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章 對決序幕拉開

三十五章對決序幕拉開

鄴城。

一大早,郎闓就進了皇城。門禁剛開,皇城內少有人走動,他樂得沒人應酬,當下低着頭七拐八繞了一陣,來到西偏殿的尚書檯。

尚書檯正式辦公衙門其實在城外官署區。冉閔嫌尚書檯距離皇宮太遠,有事來回跑動很不方便,便將西偏殿的禁衛值守房騰出來,當作尚書檯宮內值守處,冉閔平時在西偏殿處理朝政,如此,有什麼事招喚,倒是極爲方便了。

擡腳邁進尚書檯的時候,郎闓一眼瞥見正在整理公文案牘的劉羣,他會心一笑,招呼道:“郎闓就知道公度兄肯定到了。”

劉羣繼續整理着案牘,只雙眼擡起,向殿中方向示意,悄聲道:“皇上每日辰時必到,尚書檯焉敢怠慢?”

“今上如此勤政,我大魏中興在即啊。”郎闓感嘆一聲,向劉羣一拱手,道:“公度兄,告辭。郎闓這要進去覲見皇上了。”

劉羣點點頭,隨口問了一句。“特進爲何而來?”

郎闓步子一頓,嘆息道:“隴右辛謐死了。”

辛謐死了?劉羣一怔。

辛謐原是大晉散騎侍,晉室南渡,他未能走脫,和家人留在了北方,先後經歷了匈奴劉氏和羯胡石氏兩朝,劉氏、石氏徵辟入仕,盡被他婉拒,石虎惱怒之下,將其家編爲編戶,從長安遷到黎陽屯耕。

蒼亭之捷,段勤及周邊威脅盡數誅除。黎陽等鄴城之南、黃河之北土地盡皆歸入大魏下轄。冉閔趁機整頓朝綱,刷新政治,頒佈進賢令、勸學令,廣招賢士,撫慰地方塢堡壁主;一時間鄴城內外煥然一新,頗有復興氣象。

聽聞辛謐有高士之名,冉閔備下厚禮請其入仕,欲徵辟爲太常。誰知辛謐不就,並回信道:”物極則反,致至則危,君王功已成矣,宜因茲大捷,歸身晉朝,必有由、夷之廉,喬、鬆之壽也。”以此勸說冉閔歸晉。

辛謐此舉弄得大魏朝上下很不舒服。鄴城諸公拼卻身家性命,殺胡滅趙,恢復中原漢人衣冠,歷經千辛萬苦纔打造出眼下這等旺盛局面,憑什麼拱手讓給無所事事的大晉?

不舒服歸不舒服,冉閔以及朝廷諸公並沒有責怪辛謐的意思,不肯爲大魏盡力的漢人不止辛謐一人,相比張舉、趙庶等一心依附胡人之流,辛謐忠義之心反而難能可貴。這事因此不了了之,再沒人過問。

令劉羣沒想到的是,辛謐竟然死了。

“辛謐死了?怎麼回事?”劉羣正欲追問,尚書檯外傳來冉閔渾厚的聲音。室內旋即一暗,冉閔魁偉的身子出現在尚書檯門口。

“參見陛下。”郎闓、劉羣上前行禮。

“免禮。”冉閔一擺手,大步而入,徑直來到尚書令徐機的位置上坐下。

郎闓、劉羣左右侍立,郎闓道:“啓稟皇上。聽說,辛謐乃是絕食而亡。”

“什麼?爲什麼?”冉閔虎目一擡,眉頭間鎖滿困惑。

郎闓遲疑着說道:“嗯,辛謐曾皇上進言。。。此事未果,聽說,他擔心禍及家人,是以。。。”

“嗨!這個老頭,真是迂腐。”聽罷解釋,冉閔無奈地嘆了口氣,思忖半響,截然說道:“辛謐不虧忠義之名,如此人物,朝廷當大力褒揚。公度,尚書檯要將辛謐之忠義詔告天下,以爲世人楷模。”

“是。”劉羣欣然答應。

冉閔話題一轉,向劉羣問道:“公度。司農、將作大匠、鄴城倉曹幾處是否清點完畢,可資十萬大軍多少時日征戰?”

