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禽獸不如!

石青火急火燎地趕回明光宮大營,一問,沒有武德王的軍令傳達過來。

“拿壇酒來。。。若有武德王軍令傳到,立即稟我。”石青淡然吩咐,扭身蹙進大帳,一屁股坐在帥案後。

左敬亭拎了壇酒進來,手裡卻拿着兩個瓷盞。“石帥。一人飲酒不能盡興,屬下陪你。”左敬亭笑嘻嘻的,很高興的樣子。不僅是他,新義軍上下,差不多都很興奮。此來鄴城,朝廷不僅沒有追究樂陵倉之事,還讓新義軍自成一軍,發糧發餉,供給金鼓旗杖。這前途眼看着就要大發了。。。

“不用!你們都出去,放下帳幕,我想一個人靜一靜。”石青輕輕一語,就粉碎了左敬亭的妄想。

左敬亭哦了一聲,無奈出帳,吩咐親衛道:“天黑了,給石帥點兩根燭!”

“不用點!我看得見。”石青再次拒絕。

左敬亭覺得有些不對,臨出帳時,稍稍猶豫,帳幕放下時,還是留了道小缺口,放了一點灰白的光線進賬。饒是如此,大帳裡仍是模糊一片,什麼都看不清;特別是帳首,石青所在的位置,完全被黑暗所淹沒。

黑暗之中,石青揭開泥封,小心地斟了半碗酒,左手伏案,右手輕輕端起,小口小口地抿着。他的心思似乎全在面前的酒上,什麼都不想,什麼都懶得想,靜靜地、全神貫注地倒酒、細細品嚐、慢慢嚥下。。。一遍遍不停地重複這個動作。

帳幕外透過來的灰白光線漸漸昏暗,天黑了下來;不過,石青雙眼已習慣了黑暗,模糊之中,他斟酒、端碗,沒出一絲差錯。過了一陣,帳幕外突然白亮亮一片,月亮升起來了,今夜的月光竟是異常的皎潔很亮。

石青搖了搖空蕩蕩的酒罈,咧嘴一笑,兩排白森森的細牙在黑暗中閃了一閃,沒發出一點聲音。拎起酒罈,來到帳外,望着天邊斜掛的彎月,他驀地吆喝一聲:“我心皎皎如明月,明月何時照我心!”

喝聲一落,他右手猛然揚起,酒罈迎着彎月飛去。。。。。。

“石帥。。。”一直侍立在帳外的左敬亭跑上來恭維。“好賦!石帥真個是文武雙全!”

“瞎扯蛋。”石青笑罵,吩咐道:“去。再拿壇酒來。本帥今兒高興,忽來雅興,欲月下夜遊一番。”

左敬亭一路小跑,又拎來一罈酒;石青一掌拍碎泥封,仰脖灌了一氣,大呼:“好酒!痛快!”隨即拎着酒罈往營外而去,臨走丟下一句話。“本帥逍遙去也,不許汝等跟隨。”

古時的酒不烈,石青尋常能喝個三壇五壇。此時兩壇沒有喝完,他似乎已有了些酒意,腳步踉蹌,歪歪倒倒地四處晃悠。離大營遠了些後,他忽然立定身子,凝望夜空上的彎月;月光映耀下,他的雙眸明亮依舊,竟是十分地清醒,哪有半分醉意。

悠悠嘆了一聲,他拎着酒罈,不辨方向,不管路徑,只胡亂向前走。不知不覺間,來到一處稀稀疏疏的林子附近。

林子裡的樹木不是很粗壯,葉子已經掉光,只剩下光禿禿的枝椏,乍然看來顯得很荒涼。這種景緻,華林苑隨處可見,石青並不在意,只是,當他不經意地瞥了一眼後,驚咦一聲,眼睛頓時盯住了——在林子邊緣,他看到一個女子曼妙的背影。

女子身子纖秀,手扶小樹,螓首微昂,正靜靜地凝視着夜空。她的長髮披散開了,穿得是極單薄的絲質衣裙,夜風吹過,青絲飛揚,衣裾飄蕩,直如出塵之仙子。大文學

“幽谷有佳人,遺世而獨立。”石青心頭霍然閃出一句詩,不由自主地踱了過去。

正常情況下,石青是不會靠近的,只是,此時他正逢失意,有喝了些酒,不免有些放任;好奇之下,忍不住想看看那女子是何模樣。

女子沒有讓他失望。

還未接近,只看到側面,石青已是心神俱搖。月光融融,白霧般四下瀰漫,女子沐浴其中,肌膚如同白瓷,竟比月光還要白皙三分;小巧的耳朵好像是透明的,脣角嬌俏,瓊鼻秀氣,說不出的動人。

