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義士

河南荒僻,人煙稀少,以至於千里之地,野草叢生。惠濟河畔不外如是,蘆葦、水草密密叢叢,繁茂的如牆邊一般。

雷弱兒呼聲未歇,蘆葦叢呼啦一陣響,水草分開,現出四條小筏子。

四條筏子首尾各有一持篙漢子,持篙漢子都是腰間圍了塊布,黑黝黝的身子幾乎完全裸露;被發現蹤跡後,漢子們雙手上下連動,撐着筏子快速向河中逃去。

襄邑自古以來便是有名的水中之國,湖河處處,港汊橫生,當地人除了蠶桑之業,便以漁獵爲主。

雷弱兒瞅了眼漢子的打扮,眼光隨即在筏子上一掃,入目所見盡是魚簍、漁網、魚叉等獵具,並無槍刀、弓矢這一類的兵刃,當即放下心來。他斷定這該是當地的土著漁民,不防之下與己方馬隊相遇,擔心驚擾,是以偷偷躲進蘆葦叢中。

儘管如此,作爲負責石青安全的扈從隊長,雷弱兒還是有些不放心,揚聲吆喝道:“來人啊!給雷某燒了這些蘆葦,免得老鼠、水蛇在裡面亂躥。”

雷弱兒的聲音一落,石青親衛還沒來得及點火,正在逃竄的四條筏子先停了下來,一個三十許的敦實漢子揚聲叫道:“義士!快走啊!對方要放火了——”

雷弱兒一聽就明白,敢情對方還有人躲在蘆葦叢裡,只是不知道躲在哪一塊,當即催促親衛。“快!快點火——”

“老何啊,你吆喝個嘛——”蘆葦叢中響起一聲無奈地嘆息,隨後水草分開,一條筏子晃悠悠地從中撐了出來。筏子上撐篙的一個是年輕後生,看起來二十不到;另一位年齡稍長,約莫二十七八。

兩人打扮與剛纔八人相仿,同樣是在腰間繫了塊破布。年輕的後生身上疙瘩凸凹,看起來頗爲健壯;年齡稍長的個子中挑,身子骨很瘦,以至於看不到一點贅肉。

說話的是年齡稍長的瘦子,他站在筏子前面,悠閒地撐着長篙,口中懶洋洋地抱怨道:“老何啊,你也不想想,春夏時分的水草哪能輕易點燃?這又不是雙方陣戰,軍令哪會執行的很嚴?對方點兩下,燃不起火頭,便會罷休。偏你多嘴,把俺暴露了。。。俺好不容易等到一匹戰馬靠過來,被你這一嗓子給叫沒了。”

瘦子說得肆無忌憚,毫不隱瞞搶馬的心。他還和適才匆忙逃竄的八人不同,撐篙撐的極慢極從容,一點也不擔心河谷裡的新義軍追殺。

在這人抱怨的時候,石青便留了心。因爲他說得話很有道理,雷弱兒他們一旦點不燃蘆葦,定會不耐煩地罷手,如他這般沉得住氣的,躲在蘆葦叢中弄不好真的會搶走一匹戰馬。看着這人從容的模樣,石青有多生出幾分欣賞。

這人之所以如此,只因爲他知道對方的騎兵對他根本無可奈何。

惠濟河是浪蕩渠的支流;這時候的浪蕩渠水量並不十分充沛,不到雨季,大部分河段水位不過一人多高,作爲分支的惠濟河水位又低了一些,以至於新義軍騎兵過浪蕩渠和惠濟河時都是乘坐戰馬泅渡的。

戰馬可以泅渡惠濟河,卻沒法在水中快速奔馳。對方顯然是想到這一點,所以才這般有恃無恐。這人短短時間,能想透這許多關竅,腦筋確實很靈光。

“義士——對不住啊,俺老何又壞了你的事,回去請你喝酒賠罪。。。”先前提醒的‘老何’似乎對‘義士’頗爲服膺,連聲賠罪。

石青聽到‘義士’這個稱呼,心中一動,待老何說罷,便衝河面揚聲喊道:“義士,可是真義士麼?若是真義士,石某送你一匹戰馬又有何妨?”

