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章 以後的打算補全

三十章以後的打算(補全)

石青面色一肅,斷然說道:“不!孫大哥,你錯了,剛纔的議論與石青日後的打算可謂息息相關。”

緩緩放下酒杯,石青環顧殿下,沉聲說道:“諸位。石某適才言及的人物,唯有王猛一人身屬我方,包括慕容恪、慕容霸兄弟在內,共有四人與我方敵對,更可慮的是,這四人身居高位,手握重兵,分散在南、北、西三個方向,一旦同時動手,我方左支右絀,必定難以從容應對。若有一路被對方突破,這個後果。。。。。。”

後果到底如何,石青沒有繼續說下去;孫威、王朗臉色一白,隱帶擔憂。石青說的局面不是不可能出現,因爲,無論是西涼張氏或是燕國慕容氏,此時都奉大晉爲尊,原本就在一個陣營之內。

“王猛坐鎮關中,應該可以擋住西涼張氏和涼州司馬勳;石帥親自出馬,足以應付慕容恪兄弟;只是,桓溫若是北上,只怕我軍難有與之並肩之才俊相抗,中原可就危矣。”過了一會,孫威低聲道出了衆人的擔憂。

石青點點頭,道:“若出現這種局面,我軍不僅難以選撥出與桓溫相抗之才俊,還無法籌集到足夠的人馬予以阻擊。另外,豫州冉遇、幷州張平也如跗骨之蛆,隨時都可能蹦出來搗亂。因此,爲了避免惡劣局面的出現,石某打算。。。。。。”

說到這裡,石青先頓了一頓,旋即咬金斷玉一般從口中迸出兩個字:“降晉!”

降晉?降晉!降晉!!!

再沒有比這兩個字更讓人震撼的了。

這些年來,有無數人不停地進行着降晉叛晉、降趙叛趙的勾當,按說降晉應該很正常,只是,做出這種勾當的大多是一方土豪或者是刺史太守,從沒有石青這種,囊括大半個中原、有資本登基稱帝的人去降晉,就算襄國石祗被逼到最後關頭,也只是削去帝號,自立爲王,而不是投降燕國或者大晉。

石青竟然要降晉!這讓追隨者情何以堪!

偏殿內鴉雀無聲,所有的人包括一個正在斟酒的親衛全都呆住了。親衛手中酒壺半斜,美酒無聲淌出,注滿酒杯,溢到矮几上,順着桌面向外擴展、擴展。。。最後“嗒”地一聲濺到地面上。

“酒灑了——”石青略帶責備地瞟了眼親衛,開口打破了偏殿的沉寂。

“諸位!此爲不得已之舉,亦是以退爲進之計。需要說明的是,揹負降晉之名的不是石青,而是麻督!”石青眼光閃爍,仔細觀察下面人的反應。

張季宦海沉浮經年,心思機敏,聞言之後立即有所悟道:“石帥的意思是。。。先在鄴城推舉麻督爲尊,以麻督的名義降晉,一俟天下形勢有所變化,石帥可以拋開大晉,自行行事。如此,便不受忠義之名所。。。。。。”說到這裡,張季嘎然住口,再說下去,可就是不敬之罪了。

“雖不全中以不遠矣。”石青點點頭,衝張季微微一笑,以示讚賞。

王朗、王寧若有所悟,緩緩頜首。曹伏駒也聽明白了,站起來嚷道:“俺們明白了。這不就是詐降之計嗎,只不過石帥愛面子,不好自己出頭詐降,所以才推舉麻督爲尊。哈哈哈。。。。。麻督不過是個傀儡罷了。”

曹伏駒心粗,沒有留心石青和麻秋的關係,直言不諱地開起了麻秋的玩笑。同屬降將的王寧、張季聞言大急,不住地給曹伏駒使眼色,偏偏曹伏駒志得意滿,頭都翹到天上去了,哪兒看得到兩人的提醒。

石青無奈地搖搖頭,沉着臉佯喝道:“曹將軍休得胡言,徵西大都督乃是本帥未來的岳丈,本帥真心實意推舉麻督爲尊,哪像汝說得如此難聽。”

“啊”

曹伏駒驚叫一聲,立時傻眼,伸出蒲扇大手捂住嘴巴訕訕坐下,再不敢說話。

“兄弟。。。”

孫威站了起來,他看起來很不高興,言語帶着明顯地不悅:“皇上託付大魏基業之人是兄弟,而不是麻秋。事實上,此前兄弟與朝中大多數文武私交併不深厚,不少人對皇上的決定不以爲然,只因遺詔之故,這才勉強歸入兄弟麾下。兄弟卻要以麻秋爲尊,置皇上遺詔於何地?這讓朝廷文武怎麼想?兄弟若是愛惜羽毛,不得已找人出頭降晉,爲何不選擇太子?太子乃皇上血脈,深受鄴城人擁戴,由他暫時在前爲兄弟擋着,朝廷上下必定安生許多。豈非一舉兩得?”