“皇上決心攻伐襄國了!”劉羣、郎闓聞言一振。

冉閔雙眉一揚,慨然道:“是時候了!寡人慾親征襄國,掃平羯胡餘孽之後,揮軍北上,將鮮卑慕容趕出幽冀,然後西擊幷州,進兵關中,一統中原。”

整頓朝綱的同時,大魏朝廷一直忙着徵集糧草,趕造器械,爲進攻襄國做最後的準備。

十一月後,天氣開始好轉,晴好的冬陽將前段時間的落雪融化一盡,北方大地重新變得乾燥結實,鄴城的儲備越來越是充足,足以供應十萬大軍征戰半年。

鑑於此,冉閔決定出兵北上,攻克襄國。

多年的軍旅生涯,使冉閔預感到,攻克襄國將是一場損耗嚴重、費時日久的苦戰,爲了後路的安穩,他把嫡系人馬悍民軍留在鄴城,由大將軍董閏統帶,輔助太子冉智臨朝監政;鄴城戍衛軍全部北上,以經受沙場磨練;蔣幹接替孫威,率本部人馬以及編練不久的五千馬鐙鐵騎戍守鄴城;朝政則由尚書右僕射劉羣會同特進郎闓等人共同處置。

十一月初八。大魏禁軍在鄴城西苑誓師東征。

衛將軍王泰及三萬宿衛軍爲先鋒,遇敵破敵,遇水搭橋;冉閔率孫威、蘇彥、張艾等六萬將士爲中軍,光祿大夫韋瞍、司空石璞、尚書令徐機、尚書坐僕射劉琦、中書令盧偡、道士法饒等人隨行參贊軍機;太原王冉胤爲後軍都督,率車騎將軍胡睦及兩萬士卒,從邯鄲將糧秣輜重轉運至襄國。

冉閔一聲令下,前、中、後三軍十一萬人馬殺氣騰騰開赴襄國,旌旗如雲飛,刀槍似密林,大軍綿延不絕,首尾相距近百里,當前鋒王泰部跨過封凍的滏陽河,即將抵達襄國城下之時,後軍最後的一輛輜重車剛剛跋涉出華林苑範圍。

襄國是石勒發家之地,是石虎欽定的大趙五都之一,還是大趙四大倉之襄城倉所在之地。經過石勒、石虎兩代數十年經營,城池高大堅固,四周人煙稠密,物產豐足充沛。這些對於眼下的石祗朝廷來說,十分地重要。

張舉、石琨相繼敗於鄴城,石祗朝廷損失嚴重,襄國的人口、產出,再次爲石祗提供了足夠的補充。鄴城厲兵秣馬,準備北上,襄國也在招攏人手,囤積輜用。當王泰兵臨城下之時,襄國城內已經徵募到六萬守軍,囤積出三四個月的糧草輜用。

即便如此,得到冉閔率十餘萬大軍御駕親征,大敗石琨的衛將軍王泰爲前部先鋒的消息時,襄國內外依舊慌作一團。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氣勢洶洶的南征連續潰敗,大多數襄國人不再有直面鄴城大軍的勇氣。

“諸卿。王泰氣勢洶洶,兵臨城下,這可如何是好?”襄國朝廷的主子石祗沒有半點身居高位的覺悟,屁股不斷地扭動,不安地左顧右盼。

大殿之上鴉雀無聲,三公六卿眼觀鼻,鼻觀心,寶相莊嚴,靜默不語。無論是冉閔還是王泰,戰功之顯赫都足以讓他們側目。

“諸卿——難道要寡人親自上陣。。。”石祗可憐兮兮的說着,懇請的目光在殿下衆人身上一一掃過。過了一陣,這番舉動終於有了作用,驃騎將軍王朗、中軍將軍劉顯忍耐不住,同時站了出來。

王朗多年軍旅,用兵熟稔,石虎重其才,視之爲心腹視爲愛將。他知道襄國連戰連敗,士氣低迷,當務之急以提振軍心爲要。當下對石祗道:“皇上。王泰長途跋涉,軍力正疲,王朗以爲,若能遣一萬精騎,出城衝陣,必能挫損對方銳氣,壯我軍之聲威。”

石祗聽到一萬精騎,隨即沉吟不語。

襄國連遭敗績,軍中精銳損耗大半,城內雖有六萬人馬,經過戰陣的勁卒還不到兩萬,這一萬精騎更是精銳中的精銳,石祗當作命根子一樣寶貝,怎捨得輕易派出城作戰?

劉顯是劉部匈奴人,原任襄城倉督。石祗立國之後,因爲劉顯的胡人身份以及平衡張舉、趙庶等漢人世家的需要,石祗超次拔擢,將劉顯提拔爲掌管襄國主力部隊的中軍將軍。

劉顯貌相兇惡,實則心思細密,見王朗的進言沒有得到響應,眨巴了一陣眼睛,他已知其中原委,當下道:“皇上無憂。襄國城池高大,糧草充足,我軍依地利堅守,鄴城逆賊膽敢來攻,管教有來無回。堅守一段時日之後,敵軍必定疲憊懈怠,到時尋隙擊之,必可功成。”

石祗聞言大悅,道:“甚善!將軍言之有理。寡人有意任命將軍爲戍衛都督,防衛襄國,不知將軍可願擔此重任?”

