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章 你在害怕什麼

五十二章你在害怕什麼?

接下來幾日,石青在軍營裡忙着爲士卒治傷,也沒有到武德王府應卯差事。其間泰山通聯小隊來了一次,這次帶隊的是荀羨。荀羨去了一趟廣陵,見到好友殷浩後,受好友所託,連家都沒顧得回,就急匆匆返回泰山,隨後和通聯小隊來到鄴城。

荀羨帶來了殷浩的一個口信。殷浩直接問石青,多高的職位,纔會讓他率新義軍誠心降晉?

褚衰隱退,殷浩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要在北方事物上做出點成績,爲此需要新義軍的幫助;當然,他之所以依然選擇相信石青,是因爲他的好友荀羨。荀羨告訴殷浩,石青沒有雄心大志,只想要功名富貴。他甚至願意在鄴城做個普通的雜號將軍,也不願待在青兗稱王稱霸。與鄴城相比,無論是從名分上還是從財富上,大晉都應該能讓石青更滿意。

自以爲了解石青了的殷浩決定,直截了當地和石青交易,問明價碼,若是能夠滿足,他準備把新義軍以及青、兗兩州買回來,當然,徐州算作添頭,也會歸入大晉。

“你告訴殷刺史,茲體事大,我需要時間考慮。”石青慎重地回答荀羨,事實上,石青確實打算認真考慮如何與南方相處。北方的局勢一天天惡化,他想和南方合作以便借力;只是,如何借力,如何合作,他沒有半點成算。

荀羨走了,帶走了王嵩,帶走了二百多名終身傷殘的新義軍士卒。石青讓荀羨代爲傳令泰山;命兩個義務兵預備營立即開赴鄴城,補充戰損;命令軍帥府組織車隊,來鄴城接女人——李閔賞賜的六千名宮女。

日子一天天過去,天氣一日暖和一日,清漳水漸漸有了些解凍的跡象。考慮到解凍之後,從西苑外營地來回鄴城不便,石青決定全軍移防至浮橋北端的鋒銳營小營。留在鄴城的新義軍如今人數不足一千八,鋒銳營的小營足夠安置了。

正月十一,孫威來訪,給石青帶來許多不妙的消息。

李閔給天下州郡刺史、太守去信,請殺羯胡以恢復漢家天下,兩旬之後,各地反應紛紛傳回鄴城,對鄴城來說,這些消息可謂憂多喜少。

除了意料之中會響應的青州、徐州、豫州及大半個兗州之外,其他地方,要麼是沒有迴應,冷漠置之,要麼是舉旗反對。佔據陳留的段氏鮮卑段龕毆打使者;黎陽倉督、段氏鮮卑段勤割下使者雙耳,以示與李閔勢不兩立之決心;司州刺史,匈奴人劉國移兵陽城,對河北虎視眈眈;枋頭氐人蒲洪、灄頭羌人姚弋仲直接將來使亂棍趕走。汝陰王石琨不知什麼時候跑到冀州,招兵買馬,舉旗反鄴;襄國石祗忽然聲望大起,遠近士人紛紛投靠,大有以襄國爲基,重建大趙國之勢。。。

這些都是胡人的反應。胡人與羯衚衕病相憐,不肯歸附,不肯響應也是意料中事。令李閔、李農意料之外的是,有很多漢人如張舉一般,也不肯歸附響應。

駐紮桑壁的寧南將軍楊羣公然指責李閔、李農謀逆;幷州刺史張平直言要調集兵馬回鄴城討逆,並任命其子張沈爲撫軍將軍,兵出壺關,直抵滏口,大軍距離鄴城不到兩百里。

與此相比,令鄴城局勢更加惡劣的是,鄴城四周大半農莊作坊忽然間人去樓空,這些世家的農莊作坊聽從張舉招喚,帶着人丁工匠都跑到石瀆去了;張賀度將這些人丁整編入伍,短短几天,組建了一支三四萬人馬的新軍。石瀆距離鄴城不過五十來裡,可謂腹心地帶;幾萬意圖不明的人馬像釘子一樣紮在這兒;讓李閔、李農寢食難安。

李閔暗自後悔當日沒聽石青諫言,以至於張舉輕易走脫,後患無窮。他讓孫威過來,一是爲了安撫石青,此外他想知道,新義軍轄地是否可以再安置些宮女。鄴城四周農莊作坊人丁大量流失,來年收成必將大減,眼看着財賦越來越困難,宮內哪裡還養活的這麼多宮女?

