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一風滿樓上

“蘇忘魯莽愚鈍,擅做威福,萬死難辭其咎,願領石帥責罰,請石帥念在蘇門僅餘蘇忘一支,繞了蘇忘一家老小。石帥開恩。。。”

遠遠看見石青,蘇忘踉蹌撲過來,雙膝跪倒,伏地哀嚎,情之切,狀之慘,聞者心傷。這個時代,雙膝跪拜是個很不一般的禮節,臣子見到皇帝,也勿須行此禮節。雙膝跪倒,意味着自願爲奴。

石青見狀,沒有欣喜,反而有些惱怒。

諸葛攸做事夠絕。跟隨蘇忘北上的親信部屬被他殺得殺,收得收,只餘蘇忘一家老少二十餘口孤零零被押到泰山。

蘇忘足夠隱忍,深仇大恨,能夠吞下,見到石青,一副痛心疾首,可憐悽惶模樣。只不過,他做得太過明顯,反而讓石青覺得異常。

石青正爲蔡謨的英雄、梟雄論發暈,乍然想到諸葛攸、蘇忘的作爲,不由動了怒:難道一定要想他們這般,無情、隱忍,才能成事?纔算英雄?

荒唐!無論英雄梟雄,未舉之前,首先需要明勢,其次能夠借勢,最後一舉定勢。如此方算真英雄。豈是一個狠字、一個忍字可以形容的;英雄人物的狠、忍。。。不過是運勢的手段罷了。可笑蔡謨,不明英雄真髓,只以手段論道,未免落了下乘。

想到這裡,他霍然開朗,伸手扶起蘇忘,正容道:“蘇大哥。諸葛睿遠擅做主張,貿然相攻,確實不該;得罪之處,請蘇大哥諒解。。。”

蘇忘蠕動一下嘴,意欲說些什麼;石青擺手阻止,道:“不過,事後我以爲睿遠所做有些道理,也就認可了。蘇大哥若是記恨,就記恨石青吧,不要記恨睿遠。”

蘇忘一探身,又欲跪倒,嘴中急道:“不敢,不敢。。。蘇忘罪有應得,不敢有半點記恨。”

“蘇大哥確有不是,但說不上罪有應得。”

石青扶住蘇忘,感嘆道:“天下大變在即,東萊也在烘爐之中,意欲獨善其身,勢必難能。與其以後被他人所佔,不如早日納入新義軍下轄,蘇大哥也可與諸位兄弟一道,共同闖出個富貴前途。蘇大哥若能如此想,是新義軍之福,亦是蘇大哥之福。”

蘇忘一怔,訕訕道:“蘇忘輸降之輩,不敢與新義軍其他好漢相提並論。。。”

石青一笑。“蘇大哥難道不知新義軍由何而來?新義軍衆兄弟來自徵東軍、三義連環塢、諸葛山莊、五大夫寨、羊家樓、南下難民,還有大英雄塢、甚至有諸葛攸等世家子弟。這些兄弟有的自願,有的因世所逼,最終聚到新義軍旗下,纔有了今日之新義軍。蘇大哥若不自外,與大夥兒又有何異?”

蘇忘單膝跪倒,抱拳拱手:“蘇忘受教了。自此願投入新義軍,追隨石帥,赴湯蹈火,再所不辭。”

石青微笑示意。“如此甚好。蘇大哥先去安置家眷,以後石青自有重託。”

蘇忘離去不久,小耗子來稟:“石帥。天騎校尉請見。”

“啊!文直回來了!快快請進。”石青驚喜地一拍案,案几上茶盞叮咚彈跳不停。

九月十二,孫霸離開泰山,渡河北上,打探樂陵倉虛實。這是石青近段時間最爲牽掛之事,如今他總算回來了。

九月初,石青接到石遵上諭,命其到樂陵倉領取軍糧一萬五千石,隨即領軍去鄴城效力。石遵之所以發出這道諭令,不僅是李農的面子,還因爲石遵到了病急亂投醫的境況。因爲,他與輔國大將軍石閔已經公然決裂。

