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

四十五章宣誓與族旗

軍帥府初步決定假籍申請批覆爲一年兩次,上半年、下半年各一次,考覈通過後,六月初十、十二月初十這兩個日子,軍帥府會召集所有假籍人,集中在特定地點舉行宣誓儀式。之所以選擇在初十這天,緣於石青的獨斷。他認爲初十的‘十’字,蘊含有懺悔的意味。

大晉永和六年。十二月初十。寅末時分。

天還沒亮,積雪反射的光映的紗窗白生生一片,澄澈光明。

麻姑掙開眼睛,打量了一眼紗窗,隨即身子緩緩挪動,以不易察覺的輕柔從石青懷裡掙出來。

撩起一角被子,着了肚兜褻衣的白嫩身子頓時裸露在寒氣中,麻姑打了個寒顫,胸前兩團沒有束縛的秀氣鴿峰跟着顫動了兩下。瞅瞅酣睡依舊的石青,她吐了吐舌頭,無聲地笑了一下,隨即將身邊衣物攏在手中,小心翼翼地下了炕,趿拉兒着繡鞋偷兒一般躡手躡腳地向外屋走去。

“女賊。。。哪兒裡去?”這時候,石青輕鬆的打趣聲響了起來,語音清晰,沒一點迷糊的樣子,敢情他早醒了,將麻姑的小動作盡都瞧在眼裡。

抱着衣物的裸露身子迴轉過來,麻姑跺腳笑嗔:“人家怕吵醒你,纔到外面穿衣。哼,枉費人家一片好心。”

石青撐着身子半坐而起,笑道:“今兒舉行第一次假籍宣誓儀式,我哪裡睡的着。好了,快上炕穿吧,外面冷着呢。”

麻姑撅着嘴轉回來,將衣物往炕上重重一丟,向炕上偎去。她的動作幅度稍有點大,鬆散的肚兜被扯動着,時不時露出點春色,殷紅蓓蕾欲隱欲現,反而更加誘人。

石青嚥了口吐沫,不由自主地伸出右手攬住麻姑纖腰。柔聲低呼:“麻姑。。。”

“嗯”麻姑低應一聲,身子驀地僵硬住了中剛抓起來的衣物輕輕滑落到炕上。她垂下頭,只露出左側通紅通紅幾乎透明的耳垂。

石青有些情動,大手情不自禁地向上移去。。。右手捂上秀氣的鴿峰之際,麻姑身子一顫,隨即她揚起小手,拍地一聲在烏龍爪上重重敲了一記。

“壞蛋。我要走了,不和你玩了。”麻姑嬉笑着掙脫石青,麻利地穿起衣物。

麻姑要到稟丘去。

石青在外東跑西跑,麻姑耐不住寂寞,便在軍帥府討了一個義倉巡檢的差事。平日在幾個義倉之間來回巡視,檢點倉儲賬目等瑣碎事物。連着幾天的大雪把匆匆搭就的稟丘義倉壓垮了,消息傳過來,她這個巡檢自然要去看看。

這些事情石青不僅知道,而且非常支持,他可不願意自己的女人如同性奴一般,待在內宅老死不出家門一步。支持歸支持,待**上涌之時被拒絕,他還是有點不樂意。“這麼急幹嘛?也不遲這一刻半刻的。”

麻姑聞言,蒲扇着大眼定定瞅了一陣石青,隨後伸出纖纖食指在石青額頭摁了一摁,嫣然笑道:“傻瓜。人家是想早去早回晚上攆回來的。難得你回來,人家不能丟下你在稟丘過夜是不?”

“今晚趕回來?那麼急!”石青一瞪眼睛,搖頭道:“太辛苦了。還是明天再趕回來吧。”稟丘距離肥子大約兩三百里,路上雪下的厚,即便騎馬,一天之內跑個來回也是非常吃力的事,何況麻姑還要辦事?