孫威說得是鄴城周邊較近州郡對殺胡令作出的反應,其他如雍州、涼州、秦州、幽州等較遠州郡也做出了反應,只是消息還未傳回。

譬如在幽州,徵東將軍鄧恆接到李閔的信後,找來幽州刺史王午商量對策。

王午建議道:“斬殺羯胡,恢復漢家衣裳,誠爲好事;只是,五胡六夷遷居中原數十年,根深蒂固,此舉牽連甚衆,只怕難成。以午料來,天下將因此動盪。逢此亂時,將軍隔岸觀火,保存實力。是爲上策。”

鄧恆悟道:“王大人之意甚善,我等既不殺胡,亦不助胡。置身事外便是了。”

與鄧恆、王午的反應相反,麻秋接到李閔的書信後,卻是豪興勃發,意欲大幹一場。

麻秋去年冬十一月率一萬大軍,從金城啓程,打算回鄴城,爭奪朝政執掌之權。行至雍州時,麻秋聽聞鄴城兵變迭起,血流成河;事情發展到刀兵相向的境界,他自度麾下兵馬太少,難以震懾鄴城各方軍主;於是轉頭進了長安,邀請王朗一同回兵鄴城。

王朗是大趙朝中名將,也是石虎愛將,他因才能出衆,惹人妒忌,數次被人陷入死罪,每每刀斧加身之時,石虎總是不忍,一再特赦。因此,他對石虎忠心耿耿。

王朗早就不忿李閔欺凌皇室,獨攬朝綱;得到麻秋邀請,當即允可;安排了雍州防務後,他率一萬精騎和麻秋合兵一出,東行出關。

大軍行至洛陽的時候,麻秋、王朗遇到了石閔派往雍、涼二州的信使。拆信看罷,王朗勃然大怒,一頓亂打,將信使攆走。

麻秋是個很有意思的人;殘忍嚴苛,好殺暴虐,惡名遠播;這人雖惡,但不是一個粗莽武夫,而是一個文化人,崇尚忠義之道,講究順勢而爲。接到信後,他心裡就翻騰開了。

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羯胡崛起數十年,猖獗一時,禍害無窮;石虎一死,石氏子孫鎮制不住,該到覆亡的時候了;石閔此舉,順天應勢,誠爲大善。某當順勢而爲,不可忤逆。

打定主意後,麻秋見王朗怒氣衝衝的模樣,心下好笑,卻不動聲色。卻在黃昏宿營之際,請王朗過營酒宴。

王朗沒有防備,一到麻秋營中,就被軟禁起來,接受麻秋大義大勢的教訓。王朗並非憨直之人,一見不對,立即俯首稱是。

當天黃昏,洛陽城外,麻秋大開殺戒,將王朗精騎中的胡人無論是羯胡還是雜胡,一律斬殺。隨後,才放了王朗。

王朗回營之後,率五六千殘部,趁黃河還未解凍,連夜從孟津渡黃河,沿着太行山東麓,逃到襄國。

麻秋‘算明’天下大勢後,有心和李閔聯手,王朗逃脫,他不以爲忤,興致勃勃率軍趕往鄴城。他不知道,蝸居枋頭的氐人已經變成巨無霸般的攔路虎。

原來的枋頭指的是像普通縣城大小般的一片水網地帶。如今的枋頭代表的是氐人控制下的區域。自蒲洪決意阻攔道路,擄掠行人以來,氐人下轄人丁、區域擴張極爲迅速。至今已擁有人丁三五十萬,帶甲青壯近十萬;控制了河北之整個河內郡以及河南沿岸東到滎陽,西至洛陽的大片區域。

