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章 端倪初現

四十章端倪初現

船槳聲中,輕舟一蕩,離開白鷺洲,緩緩向西水關駛去。

謝安立在船頭,遙遙望向江岸,距離江岸不遠,建康外郭西牆自北向南逶迤而來,在小長幹之南忽地一拐,向東而去;前不見源起,後不見盡頭,連綿不絕,當真十分壯觀。

只是當下望着壯觀的外郭西牆,謝安生不出豪邁情懷,有的只是爲難。

西牆內不遠就是瓦官閣,他欲緝拿的對象石青就在那兒。雖然緝拿方案已在心中推敲了無數邊,自認爲再無破綻,爲了萬全計,謝安還是準備在瓦官閣外圍多布一道阻截網。這道網最薄弱的地方就是建康外郭西牆。西牆太過漫長不容易防禦,而且石青一旦逃出西牆,只要有一葉輕舟接應,就可藉由洶涌而又遼闊的長江逃生。

爲此,謝安拿着褚太后的密旨來到白鷺洲水軍大營,請求水軍予以協助,到時若有不協,由白鷺洲水軍負責封堵東邊的江岸和江面。當然,謝安只是隱晦地請求協助,並未明說所爲到底是何事。緝拿石青是爲當前大晉朝廷最爲秘密之事,知道真正底細的一共不超過十人,只怕走漏半點風聲。

事實上,最爲穩妥的緝拿方式是將石青誘進皇城中捕拿,不巧的是,自郗愔離開東平國公府後,石青隱疾發作病倒了,他這隱疾似乎不是小恙,看起來奄奄一息隨時都有要命的樣子,這種情況下想把臥牀不起的石青請進皇城幾乎不可能。謝安識趣地沒打這種主意,儘管他心中認定石青是在僞裝。

現代醫生要裝病,古代醫生真的很難檢查出來;謝安離開白鷺洲的時候,一位宮廷御醫也失望地離開了東平國公府。

御醫臨走時交代跟在後面的高崧和何三娃。“東平國公脈象時沉時浮,紊亂無律,時堵時洪,似火旺又似陰盛,老夫從醫五十載,竟是從未見過如此奇怪之脈象,實在不知如何用藥,二位還是請東平國公抓緊時間迎娶陸家姑娘吧,不定沖沖喜就好了呢。”

敢情這御醫和陸家交好,擔心國公因身子有恙耽擱了陸家的聯姻,拐彎抹角地爲陸家說話呢。

陸家就是祖上出過陸遜、陸抗、陸機、陸雲的吳郡陸家。

在陸遜、陸抗時代,陸家與雄霸東吳的孫家聯姻,成爲東吳第一望族,只是好景不長,到陸機、陸雲時代,三國歸晉,作爲亡國之士的陸家由此衰落,到八王之亂時,襄助成都王司馬穎的陸機因爲兵敗之罪被斬,他的兄弟陸機和幾個兒子、侄兒受此連累也被誅殺,吳郡陸氏最出色的一系自此斷絕,吳郡陸氏衰落的越發嚴重了。

到大晉東渡以後,司馬氏爲了抗衡南下的北方世家,有意扶持江東本地望族,吳郡陸氏才又有了點止跌回升的兆頭;兆頭畢竟只是兆頭,江東望族除了褚家因爲出了個太后算是真正崛起,其他各家距離恢復昔日榮光還早得很。陸氏當代家主陸納少有才名,德操兼備,又走了武陵王司馬晞的路子,也不過謀了個尚書吏部郎的中等職銜。

當時是世族門閥崛起發展的時代,每一姓每一族無不在爲家族崛起而努力奮鬥,收名養望、聯姻權貴、朝堂上投機鑽營。。。。。。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陸氏毫不例外,把這次聯姻東平國公作爲一次千載難逢的際遇慎重對待,沒被外戚、世家、皇室諸般核心勢力納爲親信的陸納可憐還茫然不知,他所看重的新興權貴東平國公實乃大晉朝堂的心腹大患,這場聯姻的風險要遠遠大於收益。

擔當陸氏聯姻重任的是陸納長女陸容。在八字名帖上看到這個很有感覺的名字,石青忍不住有些愧疚,就沒再繼續往下看了。無論如何,這個陸容註定是一個犧牲品,既是陸氏爲了崛起而投資的犧牲品,也是被自己用來逃離建康的犧牲品。郗超制定的一主兩備三套逃離方案都是在婚禮那天發動,也就是說,陸容還未能成爲石青真正的妾室就要被拋棄。