石青啊了一聲,踏上三步,竟是有些等不及了,急於一窺全豹。

他發出的動靜驚動了那女子;女子極快地瞥了一眼,看到他後,輕輕啊了一聲,身子向旁閃了閃,螓首垂下少許,身子輕輕抖動着,只是並未離去。

莫名地,石青清楚地感覺到,這個女子的反應既不是害怕,也不是害羞;只是受到了驚嚇;如被主人驚嚇到的寵物,怯怯地,想親近主人又不敢靠近,那副可憐兮兮的樣子,讓人忍不住想上前安慰憐愛。

石青想也未想,下意識走上去,伸手探到女子頜下,輕輕托起女子尖尖的下巴。

女子鼻中嚶嚀一聲,有三分害羞,有三分撒嬌,還有三分抗拒,一分欣喜;石青從來沒有想到,一聲鼻音會包含這麼豐富的感受。輕聲嬌哼中,一張俏臉呈現在月光之下。

這是張略尖、略顯清瘦的俏臉;說不上極美,但卻極秀氣,極動人。月光清冷如霜,這張小臉比月光還要清冷三分;讓人忍不住心生憐惜;俏臉之上,兩道剪水長睫慌亂地撲閃着,似想睜開又似乎不敢,羞怯到了極處,讓人恨不能摟在懷裡好生疼愛一番。

石青呆住了。

稍傾,兩道長睫輕輕一閃,豁然張開,露出一雙漆黑的眸子。

眸子裡光波流轉,燦若晨星,仔細看去,卻又幽深無比,彷彿深邃的夜空,又如霧氣瀟瀟的深潭,朦朦朧朧,美麗神秘,讓人嚮往,直欲沉醉其間。

石青腦袋嗡地一響,已是一片空白,身周的一切通通化爲烏有,天地間似乎只有這雙眸子存在。

他不由湊近了些。

若有若無,似蘭似麝的氣息從女子口中吐出,石青感覺已被這幽香包圍,如癡如醉了一般。驀地,他胸中一熱,再也無法忍受,伸手摟住女子細腰,輕輕帶進懷中。

女子嗯了一聲,也不掙扎,嬌弱地伏在石青懷裡,任由他緊緊摟抱着。

石青一俯首吻了下去。。。

兩人嘴脣即將捱上之際,石青身子忽然一滯,似乎感覺到什麼不對,驚慌地後退一步,伸手抓向女子左臂。

女子輕啊聲中,左袖被石青撈在手中,只是裡面空空蕩蕩,什麼都沒有;石青臉色一變,惶急地順着衣袖向上摸索,一直摸到肩頭,他才觸碰到一小截實實在在的肢體——這女子竟是個殘疾,左臂齊肩而斷。

女子無論身子、面容、神情都是嬌弱到極點,原本就讓石青心生憐惜。大文學待發現女子斷了一臂,石青已不僅僅只是憐惜,而是心疼,心疼到極處,心疼的面目扭曲。

“這。。。。。。”他喃喃一陣,不知怎生安慰是好;隨後驀然想到,適才他竟對這個可憐的女子莽撞冒犯。

念及此處,石青頓時又羞又怒。

“禽獸!”咆哮一聲,石青重重在臉上打了一掌;打罵過後,他似乎認爲不夠,再次咆哮怒罵:“禽獸不如!”罵聲中,他逃也似地飛跑開了,看也不敢看那女子一眼。

被斷臂女子之事一攪和,石青反而忘掉了原來的鬱悶。

從女子身邊逃離後,他回到營中矇頭大睡了一覺。第二天精氣神十足地勒令新義軍三個營,恪守職責,好生巡視,不得懈怠。他也不去打探鄴城動向,安心在營裡操練一千青壯;他似乎發了狠,給青壯安排的操練項目,強度極大,直把他們當志願兵使喚。

