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四章 博浪九

八十四章博浪(九)

樂陵倉分許多小倉,諸如:皮具倉、鐵鎧倉、刀倉、盾倉、麥倉、粟倉、草料倉。。。不一而足,其中草料倉是守倉禁軍騎兵專用倉,裡面有成垛的乾草、滿庫的黑豆,還有一個大馬廄。

呂護和兩三百親信護衛就躲在馬廄。面對三千多殺紅了眼的新義軍,他們用來保命的不是刀槍,而是乾草和戰馬。

“不得近前,否則我們就放火、殺馬。。。”

十幾個禁軍攔在馬廄前聲嘶力竭地恐嚇,其餘人拿着火把湊近乾草剁或者拎着刀槍對準戰馬。呂護赤‘裸’着上身,坐在乾草垛後一動不動,頭顱低低垂下,看不到表情。

“來了!石帥來了。。。”一個禁軍慌慌地跑過來。

呂護猛一擡頭,狂野的眸子裡‘精’光閃爍。“可看清了,確是石青?他怎麼說?”

“是。。。是!石帥願意受降。”禁軍忙不迭點頭。

噓——

呂護長出口氣,石青來了,命可以保住了。倉內之戰,雙方殺紅了眼。禁軍傷亡過半,新義軍傷亡絕不會少過禁軍。若不是樂陵城被搶,軍無戰心;這般廝殺下去,雙方必定‘玉’石俱歿。

“快來!綁上!”呂護雙手向後一背,親衛們拿出備好的繩索和荊棘,纏上他赤‘裸’的後背。尖利的荊棘一接觸肌膚,立時紮了進去,密密麻麻的血珠隨之沁了出來。

“用力!纏緊!要有誠意!”呂護說了一聲,親衛手下多使了三分力,繩索一緊,荊棘刺得更深了,呂護額頭青筋彈跳兩下,腮幫子猛地一凸。

收拾停當,呂護吐了口濁氣,毅然從乾草垛後閃出。一出草垛,他就看到了那個和他一樣剽悍,比他更年輕的年輕人,他正站在二十步外,微笑着身邊人說話。

眼神複雜地閃了一閃,呂護忽地嚎叫出聲。“石帥!呂護愚鈍,冒犯虎威,罪該萬死,願引頸一戮。只請石帥看在麾下兒郎無辜受累,給他們一條生路。。。”

悲聲大叫中,呂護腳步踉蹌,跌撞過去。未到之時,他偷覷一眼,只見年輕人微一錯愕,旋即眯眼笑了起來;年輕人雙眼眯成條縫,呂護看不到他的眼神,但看到他的笑容,呂護徹底鬆了口氣。

“石帥。。。”五步之外,呂護雙‘腿’一軟,撲地跪倒。

石青適時趕上,伸手扶起,笑道:“將軍這是爲何?兩軍對敵,有許多不得已之處,何罪之有?”

呂護雙目淚光閃現,慨然呼道:“石帥。。。”語氣哽咽,再也說不下去。

“衣來——”石青輕喝,馬上有軍士送上羊皮襖,石青爲呂護披上,攙撫着道:“呂將軍,讓兒郎們放棄抵抗,安心歸服吧,石某並非嗜殺之人,定不會隨意傷害他們。”

呂護一振,鄭重拜倒:“謝石帥開恩。”轉身呼道:“兄弟們,出來歸順,石帥答應過往一切,概不追究。”

石青嘴角含笑,把住呂護左臂,緩步走開,隨和地問道:“不知呂將軍是哪一族人?”

呂護‘欲’行禮應答,掙了一掙,未能掙脫石青的扶持,也未堅持,朗聲道:“麾下乃敕勒人,祖父輩遷居中原,至今已有五十年。”

“哦,原來將軍祖籍‘陰’山。”石青微笑寒暄。敕勒人算是真正的雜胡,數百年來,在大漢、曹魏以及匈奴等強大勢力的打擊下,北疆、西疆許多小部族瀕臨滅絕;這些部族餘燼躲進‘陰’山,聚集一處,漸漸‘混’合成一個新的部族,以地爲名的——敕勒人。

腳步輕快,言語歡悅,兩人把臂來到樂陵倉西‘門’。

這裡是戰事最慘烈的地方,鮮血染紅了泥土,殘肢屍體摞起厚厚一層。打掃的新義軍將士滿臉悲傷,一見呂護,身子凝固,投來道道憤恨的目光,手中的兵刃忽忽彈跳。

呂護身子一顫,掙開扶持,撲倒在石青面前,垂首哀求:“呂護大罪,萬死莫贖。。。”

石青一嘆。“有些事情是無法用罪惡來衡量的。動手吧。。。”

呂護心頭一縮,預感不好,一擡頭,密密麻麻的長槍鋒刃已經及身。

“啊——”慘叫聲中,他瞠目大吼:“爲什麼!”