‘義士’聽見招呼,用長篙支住筏子,轉過身來,遠遠地端詳了石青一陣,見說話的是個穿着普通皮甲、一身風塵的年輕騎士,便即笑了,回道:“那位軍士,竟敢虛言欺誑戴某麼!不過你小小年齡,反應倒快,比那大個子將軍強多了。日後富貴定在他之上。”

大個子將軍指得是雷弱兒。石青從這句話裡聽出端倪,這人瞧自己年少,以爲是個普通士卒在欺誑他,普通士卒怎麼有權將戰馬輕易送與他人?他反應倒是極快,立馬施以報復,明着誇讚石青,實質是‘捧殺’石青,石青若真是普通士卒,雷弱兒聽到對方言語後,不定會產生什麼想法呢。

這人心也太詭詐了一些。石青有些哭笑不得。

不等石青發話,雷弱兒已經厲聲呵斥。“大膽!汝敢冒犯石帥,當真不怕死麼!汝若不上來受縛請罪,雷某便踏平襄邑,誅殺汝滿門老小。”

情勢鬥轉之下,‘大將軍’竟然對‘普通士卒’如此恭敬!雷弱兒橫插進來的這一槓,讓這人有點拿不準了。他似乎膽氣極壯,雷弱兒的恫嚇毫無作用,嗤笑一聲,這人道:“襄邑早被汝等踏平了無數次,汝若有興,儘管來就是了。汝想誅殺戴某滿門老小,哼!卻需些本事才行。”

說罷,這人有些氣惱,一揚長篙,罵罵咧咧地叫道:“真他奶奶的晦氣!遇見這麼多死人;哥哥弟弟們,走囉——再不走沾得晦氣越發多了。”

雷弱兒哪受過這等辱罵,聞言後勃然變色,他望了眼石青,石青若是發令,他便是騎馬沿岸追蹤,也要將這些人一一誅殺。

石青搖了搖頭,示意雷弱兒不要莽撞,隨後石青再次開口道:“義士!你往哪裡去?新義軍來了,你還不快快回家歸隊。”

石青莫名其妙的一句話吸引了‘義士’興趣,他再次停下筏子,回身對石青說道:“新義軍?你們是青兗的新義軍?”

“不錯!”

石青給了個肯定的答覆。隨後笑道:“新義軍上下皆是義士,新義軍是義士之家;你若真是義士,還不快快回家。”

那人知道石青身份不低,口氣莊重了許多,不過仍舊有些漫不經心。“戴某曾聽先賢說,大丈夫立世,當知何爲忠義,行事以信義爲先,並以此自勉;因此被鄉人謔稱爲義士。不知新義軍之新義又有何解?”

石青自信地一笑,向河畔靠近兩步,道:“新義軍的新義自然離不開忠義、信義,只是既爲新義,當有一些意要超過先賢言語涵蓋纔是。”

“真的麼?”

義士嗤笑一聲,揚起長篙指點着石青,冷斥道:“汝所謂的新義不過是背義忘本而已,也好在戴某面前賣弄?汝等身爲晉人,不迎接王師北伐,反而甘願受羯趙驅使,對北伐軍刀兵相向,使北伐功敗垂成。羯趙傾頹,中原大亂,汝等不南投回歸朝廷,反而四處爭戰,趁機擴充勢力,意欲獨霸一方。哼!就便是汝等所謂的新義?幸虧汝等是‘新義’,若是舊義。戴某必棄‘義士’之名不用,否則,與汝等同名,戴某羞也羞死了。”

這人脣槍舌劍,劈頭蓋臉地砸過來,砸的石青頭暈眼花。他實在沒想到,在對方眼中,新義軍的作爲竟如此不堪。

“好賊子!汝等着受死吧。”雷弱兒忍無可忍,暴跳而起,亢聲向石青請令:“石帥!輕騎營和親衛混編營到了,這幾個狂徒跑不掉了,請傳令阻截。”

石青掃視一眼,這才發覺,輕騎營從惠濟河上游處迂迴過來,親衛混編營從下游向這邊迂迴。兩營一上一下,只要往河心一攔,正好夾住對方。

“吹號——傳令!只需擒拿,不可傷了他們。”石青應允了雷弱兒的請求,轉而得意地向那人笑道:“無論是新義還是舊義,汝等還是乖乖登岸爲好,石某保證不傷害汝等。否則,手下兄弟不知輕重,免不得要讓汝等吃些苦頭。”

另外九個土著漁民發現不對,頓時慌亂起來,一起看向‘義士’,指望他拿主意。

變起倉猝,實在出人意料之外,饒是‘義士’反應敏銳,面對上下游四千騎兵的包抄他也無計可施。目瞪口呆了一陣,‘義士’懊惱地叫道:“晦氣!真他奶奶滴晦氣!”

