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章 懲戒

白慕聘四人南返速度遠比石青想象的快,對四個使者來說,早一天離開北方,生命早一天得到保障。石青唸叨之時,他們已回到廣陵,請見褚衰。

褚衰安排妥當淮南防務,正欲回建康請罪。聞聽白慕聘回返,就將他們一併帶上。

回程之中,白慕聘詳細敘說了泰山見聞,隨後掏出一封書信。“石帥給國丈寫了封密信,請屬下代呈。”

褚衰接過,檢視罷火漆封口,撕開後,幾行瘦弱潦草的小楷映入眼簾,匆匆一瞥,褚衰不僅動容。傳令道:“快走!今夜趕回建康。”

褚衰還未回到建康,有關北伐大敗、褚國丈無能、引咎請辭等各種消息已在江左迅速蔓延開了。消息的始作俑者是江左第一名士、揚州刺史、建武將軍殷浩。

殷浩與褚衰無仇無怨,相反,褚衰對殷浩還有知遇之恩。殷浩如此做,乃大勢所趨,不得不爲。

殷浩遭遇坎坷。其父殷羨,在長沙太守任上,貪婪殘暴,終於獲罪,連累殷浩也受廢黜。

揹負恥辱之名,身懷青雲之志,殷浩瀝膽披肝,奮發養望。

說起來,殷浩養望確實有法,與他養望的手段相比,年齡相仿的謝安差的不是一點半點。絞盡腦汁,一番作勢之後,隱居江夏的殷浩終於獲得謝尚、王濛、庚翼等人的讚譽賞識。謝尚、王濛請他出仕,傲然不就。謝、王嘆息:“淵源不起,當如蒼生何。”庚翼請他入仕,仍不就。庚翼讚道:“殷羨驕奢,不想竟有如此佳兒。”

殷浩名聲鵲起,不數年,隱隱已是江東第一名士。

褚太后臨朝,國丈輔政,褚衰薦殷浩爲揚州刺史、建武將軍。白衣一躍至公卿,不知羨煞多少人。但是,這顯然不夠。梟鳧之輩桓溫聲勢日壯,昏庸之士褚衰佔據要津,揹負士林厚望的天下第一名士屈居其下。是可忍孰不可忍。

殷浩意欲把握時機,取褚衰而代,西壓桓溫,北伐中原,洗刷家門恥辱,一展真名士風采。爲酬壯志,殷浩不得不出手要將舉薦人拉下馬。

“大人。宮裡來宣,請大人前往淑華殿議事。”小書房的們噼啪兩響,侍從在外輕聲招呼。殷浩深吸口氣,毅然拉開緊閉的木門,門開的瞬間。暖融融的秋陽霍地傾斜進來,侵佔了昏暗的小書房。

殷浩來到淑華殿,快速掃了一眼;褚衰沒到,在座的有撫軍大將軍司馬昱,光祿大夫蔡謨,散騎常侍諸葛甝,散騎郎何準。殷浩上前對珠簾一揖,行罷禮,轉到蔡謨下首坐定。坐下之時,他感覺司馬昱和蔡謨有些異樣地看過來。等他回看過去,只見兩人神色若常,一個垂目守心,一個眯眼睏覺。

不一會兒,褚衰到了。一個小規模的朝議開始了。

“臣愚魯,非督帥之才。北伐失敗,實乃臣一人之過。願請辭一俟朝廷查察罪責。”

褚衰的開場白讓殷浩很開心,思忖着怎麼替褚衰開脫。只要褚衰辭去職務就行,追究罪責?免了吧。須得給太后、給褚氏留些體面。

未等殷浩思慮妥當,已經有人出頭爲褚衰說話了。散騎郎何準道:“國丈勿須妄自菲薄,區區小暇,難掩高潔之璧。北虜悍勇難敵,北伐無功,亦非今次;偶然失誤,便即追究,他日還有何人再敢輕言北伐?”

殷浩聞言大恨:昏庸!老朽怎知無人再敢!

儘管異常惱怒,殷浩卻沒敢做出任何表示。何準乃前宰相何充之弟,爲人狂放,年高德勳,一旦惹怒了他,不敢三七二十一,他非要撕擄個清白。那可不是好玩的事。

“有咎不懲,非治國之道。請太后明察。”褚衰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沒有理會何準的好意,定要引咎請辭。

珠簾後靜默了一陣,隨後傳出清音。“撫軍大將軍,以爲如何?”

