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別後 (1)

舅母和他送他的姊姊到車站去。他心中常常摹擬着的離別,今天已臨到了。然而舅舅和姊姊上車之後,他和姊姊隔着車窗,只流下幾點泛泛的眼淚。

回去的車上,他已經很坦然的了,又像完了一件事似的。到門走入東屋,本是他和姊姊兩個人同住的小屋子。姊姊一走,她的東西都帶了去,顯得寬綽多了。他四下裡一看,便上前把糊在玻璃上,代替窗簾的,被爐煙燻得焦黃的紙撕了去,窗外便射進陽光來。平日放在窗前的幾個用藍布蒙着的箱子,已不在了,正好放一張書桌。他一面想着,一面把窗臺上許多的空瓶子都撿了出去。——這原是他姊姊當初盛生髮油雪花膏之類的——自己掃了地,端進一盆水來,挽起袖子,正要抹桌子。王媽進來說:“大少爺,外邊有電話找你呢。”他便放下抹布,跑到客室裡去。

“誰呀?”

“我是永明,你姊姊走了麼?”

“走了,今天早車走的。”

“我想請你今天下午來玩玩。你姊姊走了,你必是很悶的,我們這裡很熱鬧……”

他想了一會子。

“怎麼樣?你怎麼不言語?”

“好罷,我吃完飯就去。”

“別忘了,就是這樣,再見。”

他掛上耳機,走入上房,飯已擺好了。舅母和兩個表弟都已坐下。他和舅母說下午要到永明家裡去,舅母只說“早些回來”,此外,飯桌上就沒有聲響。

飯後待了一會子,搭訕着向舅母要了車錢,便回到自己屋裡來。想換一件乾淨的長衫,開了櫃子,卻找不着;只得套上一件袖子很瘦很長的馬褂,戴上帽子,匆匆地走出去。

他每天上學,是要從永明門口走過的,紅漆的大門,牆上露出灰色石片的樓瓦,但他從來沒有進去過。

到了門口,因爲他太矮,按不着門鈴,只得用手拍了幾下,半天沒有聲息。他又拍了幾下,便聽得汪汪的小狗的吠聲,接着就是永明的笑聲,和急促的皮鞋聲到了門前了。

開了門,僕人倒站在後面,永明穿着一套棕色絨繩的短衣服,抱着一隻花白的小哈巴狗。看見他就笑說:“你可來了,我等你半天!”他說:“哪有半天?我吃過飯就來的。”一面說,兩人拉着便進去。

院子裡砌着幾個花臺,上面都覆着茅草。牆根一行的樹,只因冬天葉子都落了,看不出是什麼樹來。樓前的葡萄架也空了。到了架下,走上臺階,先進到長廊式的甬道里。牆上嵌着一面大鏡子,旁邊放着幾個衣架。永明站住了,替他脫下帽子,掛在鉤上,便和他進到屋裡去。

這一間似乎是客室,壁爐裡生着很旺的火。爐臺上放着一對大磁花瓶,插滿了梅花,靠牆一行紫檀木的椅桌。回過頭來,那邊窗下一個女子,十七八歲光景,穿着淺灰色的布衫,青色裙兒,正低頭畫那鋼琴上擺着的一盆水仙。旁邊一個帶着輪子的搖籃正揹着她。永明帶他上前去,說:“這是我的三姊瀾姑。”他欠了欠身。瀾姑看着他,略一點頭,仍去畫她的畫。永明笑道:“你等一等,我去知會我們那位了事的小姐去!”說着便開了左方的門,向後走了。

他只站着,看着壁上的字畫,又看瀾姑。側面看去。覺得她很美,橢圓的臉,秋水似的眼睛。作畫的姿勢,極其閒散,左手放在膝上,一筆一筆慢慢地描,神情蕭然。

他看着忽然覺得奇怪,她畫的那盆水仙,卻是已經枯殘了的,他不覺注意起來。——瀾姑如同不知道屋裡有人似的,仍舊蕭然地畫她的畫。

後面聽見笑聲,永明端着一碗漿糊,先走進來。後面跟着一個女子,穿着青蓮紫的綢子長袍,襟前繫着一條雪白的圍裙,手裡握着一大卷的五色紙。永明放下碗,便道:“這是我的二姊宜姑。”他忙鞠躬。宜姑笑着讓他坐下,一面挽起袍袖,走到窗前,取了一把裁紙刀;一面笑道:“我們要預備些新年的點綴品,你也來幫我們的忙罷。”她自己便拉過一張椅子來,坐在中間長圓桌的旁邊。

他忸怩地走過去,站在桌前。永明便將宜姑裁好了的紙條兒,紅綠相間地粘成一條很長的練子。他也便照樣地做着。

宜姑閒閒地和他談話。他覺得她那紫衣,正襯她嫩白的臉。頰上很深的兩個笑渦兒。濃黑的頭髮,很隨便地挽一個家常髻。她和瀾姑相似處,就是那雙大而深的眼睛,此外竟全然是兩樣的。——他覺得從來不曾見過像宜姑這樣美麗溫柔的姊姊。

