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獻計

當天中午,孫威做東,請姚氏兄弟和石青飲宴。

角鬥之時,姚益被摔得七葷八素,有些迷糊,等下了場,冷靜下來,他再是憨直,也明白自己不是對手;當即態度一變,轉而對石青欽服不已;酒宴間,石青曲意奉承,更令姚益受寵若驚,一口一口兄弟,叫的恁是親熱,直恨不能將心窩子掏出來。

相比之下,姚若沉穩多了,席間隨聲附和,湊趣添興,並沒失態。石青發現,姚若憨厚之中,帶着幾分精明,顯的有些狡詐,這種狡詐,像是農民式的狡猾。石青沒有放在心上。

賓主盡歡之後,姚氏兄弟回西苑,石青辭別孫威,徑直前往武德王府求見李閔。

李閔在正堂,石青進來後,往上一瞧,當即有些發愣。正堂之上,李農赫然在座;李農有一段時間沒到過武德王府,石青乍然見到立刻預感到今日有些不尋常。

極快地掃視一眼,果不其然,不僅李農在座,蔣幹、王泰、張溫、郎?、劉羣、胡睦。。。李閔得力之人都在座。堂上諸人不再有送別冉遇時的神采飛揚,除了李閔、李農深沉的看不出表情,其餘大多陰沉了臉,蹙眉不語。

石青上前見過李閔,又見過李農。

“坐。”李閔吩咐一聲,待石青在胡睦下首坐定,溫和地問道:“軍中傷患可曾處理已畢?新義軍的犒賞,宮裡主事選撥出來了,節義將軍什麼時候將人接走?”

李閔口中的犒賞就是石青討要的宮女,原本是六千,後來追加四千。總計一萬。

石青起身答道:“謝武德王掛念,軍中傷患已處理完畢。犒賞可能還需要三五日才能接回泰山。”

“一念之慈,沒想到種下今日禍患。當初該聽雲重主意的。”李閔沒頭沒尾感慨了數聲,按了按手,示意石青就座。淡淡說道:“雲重可能還不知道。張舉、趙庶投了襄國,這段時日,爲石祗、石琨糾合起七八萬大軍,磨刀霍霍,正欲攻打鄴城呢。”

“哦。”

石青明白座中諸人臉色爲何難看了。當下一掀濃眉,環視四周,朗聲說道:“這又如何?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別說七八萬大軍,就是十幾萬大軍,還能傷得鄴城分毫?張舉、趙庶、石祗、石琨不過一幫釜地遊魂,也能讓諸位愁成這般模樣?”

啪――

一聲脆響,李閔擊案大讚。“好個敢衝敢闖的毒蠍,一身是膽,不負本王所望。堪爲諸位表率!”

說着說着,李閔豪興大發,下座疾步踱到堂中,在兩邊的文臣武將面前揮舞着手臂,揚聲激勵:“諸位,半年之前,我們有什麼?沒糧沒權,算上李總帥的乞活軍,只有不足三萬副甲杖。憑着不怕輸,敢拼命的韌勁。我們一步步走了過來!如今朝政由本王和李總帥執掌,麾下甲杖十餘萬副,有糧有糧,有權有權。舒服日子過上了,難道因此會變得膽怯?會怕了幾個漏網之魚。。。。。。”

大堂裡的氣氛漸漸熾烈起來。衆人振奮精神,你一言,我一語,或謀化對敵之策,或出計穩定朝政。石青在旁聽了一陣,才弄清楚,堂中諸人疑慮的不僅是石祗和張舉,更擔心城內有禁軍生變,與對方里應外合。畢竟,張舉擔任過多年太尉,號召力不同凡響。

諸人各有憂慮,石青卻沒放在心上。他知道,這一仗是以大勝告終的。

李閔、李農議了一個下午,最後敲定了一個初步方案,隨後衆人紛紛告辭。

石青遲疑着落在後面,李閔看出蹊蹺,喊住他問道:“雲重。有事?”