孫威話糙理不糙。麻秋名聲太壞,本事一般,瞿然而上高位,鄴城必定有許多人不服。石青知道這一點,但卻無可奈何。除了麻秋,他再無第二個合適人選。有麻姑這層關係在,麻秋和石青彼此間可以做到完全信賴,這種信賴超過司揚、孫威,甚至超過祖鳳;之因爲麻秋無子,石青是他唯一的繼承人;另外,石青選擇麻秋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麻秋年事已高,眼下已五十出頭,在這個時代,這個年齡算得上是老人了。當然,這些原因石青無論如何也不會宣之於口。

“孫大哥!兄弟推舉任何人爲尊都可以,唯獨不能推舉太子和他的幾位兄弟。”

石青安靜地解釋道:“太子等年齡太小,難以辨明是非,很容易被人操縱利用,成爲對付石青的利刃;一旦如此,影響局勢穩定、牽扯朝庭精力不說,太子皇后萬一出了什麼事,豈不是兄弟害的。百年之後,兄弟有何面目再見皇上?此事不可不防,兄弟早就拿定主意,一俟襄國事了,便迴轉鄴城將太子、皇后送到秘密之地隱居起來,遠離是是非非。”

石青說得足夠坦白,孫威再是愚鈍也聽出了其中意思。細細回味了一下,他立時明白自己有些一廂情願,石青如果真立太子爲傀儡,雙方轉眼就會反目成仇,那樣會害了冉智兄弟的。

呆愣之間,孫威聽石青繼續解釋道:“兄弟之所以推舉麻督爲尊,並非出於私心,實乃是形勢需要。當今中原,經數年爭戰塗炭,石趙徹底覆亡,大魏亦元氣大傷。式微如斯,我軍別說兩線、三線作戰,便是合青兗、鄴城所有之力,也未必禁受得與燕國作戰的消耗。關中不同,這兩年雖有幾次戰事,卻未傷及根本,若能得之,當爲極大助力,若因此失和,呵呵。。。鄴城就是降了大晉,也禁受不住燕國和關中的兩面夾擊。無奈之下,兄弟只好出此下策,以尊號爲籌,換取近十萬大軍和源源不斷的輜用支持。另外,兄弟有一言必須申明,皇上遺詔託付兄弟的是殺胡復漢之大業,並非是個尊號;與完成殺胡復漢之大業相比,一家一姓之江山社稷無足輕重。”

孫威身子一震,定定地注視着石青。他一直把石青當作小兄弟,哪怕對方戰績赫赫,威震四方,他還然當作小兄弟,一個很厲害的小兄弟而已。直到此時,清晰地感受到對方爲太子、皇后安危的深謀遠慮,爲殺胡復漢大業寧願拋卻尊榮,他才明白,無論心胸、氣宇或是才智、見識對方都遠遠在他之上,所站之處是他一生都難以觸及的高度。他還好意思私下認之爲“小兄弟”嗎?

孫威面容一陣發燙,怔立了片刻,他雙膝一彎,突然跪倒在地,俯身叩首道:“石帥明見萬里,所言極是,孫威佩服,日後但有所命,絕不敢怠慢質疑。”

孫威這番舉動唬得石青一跳,連忙蹦起來,奔到殿中上前攙扶道:“孫大哥。你這是。。。你我兄弟何至於如此客套。”

孫威接着石青攙扶站起來,鄭重說道:“孫威有幸,能認識石帥這樣的兄弟,只是上下有別,禮不可廢。孫威再不敢僭越怠慢了。”

石青嘴脣張了張想說什麼卻終究沒有說出來,地位越高越是孤獨,這是一個無奈而又必須接受的現實,眸子裡閃過一絲悲哀,石青拍拍孫威雙膀,感慨地說道:“孫大哥,私下裡還請繼續稱呼石青爲兄弟,石青希望多一個兄長。”

“嗯!”孫威重重點頭,旋即衝石青呵呵一笑,問道:“石帥。鄴城日後由麻督作主並向大晉請降,大晉肯定會封麻督爲王,那石帥呢?當執掌全國兵馬的大將軍嗎?”