石青暗地一樂,取笑道:“不是汝晦氣,而是石某運氣。呵呵,汝還不到石某身邊沾點運氣,更待何時!”

‘義士’左手撫額,一點點地向下抹去,當抹到下頜時,那張臉已經堆滿了笑。聲音裡帶着諂媚,‘義士’道:“小將軍英姿雄偉,紅光滿面,果然是幸運之人,戴某晦氣太重,真的需要到小將軍身邊沾點運氣。呵呵,請小將軍稍待,我等這就過去。。。”

話音中,他撮脣打了個呼哨,隨即撐起長篙,筏子向岸邊靠過來。另外四條

石青被他弄得哭笑不得,搖搖頭,問道:“汝姓戴?名字叫什麼?”

“小將軍容稟,小民姓戴名施,表字行義。。。”義士停止撐篙,在筏上對石青一揖,盡顯謙遜之美德。

石青雙眼一咪,緊緊盯了過去。難怪膽氣如此之壯,心如此敏銳,原來是他!

大晉偏安江東之後,數十年間大張旗鼓地發動了十數次北伐,這些北伐,包括桓溫的北伐在內,除了虛耗錢財、折損將士之外,最終結果都是無功而返。如果一定要說取得過那麼一點成績,這點成績便是將傳國玉璽從鄴城弄回了建康,結束了大晉皇詔有印無璽的尷尬局面,爲大晉挽回了不少面子。

北伐的這點成績就是戴施爲大晉取得的。而且沒費大晉一兵一卒,純粹是依靠個人的機智和膽氣冒險詐騙的。

歷史上,兩年後,鮮卑慕容大兵圍困鄴城。大魏守城主將蔣幹派人南下表達投晉之願,請謝尚出兵援救鄴城,並答應鄴城之圍解出後,將傳國玉璽獻給建康。這件事如果指望謝尚來辦,鄴城之圍不可能解,傳國玉璽也不可能被大晉得到。好在戴施聽說了這件事,他當即率一百青壯,衝進鄴城,幫助蔣幹死守西苑,從而得到蔣幹的信任,詐得了玉璽,隨後遣人偷偷送給謝尚。鄴城被攻破後,他和蔣幹縋牆出城,逃回河南。

鮮卑慕容軍勢最盛之時,帶一百部屬闖進數萬大軍圍困的鄴城,戴施膽氣之豪,由此可見一斑。

石青奇怪地是,戴施怎麼會在襄邑?兩年後大晉北伐時,他應該是倉恆的流民頭目,因迎回傳國玉璽之功,被提撥爲河南太守。

“倉恆在哪?”石青問正在登岸的戴施。

戴施恭恭敬敬地答道:“回稟小將軍,西北六十里外,就是倉恆。”

西北六十里?那不就是陳留孫家塢嗎?原來倉恆就是陳留。石青恍然。

只是戴施怎麼會在兩年後成了孫家塢的流民督護?莫非在歷史上,孫昱等孫家塢原住民隨段龕遷居青州,孫家塢隨後被襄邑戴施這夥流民佔據了?

石青明白過來。望着老老實實,謙遜恭敬地戴施,他暗自好笑,這傢伙倒是能屈能伸,裝得挺像。既然如此,說不得要難爲他一番了。

想到這裡,石青板着臉說道:“戴行義。石某乃新義軍主帥,大魏鎮南將軍;汝適才胡言亂語,頗多輕慢,論罪便是砍下汝等腦袋也不爲過;所謂不知者不爲罪,石某網開一面,不忍治汝等死罪。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汝等且隨在石某身邊,做三年苦役,以贖前罪吧。”