石青恩了一聲,待衆人走的乾淨了,向李閔說道:“武德王。石祗、張舉之流,無能昏庸,翻不起多大風浪,對鄴城威脅不大;石青憂慮的是:灄頭羌人和枋頭氐人。姚弋仲、蒲洪若與石祗勾搭上,其禍非小。”

“唉!本王早已想到此點,只是尚無良策。”被石青說中心事,李閔驀然間變得沉重起來,話語中透着少見的疲憊。頓了一頓,李閔忽然盯住石青,目光灼灼道:“雲重既然看透此節,想必有了對策?”

“末將確實有點想法,只不知成不成,還請武德王定奪。”

石青沉思着,緩緩說道:“灄頭羌人、枋頭氐人大多出自略陽一帶,迫於無奈,強遷至中原,如今中原大亂,人心惶惶,朝廷不再管束;末將估計,蒲洪和姚弋仲可能都有意迴轉略陽,佔據關中;以此爲根基,進可攻,退可守,自是圓轉自如了。”

“你說的不錯!老蒲洪和姚弋仲多半會存此想。”李閔頜首肯定。

石青斟酌着說道:“古有二桃殺三仕,此時的關中就是一個香噴噴,惹人垂誕的大桃子。算上佔據關中的王朗部衆,有三方人馬想去爭奪。武德王以爲,我們是否該給姚弋仲、蒲洪加把火,讓他們鬥起來。那時,他們還顧得及鄴城和石祗?”

“好!雲重這主意好極了!”

李閔興奮地大聲讚歎,陰鬱的臉色立刻開朗起來。旋即他便鎖起雙眉,喃喃自語,開始思考這個主意的可行性和關鍵之處。“怎麼才能讓他們鬥起來?須得讓他們鬥得久,鬥得兩敗俱傷纔是。不能讓一方吞了另一方,反而獲得擴充?”

想到深處,李閔似乎忘記了石青的存在,緩緩走到一張席塌上,跌步盤坐,抱頭苦思,過了許久,都沒有動彈一下。

瞧見李閔高大的身子縮成一團,石青有些心酸,正欲開口。李閔忽然問道:“雲重打算怎麼辦?”原來他還知道石青在旁。

“末將想從姚益、姚若兩兄弟着手,與灄頭建立聯繫,鼓動姚弋仲殺回關中。聽說蒲洪佔據枋頭,隔絕交通,姚弋仲若想西返,必須先拿下枋頭,打開西進之路。如此,勢必與蒲洪發生衝突。果真如此,末將便率新義軍隔岸觀火,姚弋仲若敗,便助其對抗蒲洪;姚弋仲若勝,末將與蒲洪聯手,夾擊姚弋仲。只要兩方惡鬥不休,互相消耗,便是大功。”

石青一口氣將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他擔心李閔捨不得放走姚益、姚若,又補充道:“姚弋仲有四十二個兒子,多兩個少兩個不會在乎。姚益雖是長子,聽說姚弋仲對他甚是不喜,不打算立爲世子;因此,將這兩兄弟困在鄴城並無多大用處;末將還請武德王允准,需要之時,放了他們。”

“這是小事。本王知道。”石閔沒把姚家兄弟當作可以要挾姚弋仲的奇貨,說放也就放了;他的心思都用在石青出的主意上,一門心思考慮其中的利害。

“雲重以爲能成麼?有幾分把握?”李閔有點拿不住。

“武德王放心,此事只要交由末將全權負責。末將至少有八成把握。”石青的語氣十分肯定。事實上,他心中很清楚,這件事他有百分百的把握。唯一不可測的是,最終是何效果以及結局是什麼。因爲,歷史在此出現了變數。