決裂的原因源自關中樂平王之亂。

八月中,一直叫嚷攻打鄴城的樂平王石苞終於動手了。在沒得到麻秋響應的情況下,石苞孤注一擲,斬殺石光、曹曜等百餘勸阻進言的部屬,親率三萬大軍、兩萬青壯兵出潼關。

石遵聞知麻秋沒有響應石苞,大喜,和太尉張舉相商後,直接命車騎將軍王朗率兩萬精騎討伐石苞。

八月底,王朗兵出鄴城,迎戰石苞。

眼見大趙國內又是一場大戰。誰知道這個時候,石苞後院起火。

石苞出關,關中空虛。消息傳出去,與關中南部接壤的大晉梁州刺史司馬勳、與關中西部交界的仇池國國公楊初聞訊,不約而同出兵,夾擊大趙屬地城壘。旬日間,楊初拿下西城;司馬勳破長城戍進入關中,離長安不過兩百里。大趙屬下三十多塢堡、五萬多人丁紛紛投靠。大趙城壘守將,一片悽惶。

石苞無奈,只好放棄討伐石遵之舉,一邊回師關中,一邊派使請麻秋出兵相助。

王朗沙場宿將,見此時機,自然不肯放過;詐對石苞道:“若樂平王向朝廷輸誠請罪,末將願助樂平王抵禦外敵。”

石苞大喜,向鄴城遞去請罪表後,迎王朗入關中,隨即被王朗擒拿,解送鄴城。

王朗精騎入關,司馬勳、楊初嚇得東躥西躲,也不敢交戰。一溜煙逃回原駐地。

冬十月,關中之亂平息。

石遵很滿意關中之亂的結局;但是,他的處理手法有問題。從頭至尾,是他和太尉張舉聯手謀劃決策,既沒徵求總督中外諸軍事的輔國大將軍石閔的意見,調兵也沒經過輔國大將軍府。這種行爲屬於越制。

石遵如此做爲,就是想試探石閔的底線。

石閔沒有令他失望,坦然亮出了自己的底線。王朗帶兵離開鄴城後,在禁軍諸多將士面前,石閔公開了他爲禁軍將士請功求賞的折單,上面一道道一叉叉盡是石遵勾畫的痕跡。沒有獲得升遷的禁軍將士怨氣沖天,紛紛向石閔靠攏效忠。

石遵大恐,對禁軍生出忌憚,卻無法可施。

王朗西去,能夠號召禁軍、能與石閔相抗衡的督帥,已經不多了。張舉聲望高,但他是文官,在世族豪門中影響力無人可比,在軍中卻不如石閔;李農聲望資歷足夠,但這個老傢伙成天裝糊塗,不願與石遵聯手對付石閔;蒲洪、姚弋仲聲望足夠,但他們隸屬外軍,氐、羌族兵不能輕易進鄴城,若是執意徵召,只怕他們沒到鄴城,禁軍就已在城內作反。

這個時候,石遵才知道,一旦石閔翻臉,他的選擇並不多。無奈之下,石遵暗自隱忍,不敢觸怒石閔;私下裡,開始收攏軍心,培植忠心將領。石青和新義軍,一早就是他想拉攏的一支力量。聽李農報說,只要有糧安置家眷,新義軍願意入朝效力,石遵當即爽快地下撥了一萬五千石糧。

諭令到達泰山,石青沒有急着領取軍糧。他請孫霸走一趟樂陵倉,懇請倉曹主管寬限些時日,待黃河封凍,便於運轉之時,新義軍就來領取軍糧。當然,孫霸的主要任務是摸清樂陵倉的底細。

漢時,樂陵歸屬青州平原郡。八王之亂後,平原郡未能逃脫戰火焚燬的結局;昔日糧倉之地成了曠野荒原,千里之內,只剩樂陵一城,平原郡也成了歷史名詞。之後。樂陵名義上屬青州,不過,因爲樂陵倉的緣由,大趙朝廷直接管轄。青州刺史劉徵奈何不得樂陵半點。

樂陵城與廣固隔黃河相望。從此地沿黃河故道西去直達鄴城,北上可通幽州,南下則入青兗。這兒就像一個三岔路口,樂陵城處於三岔路口東側;樂陵倉位於樂陵城西八里處,正好在三岔路口中間。

樂陵城和樂陵倉脣齒相依;樂陵城是生產、修補、生活、居住之地;樂陵倉是倉儲之地。大趙朝廷在樂陵倉設有一倉督,全權負責一應事物;倉督之下,有一城守,領五千郡兵,負責樂陵城防及城內工匠營做;還有一倉守,率一萬禁軍負責樂陵倉守護。禁軍分做兩班,輪流值守;不當值的時候,居住在樂陵城內。

“倉督叫什麼名字?”孫霸介紹了一番樂陵後,石青問了個問題。

“倉督是個年靑的胡人,叫呂護。倉守是兗州漢人,名叫李歷。城守是渤海漢人,名叫逢約。”孫霸打探的很詳細。

“呂護!?”石青皺了下眉頭。這個人似乎不是很簡單。沉思半響,他大叫一聲:“小耗子!把匠戶司的人都傳來。我要他們趕製一件東西。”