“不啦。人家樂意。不過起早抹黑罷了。。。”麻姑笑着,一溜下了炕。湊到石青面前,道:“乖啦。晚上回來陪你哦——”隨即嬉嘻一笑,閃身出了寢房。

石青拿她也沒多的辦法,無奈地搖搖頭,偎在炕上琢磨着今日的假籍宣誓儀式。過了半個時辰,外面開始有了響動,他這才起身,洗漱之後,從侍女布上來的早點中拿了一塊窩盔,一邊啃着一邊向前院踱去。

剛剛辰初時分,前院人跡寥寥。除了值守親衛的身影不時閃現,各部主事掾屬都還沒來。石青踏上議事堂的臺階,還未等進堂,身後遙遙響起兩聲招呼:“姑爺早。。。趙韶(誨)見過姑爺。”

石青轉身看去,只見趙韶、趙誨哥倆各自捧着一個木匣剛剛跨入軍帥府大門,正滿臉堆笑地衝自己招呼。

這哥倆也恁心急了。石青站定身子,饒有意味地望着趙氏兄弟微笑。

趙氏兄弟是史上有記載的奸佞之臣,原本歷史上,他倆幫着苻生將苻健遺下的顧命大臣收拾大半。

石青倒不在乎這些。他認爲後世人有個‘爲尊者諱’的毛病,慣於把君主犯得過錯通通推給臣子。因此這世上纔出了數不清的‘奸佞之臣’。另外,石青認爲,奸佞之臣自有出衆之處,不說別的,單論揣摩人心這方面,史上奸臣只怕個個稱得上是心理學方面真正的權威。趙氏兄弟允文允武,機靈善變,只要用得好,就是一大助力。

青兗很缺人才,以至於石青連蒲雄、姚襄這等敵人都沒捨得殺,希望多榨一點油水,他又怎麼會在意趙氏兄弟奸佞不奸佞呢?

趙氏兄弟氣喘吁吁,小跑過來,重新給石青見禮。“見過姑爺。青兗事物繁重,姑爺日夜操勞,趙韶(誨)欽服。只懇求姑爺愛惜身子,以圖長久之計。。。。。”

兩人絮絮叨叨吐出一大串諛詞,石青卻從兩人毫無波動、順暢流利的語調中聽出,這兩兄弟一點沒有氣喘,敢情剛纔都是裝出來的。

這兩人片刻之間便做出這許多套路,着實難得。石青暗自一笑。溫聲應酬道:“兩位趙先生怎地這麼早?這段時間趕路辛苦,怎地不多休息一會?哦,青兗困僻,和長安天差地遠,不知兩位是否休息的好?”

得石青寬慰,兩兄弟眉開眼笑,喜得骨頭都輕了幾兩。趙韶道:“多謝姑爺掛念。我等休息的很好。呵呵。。。那個火炕真是一個好東西,比生四五個碳盆還要暖和,難得的是一點薰煙多無。”

趙誨接口道:“姑爺。我等是來拜見姑娘的。說來慚愧,天水趙氏和麻帥相交五六年,卻還未見過姑娘。這次來到肥子,說什麼不能錯過。天水邊陲之地,也沒什麼拿得出的土產,呵呵。。。只好去蜀中尋了些姑娘家喜歡的細巧玩意,敬獻給姑娘。”

“麻姑?哦,她一早出門去稟丘了,這時辰只怕走出三五十里了。可是有點不巧。”

石青笑哈哈地解釋,隨後老是不客氣將禮物收了下來。“二位有心了,我代麻姑多謝了。回來以後,我會告訴她的。”

青兗窮啊,相識這麼久,石青沒給麻姑,也沒給祖鳳送過什麼金銀飾品,有時暗自靜思,他頗爲難爲情。既然有人願意送上門來,哪還有什麼客氣的?

趙韶、趙誨卻是喜不自勝。走麻姑的路子不就是爲了接近石青?送禮能直接送到石青手中豈不是更妙?