石青明白這一點,雖然心裡愧疚,但卻顧不得許多。當何三娃和高崧迴轉把御醫沖喜的建議道出來之後,他躺在榻上斷斷續續地無力說道:“聽。。。。。。御醫的話。。。。。。汝等下去準備。。。。。。不用發。。。。。。喜帖,願來。。。。。。。自會來,不來的。。。。。。。作罷。”

距離四月初八的佳期只有三天,確實到了準備的時候,何三娃應了聲是,轉對高崧道:“高司馬,就算不發喜帖,到時總也會來百八十席客人。庫中還有些賞賜,銀錢倒是不缺,只是操辦人手不夠,說不得需要高司馬撥出兩百個兄弟幫辦。”

一邊說着,何三娃一邊拉了高崧出去商量喜宴具體事宜。

兩人剛一離開,扮作親衛的郗超便從簾幕後鑽出來,嘖嘖稱奇道:“大將軍這隱疾做得可真像,竟連御醫都查不出來。”

“脈象是血脈流轉之象,血脈遍佈全身,可以將人體各臟器部位狀態真實映照出來,是以,醫者依靠脈象查究病因。然而,血脈不僅容易受人體內部機能影響,也容易受外部壓力影響。只要在血脈關鍵處或主要脈路上施以壓力,脈象就會出現異常,知道這個道理,哄哄御醫就非常容易了。”石青笑着給了一個解釋,他的臉被草汁塗過,青青綠綠的,這讓他的笑容顯得很虛弱。

郗超對脈象之類的沒多大興趣,附和了一聲,來到榻前坐下轉回正題道:“不知道爲什麼,郗超總覺得這幾天建康有些異常,細細探究卻找不出原因,皇城、石頭城、白鷺洲、秣陵、丹陽這些地方的駐軍都沒見什麼動靜。難不成是郗超在疑神疑鬼了?”

“小孩子沒幹過大事,十有八九都這樣。”石青笑着打趣,繼而話音一轉,肅然說道:“越是到最後越發要小心,注意保密,不要走漏了風聲。趙諫那兒不要讓人再去聯絡了,這次他沒出頭露面,事後應該不會暴露,還可以繼續留在建康。黎半山和安離涉入太深,過後沒辦法在江東呆了,可以安排他們的家眷撤離了。”

郗超回道:“再等等吧,大將軍,提前一天就可以了,若是太早,郗超擔心會驚動建康。”

“好吧,只是一定要安排妥當,不可讓家眷受到牽連。”石青緩緩點了點頭。

就在這時,人影一閃,小耗子和弓蠔閃身走了進來。石青覷見,目光一閃,霍然坐起來,衝正要行禮的兩位擺擺手,急迫地說道:“不用俗套,快,說說北邊的情形。”

小耗子奉石青之命前往豫南、淮北走了一圈,剛剛回來。聽見石青動問,小耗子嗯了一聲,親熱地湊到席塌邊盤腿坐下,開口說道:“啓稟大將軍,小耗子從羊市過得淮河,先去了一趟宛城拜見王朗將軍,王朗將軍讓耗子代爲回稟,說荊州軍北渡漢水之時,正巧王羲之大人在豫州,王大人當時自薦去荊州軍走一遭,要勸說桓溫退兵。三月中旬,不知是王大人的勸說起了作用還是建康有旨意到,荊州軍停止了咄咄逼人的態勢,雖然沒有退回襄陽,卻偃旗息鼓躲在軍營再沒有任何動靜,一時半會看不出有北上的意圖。然後小耗子向王朗將軍傳達了大將軍的將令,命令宛城人馬小心戒備,特別是四月中旬以後,嚴防荊州軍突擊北上。。。。。。”

小耗子偎在石青身邊,沒個正經身形,說話卻是不疾不徐,娓娓道來,很有條理。石青暗自點頭,眼前的少年經過幾年曆練,終於成熟了。

“。。。。。。離開宛城之後,小耗子於三月二十到的懸瓠城,在懸瓠城小耗子不僅見到了守將張凡,還見到了魏憬和他的五千混編騎,小耗子傳達了大將軍將令,命他們二人率本部人馬於四月初十趕至淮河北岸,沿河巡視隨時準備接應。離開之前,小耗子向汝南太守周勃轉達了大將軍的意思,請他無論賒欠還是收購,儘量多地囤積糧粟。。。。。。”