如此過了兩天,十一月二十六,有石閔令諭傳來,命石青立即趕往鄴城參加軍議。

軍議地點在原大將軍府,現武德王王府。

石青不知道什麼時候,石閔搬回來的。這是否說明,鄴城的局勢已在石閔掌控之中了?石青咀嚼着其中滋味,報名進了大將軍議事堂。

議事堂很大,幾乎像個小宮殿,可以容納一兩百人。事實上,石青進來的時候,裡面已經有近百人分左右肅立着。

“毒蠍兄弟,到這來!”孫威站在左邊下首的位置,衝石青招呼了一聲。

石青走到孫威下首站定,用眼神示意了一下,便轉頭四處打量。

石閔面無表情地坐在上首帥案之後,眼睛盯着大堂正門,對進來的每一個人點頭示意。在他左右,各有一張差不多大小的案几,只是沒有坐人。

石青盯着空空的案几看了許久,暗歎一聲:其中應該有一個是李農的位置了。隨後眼光挪到堂下。

堂下文武分開,左手一排是武將,右手一排是文職;古時以左爲大,從武將立於左手這一點可以看出,大趙以武將爲尊,文職次了些,和大晉恰恰相反。

需要說明的是,左手武將這邊,從上首的蔣幹、王泰起,一個個都扳着身子肅然站立,一絲不苟。右邊文職上首,卻擺了幾張矮几,其中一張後面已坐了個虯髯滿面的胡人,看來文職中有不少人能得到尊享。

石青向兩旁文武官員仔細瞧去,發覺只有三兩人面熟,其他大多不識。他湊到孫威耳邊,輕聲問道:“孫大哥!對面上首坐得是誰?”

孫威目不斜視,聲音如蚊蠅一樣從他口中吐出:“當朝侍中、匈奴人呼延盛。”

石青點點頭,侍中差不多等同後世的宰相,確實有資格做這個位置。

“太尉張大人到!”一聲通報在外響起。

石青一激靈,身子一動,轉向大堂正門,眸子裡幽光閃爍,如毒蛇一樣盯了過去——那裡有他最想殺死的人物,也是他迄今爲止明確下來的兩個目的中的一個。

張舉年屆五十,面目清癯,斯斯文文;不熟悉的,定當將他視作慈和儒雅的飽學之士。一進大堂,張舉立即感受到一雙充滿敵意的眼光,他正欲循感應看過去時,石閔已起身離座,迎了上來。

“勞煩太尉登門,石閔確實不恭,請太尉恕罪。”石閔作了一揖,口氣很誠懇。

“職責所在,份所當爲。”張舉微笑還了一揖。“武德王勿須自謙。否則張舉心中難安。”

兩人把臂交歡,甚是親熱,石閔引着張舉坐下後,這才重新回帥案後坐定。

張舉來後不久,李農、石琨隨即到來。石閔請石琨坐在堂上左手,請李農坐在右手。待兩人坐定後,石閔環視了一眼堂下,隨後開口說道:“新興王石祗,身爲石氏子孫,不思精誠王事,安定社稷;竟倒行逆施,與蒲洪、姚弋仲相互勾連,意欲謀反。。。”

石青恍然,原來是這件事。史料載:新興王祗,時鎮襄國;與姚弋仲、蒲洪等連兵,移繳中外,意欲共誅閔、農。閔、農以樂平王琨爲大都督,與張舉及呼延盛帥步騎七萬分討祗等。

至於這次戰事結局如何,史上沒有記載。石青讀史時,對這段史料有很多疑惑,所以印象特別深刻;一聽石閔提到這事,馬上記起。

“。。。皇上拿定主意,督責本王剿平叛亂;本王和樂平王、大司馬、太尉會商後,決定於本月二十九出兵,北上平叛。。。”

將軍情解說一番後,石閔宣佈出兵督帥人選;果然如史料記載的一般;樂平王任討逆軍大都督,居中策應;張舉任左路軍都督,兵發襄國;呼延盛任右路軍都督,兵逼灄頭,監視羌人,阻止姚弋仲援救襄國。

督帥人選確定後,石閔接着宣佈組建討逆軍之各部各軍人選;命令各部各軍之將校,立即整頓人馬,明日到西苑大校場集結。

討逆軍合計七萬人,由大小二十來支軍隊組成;石青對這些軍隊和主軍不很熟悉,糊里糊塗地聽着,也聽不出什麼奧妙。他卻依舊將耳朵豎得老高,希望能聽到新義軍的名字;可直到討逆軍組建完畢,石閔也未說出‘新義軍’三個字。