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第4章 人吃人的年代第10章 聯合操演三十二章 祭竈節中四十七章 腳不沾地第7章 獻計三十七章 殺道正道五十一章 襄國之戰一二十三章 狩獵下一百零七章 折戟白溝河全面開戰中四十三章 血修羅第4章 桓衝北上第1章 尷尬人之間的閒談四十四章 楊羣的青兗印象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四十二章 虛驚一場六十一章 驚變下二十七章 意外的意外十二章 離開鄴城第1章 尷尬人之間的閒談四十八章 起伏七十七章 不是那麼糟五十四章 心籠打開四十一章 修道之人二十七章 意外的意外七十二風滿樓中二十五章 詐城五十傾巢而出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七十一章 有理由嗎六十章 酒盟二十三章 繼趙李七十五章 北方的壞消息二十七章 流言的解析一百零一章 水火無情十三章 反覆九十二章 不眠之夜三十五章 假傳軍令三十四章 鄴城的陰影七十五章 前夕下第7章 義士三十章 鄴城二三事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三十三章 值得三十八章 進城二三事第8章 原來如此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六十七章 麻姑的決定第3章 談婚論嫁第2章 博彩第4章 幫我作間五十四章 浮光暗影五十七章 敵我同行四十七章 跳河十九章 穩住第8章 風起雲涌八十六章 逼近對壘四十六章 三月二十九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第2章 小耗子歷險記(中)十八章 戰爭節奏難掌握第10章 軍帥府長史三十二章 祭竈節中四十四章 楊羣的青兗印象六十三章 建制四十七章 捨身自污不可得十九章 真正的大師七十二章 輿論戰心理戰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十一章 傳說中的人物第8章 紙老虎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十二章 聚會四十三章 必勝的信心一百零一章 水火無情第1章 尷尬人之間的閒談二十章 郗愔迴轉十九章 穩住七十六章 博浪一六十七戰事三十一章 祭竈節上二十章 郗愔迴轉九十八章 口袋成形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三十二章 急轉直下五十七章 襄國之戰七三十二章 好苗子要培養十一章 禍福由天第1章 序五十九章 不能打下去了第3章 無法選擇二十二章 情勢互易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三十八章 進城二三事五十四章 鹿勃早的疑惑三十六章 全線撤退
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第4章 人吃人的年代第10章 聯合操演三十二章 祭竈節中四十七章 腳不沾地第7章 獻計三十七章 殺道正道五十一章 襄國之戰一二十三章 狩獵下一百零七章 折戟白溝河全面開戰中四十三章 血修羅第4章 桓衝北上第1章 尷尬人之間的閒談四十四章 楊羣的青兗印象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四十二章 虛驚一場六十一章 驚變下二十七章 意外的意外十二章 離開鄴城第1章 尷尬人之間的閒談四十八章 起伏七十七章 不是那麼糟五十四章 心籠打開四十一章 修道之人二十七章 意外的意外七十二風滿樓中二十五章 詐城五十傾巢而出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七十一章 有理由嗎六十章 酒盟二十三章 繼趙李七十五章 北方的壞消息二十七章 流言的解析一百零一章 水火無情十三章 反覆九十二章 不眠之夜三十五章 假傳軍令三十四章 鄴城的陰影七十五章 前夕下第7章 義士三十章 鄴城二三事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三十三章 值得三十八章 進城二三事第8章 原來如此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六十七章 麻姑的決定第3章 談婚論嫁第2章 博彩第4章 幫我作間五十四章 浮光暗影五十七章 敵我同行四十七章 跳河十九章 穩住第8章 風起雲涌八十六章 逼近對壘四十六章 三月二十九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第2章 小耗子歷險記(中)十八章 戰爭節奏難掌握第10章 軍帥府長史三十二章 祭竈節中四十四章 楊羣的青兗印象六十三章 建制四十七章 捨身自污不可得十九章 真正的大師七十二章 輿論戰心理戰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十一章 傳說中的人物第8章 紙老虎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十二章 聚會四十三章 必勝的信心一百零一章 水火無情第1章 尷尬人之間的閒談二十章 郗愔迴轉十九章 穩住七十六章 博浪一六十七戰事三十一章 祭竈節上二十章 郗愔迴轉九十八章 口袋成形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三十二章 急轉直下五十七章 襄國之戰七三十二章 好苗子要培養十一章 禍福由天第1章 序五十九章 不能打下去了第3章 無法選擇二十二章 情勢互易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三十八章 進城二三事五十四章 鹿勃早的疑惑三十六章 全線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