“得蒙皇上看重,劉顯萬死不辭。”劉顯亢聲稱諾。

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三十二章 好苗子要培養七十四章 前夕上三十八章 進城二三事第1章 小耗子歷險記(上)第1章 序四十六章 大晉風流人物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五十五章 盟友就是用來吞併的三十九章 危機重重七十一章 有理由嗎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十七章 來了十一章 傳說中的人物五十四章 浮光暗影第9章 行蹤泄露七十四章 勝敗已分五十二章 先勝一局九十五章 焉有退路六十七章 意外叢生五十七章 襄國之戰七六十七章 膽大妄爲諸葛攸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四十七章 夜戰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四十四章 我們的家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十一章 禍福由天四十六章 遇伏六十二章 枋頭之變十八章 開戰三十一章 全力一搏能逞否五十五章 臨戰前的軍議二十七章 因果循環八十二章 就叫新華吧四十二章 皆大歡喜的結局四十七匆忙慌亂中的反應第5章 再續前盟五十五章 襄國之戰五十六章 放膽直言八十二章 就叫新華吧十九章 舉中原以降晉六十一章 襄國之戰十一二十八章 羯胡石氏絕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二十八章 彌合二十四章 夜謀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五十八章 橫江之策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第1章 天塹變通途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五十五章 襄國之戰五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三十九章 潼關露出的端倪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誤操作章節請勿訂閱二十三章 狩獵下三十九章 各有盤算三十九章 男人的眼淚五十一章 襄國之戰一十八章 灄頭人士五十八章 橫江之策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下二十九章 去戰鬥吧第10章 第一次任務一百零四章 再入囚籠二十四章 夜謀四十七章 腳不沾地三十三章 鄴城換主下四十章 兩個密使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十四章 好苗子第4章 第一步十二章 聚會四十一章 四月初八一第9章 勝未必可喜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七十二章 分道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一百零三章 沙發過短第1章 小耗子歷險記(上)五十四章 浮光暗影五十一章 襄國之戰一七十六章 這個險值得冒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三十二章 鄴城換主上四十六章 三月二十九第6章 抗敵愛國陣線?第5章 會合二十九章 兩個女人三十一章 雙贏第10章 第一次任務
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三十二章 好苗子要培養七十四章 前夕上三十八章 進城二三事第1章 小耗子歷險記(上)第1章 序四十六章 大晉風流人物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五十五章 盟友就是用來吞併的三十九章 危機重重七十一章 有理由嗎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十七章 來了十一章 傳說中的人物五十四章 浮光暗影第9章 行蹤泄露七十四章 勝敗已分五十二章 先勝一局九十五章 焉有退路六十七章 意外叢生五十七章 襄國之戰七六十七章 膽大妄爲諸葛攸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四十七章 夜戰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四十四章 我們的家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十一章 禍福由天四十六章 遇伏六十二章 枋頭之變十八章 開戰三十一章 全力一搏能逞否五十五章 臨戰前的軍議二十七章 因果循環八十二章 就叫新華吧四十二章 皆大歡喜的結局四十七匆忙慌亂中的反應第5章 再續前盟五十五章 襄國之戰五十六章 放膽直言八十二章 就叫新華吧十九章 舉中原以降晉六十一章 襄國之戰十一二十八章 羯胡石氏絕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二十八章 彌合二十四章 夜謀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五十八章 橫江之策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第1章 天塹變通途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五十五章 襄國之戰五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三十九章 潼關露出的端倪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誤操作章節請勿訂閱二十三章 狩獵下三十九章 各有盤算三十九章 男人的眼淚五十一章 襄國之戰一十八章 灄頭人士五十八章 橫江之策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下二十九章 去戰鬥吧第10章 第一次任務一百零四章 再入囚籠二十四章 夜謀四十七章 腳不沾地三十三章 鄴城換主下四十章 兩個密使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十四章 好苗子第4章 第一步十二章 聚會四十一章 四月初八一第9章 勝未必可喜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七十二章 分道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一百零三章 沙發過短第1章 小耗子歷險記(上)五十四章 浮光暗影五十一章 襄國之戰一七十六章 這個險值得冒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三十二章 鄴城換主上四十六章 三月二十九第6章 抗敵愛國陣線?第5章 會合二十九章 兩個女人三十一章 雙贏第10章 第一次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