永明喚道:“瀾小姐不要盡着畫了,也來幫我們!”瀾姑只管低着頭,說:“你粘你的罷,我沒有工夫。”宜姑看着永明道:“你讓她畫罷,我們三個人做,就夠了。”回頭便問他:“聽說你姊姊走了,誰送她去的?”他連忙答應說:“是我舅舅送她去,等她結婚以後,舅舅就回來的。”永明笑問:“早晨你哭了麼?”他紅了臉只笑着。宜姑看了永明一眼,微微地一笑,笑裡含着禁止的意思。

他不覺感激起來。但永明這一句話,在他並沒有什麼大刺激,他便依舊粘着紙鏈子。

搖籃裡的嬰兒,忽然哭了,宜姑連忙去挪了過來,放在自己座旁。他看見裡面臥着的孩子,用水紅色的小被裹着,頭上戴一頂白絨帶纓的小帽,露出了很白的小臉。永明笑說:“這是娃娃,你看她胖不胖?”他笑着點一點頭。——宜姑口裡輕輕地唱着,手裡只管裁紙花,足卻踏着搖籃,使它微微動搖。

他忽然想起,便低低地問道:“你的大姊呢?”永明道:“我沒有大姊。”他看了宜姑又看瀾姑,正要說話,永明會意,便說:“我們弟兄姊妹在一塊兒排的,所以我有大哥,二姊,三姊,我是四弟——娃娃是哥哥的女兒。”

娃娃的頭轉側了幾下,便又睡着了。他注目看着,覺得那小樣兒非常的可愛,便伸手去摩她嫩紅的面頰。娃娃的眼皮微微地一動,他連忙縮回手去,宜姑看着他溫柔地一笑。

一個僕婦從外面進來,說:“二小姐,老太太那邊來了電話了。”宜姑便站起。走了出去。

永明笑道,“我們這位二小姐,就是一位宰相。上上下下的事,都是她一手經理。母親又寵她……”瀾姑正洗着筆,聽見便說:“別怪母親寵她,她做事又周全又痛快,除了她,別人是辦不來的!”永明笑道:“你又向着她了!我不信我就不會接電話,更不信我們一家子捧鳳凰似的,只捧着她一個!”瀾姑擡頭看着永明說:“別說昧心話了,難道你就不捧她?去年她病在醫院裡,是誰哭得一夜沒有睡覺來着?——”永明笑道:“我不知道——不要提那個了,我看除了她之外,也沒有一個人能得你的心悅誠服……”

宜姑進來了,笑向瀾姑說:“外婆來了電話,說要接母親和我們兩個今晚去吃飯。我說嫂嫂不在家,娃娃沒人照應,母親說叫你跟着去呢。”瀾姑皺眉道:“我不喜歡去!外婆倒罷了,那些小姐派的表姊妹們,我實在跟她們說不到一塊兒!”宜姑笑道:“左右是應個景兒,誰請你去演說?一會兒琴姊和翠姊要親自來接的。”永明忙問:“請我了沒有?”宜姑道:“沒有。”永明笑道:“我一定問問外婆去,一到了請吃飯,就忘了我;到了我們學校裡開遊藝會,運動會,怎麼不忘了問我要入場券?……”瀾姑道:“既如此,你去罷。”永明道:“人家沒有請我,怎好意思的!就是請我,我也不去,今晚我自己還請人吃飯呢!”說着便看他一笑。

宜姑又問:“妹妹,你到底去不去?”瀾姑放下筆,伸一伸懶腰,抱膝微笑道:“忙什麼的,她們還沒來呢。”宜姑道:“等到她們來,豈不晚了,母親又要着急的。”瀾姑慢慢地說:“那你爲什麼不去?”宜姑坐下,仍舊剪着紙,一面說:“我何曾不想去?娃娃的奶媽子又是新來的,交給她不放心。而且這兩天往往有送年禮的,哪一家的該收下,哪一家的該璧回,你自己想如能了這些事,我就樂得去,你就留在家裡,享你的清福。”瀾姑想了一想,道:“這樣還是我去罷。”宜姑笑道:“是不是!你原是名士小姐的角色,還是穿上衣服,在母親身旁一坐,比什麼都舒服……”

娃娃又哭了,這回眼睛張得很大,哭得也很急促。宜姑看一看手錶,俯下去親一親她,說:“真的,忘了叫娃娃吃奶了,別哭,抱你找奶媽去。”一面輕輕地將娃娃連被抱起,這時奶媽子已經進來,宜姑將娃娃遞給她,替她開了門,說:“到娃娃屋裡去罷,別讓她多吃了。”奶媽子連聲答應着,就帶上門出去。

