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八章 張遇複姓

五十八章張遇複姓

“景興。汝北上已有半年,長進不是很多哦。”過了一陣,殷浩反應過來,輕言責怪了一句。畢竟郗超年齡不大,不便深責。

“姑丈大人。。。”

郗超滿不在乎地在矮几上拈了一枚杏兒拋進口中,一邊咀嚼着,一邊招呼王羲之。“殷刺史尚且不知你我來意,姑丈大人可以據實相告了。”

王羲之應了一聲,對殷浩道:“淵源兄。此番羲之和景興南下,乃是奉鄴城使命;前來商談歸順一事的。”

“什麼”

周方驚得大呼一聲,霎那間臉色煞白一片。殷浩卻沒有任何反向。郗超偷眼瞧去,只見殷浩身子僵直,嘴巴半張,目光呆滯,大概是被這消息震攝住了心魂。

天下第一名士,不過如此

郗超暗自冷笑,待到殷浩“啊”了一聲似乎有還魂之狀時,他咧嘴一笑道:“殷刺史可知鄴城下轄十州之地與荊豫兩州孰大孰小?”

“當然是十州之地。”

殷浩不由自主地回了一句,繼而探詢地望向王羲之,緊張地問道:“逸君適才所言是否。。。。。。”

王羲之肯定地點點頭。殷浩輕噓一聲,身子一軟,跌倒在草蓆上,顫聲搓嘆:“這。。。委實出乎意料。此。。。實乃朝廷之。。。福,殷某之幸。”

郗超迫上一步,追問道:“然則,殷刺史若是接受豫州冉使君之請,鄴城只怕不會歸降了。此事大大的不妥呀——”

“啊呀不錯——”殷浩一拍大腿,終於意識到其間的問題。

周方臉色灰白,在王羲之說出鄴城意欲歸順大晉之時,他便意識到此行算是白費了。毫無疑問,在大晉眼中鄴城比豫州重要得多。爲了安撫鄴城,大晉明面上肯定不會接受豫州請降,最多和許昌私下裡保持聯繫。

許昌這段時間的境況很不好,冉閔戰歿後,石青雖然還沒露出明顯敵意,但是自冉遇以降許昌有識之士心中駒清楚,石青一旦騰出手來,就會立刻出兵豫州。被石青勢力三面包圍的許昌,唯一的出路就是歸順大晉,依託大晉之力與鄴城抗衡。在這個共識之下,周方來到了揚州。然而,出乎許昌人士意料的是,鄴城竟欲歸順大晉,豫州的打算必將因此而落空。

周方有些不甘,心念一轉,腦中憶起一件傳聞,於是急忙開口說道:“殷刺史。石青梟鳧之輩,怎會誠心歸晉?以周方看來,此人一定是被燕軍逼得走投無路,這才暫行此計,欲以朝廷之名阻止燕軍南下。一旦燕軍威脅解除,此人必定會再度背叛。請殷刺史明鑑。”

“是嗎?”殷浩一呆,即刻意識到這種可能的存在。

郗超聞言,毫不客氣地斥喝道:“汝知道什麼,以己私心妄自猜測,除了貽害朝廷可有半點用處。實話告訴汝知,郗超和姑丈南下之前,十數萬燕軍突襲樂陵,卻在石青手裡吃了一個大虧,最終不得不狼狽逃回幽州。嘿嘿。。。”

冷笑數聲,郗超衝殷浩一揖,道:“殷刺史。鄴城眼下以屠軍督帥麻秋爲主,郗超和姑丈此番南下,稟遵的是麻秋之意,並非出自石青。”

“麻秋?怎麼是麻秋?”殷浩木然唸叨,他似乎被突然而來的大量消息震住了,無法反應思索,僵了片刻,轉向王羲之求助道:“逸君。此事是否確鑿?吾又當如何?”

王羲之思忖着說道:“石趙傾覆,冉閔猝死,北方異常紛亂;燕國鋒芒正銳,石青爲阻其南下,不得不與麻秋聯手,尊對方爲鄴城之主,並勸說其歸降朝廷。以羲之之見,眼下局面對朝廷十分有利。無論麻秋、石青是否誠心歸晉,朝廷都該善撫之。對外,以鄴城制燕國,以燕國脅迫鄴城。對內,石青勢大扶持麻秋,麻秋勢大則扶持石青。令彼等相互牽制,朝廷居中制衡;如此,大事可成。”