兩人獻上禮盒,圍着石青大拍了一通,直到軍帥府主簿王亮和功曹王羲之來找石青議事,這才戀戀不捨地離去。

籌備假籍宣誓儀式原是長史會同功曹經辦的,王猛被麻秋留在關中,軍帥府長史一職就此空缺,主簿王亮暫時兼任了這一職司。

若能才能,青兗不是沒有能夠勝任長史之職的人選,諸如權翼、雷弱兒、陳然、劉徵、荀羨等無一不可。只是這些人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讓石青覺得不是合適人選。以至於回到肥子十幾天了,長史一職仍然空缺。

這種現狀讓石青很苦惱。

青兗兩州以肥子爲中心,以二十三個定居點爲基礎,向司州、徐州輻射的構架已經基本搭就;長史就是連接這個構架和石青之間最重要的樞紐。沒有了這個樞紐,石青處處感覺不便,不時需要親自操刀上陣,處理各種瑣碎。這可不是掌握方向的首領應該做的。

石青和王亮、王羲之進了議事堂,三人沒有坐下,直接站在大堂中心說話談事。

王羲之道:“這次假籍,共有氐、羌、丁零、匈奴四族一百五十二人申請。其中大多數是以軍功申請,有一百二十八人,考覈通過二十八人,剛好是個零頭。文途申請的有二十四人,通過的只有兩個。假籍的外族胡人,似乎很難掌握《禮記》。這樣下去,熱衷假籍申請的可能會減少。”

“愈難愈好!”

石青對王羲之的憂慮不以爲意。“難,方顯得珍貴,難,方能彰顯出我漢人高貴的尊嚴。假籍最大的目的是讓我漢人爲自己的族籍驕傲,而不是遷就胡人,他們是否熱衷算的什麼。想要尊榮的,需如雷弱兒、侗圖那般,拿命去拼,拿汗水去換。不願意戮力的,是自棄於我漢族的寬容,對這些人,日後勿須客氣。”

王羲之沉默不言,接觸有一段時間了,他開始習慣石青怪異的思想和奇異的行爲。對方的所作所爲,看上去貌似有些道理,卻與他的認知有些偏差有些出入。有幾次他嘗試着去誘導、去教化,試圖將對方引到天地大道上來,沒料到對方毫不含糊,振振有詞,反過來試圖將他引上歧路。

幾次激辯之後,王羲之死心了。兩人的爭辯,完全是雞同鴨講,格格不入。辨到最後,還是他屈服讓步。因爲對方是上司,命令一下,他要麼服從,要麼就得迴轉江東。無功而返他做不得,於是只能選擇屈服。

王羲之說罷,王亮開始介紹儀式的具體步驟:“時間定在子時初,通過考覈的三十人都已到了。宣誓地點定在肥子南門城樓上,以方便民衆觀禮。。。。。。”

三人你一言我一語,將各種細節一一敲定。眼見時辰越來越近,石青道:“差不多了。辛苦兩位了,石某先過去和大家打打招呼。”

王亮、王羲之應聲告退,各自下去準備。

石青喊上何三娃,在四名親衛的相伴下出了軍帥府,他沒騎馬,提了蠍尾槍,一路和行人打着招呼,慢慢向肥子南門逛去。

這是首次宣誓儀式,軍帥府爲此邀請來附近不少頭面人物觀禮,兼且宣傳的力度不小,肥子居民大多知道今日南門有熱鬧可瞧,有趕上沒事的,早早就趨過來佔地。

石青到南門下時,城內城外已經聚集了四五千人。城樓兩端的城牆上,或蹲或坐,被不少人搶先佔據了。

大冷的天,北風吼吼地嘯叫,看熱鬧的人彷彿對此沒有感覺,一個個漲紅了臉,興致勃勃地議論着,學堂也放了假,撒歡的童子將南門一帶踐踏的泥濘不堪,只是沒有任何人在意這些。

石青的帶來讓熱鬧的人羣更加亢奮了,問候聲,行禮聲從四面八方傳來。他微笑着,時不時地衝四周頻頻點頭示意,腳下不停,在人堆裡穿來穿去,一會兒和歷城來賓閒話,一會兒和關中士子聊天,再不就是和麪熟的居民敘舊。

正熱鬧間,不知誰高聲喊道:“來了!來了——”

喧囂的人羣猛地一靜,人們或伸頭或踮腳,向着聲音發出的地方看去,隨即,嗡地一響,更大的聲浪炸開。。。。。。

正在這時,城內深處傳來清脆的金鑼聲。

“當——當——當——”

三聲鳴響過後,有人亢聲喝道:“肅靜——”鬨鬧的南門頓時安靜下來,人人都屏住氣,大氣也不敢吐一口,成年男女不由分說抓住身邊的童子,捂住他們的嘴巴。一時間,人頭擁擠的城門內外,靜的落根針都能聽見。