李閔爽快地答應了石青。

自此,石青便和姚益、姚若泡在一塊,幾人除去喝酒就是較技,姚益也不怕輸,纏着石青一項項比試,最後終於挽回了面子,他在騎術上和石青打了個平手,在射擊上贏了石青。三天下來,三人親密無間,恍若老友,特別是姚益,直把石青當作自己親兄弟了。

第四日,泰山來人了。這次是陳然帶隊,除了義務兵的兩個預備營補充進新義軍西進行營外,他還帶來了千餘輛牛車和五千押車的義務兵。

這一天石青沒有進城找姚氏兄弟,呆在營中和陳然談了一整天;陳然將青、兗大小事物一一回稟後,石青讓陳然帶回去幾條命令:

一是,新義軍義務兵分兩輪輪換着參戰,以便在實戰中提高戰力。第一輪於正月三十趕到稟丘,集結待命。

二是,志願兵陸戰營、衡水營、輕騎營、陷陣營、天騎營等各營,帶起輜重裝備於正月三十前趕至稟丘集結待命。

三是,軍帥府參贊司移駐稟丘,未來一段時間,稟丘將成爲新義軍軍務中樞。爲此,需在稟丘囤積兩萬人三個月的糧草資用,需調集五千工匠,以維護兵甲,製造器械。政務部、民務部依舊留在肥子,組織春耕,安民勞作,並妥善安置一萬宮女,可以將她們許配給新義軍轄下的單身漢子,有功人員優先。

四是,以賈堅爲營校尉,以其部屬爲骨幹,新義軍增建一步兵營,暫稱爲豪傑營,駐防樂陵。軍帥府民、政兩部要幫助安置賈堅家人子弟,多慰其心。

“發生了什麼事?和誰開戰?”陳然感受到大戰來臨的緊張氣氛,不安地問了一句。

“很多人!我們要和很多人開戰。這是不可避免、無法逃避的戰爭。”石青沉重地說着,他不能阻止張舉出逃,不能阻止冉閔、李農反目,只能拼命作戰了。

第二天,陳然率隊離開鄴城,賈堅一行人也隨之前往泰山,隨行的還有一萬宮女。

待他們走後,石青開始整合西進行營建制,將兩個預備營的士卒分至鋒銳、跳蕩、中壘、和親衛四個營。四個營人數合計近三千人,雖然沒有滿員,已足堪一戰了。

忙碌了大半天后,新義軍四個營剛剛有點模樣。劉羣帶了大批官吏兵丁來到華林苑。他是爲搬遷華林苑的宮女和傢什而來。

劉羣告訴石青:襄國石祗發兵了。汝陰王石琨和張舉統帥七萬大軍,預計後天就會殺到鄴城。令人意外的是,王朗不知怎麼跑到襄國去了,被任命爲副帥,隨軍而來。他可是個名將。武德王和李總帥都爲此頭痛不已。

