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章 第一次較量

北風嘯叫,枯草漫卷,南皮城外連天的營帳水波一樣起起伏伏,各軍軍旗,各將認旗密密麻麻豎立在水波中獵獵作響;爲清冷的冬日增添了無數肅殺。

“嗚——”

“咚——咚——咚——”

蒼涼悠長的號角隨着風聲四處飄蕩,沉悶的鼓聲在中軍行轅次第擂響。鮮卑大軍營校尉以上級別的將官整裝披甲,流水一般從四面八方匆匆匯聚到輔弼將軍慕容評的帳前。

慕容評剛過而立之年,正值年富力強之時;纏裹着金絲絛的簇新甲冑披掛在身,襯得整個人英氣勃勃,頗爲好看。他一手拄槊,一手牽了馬繮,傲立於大帳之前,對陸續趕來報名行禮的將官看也不看一眼。

三通鼓罷。慕容評衝封裕點頭示意。隨即喝道:“封太守留下看護大營。其餘諸將士!隨某前去迎接輔國將軍。”

“諾!”不知道是不是受到輔國將軍這個名號的刺激,鮮卑諸將這聲應諾格外地有力,聲音裡透着無法掩飾的興奮和期待。

“走!”慕容評惱怒地大喝一聲,一躍上馬,率先向後營行去。

輔國將軍、輔弼將軍同爲三輔,品級一般無二;論起宗親輩分,他這個輔弼將軍更是輔國將軍的叔父;但是,慕容評明白,無論是在軍中,還是在燕王府的臣僚裡,輔國將軍的分量比輔弼將軍、輔義將軍加起來還要重的多。

想到這些,慕容評便有些妒忌。妒忌歸妒忌,慕容評從來不敢打輔國將軍的主意;他很清楚,自己不能也不配成爲輔國將軍的敵手;否則,便是不自量力,便是自尋死路。

輔國將軍慕容恪——鮮卑慕容氏不世出的英傑。慕容俊收到慕容評請求援兵的書信後,將他派到渤海郡來了。

慕容評北行十里,迎到了慕容恪。

慕容恪保留着慣常的簡樸,陳舊的皮甲很熨貼地披在身上,俊秀被路上的風塵掩蓋住了,看起來就像一個普通的士卒。唯一能夠引人注目的是他胯下的戰馬,那是一匹身高腿長,毛髮光亮如緞的青驄馬。任何一個騎士,挑選戰馬這個夥伴的時候,都不會有半點馬虎,慕容恪似乎也不例外。

“叔父。怎能勞動你的大駕?折殺慕容恪了。”

發現肅立等待的慕容評一行之後,慕容恪離得老遠就下了坐騎,疾步行了過來。來到近處,又嚮慕容評一揖道:“侄兒慕容恪見過叔父。”

慕容評呵呵笑道:“玄恭。你我之間何須如此客套。”上前一步,親熱地將慕容恪攙起來。

慕容評麾下諸將見機,上前亢聲喝道:“末將參見輔國將軍!”

慕容恪不動聲色地掙開慕容評的攙扶,微笑着走上前,一一將諸將攙起,和聲道:“諸位辛苦了。請起——”

“輔國將軍辛苦了。。。”諸位將官起身後,衆星捧月一般圍着慕容恪奉承。

慕容評無奈地搖搖頭,眼光一掃,發現慕容恪隨身所帶只有三千騎左右。忍不住有些疑惑:難道玄恭另有良謀破敵,勿須增添人馬?

雙方人馬會合轉回南皮城外大營,當衆將摒退,大帳只剩下慕容恪、封裕時,慕容評問出了自己的疑惑:“玄恭。你只帶隨身護衛前來,是否是有了破敵之策?”

“沒有。”慕容恪否定了慕容評的想法,望見南皮兩位主將困惑的表情,他隨意一笑,道:“慕容恪此來,不是爲了攻取南皮,實是爲退兵而來。”

“退兵?!”慕容評和封裕齊聲驚呼,莫名所以。

“爲何?”慕容評多問了一句。此次進兵渤海雖說遇到了一點麻煩,但是己方始終佔據着絕對優勢,一直保持着攻擊態勢,雙方力量對比並未發生逆轉啊。

“因爲這一戰勝也無益,敗則有損,毫無必要。。。”

慕容恪一邊說着,一邊踱到帥位上坐定,兩眼倏地向下一掃,冷然說道:“燕王迴轉薊城前曾有交代,若非有機可趁,不要輕易進兵渤海。兩位忘了嗎?以至於行此兒戲之舉。”

短短一瞬間,那個謙和低調的慕容恪彷彿如錯覺一般,再不復見;能見到的只有帥案後崢嶸畢露,威勢如山,凌厲是劍的大燕國輔國將軍。在這股威勢的重壓下,尊貴如慕容評這等鮮卑人中頂尖的人物也不由的心底一寒,封裕更是抵守不住,早早低下了頭。