石青正自失望之際。突聽石閔說道:“討逆軍北上之後,爲使鄴城防務不出現紕漏;本王和大司馬、太尉協商後,決定進行如下調整。新義軍。。。”

石青聽到‘新義軍’仨字,精神一振。再次豎起耳朵,只聽石閔繼續說道:“。。。擔當整個華林苑戍守之責,蔣幹部接替乞活軍李伯求部,移駐東宮。。。”

石青一聽,心中失落之極。討逆軍北上,鄴城需要鎮制的禁軍已然不多,漳水北岸的禁軍大營沒用了,所以蔣幹部移駐東宮;把原來的幌子——戍守華林苑交給了新義軍。

新義軍不能只擔當這些幌子職責!

石青吸了口氣,暗自下定決心,一定想法要爭取到石閔的信任。

這次軍議開得時間很長,直至午後方散;石閔很忙,顧不得留飯;軍議一散,就從偏門離開了;各軍將校一鬨而散,三三兩兩相聚着找地方吃飯。

孫威招呼石青道:“毒蠍兄弟。隨我去到城守軍大營用飯去。”

石青拉着孫威走到一邊,低聲道:“孫大哥!我想見武德王,有要事稟告。孫大哥能否幫我通稟?”

“嗯?”孫威好奇地看了他一眼,笑道:“沒問題,交給哥哥我了。嗬!其實兄弟可以直接求見武德王,勿須哥哥幫忙說項。”

石青心裡苦笑。他若真有要事稟告,自然可以求見石閔;事實上,他根本沒‘要事’向石閔稟告;怎敢一個人冒冒失失地求見?

他準備稟告的‘要事’,在石閔眼中,不值一曬;但他仍然需要稟告,這不僅是接觸石閔的機會,還是一種姿態,對石閔忠誠的姿態,他必須儘快表現出來。之所以通過孫威,是因爲石青認爲,有孫威存在,會營造出一個好的氛圍,一個大家都是自己人的好氛圍。

當然,作爲穿越客,石青其實知道很多機密要事,問題是,這些機密要事說出來沒人相信,他也沒法證明他說的是事實。

“我有些害怕武德王,有孫大哥一起,安心一些。”石青苦着臉,順嘴胡扯。

不知孫威是否相信,他拍了下石青,徑直領着石青向府內深處走去。一路之上不時有護衛現身,看到孫威,招呼一聲,並不攔阻。

石青跟着孫威七拐八彎,來到一個門戶半掩的大廳;這裡警蹕異常森嚴,上百鐵甲士在四周或釘子或遊哨,將大廳圍的風雨不透。

“毒蠍兄弟,且稍候片刻。我去通稟一聲。”來到這裡,孫威也小心了許多,說話的聲音壓得極低。

石青重重地點點頭,心裡一陣興奮。這裡應該是武德王府的核心了。

孫威單獨進了大廳,沒一會就出來了,站在廳口向石青招手示意。

石青穩住身子,從容走過去,隨孫威進了大廳。一腳跨過門檻,他立時楞住了。

大廳裡面或文或武,竟有一二十人。

匆匆一瞥,他就看到了李農、周成、劉羣、蔣幹、蘇彥、王泰。。。。。。大凡他知道並且認識的石閔核心班底人員都在。

鎮定了一下心神,石青上去參見石閔,隨後又對李農行了一禮。

石閔微笑道:“來了十餘日了,新義軍可還習慣?日常所用可有短缺?”

石青忙叉手回道:“承武德王垂顧,新義軍一切都好,將士們一心想上陣殺敵,以報效武德王知遇之恩。”

石閔嗬地一笑,對李農道:“果然如老帥所說,節義將軍很會說話呢。”

李農莞爾一笑。

石閔又轉對石青,問道:“節義將軍,你有什麼事要告訴本王?”

石青掃了眼大廳,隨即朗聲說道:“石青以爲,討逆軍不可由石琨、張舉、呼延盛三人爲都督。此三人不可信!”

他直呼石琨、張舉、呼延盛三人姓名,可以說是無禮之極。可大廳裡沒人在意這點,只好奇地望着他。

石閔啞然一笑,問道:“節義將軍爲何如此說?”

石青一咬牙,慨然說道:“新義軍來鄴城,是想追隨武德王幹一番大事;石青以爲,這個大事,就是將羯胡趕出中原,還我漢家天下。石琨、張舉、呼延盛;一個羯胡、一個匈奴,一個走狗,怎能容這等人把持軍權!”

