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章 酒盟

七月二十,李農率軍回返鄴城。乞活大軍上繳兵甲後,直接回家秋播耕種,李農帶百餘親衛進城覲見石遵。

石遵正在兼作書房的西閣皺眉苦思,時不時在一摞名單上勾勾畫畫;他似乎想到極深處,見到李農後仍然心神不屬。隨口道:“許久不見,老帥一向可好?”話畢,他才意識到錯誤,苦笑一聲,請李農就座,重新問道:“老帥南討辛苦了。不過,南討軍爲何不趁勝追擊,收回揚州?”

李農砸砸嘴,嘆息不止:“大晉軍沿河佈防,戒備森嚴。南討軍兵力單薄,無舟楫水師,渡河太難啊。。。”褚衰渡過淮河後,擔心南討軍趁機渡河南下,確實在沿河一線佈置防禦。李農並不知道這些,只是順嘴胡扯,諒身處宮中的石遵不會知道。

石遵只是隨口一問,淮河之南的揚州於他而言,可有可無。大晉也不是他的主要威脅。他的注意力全放在大趙朝廷之內。

關中密報,鎮戍雍州的樂平王石苞對他極其不滿,揚言要攻打鄴城。雍州作爲西部中心,秦、涼二州也在石苞下轄。秦州好說,沒有兵力;涼州卻駐紮有八萬屠軍。若是麻秋響應石苞,揮師鄴城,那就麻煩了。

石遵爲此憂心忡忡。同時,石閔也不讓他省心。

這段時間,石閔不斷上呈升遷獎勵的將士名單。石遵對石閔已生戒心,怎會容許石閔借升遷獎勵之名擴充羽翼?所以,但凡石閔送來的名單,他都費盡心思,刪減大半。

石閔也不爭執。你不批准,好吧,過兩天,繼續呈遞。

兩人就像在玩一個遊戲,一個隔三岔五地呈遞,一個挑挑揀揀地刪減。忙的不亦樂呼。

“老帥。捷報奏說,有支叫做新義軍的私軍,對朝廷忠心耿耿,主動迎戰晉軍。以少勝多,擊退晉軍大部。可是真的?”石遵問出了他最關心的問題。對朝廷對皇帝忠心耿耿的軍隊太難得了,這樣的軍隊必須引爲己用,而且這支軍隊似乎戰力不弱。

李農點頭稱是,回道:“稟皇上。老臣此來,意欲爲新義軍討些賞賜。望皇上允准。”

“如此忠臣義士,該賞!”石遵一拍案几,慨然道:“不僅要賞,還要重賞!並立爲天下楷模!”

李農笑眯眯地躬了躬身。“老臣替新義軍謝皇上賞。新義軍想。。。”

“不用你代謝!”石遵打斷李農,起身繞過案几,在殿前快速踱步。興沖沖地說道:“你把他們招到鄴城,寡人要親自封賞。女人、田莊、布帛。。。哈哈。寡人不會吝惜。只要對我大趙忠心,寡人又何惜一個將軍職位。”

李農面容頓時愁苦起來,正欲解說,值衛郎將進來稟報。“皇上。輔國大將軍請見。”

石遵一聽,被忠心的新義軍勾起的興頭立即沒了。臉一沉,一拂袖,背手坐回案几,冷冷道:“請輔國大將軍進來。”

李農混沌的老眼裡精光一閃,隨即眼皮一塔拉,眯成了一條縫。

石閔大步而入,看起來很平靜,不易察覺地掃了李農一眼,徑直走到殿首,躬身施禮。“臣石閔見過皇上。”

“罷了。”石遵輕輕擡手,淡淡問道:“輔國大將軍有何事要奏?”

石閔再次躬身道:“有關此次升遷的將士,不知皇上是否審定。若已審定,臣便早早發文,將此事了結。”

大殿裡忽地一靜。

旋即,石遵沉聲道:“輔國大將軍來得正好,寡人剛剛審定完畢。你這就拿去吧。”

說着,他將一摞名單遞出。石閔上前接住。

石遵起身,道:“若無他事,便都退了吧。寡人有些乏了。”

“臣無事。請皇上保重身體。”石閔躬身說道。

石遵恩了一聲,徑直從偏門離去。

李農站起,吧嗒了下嘴巴。喃喃道:“今個皇上怎麼啦?慣常會請老頭子吃頓御宴的?”

“老大人,好久不見。哈哈,皇上不請,卻給了石閔親近老大人的機會。”石閔微笑着過來,抱拳道:“石閔家宴沒御宴豐盛,酒水管保老大人盡興。”

“那敢情好。多謝輔國大將軍了。”李農頓時眉開眼笑。

兩人說笑着走出偏殿。

石閔側身致意。“石閔魯鈍,忘了恭賀老大人南討旗開得勝。該打。”

李農笑眯眯地。“輔國大將軍不要笑話老頭子,捷報上寫得清楚。呵呵,老頭子就打了一場仗,兩萬騎兵打三千步卒,有什麼值得誇耀。”

“聽說有支新義軍響應老大人,起兵和晉軍打了一場。”石閔很有興趣地搖頭笑道:“真是奇了。青兗一帶竟有反晉的軍隊?”