“好啊逸君高論,此實爲老誠謀國之策。”殷浩如醍醐灌頂,腦中通亮亮的。於他而言,上陣廝殺之事委實艱難,單做腹底勾當那是再好不過啦。

周方自此心灰意冷,知道此事再無可能,識趣地揖手請辭。

殷浩也未多留,親自將周方送出徵北大將軍府,溫言和聲地解說了一番,隨後請他轉告冉遇,朝廷明瞭對方忠貞之心,爲了應對眼下時局,請暫且隱忍,日後定有恩澤惠及。

周方深知此乃題中應有之意,也沒有放在心上;辭別殷浩,黯然出了廣陵,帶着護衛先北上淮陰,隨後從淮陰乘船,逆淮河而上,經汝水來到懸瓠城。

經過一兩年休養,前年火燒的痕跡雖然還沒完全消褪,懸瓠城再度有了繁榮景象,舟來船往,客流如雲,每天都有無數南北商貨聚來散去。

周氏家主周勃在懸瓠城爲冉遇打理邊墟商稅。周方此來是向周勃稟報廣陵之行見聞的。

“石青竟然讓慕容恪吃了個大虧?”聽周方說過廣陵見聞,周勃驚疑不定了好一陣。

周方思忖道:“王羲之和郗超是大晉朝廷王化青兗的北上臣子,應該不會欺瞞殷浩,而且也不可能瞞多久。此事是真的。”

“噝——”

周勃倒吸了口涼氣,怔忡了一陣,他惋惜地搖搖頭道:“爲叔以前看走眼了,沒想到此人如此不凡,猶如潛淵之龍,但有機會即一飛沖天,再不可制。哎,可惜,早知如此,當時讓你留在他身邊就好了。”

周方一愣,當時自己是爲了作奸纔到石青身邊去的,若不作奸,又怎會和那股難民一樣的潰兵攪到一起呢?想到奇怪之處,他突然意識到叔父的口氣不對。

“叔父。你這是。。。不看好冉使君?”周方試探着問了一句。

周勃蹙眉道:“不是叔父不看好,而是冉使君的境況實在太讓人擔心了。投晉不遂,豫州再沒有其他退路,就如砧板上的魚肉,等石青擊退燕軍後就會下刀了。”

周方憂心忡忡地問道:“叔父,這可如何是好?汝南周氏以前可把石青得罪很了。”

“無妨。”

周勃搖搖頭,溫言安慰自家侄兒,道:“石青既然是非常人,當明白各爲其主的道理,不會與我等計較的。汝需要注意的是,回許昌見機行事,爭取爲周氏預留條退路就是了。”

周方一凜,已明瞭叔父話中含義,小心應道:“是。侄兒知道了。”

在懸瓠城歇了一夜,周方辭別周勃繼續北上;回到許昌城時,已經是四月十四的傍晚了。他沒有回座,徑直去豫州牧府邸求見冉遇。

冉遇、張煥、王泰三人一道接見了周方。

“怎麼?此行不順?殷浩如何說?”冉遇打量了一眼周方神色,似乎猜到了一些。

“稟使君,周方無能,未能爲使君解憂,揚州之行沒能成事。”周方黯然回答,隨後將揚州見聞一一道出。

“石青又是石青”不等周方說罷,冉遇忍耐不住,起身在廳內大步來回,狠狠咒罵道:“石青賊子欺人太甚,某誓不與你干休——”

王挑然站起身,慨然道:“先下手爲強,後下手遭殃。冉使君,趁石青和慕容闃之際,豫州軍當出奇兵襲之。讓石青首尾難顧,若因此敗於慕容恪手下自然最好,即便不能,也可冷豫州軍勢力,挫磨石青銳氣。”

“街?郗超不是說石青擊敗慕容恪了麼?”周方大爲驚奇。

“此子不是善類,是在虛言欺誑殷浩。北邊傳來的最新消息說慕容恪、石青各統十數萬大軍,正隔着滹沱河對峙。”一旁的張煥解釋了一下,旋即陰沉着臉思慮對策。

“好不是魚死就是網破,冉某和石青拼了——”

冉遇疾步趨到王泰面前,狠聲問道:“王大哥你說,豫州軍該當從何處突破”

“這個——”王塘靜下來,斟酌着說道:“青兗兩地異常空虛,由此下手按說最爲容易,只是這兩地如今並非石青要害,即便我軍能夠突破,也難對其造成致命威脅,而且奪取後難以防守,可能還會被石青奪回。最好的突破之地應該是鄴城,鄴城三臺險固,易守難攻,既有麻秋坐鎮,還有幾萬守軍,很難輕易拿下;不過世事難料,石青、麻秋在鄴城時日不多,根基不穩,若能爭取一二內應,此事便有五六分把握。鄴城若失,石青便是無根之草,必會敗在慕容恪手下。以此算來,奇襲鄴城很有必要。。。。。。”

“不可”張煥肥胖的身子動了一下,站起來反駁王泰道:“突破鄴城太過艱難,一旦失敗豫州軍便再無退路。實非長久之計。以煥之見,以鄴城爲突破方向,不如以枋頭、河內爲突破方向。”

“枋頭、河內?”王泰、周方大惑不解。這兩地與豫州軍隔河相望,既無地勢可守,與石青也沒有多大的威脅,攻佔這兩地反不如攻佔青兗。

冉遇似乎猜到了張煥的心思,目光陰鬱地盯着對方,沒有說話。

“兄長你該恢復張氏姓氏了。危急時刻,南和張氏該當攜手與共,不可再生意氣。”張煥沒有在意王、周兩人的疑惑,低聲向冉遇懇求。

冉遇羞惱地哼了一聲,沒有言語。

張煥繼續說道:“豫州軍若以突破枋頭、河內魏軍,可與家叔幷州刺史以及屯紮在上黨的蒲健氐人取得聯繫,然後雙方聯手,豫州軍出兵西進,幷州軍自河內南渡黃河,兩路夾擊,司州唾手可得。自此以後,豫州軍、幷州軍、蒲健氐人部三方隔河呼應,攻可西入河東,窺視關中。守,有黃河天塹、太行雄關,如此進退有餘,攻守從容,豈不妙哉。”