說到正事,石青立時忘記遺憾和感慨,興致盎然道:“徵西大將軍年事已高,石某不忍讓他老人家操勞過度,是以準備自己爲朝廷多出些力,無論是治軍或是施政,都將全力一赴,竭盡所能。當然,其中重中之重,還是應對鮮卑人的威脅。石某打算襄國事了,前往冀州建一徵北大將軍府,居中統籌東路南皮、馬頰河,西路中山、常山、中路冀州、博陵等地對燕國之戰事。鑑於鄴城朝政需要打理,石某不能常駐冀州,徵北大將軍府將設四督帥。其一爲東路軍督帥,由樂陵太守賈堅擔任,駐守南皮;其二爲中路軍督帥,由軍帥府長史雷諾擔任,駐守冀州;其三爲西路軍督帥,由權翼擔任,駐守中山郡;其四爲後軍督帥,由孫大哥擔任,駐守襄國,職責是爲其他三路提供後援支持。不計各地郡守兵,徵北大將軍府四路督帥直接下轄人馬必須達到十萬,方纔有與燕軍一抗之力。十萬人馬不是小數,並非一蹴而就之事,主要就看孫大哥你這位後軍督帥是否能及時整編降兵了。。。。。。”

“石帥放心。孫威不敢誤事。”孫威嘴裡回答的很淡,心中卻暗自下了決心,一定要儘早將降兵整編歸建。心中記掛着事,酒也喝得不甚香甜。酒宴一散,孫威就急忙地離開了皇城。

童圖帶走一萬後,襄國還有兩萬餘降兵。欲讓兩萬多人歸心並非容易之事,不僅需要樹立建制,嚴明軍紀,還需將官時不時地懷柔施恩。孫威迴轉後,一頭紮緊降兵營,吃飯、睡覺、操演。。。與降兵士卒不離不棄,投入得甚至沒去爲離開襄國趕赴關中的王朗送行。

三月十三,石青找到降兵營來告知孫威,祖鳳有消息傳來,中山國太守侯龕答應歸降。他和權翼打算北上盧奴,和侯龕商談防範鮮卑人之事,爭取得到對方諒解,答應讓權翼的西路軍進駐中山國。石青囑咐孫威,他走以後,襄國大小事物由孫威負責處理。

孫威應承之後便不敢再窩在降兵營裡,他先將石青、權翼送出北門,隨即帶着親衛來到皇城南門城樓裡住下,通知王寧、曹伏駒有事就去城樓找他。

申正時分,王寧引着一個自稱鄴城傳詔使的來找孫威。孫威一見,來人竟然是馬願。

“都是自家兄弟,但說無妨。”見馬願的目光老在王寧身上轉來轉去,孫威直接開口打消了馬願的顧慮。

顧慮消除之後,馬願即刻惶急地叫了起來,連聲道:“將軍。出大事了,石帥呢?請他速速返回鄴城,鄴城局勢眼見就要失控了。”

孫威豁然而起,追問道:“到底是何事情?汝快詳細道來。”

“冉遇回來了,帶着豫州軍進了鄴城。”

馬願鼓瞪着雙眼,急促地說道:“他一回來就四處找事,先是聯絡朝中衆位大人提請太子登基爲帝,卻被郎大人、劉大人找藉口拖住了。隨後他又讓張溫將軍交出張舉家眷,張溫將軍不同意,他就帶兵圍了西苑,告誡張溫將軍再不交人,他就打進去。大將軍明顯和他一路,屢次下令,命令張溫將軍交人。劉大人見勢不對,讓末將飛馬前來報信,他去找蔣幹將軍商議,爭取穩住局勢。。。。。。”

冉遇進鄴城了!

孫威心中咯噔一下,他曾在冉遇手下呆過年餘,知道這個悍民軍雙璧之一併非易於之輩。蔣幹、張溫稍有差錯,弄不好就會栽在他手中。那樣的話,鄴城可就徹底亂了,石青平穩過渡的打算會徹底落空。

“來人啦!快,即刻去追趕石帥,請他速速回轉。”對付冉遇必須石青出手方可,孫威喚來四名親衛,命他們一人雙馬,不分晝夜北上追趕,務必儘早截住石青。親衛去後,孫威想了想,轉對王寧道:“王將軍。你若誠心追隨石帥,此時便是你立功良機。”

王寧目中精光一閃,懇聲道:“請戍衛將軍指教。”

孫威道:“襄國城中有四五萬人馬,其中大魏禁軍、襄國降兵各佔一半。鄴城發生糾紛,大魏禁軍不便摻和,襄國降兵反倒更爲好用。孫某有意請將軍領一萬降兵先行南下,幫助石帥平息紛爭。石帥馬快,不到鄴城就能趕上將軍。不知王將軍是否願意爲石帥分憂?”