“這個。。。”司馬昱頗爲躊躇。何準的用意司馬昱很清楚。

先帝臨終之時,皇位傳承曾有一番爭執。一方以庚氏爲主,欲立司馬昱爲帝;一方以何充爲首,要立先帝襁褓中的兒子爲帝;爭執的結果是宰相何充贏了,襁褓中的嬰兒做了皇帝,褚太后臨朝監政。司馬昱也沒輸,做了撫軍大將軍,臨朝理政;沒有皇帝的名分,實權卻比皇帝大得多。

爲了平衡司馬昱的權利,世族望門力推外戚褚氏,於是褚衰出任徵北大將軍,駐屯廣陵,手握重兵;明面上是因應北方大趙,實質卻是與太后內外呼應,維護皇權。

北伐失敗了不要緊,若褚衰引咎去職,朝廷失衡,這個問題可就嚴重了。

這其中關節司馬昱清楚,但北伐失敗,若沒人承擔責任;世人怎麼看他這個理政的王爺?

司馬昱很爲難。

司馬昱明白這些關竅。不代表其他人明白。江左第一名士殷浩就不知道。他是真名士,胸中所藏高潔空遠,這些拆爛污的道道知道的有限;眼見司馬昱猶豫,他有些着急,起身說道:“褚國丈品行高潔,一時之敗瑕不掩瑜;以浩之見,國丈大才,回朝輔政。最好。”

他打了個如意算盤。褚衰回朝,身爲揚州刺史的他,自然接替褚衰都督徐揚諸軍事。同時,這個建議給了褚衰一個臺階下,又全了何準、太后的面子。可謂一舉數得。

誰知一言出口,換來的是幾道驚愕的目光。

褚衰回朝?與司馬昱怎麼相處?朝廷能得到平衡?

褚衰木然道:“謝謝何大人、殷大人的好意。吾心意已決,請太后和諸位大人成全。”

司馬昱再不敢猶豫,輕笑一聲道:“國丈的要求,朝廷無論如何不會成全。朝政艱難,邊患不息;正需德才兼備之士扶危助困,國丈怎能悠悠林下,棄江山社稷於不顧。”

隨即,司馬昱又向珠簾一揖道:“以昱之見,國丈兵敗,當罷免其徵北大都督之職,以爲懲戒;保留徵北大將軍之職,繼續爲朝廷效力。此意如何,請太后奪情決斷,萬萬不可讓國丈隱退。”

罷黜徵北大都督之職以爲懲戒?聽到這話,殷浩目瞪口呆。徵北大都督是爲因應北伐,臨時設置的官職;北伐事了,自然就會廢黜;司馬昱以此爲懲戒?開什麼玩笑!

“多謝會稽王看重。褚衰愧不敢當。只是,褚衰心意已決,請會稽王、太后成全。”褚衰不爲所動,執意請辭。

“國丈。。。”珠簾後傳出太后懇求的聲音。

褚衰一揖,沒有說話,取意甚決。

“哎!你們別鬧什麼虛禮了。”一聲嘆息,昏昏似睡的蔡謨開口了。老頭子歪倒在席塌上,悠悠道:“國丈,你就直說吧。怎麼樣你才願意留任?”

殷浩徹底楞住了。這種禮遇挽留,到底是敗軍之帥回朝還是拓疆萬里的大功臣回朝?他困惑地望向一直沒有說話的諸葛甝;卻見諸葛甝一雙精光四射的眼睛亂轉,不知再打什麼主意。

蔡謨說話,褚衰不敢馬虎,一揖道:“若想褚衰留任,也不是不可。只需朝廷答應一件事。”

司馬昱高興道:“國丈但說無妨。若又可能,朝廷無有不許。”

褚衰道:“褚衰懇請朝廷保留褚衰徵北大都督一職。褚衰意欲再次北伐!”

什麼?還要北伐!

殿內加上七歲的小皇帝一共八人,發出了五道驚呼。沉穩之人,除了小皇帝就是一直保持沉默的諸葛甝。

這。。。?這能答應嗎?司馬昱頭腦裡嗡嗡亂響,兵國大事,怎可輕易決斷?

“父親!”珠簾後的太后一時情急,忍不住叫出私下的稱呼。

蔡謨有過一瞬間的動容;隨即眯眼笑看褚衰。“國丈不是草率之人,意欲再次北伐,必定有因。不知。。。”

褚衰微一頜首,道:“蔡大人明見。褚衰在北地得到一個消息;青兗兩州士民有心歸附朝廷,包括兩州刺史在內,七方聯盟,組織了一支新義軍,響應朝廷北伐。可惜,得到消息之時,王師已經回撤,兼且消息未曾查證,以至耽擱了機遇。回撤之後,褚衰譴人北上查察,證明此言非虛。而且,新義軍並沒因王師回撤而解散,依舊駐紮於泰山,隨時準備響應朝廷北伐。”

噓——

說到此處,殿內一片吸冷氣的聲音。

竟有此事!?