周方、王泰如夢初醒。

王泰興奮地接口說道:“果然妙哉。最妙的是豫州軍一旦和幷州軍聯手,等於徹底切斷了鄴城和關中之間的聯繫。關中一失,石青無疑斷了一手一足。冉使君,快請下令吧。”

冉遇臉色陰晴轉變,難看之極,遲遲沒有發話。

“兄長。。。。。。”張煥低呼一聲,突然悲聲大哭起來。

“罷了爲了對付石青。張遇自破誓言就是了。”‘冉遇’一跺腳,又似無奈,又是疲憊地說,話語中開始自稱‘張遇’了。

六十五章 懲戒第9章 燕使皇甫真二十九章 一槍封喉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九十二章 不眠之夜七十一風滿樓上六十章 漣漪三十章 不一樣的承擔五十章 冉遇九十一章 如火燎原二十七章 流言的解析三十四章 五斗米互助社六十五章 夜襲下四十六章 遇伏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二十七章 因果循環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第9章 反覆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七十九章 博浪四五十五章 意料之外的大魚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第5章 隨時指點你二十章 郗愔迴轉第8章 風起雲涌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七十七章 博浪二第5章 會合一百零四章 再入囚籠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二十三章 南轅北轍第6章 姚氏兄弟一百零七章 折戟白溝河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四十一章 博陵的幽州軍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荊州軍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三十九章 北上盧奴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七十七章 不是那麼糟第7章 禽獸不如!十六章 蟄伏三十四章 殺胡令四十五翻臉不認人三十一章 荒唐的政治三十三章 祭竈節下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第1章 尷尬人之間的閒談三十三章 大英雄前來犒軍五十九章 媾合三十一章 三個戰場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五十五章 襄國之戰五十六章 南安雷弱兒十八章 江湖高手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第10章 聯合操演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1章 序五十三章 四千打劫三萬二十四章 進位十八章 灄頭人士第10章 軍帥府長史六十二章 板蕩識英雄七十二風滿樓中二十五章 奏對第6章 石虎死了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第4章 第一步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四十一章 難阻九十二章 不眠之夜四十二章 皆大歡喜的結局四十章 兩個密使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七十六章 這個險值得冒六十三章 諸葛攸顯能五十三章 及時抵達八十五章 選擇和算計十四章 偶遇五十六章 雨夜追擊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十七章 密謀十七章 關中來得喜訊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三十一章 三個戰場六十一章 驚變下四十五向西追二十二章 情勢互易二十六章 剃頭擔子十七章 來了一百零七章 折戟白溝河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七十二風滿樓中第4章 桓衝北上四十九章 合肥遇險二十章 想決戰沒門
六十五章 懲戒第9章 燕使皇甫真二十九章 一槍封喉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九十二章 不眠之夜七十一風滿樓上六十章 漣漪三十章 不一樣的承擔五十章 冉遇九十一章 如火燎原二十七章 流言的解析三十四章 五斗米互助社六十五章 夜襲下四十六章 遇伏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二十七章 因果循環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第9章 反覆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七十九章 博浪四五十五章 意料之外的大魚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第5章 隨時指點你二十章 郗愔迴轉第8章 風起雲涌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七十七章 博浪二第5章 會合一百零四章 再入囚籠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二十三章 南轅北轍第6章 姚氏兄弟一百零七章 折戟白溝河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四十一章 博陵的幽州軍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荊州軍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三十九章 北上盧奴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七十七章 不是那麼糟第7章 禽獸不如!十六章 蟄伏三十四章 殺胡令四十五翻臉不認人三十一章 荒唐的政治三十三章 祭竈節下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第1章 尷尬人之間的閒談三十三章 大英雄前來犒軍五十九章 媾合三十一章 三個戰場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五十五章 襄國之戰五十六章 南安雷弱兒十八章 江湖高手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第10章 聯合操演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1章 序五十三章 四千打劫三萬二十四章 進位十八章 灄頭人士第10章 軍帥府長史六十二章 板蕩識英雄七十二風滿樓中二十五章 奏對第6章 石虎死了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第4章 第一步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四十一章 難阻九十二章 不眠之夜四十二章 皆大歡喜的結局四十章 兩個密使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七十六章 這個險值得冒六十三章 諸葛攸顯能五十三章 及時抵達八十五章 選擇和算計十四章 偶遇五十六章 雨夜追擊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十七章 密謀十七章 關中來得喜訊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三十一章 三個戰場六十一章 驚變下四十五向西追二十二章 情勢互易二十六章 剃頭擔子十七章 來了一百零七章 折戟白溝河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七十二風滿樓中第4章 桓衝北上四十九章 合肥遇險二十章 想決戰沒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