靜謐之中,遠方傳來整齊有力地踏步聲,腳步踏在積雪上,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近,帶着一種壓迫人的節奏,以至於擁擠的人流不由自主地分開了一道縫隙。一支小小的隊伍從縫隙中漸漸露了出來。

兩名身着重鎧,威縫凜凜的軍漢雙臂微曲撐着兩面血紅大旗走在隊伍前列。

大旗其中一面用黑線繡了一個斗大的‘漢’字,血紅狂野,黑字凝重,兩者組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說不出的厚重古樸。

另一面繡了一個五爪揮舞的金龍,金龍頭上尾下,似乎正從血紅色的深淵中騰飛而出,其狀也猙獰,其勢也磅礴。

重鎧、鐵漢、血旗、墨字、金龍

兩個人兩面旗彷彿千軍萬馬,勢不可當。

人們仰着頭,望着這旗望着這字,呼吸聲越來越大,捂着孩童的手不知不覺地鬆開。

大旗之後,跟着走出四名士卒,前面兩人挺胸按刀,後面兩人懷抱長槍,昂首直立。這四人原也威武不凡,只是人們剛剛被血旗所震撼,看到他們,反倒沒覺得什麼。

四名士卒之後兩兩一排過來三十人,這三十人面貌各異,老少皆有,連鬍子都不一樣的,唯一相同的是,他們個個都着了一套簇新的儒士袍服。

“假籍!假籍——”安靜了許久的人羣終於再度響起,一個猶帶童稚的聲音吆喝道:“就是他們,一百多人申請,就他們通過了。好厲——”

少年還未說完,再次被人捂上了嘴。他的話語卻在人羣中引出無數讚歎的嘖嘖聲。雷弱兒、侗圖走在假籍人隊列前首,聽到四周低低的讚歎,兩人依舊肅然目視前方,只將胸口向上擡了擡。

小小的隊伍踏着石階上到城樓。兩個旗手發現垛口邊的石青後,擎着血旗走過來左右分立,四個軍士跟着分別站在旗手兩側。三十個假籍人來到石青面前,分兩排站定,正欲開口行禮,被石青無聲地攔住了。

石青默默地擡起頭,仰望着身邊的旗子,仔細地欣賞着上面的字體和花紋。過了好一會,他轉過身,俯視着城下的民衆,揚聲說道:“各位同胞!各位兄弟姐妹!數千年來,我們有漢人這個共同的名字,今天。我們不僅有共同的名字,還將有一面共同的旗子——”

說到這裡,石青伸手一指血紅大旗,亢聲說道:“這面旗子不是石青的旗子,不是新義軍的旗子,不是青兗兩州的旗子,它是我們所有漢人——江東大晉漢人、江北大魏漢人——天下所有漢人共同的旗子!這是我們的族旗!”

“忠誠這面旗子!服從這面旗子!在旗子下聚集,受旗子指引,我們必將如龍騰淵,一飛萬里。。。。。。”

冬日的風更大了,可再大的風也壓不住石青的吼聲;這吼聲隨着呼嘯的風,一會兒直衝雲霄,一會兒行走在廣袤的原野,如春雷一般在人們心頭隆隆滾過。

“我宣誓。。。。。。我爲成爲漢人一員而自豪。。。。。。我將永遠忠誠於這個優秀的高貴的族羣。。。。。。我願用生命捍衛我的族羣。。。。。。我願用所有的才智報答我的族羣。。。。。。”

“我宣誓。。。。。。我爲成爲漢人一員而自豪。。。。。。我將永遠忠誠於這個優秀的高貴的族羣。。。。。。我願用生命捍衛我的族羣。。。。。。我願用所有的才智報答我的族羣。。。。。。”