“現已探明,青、兗、徐、揚四州,青、兗郡兵爲我所用,真正忠於大趙的守軍,只有彭城的五千騎。諸位試想,如果朝廷再次北伐,結果將會如何?”

大殿裡一片靜寂,各種各樣的眸子骨碌碌地亂轉。

一百零一章 水火無情七十章 夜襲旱寨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三十九章 北上盧奴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第2章 小耗子歷險記(中)六十七章 膽大妄爲諸葛攸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第10章 軍帥府長史三十一章 荒唐的政治第7章 禽獸不如!六十一章 驚變下四十八章 兄弟間的話題四十八章 起伏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二十章 郗愔迴轉第9章 荀羨之薦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二十七章 第一次較量四十七章 夜戰六十二章 板蕩識英雄四十章二十二章 嗬哈四十六章 遇伏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三十四章 鄴城的陰影第10章 聯合操演三十六章 那就戰吧二十七章 財帛動人心第8章 原來如此七十七章 博浪二五十一章 信念與本能的對決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十八章 擱置爭議三十一章 全力一搏能逞否三十九章 潼關露出的端倪二十九章 我的女人我做主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第2章 小耗子歷險記(中)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十九章 勝利的頂峰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十三章 後現代的審訊十二章 離開鄴城四十五章 四月初八五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第4章 力的領悟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4章 抵達鄴城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一百零三章 沙發過短三十一章 荒唐的政治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六十九章 私器六十五章 懲戒第6章 石虎死了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五十一章 僵持中的暗流十七章 密謀三十一章 雙贏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三十一章 雙贏三十九章 潼關露出的端倪七十八章 梳理行動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四十四章 楊羣的青兗印象五十章 冉遇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十七章 密謀十九章 武術與殺法三十七章 包養倆男人第1章 煎熬五十六章 金鉤三十三章 祭竈節下八十章 必須付出代價五十四章 襄國之戰四二十章 郗愔迴轉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四十六章 大晉風流人物五十五章 意料之外的大魚五十六章 金鉤第1章 煎熬全面開戰中四十三勝利來得如此簡單七十章 奉詔北上三十章 鄴城二三事二十六章 並肩二十二章 草劍第6章 佞臣的用途六十一章 襄國之戰十一五十八章 襄國之戰八四十八章 露餡後的責難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
一百零一章 水火無情七十章 夜襲旱寨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三十九章 北上盧奴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第2章 小耗子歷險記(中)六十七章 膽大妄爲諸葛攸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第10章 軍帥府長史三十一章 荒唐的政治第7章 禽獸不如!六十一章 驚變下四十八章 兄弟間的話題四十八章 起伏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二十章 郗愔迴轉第9章 荀羨之薦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二十七章 第一次較量四十七章 夜戰六十二章 板蕩識英雄四十章二十二章 嗬哈四十六章 遇伏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三十四章 鄴城的陰影第10章 聯合操演三十六章 那就戰吧二十七章 財帛動人心第8章 原來如此七十七章 博浪二五十一章 信念與本能的對決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十八章 擱置爭議三十一章 全力一搏能逞否三十九章 潼關露出的端倪二十九章 我的女人我做主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第2章 小耗子歷險記(中)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十九章 勝利的頂峰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十三章 後現代的審訊十二章 離開鄴城四十五章 四月初八五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第4章 力的領悟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4章 抵達鄴城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一百零三章 沙發過短三十一章 荒唐的政治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六十九章 私器六十五章 懲戒第6章 石虎死了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五十一章 僵持中的暗流十七章 密謀三十一章 雙贏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三十一章 雙贏三十九章 潼關露出的端倪七十八章 梳理行動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四十四章 楊羣的青兗印象五十章 冉遇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十七章 密謀十九章 武術與殺法三十七章 包養倆男人第1章 煎熬五十六章 金鉤三十三章 祭竈節下八十章 必須付出代價五十四章 襄國之戰四二十章 郗愔迴轉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四十六章 大晉風流人物五十五章 意料之外的大魚五十六章 金鉤第1章 煎熬全面開戰中四十三勝利來得如此簡單七十章 奉詔北上三十章 鄴城二三事二十六章 並肩二十二章 草劍第6章 佞臣的用途六十一章 襄國之戰十一五十八章 襄國之戰八四十八章 露餡後的責難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