石青沒有立即回答,轉而擡頭仰望。呂護不由自主地隨之望去,只見天空‘陰’霾,鉛雲低垂,好一副慘淡蕭索景象,隨之耳中響起石青風淡雲清的話語:“我沒有時間,沒有‘精’力馴養一頭白眼狼。”

呂護慘號,吐出三口鮮血,軟軟垂倒。

石青上前,擡腳踢了踢呂護上身,望着十幾個破‘洞’的羊皮襖,搖頭不止:“可惜了。多好的一件皮襖。”嘆息聲中,他擡頭吩咐:“左敬亭,通告降兵,首惡已誅,餘者無罪。”

左敬亭應聲而去。王龕一臉愧‘色’地上來請罪。“石帥。麾下無能。甘願領罪!”倉內一戰,新義軍折損三千,耗時近三個時辰,未能全下樂陵倉,王龕難辭其咎。

石青漫步踱向城樓,緩緩道:“爲將者,最忌託辭推責,沒打好就是沒打好,任何理由都不是理由。你能認識到這點,很好。這樣吧,你和丁析換面軍旗,以爲警誡。”

緊隨其後的王龕腳步一頓,臉漲成了豬肝。這是恥辱!鋒銳營代表着最爲犀利的攻擊力,是全軍先鋒,代表榮耀、代表勇氣!如今,要轉手讓出!這是整個鋒銳營的恥辱!

“石帥!”王龕艱難地懇求。他寧可捱上幾十軍棍,寧可降職留用,也不願失去鋒銳營的稱號。否則,兄弟們以後怎麼擡頭?

石青沒有任何意動,擡腳上了上馬道。

“石帥。。。”王龕攆上去,辯解道:“丁破符營兵種配製不以攻擊力見長,你看是不是。。。”

石青聞聲止步,轉過身,一言不發地盯着王龕。王龕心裡一虛,頓時語無倫次。石青說道:“決定戰爭勝利的,是人,也只能是人。武器配置只是輔助。你明白嗎。。。”未等王龕回答,石青已沉聲道:“一個懦夫,掛上強龍猛虎的頭銜,依舊是個懦夫。真正的勇士,不是旗號能夠決定的,希望諸君知恥而後勇!”

王龕怔立住了。

石青自顧登上城樓,擡目四顧,天地間,新義軍的旗號正在迎風飄展,新義軍士卒正忙碌着收攏降兵,打掃戰場。。。他禁不住豪氣滿懷:二十多萬難民得救了,天地運轉的軌道偏移了;新義軍必將徹底改變她的軌跡!

“石帥。初步統計,我軍戰損四千三百多。其中志願兵損折過半。。。新義軍戰力大衰,需要休養生息很長一段時間。”韓彭憂心忡忡地報出一個個的數字。太慘了,西路軍爲了勝利付出的代價讓他觸目驚心。

“休養生息?命運沒給我們安排休養生息的時間。新義軍將繼續戰鬥!”石青振臂揮手,慨然道:“遜之放心。一支勝利之師,只會越打越強,越打越大,沒有越打越弱的道理!”

。。。。。。。

事實驗證了石青的預言。

隨着一車車糧食輜重運回泰山,新義軍打敗強敵,奪下樂陵倉的消息傳播開了,青兗民衆爲之沸騰。。。

新義軍——我們自己的軍隊,如此英勇!如此強大!

老年人不再爲吃穿掛念,‘女’人們不再爲安危焦慮,少年郎無憂無慮地進學,年輕人熱血沸騰,踊躍投軍。這些年輕人和青、兗郡守兵、樂陵降兵爲新義軍擴編提供了充足兵源。

義務兵新編樂陵、稟丘、濟南、廣固、東萊五個千人營。義務兵總數擴至一萬人。

志願兵新編一個千人陸戰營,諸葛攸任陸戰校尉,衡水校尉由蘇忘接任。輕騎營擴編至一千五百騎,陷陣營擴編至六百人,天騎營擴編至一千人,石青的親衛隊擴編至四百人,其中兩百騎、兩百步。志願兵總數達到八千人。

半個月不到,新義軍擴編成一萬八千人的大軍,仍有幾千郡守兵、降兵和投軍青壯沒得到安置。

“再擴五個營。。。”將領們滿面紅光,意猶未盡,希翼軍隊越多越好。這時候的泰山,要人有人,要糧有糧,要兵甲有兵甲,擴軍輕而易舉。

石青搖頭。“擴軍之事到此爲止。各位將手下兒郎整訓出來,足堪一戰,新義軍無需再擴,否則會影響未來營生。”

石青的話沒人敢發對,但大多將領們疑‘惑’不解。

新義軍從樂陵倉運回三十多萬石糧食,運回了可供三萬大軍作戰三個月的兵甲輜重,擴軍影響未來什麼營生?要知道,新義軍下轄民衆,包括青兗原住民,幾乎達到三十五萬。即使按十中‘抽’一,新義軍也可擴到三萬五千人。