管他簡單不簡單,這個時候,就是慕容恪、桓溫這等人守護樂陵倉,石青也要衝上去拼一把;何況是呂護。

三十九章 危機重重三十九章 潼關露出的端倪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七十一風滿樓上五十八章 橫江之策七十一風滿樓上九十五章 焉有退路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七十二章 輿論戰心理戰四十九章 合肥遇險六十四章 夜襲上二十四章 殺恩四十二章 中毒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六十六章 山重水複二十六章 並肩二十五章 窩盔西進四十四章 楊羣的青兗印象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二十九章 我的女人我做主九十九選擇退路四十七章 慕容恪的謀算二十二章 嗬哈六十二章 枋頭之變六十三章 司州的形勢三十九章 各有盤算六十四章 王猛的用意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二十九章 我的女人我做主三十三章 標語和童謠四十六章 壓力十五章 笑臉第6章 郎闓的發現二十二章 嗬哈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十七章 來了四十章 牛人高論四十五章 逃遁三十七章 依靠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六十一章 議和十九章 真正的大師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八十五章 選擇和算計六十二章 板蕩識英雄二十六章 啼笑皆非第2章 重返鄴城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第3章 連環箭三十九章 危機重重六十七章 麻姑的決定三十七章 包養倆男人四十六章 三月二十九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六十七戰事十一章 傳說中的人物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二十章 火燒懸瓠城六十二章 板蕩識英雄三十八章 另外一場對話十四章 好苗子五十八章 橫江之策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七十章 突破方向廣陵第9章 反覆四十章 端倪初現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一百零一章 水火無情四十一章 四月初八一三十四章 殺胡令二十章 有客來訪五十章 冉遇第4章 抵達鄴城九十八章 口袋成形十九章 真正的大師六十七章 意外叢生三十八章 另外一場對話七十三章 兵不厭詐四十七章 慕容恪的謀算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十一章 傳說中的人物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三十二章 上黨風雲六十章 漣漪十一章 傳說中的人物七十一章 有理由嗎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十一章 意外地收穫七十八章 博浪三三十六章 邂逅七十一章 毒計四十七章 捨身自污不可得七十一章 毒計五十五章 襄國之戰五十九章 穩住第5章 隨時指點你
三十九章 危機重重三十九章 潼關露出的端倪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七十一風滿樓上五十八章 橫江之策七十一風滿樓上九十五章 焉有退路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七十二章 輿論戰心理戰四十九章 合肥遇險六十四章 夜襲上二十四章 殺恩四十二章 中毒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六十六章 山重水複二十六章 並肩二十五章 窩盔西進四十四章 楊羣的青兗印象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二十九章 我的女人我做主九十九選擇退路四十七章 慕容恪的謀算二十二章 嗬哈六十二章 枋頭之變六十三章 司州的形勢三十九章 各有盤算六十四章 王猛的用意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二十九章 我的女人我做主三十三章 標語和童謠四十六章 壓力十五章 笑臉第6章 郎闓的發現二十二章 嗬哈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十七章 來了四十章 牛人高論四十五章 逃遁三十七章 依靠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六十一章 議和十九章 真正的大師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八十五章 選擇和算計六十二章 板蕩識英雄二十六章 啼笑皆非第2章 重返鄴城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第3章 連環箭三十九章 危機重重六十七章 麻姑的決定三十七章 包養倆男人四十六章 三月二十九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六十七戰事十一章 傳說中的人物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二十章 火燒懸瓠城六十二章 板蕩識英雄三十八章 另外一場對話十四章 好苗子五十八章 橫江之策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七十章 突破方向廣陵第9章 反覆四十章 端倪初現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一百零一章 水火無情四十一章 四月初八一三十四章 殺胡令二十章 有客來訪五十章 冉遇第4章 抵達鄴城九十八章 口袋成形十九章 真正的大師六十七章 意外叢生三十八章 另外一場對話七十三章 兵不厭詐四十七章 慕容恪的謀算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十一章 傳說中的人物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三十二章 上黨風雲六十章 漣漪十一章 傳說中的人物七十一章 有理由嗎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十一章 意外地收穫七十八章 博浪三三十六章 邂逅七十一章 毒計四十七章 捨身自污不可得七十一章 毒計五十五章 襄國之戰五十九章 穩住第5章 隨時指點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