李農也笑了。“是怪。新義軍不僅反晉,還不願歸順朝廷,不知道小傢伙怎麼想的?呵呵,皇上想招他們入朝,只怕難囉。”

“哦。他們不願入朝?他們是怎麼想的?”石閔眉頭微微一蹙。

“那幫傢伙一看就是受不得管束的,大概想在泰山逍遙自在吧。”李農悠悠說了一句。

出了皇宮,李農點了四個護衛隨身,和石閔來到輔國大將軍府。

孫威、蘇彥迎上來。悍民軍雙壁張遇、王泰如今獨擋一面,孫威、蘇彥成了石閔身邊最得用之人。兩人領四位乞活親隨另開一席,李農則在石閔親陪下來到一個精緻的雅閣。

雅閣地處僻靜,孤零零立於一小丘之上,四周開闊,有大隊士卒來回巡視。雅閣不大,裡面相對擺了兩張席塌,既無上下之分,也無主客之別。看起來似乎是個隨性之處。

李農向來隨意,進去後不客氣地選了一席坐下,石閔在他對面跪坐。八個侍女上前,端熱水,遞面巾,擺放果菜酒具。

任由一個侍女敷面,兩個侍女捶背揉腿,李農愜意道:“老囉。再不享享福,以後就享受不到囉。”

石閔哈哈一笑。“別人貪圖享受,老大人決不會。哈哈。。。來,我陪老大人安靜地喝酒,不要讓庸脂俗粉擾了興頭。”

他一揮手,八個侍女悄悄退下。閣內只剩下相對而坐的酒友。

李農是酒蟲。是個在家不喝,他人宴請時拼命喝的酒蟲。石閔深知這點,是以在他面前的矮几上擺了十壺風味不同的佳釀。

李農拎起酒壺,也不斟杯,就着壺嘴直接暢飲。石閔沒有打擾,端酒微笑。待李農連喝三壺後方道:“老大人。風雨欲來啊。。。”

李農擱下空壺,又拎起一隻,含糊道:“管他是風是雨。我們手中有人有刀,還怕了不成。。。”話未完,酒壺已湊到嘴上,吱吱作響。

“只怕整個中原都將天翻地覆。。。”石閔似乎沒有聽出李農言外之意,感嘆一聲,接下來的話說得又急又密。“大晉北伐軍雖退,桓溫駐屯安陸虎視眈眈,司馬勳兵出秦關,蠢蠢欲動;慕容鮮卑秣兵厲馬,磨刀霍霍;樂平王四發繳文,意欲出關中伐鄴城。。。。這哪一件不能動搖中原根本?皇上對此熟視無睹,只顧撻伐功臣,任用全憑個人好惡。朝廷危矣。”

李農咕咚一聲吞下口酒水,笑眯眯地道:“大將軍。朝廷是否危矣,管我等何事?先皇去後,所遺子嗣無人能鎮制中原,這些許事,早晚都會發生。不是你我能管,也不是你我該管的。來來來。喝酒。咱們繼續。。。”

石閔沒有端杯,面容一肅道:“老大人忘了一事。天下大亂,能潔身自好,置身於外者幾人?閔祖上出身乞活,也知亂世之中,首當其害者不是乞活便是無辜民衆。老大人真的不擔心?”

李農心神一震。他不憂心是假,問題是憂心了又能如何?

乞活看起來風光,五六十萬人丁,十萬大軍;龐龐然,威風凜凜。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乞活有乞活的苦衷,更有致命的缺陷——乞活軍是一面大旗下鬆散的聯盟,沒有完整的組織體系。

乞活高層有名望者多,傑出之士少,李農能被推爲總帥,原因是因爲其德望而非才識。

乞活沒有中堅,上層和下層之間出現了一個斷層。乞活子弟但凡有點出息,早早就投了世族或朝廷,謀取個人榮華富貴去了。誰願意一輩子甚至子子孫孫,只爲祈求活命而存在?也就是說,乞活軍讓有志之士看不到希望,缺乏凝聚力。

喪失中堅,乞活底層便成了一盤散沙,烏合而聚,過得一天是一天,有口氣在就成。

作爲總帥,李農知道乞活軍的境況,他對乞活軍從來沒有奢望。湊合着過,能活下去就是乞活軍存在的意義。他一直以爲,只要圓滑點,不與各方爭權奪利,就足以保證乞活的安全。

聽石閔一說,他驀然醒悟,自己想岔了。亂世之中,充斥着掠奪、貪婪;斧釜加身之際,誰管你是否潔身自好,是否無慾無求。

老了,安穩日子過多了。竟然忘了以往的苦難。李農苦笑着把玩酒壺;他經歷過匈奴漢國、匈奴前趙、石勒後趙以及石虎時代,閱歷豐富。許多事情不需多言,一點就明。

石閔酒杯凝在半空,雙眸眨也未眨地盯着李農,稍傾,雙手微微一動,他端起酒杯,欣喜道:“悍民軍、乞活軍俱是底層草民,同病相憐,當互扶互助,患難與共。老大人若是同意石閔之言,請滿飲一杯。”

李農沒有說話,就着壺嘴咕咚咕咚將一壺酒喝的點滴不剩。

石閔一仰頭,喝下杯中酒。隨即酒杯在矮几上重重一墩,感慨道:“老大人看得起悍民軍。閔不勝感激。說來好笑,之前,閔一直以爲,老大人會拒絕石閔,而與太尉攜手進退呢。”

李農淡然一笑。“老頭子和張太尉乃是私交,並非公誼。張氏豪門與乞活怎是一路人?”