久在涼州的麻秋不知就裡,糊里糊塗進了氐人控制區,被蒲雄一場伏擊,人馬折損大半;他見勢不對,率部歸降。麻秋名聲之大,端的不可小覷;更何況麾下尚有幾萬屠軍佔據涼州,得他歸順,氐人實力大振;蒲洪大喜,封麻秋爲軍師將軍,禮遇殊於常人。

當然,三位實力人物接到殺胡令後的反應和際遇,鄴城並不知曉。孫威告訴石青的消息中,並不包括這些。

孫威將各地反應告訴石青後,聊起天下局勢,兩人憂心忡忡;煩悶之際,唯有拿着酒猛灌。天黑不久,兩人就已酩酊大醉。

孫威被手下擡回鄴城;石青卻被酒意刺激的極爲亢奮,當晚在麻姑身上瘋狂地索取。絲毫不顧麻姑初經人事受不了過度撻伐;絲毫不理會麻姑的哀求,玩命一般地衝刺、發泄。直到身疲力盡,這才埋在麻姑懷中沉沉睡去。

昏昏沉沉之中,石青感覺自己回到了嬰兒時期,躺在母親溫暖柔軟的懷抱裡,母親一邊輕輕拍打着哄他入睡,一邊哼唱搖籃曲。

難道是夢境?不對啊。。。穿越以來,我好像從未做過夢。石青迷迷糊糊地想。

“別怕。。。別拍。。。有麻姑在呢。。。乖,別怕。。。”

溫柔的搖籃曲在耳邊呢喃,石青聽到‘麻姑’兩字,忽然一怔,隨即睜開眼來;四周明亮,又是新的一天了;石青發覺自己蜷曲着身子像嬰兒般偎在麻姑懷裡,嘴臉緊緊貼在麻姑軟軟的胸脯上;麻姑正一邊低聲哼唱,一邊輕輕拍打着他的肩背,當真如哄嬰兒一般。

原來這不是夢境。

石青被麻姑撫慰的有些不好意思,伸展着身子說道:“麻姑。你幹嘛呢?我又不是小孩。”說話間,他轉頭去看麻姑,一看之下,頓時怔住了。

麻姑一臉哀傷,兩行清淚無聲地向下流淌;許是一夜未睡,她的眸子中帶了不少血絲,被兩汪淚水浸泡後,顯得更是哀憐無助。

石青恍然記起昨夜自己的瘋狂,心疼的一把摟住麻姑,連聲安慰道:“對不起,麻姑,弄痛你了,我下次再。。。”

五根纖細的手指掩住了他的雙脣,麻姑連連搖頭道:“不是的,不是這樣的。。。麻姑是心疼你。。。”

“心疼我?爲什麼?”石青詫異不一。

麻姑掙脫了他的懷抱,凝視着石青,蹙眉說道:“你知道麼?這段時間,你睡覺的樣子讓人看得好心疼。你總是蜷着身子,臉色煞白煞白的,嘴裡不停地喊着‘不要!不要。。。’一喊就是一夜。像是做了惡夢。”

“有麼?”石青納悶之極。“我怎麼不知道?”

“有的。。。麻姑成夜成夜地擔心着。”說着,麻姑身後反將石青摟住,將石青腦袋按在自己胸脯上,柔聲說道:“你在害怕什麼是吧?別怕,有麻姑在呢。”