八十三章 博浪八二十七章 開闢新戰場五十三章 下一個目標四十二章 諸葛攸入夥二十七章 第一次較量四十一章 難阻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六十八章 根絕仇恨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六十一章 驚變下第4章 人吃人的年代九十四章 可怕的謠言三十五章 假傳軍令六十八章 麻姑勸妹十五章 給你個馬紮坐不坐六十二章 板蕩識英雄第7章 獻計五十六章 雨夜追擊二十七章 因果循環八十章 必須付出代價七十三章 風滿樓下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第3章 悍民軍來了二十五章 奏對十四章 活捉美少女三十三章 標語和童謠三十九章 各有盤算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九十五章 焉有退路二十四章 進位九十八章 口袋成形五十五章 襄國之戰五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五十三章 下一個目標八十四章 博浪九第5章 豫州牧六十五章 南下陳留四十六章 壓力第10章 回家三十三章 標語和童謠十五章 接戰十四章 攻城非易事六十九章 合併十八章 灄頭人士二十章 想決戰沒門第10章 軍帥府長史二十三章 接風宴上的變故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六十四章 夜襲上八十六章 逼近對壘誤操作章節請勿訂閱四十章 牛人高論三十八章 各施手段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三十七章 此地非良鄉十八章 擱置爭議九十八章 口袋成形誤操作章節請勿訂閱二十七章 財帛動人心五十章 冉遇四十三章 血修羅四十八章 露餡後的責難三十章 疏而不漏一百零一章 水火無情三十八章 各施手段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二十三章 繼趙李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五十二章 屠夫父親的一面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二十一章 變幻莫測的戰局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三十章 不一樣的承擔四十六章第4章 桓衝北上五十二章 你在害怕什麼第3章 目的何在?三十七章 此地非良鄉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十一章 亂局二十八章 意外的邂逅十一章 傳說中的人物三十九章 意料之外五十三章 四千打劫三萬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五十六章 攻守較技第7章 出路在哪裡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十四章 偶遇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三十三章 祭竈節下三十七章 此地非良鄉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七十一章 有理由嗎三十五章 薛瓚的恐懼
八十三章 博浪八二十七章 開闢新戰場五十三章 下一個目標四十二章 諸葛攸入夥二十七章 第一次較量四十一章 難阻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六十八章 根絕仇恨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六十一章 驚變下第4章 人吃人的年代九十四章 可怕的謠言三十五章 假傳軍令六十八章 麻姑勸妹十五章 給你個馬紮坐不坐六十二章 板蕩識英雄第7章 獻計五十六章 雨夜追擊二十七章 因果循環八十章 必須付出代價七十三章 風滿樓下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第3章 悍民軍來了二十五章 奏對十四章 活捉美少女三十三章 標語和童謠三十九章 各有盤算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九十五章 焉有退路二十四章 進位九十八章 口袋成形五十五章 襄國之戰五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五十三章 下一個目標八十四章 博浪九第5章 豫州牧六十五章 南下陳留四十六章 壓力第10章 回家三十三章 標語和童謠十五章 接戰十四章 攻城非易事六十九章 合併十八章 灄頭人士二十章 想決戰沒門第10章 軍帥府長史二十三章 接風宴上的變故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六十四章 夜襲上八十六章 逼近對壘誤操作章節請勿訂閱四十章 牛人高論三十八章 各施手段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三十七章 此地非良鄉十八章 擱置爭議九十八章 口袋成形誤操作章節請勿訂閱二十七章 財帛動人心五十章 冉遇四十三章 血修羅四十八章 露餡後的責難三十章 疏而不漏一百零一章 水火無情三十八章 各施手段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二十三章 繼趙李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五十二章 屠夫父親的一面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二十一章 變幻莫測的戰局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三十章 不一樣的承擔四十六章第4章 桓衝北上五十二章 你在害怕什麼第3章 目的何在?三十七章 此地非良鄉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十一章 亂局二十八章 意外的邂逅十一章 傳說中的人物三十九章 意料之外五十三章 四千打劫三萬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五十六章 攻守較技第7章 出路在哪裡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十四章 偶遇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三十三章 祭竈節下三十七章 此地非良鄉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七十一章 有理由嗎三十五章 薛瓚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