將領們不懂,不代表其他人不懂,劉徵和劉啓對石青的決定讚賞不已。這二位的身份已不再是刺史,而是新義軍軍帥府政務主事、民務主事。

第5章 隨時指點你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三十五章 對決序幕拉開十七章 密謀十六章 義士的失望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第1章 序十六章 惡狼志願兵第6章 姚氏兄弟十一章 亂局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第4章 人吃人的年代六十九章 合併三十二章 上黨風雲三十章 疏而不漏七十九章 慕容霸的祈禱四十九章 火燒慕容評第5章 殺威棒?一百零七章 折戟白溝河六十章 慕容恪的疲憊第5章 殺威棒?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第9章 好大的一盤棋第4章 第一步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五十三章 及時抵達二十章 想決戰沒門七十三章 兵不厭詐三十三章 鄴城換主下三十六章 全線撤退四十六章 壓力三十章 不一樣的承擔六十八章 根絕仇恨十三章 後現代的審訊第3章 目的何在?十六章 蟄伏三十七章 包養倆男人三十五章 假傳軍令九十九選擇退路七十六章 博浪一六十三章 建制第2章 小耗子歷險記(中)一百零一章 水火無情四十三章 楊羣應聘記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八十四章 虛晃一槍六十一章 驚變下四十七章 慕容恪的謀算七十九章 慕容霸的祈禱二十四章 進位二十三章 繼趙李七十二章 輿論戰心理戰第8章 紙老虎第9章 反覆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下六十二章 榮譽與驕傲二十四章 進位二十五章 不會再有灄頭人十四章 偶遇第3章 談婚論嫁第8章 原來如此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十四章 齊人之福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第9章 勝未必可喜二十六章 血腥的襄國之夜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八十一章 博浪六六十二章 榮譽與驕傲五十八章 襄國之戰八四十章 牛人高論三十一章 三個戰場二十二章 辣手未摧花五十三章 用什麼下酒四十四章 我們的家三十二章 好苗子要培養七十四章 勝敗已分八十二章 博浪七二十九章 一槍封喉十二章 出巡五十章 騎兵間的戰鬥十一章 雛形五十八章 見便宜就撈第5章 韓氏入宮十二章 聚會十二章 故人三十九章 北上盧奴第7章 獻計第8章 紙老虎二十一章 哪有恁多爲什麼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三十一章 三個戰場三十八章 各施手段三十二章 祭竈節中五十五章 臨戰前的軍議三十四章 鄴城的陰影
第5章 隨時指點你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三十五章 對決序幕拉開十七章 密謀十六章 義士的失望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第1章 序十六章 惡狼志願兵第6章 姚氏兄弟十一章 亂局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第4章 人吃人的年代六十九章 合併三十二章 上黨風雲三十章 疏而不漏七十九章 慕容霸的祈禱四十九章 火燒慕容評第5章 殺威棒?一百零七章 折戟白溝河六十章 慕容恪的疲憊第5章 殺威棒?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第9章 好大的一盤棋第4章 第一步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五十三章 及時抵達二十章 想決戰沒門七十三章 兵不厭詐三十三章 鄴城換主下三十六章 全線撤退四十六章 壓力三十章 不一樣的承擔六十八章 根絕仇恨十三章 後現代的審訊第3章 目的何在?十六章 蟄伏三十七章 包養倆男人三十五章 假傳軍令九十九選擇退路七十六章 博浪一六十三章 建制第2章 小耗子歷險記(中)一百零一章 水火無情四十三章 楊羣應聘記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八十四章 虛晃一槍六十一章 驚變下四十七章 慕容恪的謀算七十九章 慕容霸的祈禱二十四章 進位二十三章 繼趙李七十二章 輿論戰心理戰第8章 紙老虎第9章 反覆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下六十二章 榮譽與驕傲二十四章 進位二十五章 不會再有灄頭人十四章 偶遇第3章 談婚論嫁第8章 原來如此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十四章 齊人之福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第9章 勝未必可喜二十六章 血腥的襄國之夜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八十一章 博浪六六十二章 榮譽與驕傲五十八章 襄國之戰八四十章 牛人高論三十一章 三個戰場二十二章 辣手未摧花五十三章 用什麼下酒四十四章 我們的家三十二章 好苗子要培養七十四章 勝敗已分八十二章 博浪七二十九章 一槍封喉十二章 出巡五十章 騎兵間的戰鬥十一章 雛形五十八章 見便宜就撈第5章 韓氏入宮十二章 聚會十二章 故人三十九章 北上盧奴第7章 獻計第8章 紙老虎二十一章 哪有恁多爲什麼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三十一章 三個戰場三十八章 各施手段三十二章 祭竈節中五十五章 臨戰前的軍議三十四章 鄴城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