫臉上,一刀過罷又是一刀,連着幾十刀,直至將大丫整張臉砍得血肉模糊,再辨不清五官。

二十五章 奏對五十九章 媾合第10章 軍帥府長史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三十七章 依靠三十七章 各打各得二十二章 草劍第7章 佈政第一步第2章 三個雜號將軍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十九章 勝利的頂峰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十九章 勝利的頂峰三十九章 潼關露出的端倪五十四章 鹿勃早的疑惑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三十三章 值得第4章 人吃人的年代四十四章 楊羣的青兗印象第4章 幫我作間第7章 義士七十九章 博浪四六十八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五十八章 橫江之策十二章 張遇的心思七十一章 毒計七十一風滿樓上二十九章 兩個女人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第7章 獻計六十四章 消息二十二章 草劍第10章 第一次任務十九章 武術與殺法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十一章 雛形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五十八章 痛打落水狗七十七章 不是那麼糟五十章 冉遇四十二章 皆大歡喜的結局十七章 是否當斬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十一章 亂局二十二章 嗬哈五十二章 襄國之戰二第7章 公祭之序幕第4章 桓衝北上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荊州軍四十三章 血修羅二十七章 開闢新戰場八十一章 博浪六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十七章 是否當斬四十八章 圍困下的襄國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二十四章 其他人的心思八十一章 何去何從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二十五章 聯軍五十一章 僵持中的暗流四十二章 虛驚一場十六章 惡狼志願兵五十五章 盟友就是用來吞併的四十三章 血修羅二十三章 接風宴上的變故二十章 火燒懸瓠城第1章 序八十二章 博浪七三十章 以後的打算補全三十七章 依靠四十四章 同修夫妻之道四十一章 難阻六十四章 王猛的用意九十章 陣前勵士四十五章 四月初八五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三十四章 異人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十三章 後現代的審訊九十三章 挑釁四十三勝利來得如此簡單六十九章 合併十六章 惡狼志願兵八十一章 何去何從二十四章 進位三十四章 異人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十二章 故人七十七章 博浪二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第8章 原來如此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第1章 煎熬六十章 漣漪
二十五章 奏對五十九章 媾合第10章 軍帥府長史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三十七章 依靠三十七章 各打各得二十二章 草劍第7章 佈政第一步第2章 三個雜號將軍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十九章 勝利的頂峰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十九章 勝利的頂峰三十九章 潼關露出的端倪五十四章 鹿勃早的疑惑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三十三章 值得第4章 人吃人的年代四十四章 楊羣的青兗印象第4章 幫我作間第7章 義士七十九章 博浪四六十八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五十八章 橫江之策十二章 張遇的心思七十一章 毒計七十一風滿樓上二十九章 兩個女人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第7章 獻計六十四章 消息二十二章 草劍第10章 第一次任務十九章 武術與殺法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十一章 雛形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五十八章 痛打落水狗七十七章 不是那麼糟五十章 冉遇四十二章 皆大歡喜的結局十七章 是否當斬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十一章 亂局二十二章 嗬哈五十二章 襄國之戰二第7章 公祭之序幕第4章 桓衝北上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荊州軍四十三章 血修羅二十七章 開闢新戰場八十一章 博浪六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十七章 是否當斬四十八章 圍困下的襄國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二十四章 其他人的心思八十一章 何去何從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二十五章 聯軍五十一章 僵持中的暗流四十二章 虛驚一場十六章 惡狼志願兵五十五章 盟友就是用來吞併的四十三章 血修羅二十三章 接風宴上的變故二十章 火燒懸瓠城第1章 序八十二章 博浪七三十章 以後的打算補全三十七章 依靠四十四章 同修夫妻之道四十一章 難阻六十四章 王猛的用意九十章 陣前勵士四十五章 四月初八五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三十四章 異人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十三章 後現代的審訊九十三章 挑釁四十三勝利來得如此簡單六十九章 合併十六章 惡狼志願兵八十一章 何去何從二十四章 進位三十四章 異人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十二章 故人七十七章 博浪二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第8章 原來如此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第1章 煎熬六十章 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