石閔恍然,欣喜之下,連番勸酒。。。

十壺酒空,李農已經歪歪倒倒,趔趄着出閣之即,他咕噥了一句。“天道不公啊。皇上不滿臣子,可以換一個;臣子不滿皇上,卻是無可奈何啦。。。”

隨後相送的石閔身子忽地一頓:換一個?!豁然間,他心中一亮;人未出雅閣,已經連聲吩咐道:“來人。備份禮物。某即刻拜訪義陽王。”義陽王——石虎之子石鑑的封號。

醉得糊里糊塗的李農呵呵大笑,出了大將軍府。

第二天一早,李農派遣親信前去泰山,詢問石青是否有意入朝爲將。

三十章 王猛王景略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四十九章 死又何悲三十七章 各打各得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十六章 義士的失望二十七章 流言的解析二十八章 意外的邂逅三十章 鄴城二三事五十一章 信念與本能的對決第10章 回家三十九章 危機重重四十章 旱鴨子的無奈五十七章 大禮的回報九十一章 如火燎原七十二章 挺進豫州第3章 無法選擇八十二章 就叫新華吧一百零四章 再入囚籠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六十三章 司州的形勢七十一風滿樓上七十六章 這個險值得冒六十章 漣漪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四十五翻臉不認人四十三勝利來得如此簡單三十章 感覺敏銳的人三十六章 全線撤退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三十八章 各施手段二十三章 繼趙李四十章第5章 韓氏入宮四十五章 三月二十八七十二風滿樓中三十四章 殺胡令五十八章 橫江之策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四十九章 死又何悲十九章 新生第7章 出路在哪裡三十七章 包養倆男人六十二章 榮譽與驕傲第7章 獻計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第10章 至方君子三十二章 踏上旅程四十一章 修道之人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第8章 慕容霸的成長三十五章 對決序幕拉開五十六章 金鉤四十五向西追四十九章 再見佛圖空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四十三勝利來得如此簡單九十三章 挑釁二十七章 財帛動人心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二十章 郗愔迴轉十一章 意外地收穫八十一章 何去何從二十三章 狩獵下十二章 離開鄴城三十三章 標語和童謠六十四章 夜襲上二十七章 意外的意外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十四章 活捉美少女十二章 張遇的心思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三十章 王猛王景略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第10章 聯合操演四十一章 難阻十三章 南下東枋城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二十六章 接觸上了二十九章 一槍封喉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三十二章 鄴城換主上二十五章 聯軍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八十五章 選擇和算計二十九章 兩個女人四十九章 死又何悲第2章 三個雜號將軍二十四章 勇者無敵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第5章 殺威棒?四十四章 進入幽州二十五章 聯軍
三十章 王猛王景略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四十九章 死又何悲三十七章 各打各得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十六章 義士的失望二十七章 流言的解析二十八章 意外的邂逅三十章 鄴城二三事五十一章 信念與本能的對決第10章 回家三十九章 危機重重四十章 旱鴨子的無奈五十七章 大禮的回報九十一章 如火燎原七十二章 挺進豫州第3章 無法選擇八十二章 就叫新華吧一百零四章 再入囚籠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六十三章 司州的形勢七十一風滿樓上七十六章 這個險值得冒六十章 漣漪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四十五翻臉不認人四十三勝利來得如此簡單三十章 感覺敏銳的人三十六章 全線撤退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三十八章 各施手段二十三章 繼趙李四十章第5章 韓氏入宮四十五章 三月二十八七十二風滿樓中三十四章 殺胡令五十八章 橫江之策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四十九章 死又何悲十九章 新生第7章 出路在哪裡三十七章 包養倆男人六十二章 榮譽與驕傲第7章 獻計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第10章 至方君子三十二章 踏上旅程四十一章 修道之人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第8章 慕容霸的成長三十五章 對決序幕拉開五十六章 金鉤四十五向西追四十九章 再見佛圖空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四十三勝利來得如此簡單九十三章 挑釁二十七章 財帛動人心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二十章 郗愔迴轉十一章 意外地收穫八十一章 何去何從二十三章 狩獵下十二章 離開鄴城三十三章 標語和童謠六十四章 夜襲上二十七章 意外的意外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十四章 活捉美少女十二章 張遇的心思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三十章 王猛王景略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第10章 聯合操演四十一章 難阻十三章 南下東枋城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二十六章 接觸上了二十九章 一槍封喉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三十二章 鄴城換主上二十五章 聯軍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八十五章 選擇和算計二十九章 兩個女人四十九章 死又何悲第2章 三個雜號將軍二十四章 勇者無敵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第5章 殺威棒?四十四章 進入幽州二十五章 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