二十六章 並肩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五十三章 用什麼下酒四十五章 三月二十八二十六章 啼笑皆非第7章 公祭之序幕六十一等你進攻第9章 燕使皇甫真四十九章 火燒慕容評誤操作章節請勿訂閱十六章 蟄伏三十章 王猛王景略五十一章 襄國之戰一六十六章 夜襲孫家塢四十八章 露餡後的責難五十二章 襄國之戰二三十三章 上黨風雲補三十六章 全線撤退五十九章 朋友越多越好六十九章 張遇的真實意第6章 姚氏兄弟八十六章 逼近對壘第3章 無法選擇八十一章 博浪六十九章 真正的大師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第7章 公祭之序幕第7章 佈政第一步四十章 牛人高論十九章 舉中原以降晉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八十一章 何去何從七十六章 博浪一五十八章 痛打落水狗第6章 抗敵愛國陣線?十九章 武術與殺法四十章 兩個密使七十七章 不是那麼糟四十八章 露餡後的責難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十五章 精雕細琢的風情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五十三章 及時抵達十六章 放膽直言第10章 軍帥府長史五十四章 襄國之戰四四十七章 慕容恪的謀算第4章 抵達鄴城第10章 軍帥府長史第5章 豫州牧四十一章 四月初八一十九章 穩住五十二章 你在害怕什麼三十三章 鄴城換主下六十八章 麻姑勸妹四十四章 四月初八四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第10章 軍帥府長史六十二章 榮譽與驕傲二十六章 啼笑皆非十四章 好苗子六十四章 王猛的用意十七章 關中來得喜訊七十二章 分道六十八章 根絕仇恨五十四章 燒二十五章 奏對十二章 張遇的心思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四十七章 捨身自污不可得二十七章 因果循環七十章 夜襲旱寨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四十章 翁婿重逢六十六章 山重水複三十五章 對決序幕拉開三十五章 對決序幕拉開三十四章 殺胡令四十三勝利來得如此簡單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三十七章 各打各得七十五章 前夕下五十六章 金鉤二十四章 進位五十三章 四千打劫三萬第7章 獻計五十三章 用什麼下酒三十一章 雙贏五十三章 四千打劫三萬三十章 疏而不漏第8章 紙老虎四十一章 賤人喜歡硬的五十章 騎兵間的戰鬥七十九章 慕容霸的祈禱二十一章 變幻莫測的戰局三十一章 雙贏二十三章 南轅北轍二十九章 兩個女人三十章 不一樣的承擔
二十六章 並肩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五十三章 用什麼下酒四十五章 三月二十八二十六章 啼笑皆非第7章 公祭之序幕六十一等你進攻第9章 燕使皇甫真四十九章 火燒慕容評誤操作章節請勿訂閱十六章 蟄伏三十章 王猛王景略五十一章 襄國之戰一六十六章 夜襲孫家塢四十八章 露餡後的責難五十二章 襄國之戰二三十三章 上黨風雲補三十六章 全線撤退五十九章 朋友越多越好六十九章 張遇的真實意第6章 姚氏兄弟八十六章 逼近對壘第3章 無法選擇八十一章 博浪六十九章 真正的大師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第7章 公祭之序幕第7章 佈政第一步四十章 牛人高論十九章 舉中原以降晉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八十一章 何去何從七十六章 博浪一五十八章 痛打落水狗第6章 抗敵愛國陣線?十九章 武術與殺法四十章 兩個密使七十七章 不是那麼糟四十八章 露餡後的責難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十五章 精雕細琢的風情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五十三章 及時抵達十六章 放膽直言第10章 軍帥府長史五十四章 襄國之戰四四十七章 慕容恪的謀算第4章 抵達鄴城第10章 軍帥府長史第5章 豫州牧四十一章 四月初八一十九章 穩住五十二章 你在害怕什麼三十三章 鄴城換主下六十八章 麻姑勸妹四十四章 四月初八四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第10章 軍帥府長史六十二章 榮譽與驕傲二十六章 啼笑皆非十四章 好苗子六十四章 王猛的用意十七章 關中來得喜訊七十二章 分道六十八章 根絕仇恨五十四章 燒二十五章 奏對十二章 張遇的心思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四十七章 捨身自污不可得二十七章 因果循環七十章 夜襲旱寨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四十章 翁婿重逢六十六章 山重水複三十五章 對決序幕拉開三十五章 對決序幕拉開三十四章 殺胡令四十三勝利來得如此簡單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三十七章 各打各得七十五章 前夕下五十六章 金鉤二十四章 進位五十三章 四千打劫三萬第7章 獻計五十三章 用什麼下酒三十一章 雙贏五十三章 四千打劫三萬三十章 疏而不漏第8章 紙老虎四十一章 賤人喜歡硬的五十章 騎兵間的戰鬥七十九章 慕容霸的祈禱二十一章 變幻莫測的戰局三十一章 雙贏二十三章 南轅北轍二十九章 兩個女人三十章 不一樣的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