三十名假籍人面南背北,右臂屈起,貼在胸前,右手緊握,扣住心口。跟着領讀的石青,一句句大聲宣誓。

三十一章 祭竈節上第10章 至方君子二十二章 情勢互易三十四章 異人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六十七章 意外叢生四十八章 露餡後的責難四十一章 四月初八一三十一章 祭竈節上十四章 活捉美少女五十一章 僵持中的暗流二十五章 窩盔西進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三十三章 上黨風雲補十三章 論兵五十六章 金鉤五十五章 臨戰前的軍議四十八章 起伏四十七章 跳河三十九章 潼關露出的端倪二十八章 羯胡石氏絕五十九章 不能打下去了四十四章 同修夫妻之道二十章 有客來訪七十一章 人要有覺悟四十四章 進入幽州第9章 勝未必可喜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四十五章 逃遁六十三章 王猛之請十八章 戰爭節奏難掌握六十八章 豫州軍的破綻第9章 燕使皇甫真三十四章 分化八十六章 逼近對壘十二章 張遇的心思第9章 行蹤泄露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三十二章 上黨風雲第2章 博彩二十六章 剃頭擔子二十八章 羯胡石氏絕二十五章 窩盔西進八十章 博浪五四十二章 中毒四十八章 兄弟間的話題二十二章 草劍十五章 接戰八十二章 就叫新華吧四十六章五十九章 朋友越多越好十九章 真正的大師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三十七章 包養倆男人四十一章 賤人喜歡硬的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四十五翻臉不認人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七十七章 博浪二九十七章 猛虎脫籠九十章 陣前勵士二十五章 窩盔西進三十六章 連番意外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四十三章 必勝的信心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荊州軍六十一章 議和六十七章 膽大妄爲諸葛攸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七十二章 分道七十章 突破方向廣陵十二章 離開鄴城全面開戰中六十一章 襄國之戰十一五十八章 襄國之戰八二十五章 聯軍二十一章 血色浪漫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第6章 抗敵愛國陣線?三十三章 上黨風雲補二十七章 意外的意外三十九章 北上盧奴六十二章 榮譽與驕傲二十一章 哪有恁多爲什麼五十八章 張遇複姓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四十九章 再見佛圖空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三十六章 邂逅四十五向西追三十五亞聖後裔二十三章 繼趙李二十八章 羯胡石氏絕六十四章 夜襲上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下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第4章 桓衝北上七十一章 毒計
三十一章 祭竈節上第10章 至方君子二十二章 情勢互易三十四章 異人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六十七章 意外叢生四十八章 露餡後的責難四十一章 四月初八一三十一章 祭竈節上十四章 活捉美少女五十一章 僵持中的暗流二十五章 窩盔西進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三十三章 上黨風雲補十三章 論兵五十六章 金鉤五十五章 臨戰前的軍議四十八章 起伏四十七章 跳河三十九章 潼關露出的端倪二十八章 羯胡石氏絕五十九章 不能打下去了四十四章 同修夫妻之道二十章 有客來訪七十一章 人要有覺悟四十四章 進入幽州第9章 勝未必可喜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四十五章 逃遁六十三章 王猛之請十八章 戰爭節奏難掌握六十八章 豫州軍的破綻第9章 燕使皇甫真三十四章 分化八十六章 逼近對壘十二章 張遇的心思第9章 行蹤泄露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三十二章 上黨風雲第2章 博彩二十六章 剃頭擔子二十八章 羯胡石氏絕二十五章 窩盔西進八十章 博浪五四十二章 中毒四十八章 兄弟間的話題二十二章 草劍十五章 接戰八十二章 就叫新華吧四十六章五十九章 朋友越多越好十九章 真正的大師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三十七章 包養倆男人四十一章 賤人喜歡硬的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四十五翻臉不認人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七十七章 博浪二九十七章 猛虎脫籠九十章 陣前勵士二十五章 窩盔西進三十六章 連番意外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四十三章 必勝的信心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荊州軍六十一章 議和六十七章 膽大妄爲諸葛攸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七十二章 分道七十章 突破方向廣陵十二章 離開鄴城全面開戰中六十一章 襄國之戰十一五十八章 襄國之戰八二十五章 聯軍二十一章 血色浪漫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第6章 抗敵愛國陣線?三十三章 上黨風雲補二十七章 意外的意外三十九章 北上盧奴六十二章 榮譽與驕傲二十一章 哪有恁多爲什麼五十八章 張遇複姓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四十九章 再見佛圖空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三十六章 邂逅四十五向西追三十五亞聖後裔二十三章 繼趙李二十八章 羯胡石氏絕六十四章 夜襲上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下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第4章 桓衝北上七十一章 毒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