“戰陣攻殺,如人揮拳;拳力盡展之時,便是再大再結實的拳頭,也不可能使出分毫力量。渤海郡就是我大燕軍力伸展的極限。大軍若再向南,側翼就完全暴露在魯口和冀州眼皮底下;稍有不慎,進關以來的形勢立即會出現逆轉。反觀新義軍在南皮的行動,有河南青兗腹心爲支撐,有河北樂陵郡爲依託,進退有餘,攻守自如;力量雖小,後道卻足。未戰之前,已立於不敗之地。二位看不出來麼。。。”

慕容恪一番話說得慕容評、封裕心驚肉跳,越發地惶恐不安了。

慕容恪瞧見兩人狼狽模樣,暗歎一聲,放緩了口氣。“。。。得聞枋頭蒲洪兵敗之時,我大燕國便將新義軍列爲潛在的對手。此事兩位亦知。強如鄧恆、王午,尚未被大燕國列爲對手,新義軍卻被看作對手,又豈是易於的?二位爲何還是如此不慎?”

“是屬下心存僥倖,冒進了。請輔國將軍責罰。”封裕趁慕容恪態度緩和之際,開口認罪。

“什麼罪不罪的,幸虧沒有釀成大錯。燕王說了,看在二位一心爲國進取的心意上,這次免了。”

慕容恪徹底放下燕王親使的架子,淳淳道:“叔父和封太守原不是冒進之人,之所以如此,以慕容恪算來,應該是上了新義軍的當。”

燕王沒有處罰怪罪,大帳裡的氣氛有鬆泛下來。慕容評砸吧了一下嘴巴,奇道:“上了新義軍的當?不應該這樣啊。。。”

“聽說是封太守的族兄督請封太守進兵渤海的。。。”慕容恪轉向封裕,問道:“這個主意不知這是令族兄自己想的,或是其他人幫他出的?”

聽到這個問題,封裕的臉忽地漲紅起來。他嗵地一下跪倒在地,伏地叩首道:“輔國將軍恕罪。這個主意確實不是族兄所想,乃是麾下一個姓蔣的幕僚提議的,此人前段時間突然失蹤,族兄還在爲此納悶。今得輔國將軍點撥,封裕始知,此人出此主意只怕另有用意。”

“這就對了。此事已經了結,封太守勿須在意。請起——”

慕容恪下了帥案,扶起封裕,感嘆道:“新義軍不凡。能人不少啊——”

慕容評找到機會,湊性地插口問道:“玄恭。新義軍到底有何陰謀?你快快道出,免得憋得我難受。”

“叔父知道大魏冉閔厲兵秣馬,意欲攻打襄國之事嗎?”慕容恪話音一轉,問了一個不相干的問題。

“當然知道。”

“新義軍此舉就是爲了呼應冉閔。”

“此言何解?”慕容評覺得腦袋有點不夠用了。

慕容恪一笑,細細解說道:“大燕僻處塞外,受地域、人丁限制,即便修養生息數十年,與中原相比依舊顯得很弱小,就拿此次南下來說,大燕傾國之力,也不過聚兵二十餘萬;積起三月輜用糧草;中原呢,僅僅幽冀兩州,就有鄧恆、王午十餘萬幽州軍,石祗、石琨近二十萬後趙殘餘;冉閔二十餘萬鄴城禁軍。其他塢堡壁壘私兵不下二三十萬。這麼多人馬,若是合力與大燕爲敵,大燕便是再多一倍人馬,再多一倍糧草,也無法戰勝。我大燕進關高樹大晉義幟,曲意安撫收納,便是爲了不讓中原人以爲大燕是外人,不讓他們抱團抵抗。”

慕容評點點頭,這些他是知道的。

慕容恪繼續道:“目前來看。我大燕國的策略頗爲有效,中原各方沒有爲了抵抗大燕而聯盟,仍然繼續着以前的爭執仇殺。即便如此,大燕若想把鄧恆、王午、石祗、石琨、冉閔一個個強行掃平,最終也不知會耗費多少兵馬錢糧,此舉實爲不智。最佳之策莫過於坐山觀虎鬥,爭取漁翁之利。因此,春上我軍全取幽州之後,隨即回師薊城;此舉不僅是因爲春耕秋收需要,更重要的是讓冉閔和石祗、石琨互相消耗。。。”

慕容評再次附和地點點頭。

“。。。想謀漁翁之利並非易事。取利之時機稍縱即逝,若不小心把握,不僅不能取利,反而容易使一方吞併另一方後趁機坐大,後患無窮。譬如眼下冉閔與石氏的形勢。冉閔挾邯鄲大勝、蒼亭大勝的威勢,進兵襄國,若沒有其他因素介入,大魏很可能一舉蕩平石氏進而實力大漲,並因此擋住我軍南下的步伐。是以,我大燕國絕不能讓冉閔此舉得逞。”

說到這裡,慕容恪用力握拳,狠狠揮了一下。經過一番梳理,慕容評隱隱猜到新義軍意圖爲何了。慕容恪接下來的話證實了他的猜想。

“新義軍顯然看到了這一點,爲了冉閔心無旁騖地征討襄國,爲了阻止燕國介入,他們從渤海入手,試圖從側翼牽制我大燕。”