“。。。。。。三月二十五,小耗子到彭城見到了周成將軍,周成將軍說了,徐州一萬兵馬除了留一千守衛彭城外,其餘大部將於四月初趕赴下邳,監視泗口,若有需要,他會親率大軍渡過淮河,殺進揚州。從彭城回來,路過下相時,小耗子見到了衡水營蘇忘校尉。蘇校尉說,這段時間衡水營在淮河收攏了上百條船隻,其中一半的船隻在羊市一帶遊弋,一半的船隻在泗口左近巡視,以保證懸瓠城人馬和徐州人馬渡河接應,蘇校尉還說,他正在和揚州軍相關人士接觸,到需用之時不定會有其他助力襄助大將軍的。。。。。。”

“哦?是嗎?”聽到這裡,石青一下來了興趣,打斷小耗子問道:“助力從何而來?蘇校尉可曾透露?”

“沒有。蘇校尉沒有多說。”

小耗子搖搖頭,頓了一頓,他口音一沉,憂慮地說道:“蘇校尉另外還說了一件事,讓小耗子提醒大將軍注意。蘇校尉說,這段時間,揚州軍的動作非常詭秘,褚衰在廣陵集結了五萬人馬,不僅在羊市、泗口嚴查過往商旅,而且還在長江北岸佈下重兵來回巡視;褚衰本部則移鎮到了盱眙。回來的時候,小耗子從揚州經過,發現揚州真得和蘇校尉說的一樣,處處都透着緊張呢!”

“咦——褚衰這是想幹什麼?移鎮盱眙難道是配合建康給石某施加壓力做出北上的態勢?可他在長江北岸佈置巡視人馬又該怎麼解釋?”石青心中倏地升起一絲警覺。

“我知道哪裡不對了!”

一旁的郗超一拍腦袋,忽然叫出聲來,不等石青詢問,便急忙解說道:“大將軍。適才郗超不是說感覺到建康有異常嗎?郗超知道異常在哪裡了,這個異常就來自於褚衰的中軍司馬謝安。揚州軍歷來由世家或是外戚統帶,禁衛臺軍則有皇室統帶,兩軍不僅不相統屬,大多時候彼此還相互制衡。可是這段時間謝安卻頻頻在白鷺洲、秣陵、石頭城等禁軍臺軍營地出現,這種情況一般不會被允許的,可是無論是理政王或是琅琊王家卻都沒有反對。實在是太過古怪了。”

“有這種事!”

石青倏然一驚。他對謝安的瞭解可比郗超清楚的多,謝安這個人未成名前可能會被郗超忽視,卻不會被他忽視。聯想到歷史上謝安出仕是因爲謝尚故去、謝萬廢黜,謝家再沒有其他人能夠承擔家族責任纔不得已的舉動,石青忽然對謝安擔任揚州軍中軍司馬一事充滿了疑慮;這時候謝尚還在,謝萬仕途正好,謝安爲何一方常態地早早出仕呢?會不會是因爲自己?會稽王府前,謝安小心審視自己的目光從腦海中一閃而過,這一刻石青再無懷疑,幾乎立即斷定下來,謝安對自己充滿敵意,他的入仕以及在健康的活動肯定是針對自己的。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走漏了風聲,可以確定的是朝廷不打算繼續軟禁石某了,看來是準備動手了。”石青審慎地給出了一個結論,旋即令道:“景興!傳令兄弟們,時刻戒備,無論何時,一旦見到瓦官閣火起,即刻動手。”

“大將軍!不如提前發動,我等今晚就殺出建康——”小耗子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石青笑着搖搖頭。“計劃早就定下來了,大家都在按照計劃行事,突然變更的話,倉促之下很容易出紕漏。不到萬不得已,誰都不會擅改計劃的。郗超,就這樣說,你回去通知下去,讓兄弟們早作準備就是。”

郗超應了,臨走時安慰小耗子道:“不要擔心,謝安雖然在四處亂竄,各兵營卻沒見調動人馬的跡象,想來一時半會還不會動手。回去後,郗超讓人盯緊附近幾處軍營就萬無一失了。”