“固所願耳,不敢請爾!”王寧抱拳躬身,慨然作答。

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三十八章 進城二三事二十一章 哪有恁多爲什麼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一百零五章 突圍血戰上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十八章 江湖高手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六十四章 一碗水酒泯恩仇八十二章 博浪七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六十三章 建制二十九章 我的女人我做主二十三章 繼趙李二十四章 夜謀二十章 郗愔迴轉八十章 必須付出代價三十七章 各打各得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七十九章 博浪四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三十一章 祭竈節上十四章 好苗子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四十一章 四月初八一六十六章 夜襲孫家塢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第5章 豫州牧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六十六章 夜襲孫家塢四十章 旱鴨子的無奈七十四章 前夕上九十五章 焉有退路二十九章 兩個女人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六十一章 驚變下三十六章 那就戰吧九十九選擇退路三十三章 鄴城換主下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六十一章 記住這個日子三十三章 值得四十章 端倪初現七十章 夜襲旱寨十二章 聚會五十三章 下一個目標五十五章 盟友就是用來吞併的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三十五亞聖後裔七十四章 前夕上七十一章 毒計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十四章 偶遇七十章 夜襲旱寨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四十六章 大晉風流人物二十六章 並肩五十一章 信念與本能的對決十一章 亂局八十章 博浪五十一章 安離趙諫黎半山一百零四章 再入囚籠六十一章 襄國之戰十一四十七章 夜戰四十二章 虛驚一場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十五章 精雕細琢的風情七十七章 不是那麼糟四十一章 難阻六十五章 夜襲下三十三章 祭竈節下五十九章 不能打下去了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四十五翻臉不認人四十三章 契機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十八章 江湖高手五十六章 襄國之戰六二十七章 開闢新戰場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第7章 公祭之序幕五十四章 一手硬還要一手軟第10章 至方君子七十四章 勝敗已分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五十九章 媾合五十章 冉遇十九章 穩住一百零五章 突圍血戰上十九章 勝利的頂峰四十四章 四月初八四
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三十八章 進城二三事二十一章 哪有恁多爲什麼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一百零五章 突圍血戰上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十八章 江湖高手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六十四章 一碗水酒泯恩仇八十二章 博浪七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六十三章 建制二十九章 我的女人我做主二十三章 繼趙李二十四章 夜謀二十章 郗愔迴轉八十章 必須付出代價三十七章 各打各得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七十九章 博浪四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三十一章 祭竈節上十四章 好苗子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四十一章 四月初八一六十六章 夜襲孫家塢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第5章 豫州牧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六十六章 夜襲孫家塢四十章 旱鴨子的無奈七十四章 前夕上九十五章 焉有退路二十九章 兩個女人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六十一章 驚變下三十六章 那就戰吧九十九選擇退路三十三章 鄴城換主下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六十一章 記住這個日子三十三章 值得四十章 端倪初現七十章 夜襲旱寨十二章 聚會五十三章 下一個目標五十五章 盟友就是用來吞併的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三十五亞聖後裔七十四章 前夕上七十一章 毒計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十四章 偶遇七十章 夜襲旱寨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四十六章 大晉風流人物二十六章 並肩五十一章 信念與本能的對決十一章 亂局八十章 博浪五十一章 安離趙諫黎半山一百零四章 再入囚籠六十一章 襄國之戰十一四十七章 夜戰四十二章 虛驚一場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十五章 精雕細琢的風情七十七章 不是那麼糟四十一章 難阻六十五章 夜襲下三十三章 祭竈節下五十九章 不能打下去了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四十五翻臉不認人四十三章 契機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十八章 江湖高手五十六章 襄國之戰六二十七章 開闢新戰場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第7章 公祭之序幕五十四章 一手硬還要一手軟第10章 至方君子七十四章 勝敗已分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五十九章 媾合五十章 冉遇十九章 穩住一百零五章 突圍血戰上十九章 勝利的頂峰四十四章 四月初八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