慕容評倒吸了一口涼氣。難怪新義軍能戰勝枋頭蒲洪,兼併灄頭姚弋仲,這等眼光果然不是等閒之輩。

說到這裡,慕容恪臉色沉肅下來,思索着說道:“對手若僅僅是眼光犀利還且罷了,他們的手段同樣不同凡響啊。先利用封放求功之心引叔父和封太守進攻,接着擺出頑強抵抗的態勢,將封太守阻在清涼江一線;等天寒結凍之時,又故作無可奈何地退卻,不知不覺地將戰場移到自己的家門口——南皮。這番表演,堪稱完美。叔父,封太守,二位可能以爲自己掌握着攻擊主動,事實不然,對手一直牽着二位再走。他們不僅拖住了五萬大軍,還給了二位一個勝利的希望,因此纔會向薊城求取援兵。我敢肯定,薊城若有援兵到來,他們一定會將戰場悄悄移到馬頰河一線,竭力將戰事陷入膠着,以此拖住我燕國主力。呵呵。。。如果不是因爲襄國戰事,實在無法抽出兵力,如果不是我對新義軍一直懷有戒心,還當真發現不了對手的意圖呢。”

慕容評、封裕聽到這裡,又驚又佩。驚得是對手新義軍如此狡詐,佩的自然是慕容恪心思細密,眼光犀利了。

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七十六章 博浪一二十六章 並肩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三十章 以後的打算補全三十三章 鄴城換主下七十一章 毒計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十七章 密謀十五章 精雕細琢的風情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十一章 傳說中的人物二十三章 南轅北轍二十六章 接觸上了五十五章 意料之外的大魚第7章 獻計四十三勝利來得如此簡單三十七章 殺道正道七十章 奉詔北上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下三十二章 踏上旅程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七十六章 博浪一八十章 必須付出代價四十七章 夜戰四十四章 我們的家二十四章 夜謀六十九章 張遇的真實意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六十章 驚變中第7章 佈政第一步第7章 公祭之序幕三十六章 全線撤退七十七章 博浪二三十七章 依靠第10章 回家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十七章 密謀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五十五章 盟友就是用來吞併的二十五章 詐城六十三章 司州的形勢九十一章 如火燎原第8章 紙老虎九十九選擇退路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六十七章 麻姑的決定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三十七章 依靠三十三章 值得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二十六章 剃頭擔子一百零七章 折戟白溝河二十九章 以後的打算未完稍後補全四十一章 難阻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八十章 博浪五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四十五向西追四十七章 跳河二十二章 辣手未摧花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七十一章 人要有覺悟四十章五十四章 一手硬還要一手軟五十四章 心籠打開六十九章 私器三十四章 分化全面開戰中十二章 聚會五十六章 雨夜追擊十四章 偶遇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四十六章 三月二十九六十七章 意外叢生第9章 好大的一盤棋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第5章 隨時指點你第9章 荀羨之薦第9章 燕使皇甫真第3章 目的何在?第4章 抵達鄴城四十二章 中毒第2章 小耗子歷險記(中)十二章 張遇的心思七十四章 勝敗已分第10章 第一次任務十二章 故人第7章 禽獸不如!三十六章 那就戰吧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五十五章 盟友就是用來吞併的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
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七十六章 博浪一二十六章 並肩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三十章 以後的打算補全三十三章 鄴城換主下七十一章 毒計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十七章 密謀十五章 精雕細琢的風情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十一章 傳說中的人物二十三章 南轅北轍二十六章 接觸上了五十五章 意料之外的大魚第7章 獻計四十三勝利來得如此簡單三十七章 殺道正道七十章 奉詔北上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下三十二章 踏上旅程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七十六章 博浪一八十章 必須付出代價四十七章 夜戰四十四章 我們的家二十四章 夜謀六十九章 張遇的真實意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六十章 驚變中第7章 佈政第一步第7章 公祭之序幕三十六章 全線撤退七十七章 博浪二三十七章 依靠第10章 回家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十七章 密謀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五十五章 盟友就是用來吞併的二十五章 詐城六十三章 司州的形勢九十一章 如火燎原第8章 紙老虎九十九選擇退路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六十七章 麻姑的決定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三十七章 依靠三十三章 值得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二十六章 剃頭擔子一百零七章 折戟白溝河二十九章 以後的打算未完稍後補全四十一章 難阻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八十章 博浪五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四十五向西追四十七章 跳河二十二章 辣手未摧花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七十一章 人要有覺悟四十章五十四章 一手硬還要一手軟五十四章 心籠打開六十九章 私器三十四章 分化全面開戰中十二章 聚會五十六章 雨夜追擊十四章 偶遇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四十六章 三月二十九六十七章 意外叢生第9章 好大的一盤棋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第5章 隨時指點你第9章 荀羨之薦第9章 燕使皇甫真第3章 目的何在?第4章 抵達鄴城四十二章 中毒第2章 小耗子歷險記(中)十二章 張遇的心思七十四章 勝敗已分第10章 第一次任務十二章 故人第7章 禽獸不如!三十六章 那就戰吧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五十五章 盟友就是用來吞併的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