六十四章 夜襲上第8章 原來如此四十三勝利來得如此簡單第10章 回家三十九章 男人的眼淚一百零三章 沙發過短五十二章 先勝一局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第5章 會合二十六章 啼笑皆非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五十二章 屠夫父親的一面十三章 後現代的審訊十九章 武術與殺法十六章 蟄伏十二章 離開鄴城二十章 想決戰沒門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四十一章 難阻四十七章 慕容恪的謀算四十章 端倪初現四十九章 火燒慕容評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五十九章 媾合四十九孫威來了四十七章 夜戰第8章 風起雲涌二十四章 其他人的心思四十九章 再見佛圖空二十章 想決戰沒門四十七章 捨身自污不可得第3章 無法選擇五十三章 用什麼下酒十三章 論兵五十七章 敵我同行二十六章 剃頭擔子三十四章 異人第3章 目的何在?四十六章 壓力三十五章 對決序幕拉開四十三章 血修羅二十三章 繼趙李六十章 酒盟第4章 人吃人的年代七十五章 前夕下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二十七章 第一次較量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八十三爲了勝利十九章 武術與殺法六十章 慕容恪的疲憊五十九章 驚變上第8章 慕容霸的成長十九章 武術與殺法第8章 風起雲涌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四十三章 契機三十八章 進城二三事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六十一章 驚變下第4章 桓衝北上第3章 無法選擇全面開戰中第10章 軍帥府長史七十二風滿樓中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七十六章 博浪一三十章 不一樣的承擔十六章 南安雷弱兒十四章 齊人之福五十六章 金鉤八十五章 選擇和算計二十九章 兩個女人八十三章 博浪八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六十七戰事十六章 蟄伏四十章 兩個密使五十章 騎兵間的戰鬥七十二章 分道第4章 人吃人的年代二十章 郗愔迴轉第6章 佞臣的用途三十五章 薛瓚的恐懼第7章 公祭之序幕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二十五章 詐城第8章 風起雲涌十六章 蟄伏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七十一章 毒計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七十六章 這個險值得冒七十七章 不是那麼糟二十一章 哪有恁多爲什麼第7章 公祭之序幕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
六十四章 夜襲上第8章 原來如此四十三勝利來得如此簡單第10章 回家三十九章 男人的眼淚一百零三章 沙發過短五十二章 先勝一局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第5章 會合二十六章 啼笑皆非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五十二章 屠夫父親的一面十三章 後現代的審訊十九章 武術與殺法十六章 蟄伏十二章 離開鄴城二十章 想決戰沒門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四十一章 難阻四十七章 慕容恪的謀算四十章 端倪初現四十九章 火燒慕容評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五十九章 媾合四十九孫威來了四十七章 夜戰第8章 風起雲涌二十四章 其他人的心思四十九章 再見佛圖空二十章 想決戰沒門四十七章 捨身自污不可得第3章 無法選擇五十三章 用什麼下酒十三章 論兵五十七章 敵我同行二十六章 剃頭擔子三十四章 異人第3章 目的何在?四十六章 壓力三十五章 對決序幕拉開四十三章 血修羅二十三章 繼趙李六十章 酒盟第4章 人吃人的年代七十五章 前夕下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二十七章 第一次較量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八十三爲了勝利十九章 武術與殺法六十章 慕容恪的疲憊五十九章 驚變上第8章 慕容霸的成長十九章 武術與殺法第8章 風起雲涌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四十三章 契機三十八章 進城二三事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六十一章 驚變下第4章 桓衝北上第3章 無法選擇全面開戰中第10章 軍帥府長史七十二風滿樓中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七十六章 博浪一三十章 不一樣的承擔十六章 南安雷弱兒十四章 齊人之福五十六章 金鉤八十五章 選擇和算計二十九章 兩個女人八十三章 博浪八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六十七戰事十六章 蟄伏四十章 兩個密使五十章 騎兵間的戰鬥七十二章 分道第4章 人吃人的年代二十章 郗愔迴轉第6章 佞臣的用途三十五章 薛瓚的恐懼第7章 公祭之序幕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二十五章 詐城第8章 風起雲涌十六章 蟄伏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七十一章 毒計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七十六章 這個險值得冒七十七章 不是那麼糟二十一章 哪有恁多爲什麼第7章 公祭之序幕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