六十四章 一碗水酒泯恩仇第6章 佞臣的用途第5章 韓氏入宮五十五章 襄國之戰五三十九章 各有盤算五十七章 大禮的回報六十二章 板蕩識英雄三十四章 分化第10章 匕現四十一章 修道之人第9章 行蹤泄露二十二章 嗬哈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四十三勝利來得如此簡單八十二章 博浪七四十章 兩個密使三十章 感覺敏銳的人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八十一章 博浪六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四十三章 楊羣應聘記六十五章 夜襲下第9章 勝未必可喜二十章 想決戰沒門八十章 博浪五三十五章 假傳軍令七十七章 博浪二二十六章 血腥的襄國之夜四十一章 難阻四十四章 悲傷第3章 目的何在?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六十一章 記住這個日子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第9章 勝未必可喜二十九章 天網恢恢二十六章 接觸上了四十八章 起伏四十二章 虛驚一場七十一章 毒計五十九章 媾合六十五章 懲戒第3章 連環箭七十九章 博浪四四十八章 兄弟間的話題十二章 聚會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六十九章 合併三十七章 各打各得十六章 義士的失望三十三章 鄴城換主下五十章 冉遇一百章 四面楚歌四十七章 夜戰三十一章 三個戰場七十八章 梳理行動三十章 感覺敏銳的人二十三章 南轅北轍二十六章 啼笑皆非十九章 穩住五十五章 臨戰前的軍議三十七章 各打各得第2章 博彩第10章 回家四十九孫威來了二十九章 去戰鬥吧七十一風滿樓上七十六章 博浪一四十五章 四月初八五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四十八章 圍困下的襄國三十五章 對決序幕拉開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七十章 奉詔北上五十五章 臨戰前的軍議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10章 匕現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二十七章 第一次較量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四十六章五十一章 信念與本能的對決二十六章 並肩三十一章 全力一搏能逞否三十章 以後的打算補全第10章 回家二十九章 兩個女人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四十六章 大晉風流人物四十四章 我們的家第10章 回家二十章 郗愔迴轉四十章 翁婿重逢三十二章 鄴城換主上第3章 談婚論嫁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二十二章 情勢互易
六十四章 一碗水酒泯恩仇第6章 佞臣的用途第5章 韓氏入宮五十五章 襄國之戰五三十九章 各有盤算五十七章 大禮的回報六十二章 板蕩識英雄三十四章 分化第10章 匕現四十一章 修道之人第9章 行蹤泄露二十二章 嗬哈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四十三勝利來得如此簡單八十二章 博浪七四十章 兩個密使三十章 感覺敏銳的人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八十一章 博浪六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四十三章 楊羣應聘記六十五章 夜襲下第9章 勝未必可喜二十章 想決戰沒門八十章 博浪五三十五章 假傳軍令七十七章 博浪二二十六章 血腥的襄國之夜四十一章 難阻四十四章 悲傷第3章 目的何在?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六十一章 記住這個日子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第9章 勝未必可喜二十九章 天網恢恢二十六章 接觸上了四十八章 起伏四十二章 虛驚一場七十一章 毒計五十九章 媾合六十五章 懲戒第3章 連環箭七十九章 博浪四四十八章 兄弟間的話題十二章 聚會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六十九章 合併三十七章 各打各得十六章 義士的失望三十三章 鄴城換主下五十章 冉遇一百章 四面楚歌四十七章 夜戰三十一章 三個戰場七十八章 梳理行動三十章 感覺敏銳的人二十三章 南轅北轍二十六章 啼笑皆非十九章 穩住五十五章 臨戰前的軍議三十七章 各打各得第2章 博彩第10章 回家四十九孫威來了二十九章 去戰鬥吧七十一風滿樓上七十六章 博浪一四十五章 四月初八五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四十八章 圍困下的襄國三十五章 對決序幕拉開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七十章 奉詔北上五十五章 臨戰前的軍議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10章 匕現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二十七章 第一次較量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四十六章五十一章 信念與本能的對決二十六章 並肩三十一章 全力一搏能逞否三十章 以後的打算補全第10章 回家二十九章 兩個女人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四十六章 大晉風流人物四十四章 我們的家第10章 回家二十章 郗愔迴轉四十章 翁婿重逢三十二章 鄴城換主上第3章 談婚論嫁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二十二章 情勢互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