話說未了,外面人來報道:“老太太那邊兩位小姐來了。”宜姑連忙脫下圍裙,迎了出去。——他十分瑟縮,要想躲開,永明笑道:“你怕什麼?我們坐在琴後,不理她們就是了。”說着兩個人從長椅子上提過兩個靠枕,忙跑到琴後抱膝坐下。

她們一邊說笑着進來,琴後望去不甚真切,只彷彿是兩個頭髮燙得很捲曲,衣服極華麗的女子。又聽得瀾姑也起來招呼了。她們走到爐邊,伸手向火,一面笑說:“宜妹今天真俏皮呵!怎麼想開了穿起這紫色的衣服?”宜姑笑道:“可不是,母親替我做的,因爲她喜歡這顏色。去年做的,這還是頭一次上身呢。”一面忙着按鈴叫人倒茶。

那個叫翠姊的走到琴前,——永明搖手叫他不要做聲,——拿起瀾姑的畫來看,回頭笑道:“瀾妹,你怎麼專愛畫那些頹敗的東西?”瀾姑只管收拾着畫具,一面說:“是呢,人家都畫,我就不畫了,人家都不畫的,我才畫呢!”琴姊也走過來,說:“你的脾氣還是不改——上次在我們家裡,那位曾小姐要見你,你爲什麼不見她?”瀾姑道:“但至終也見了呵!”琴姊笑說:“她以後對我們評論你了。”瀾姑擡頭道:“她評論我什麼?”翠姊過來倚在琴姊肩上,笑說:“說了你別生氣!——她說你真是蠻可愛的,只是太狷傲一點。”琴姊道:“論她的地位,她又是生客,你還是應酬她一點好。”瀾姑冷笑道:“狷傲?可惜我就是這樣的狷傲麼!她說我可愛,謝謝她!人說我不好,不能貶損我的價值;人說我好,更不能增加我的身份!我生來又不會說話,我更犯不着爲她的地位去應酬她……”

琴和翠相視而笑。宜姑端過茶來,笑說:“姊姊們不要理她,那孩子太矯僻了,母親在樓上等着你們呢。”她們端起杯來,喝了一口,就都上樓去。

永明和他從琴後出來,永明笑道:“瀾小姐真能辯論呵!連我聽着都覺得痛快!那位曾小姐我可看見了,這種妖妖調調的樣子,我要有三個眼睛,也要挖出一個去!”宜姑看了永明一眼,回頭便對瀾姑說:“妹妹,不要太立崖岸了,同在人家做客,何苦來……”瀾姑站了起來說:“我不怪別人!只是翠琴二位太氣人了,好好的又提起那天的事做什麼?那天我也沒有得罪她,她們以爲我聽說人批評我驕傲,我就必得應酬她們,豈知我更得意!”宜姑笑道:“得了,上去打扮罷。母親等着呢。”瀾姑出去,又回來,右手握着門鈕,說:“今天熱得很,我不穿皮襖,穿駝絨的罷。”宜姑一面坐下,拿起疊好的五色紙來,用針縫起,一面說:“可別凍着玩,穿你的皮襖去是正經!”瀾姑說:“不,外婆屋裡永遠是暖的。只是一件事,我不穿我那件藕合色的,把你的那件魚肚白的給我罷。”宜姑想了一想,道:“在我窗前的第二層櫃屜裡呢,你要就拿去罷——只是太素一點了,外婆不喜歡的。”說完又笑道:“只要你樂意就好,否則你今天又不痛快。”永明笑道:“你要盼望她顧念別人,就不對了,她是‘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爲’的!”瀾姑冷笑道:“我便是楊朱的徒弟,你要做楊朱的徒弟,他還不要你呢!”說着便自己開門出去了。

第58章 寂寞 (1)第36章 別踩了這朵花第17章 晚禱(二)第68章 最後的安息 (1)第19章 哀詞第31章 紙船——寄母親第15章 嚮往第45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6)第19章 哀詞第55章 明子和咪子第60章 去國 (1)第53章 莊鴻的姊姊第11章 詩的女神第10章 病的詩人(二)第29章 致詞第61章 去國 (2)第18章 不忍第26章 安慰(一)第39章 我的秘密第67章 是誰斷送了你第8章 冰神第41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2)第41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2)第71章 秋雨秋風愁煞人 (2)第24章 中秋前三日第23章 歧路第75章 兩個家庭 (2)第32章 鄉愁——示HH女士——第11章 詩的女神第35章 可愛的第47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8)第25章 十一月十一夜第67章 是誰斷送了你第20章 十年第79章 別後 (1)第52章 骰子第2章 繁星第63章 離家的一年 (2)第1章 上篇:詩歌——自序第40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1)第9章 病的詩人(一)第29章 致詞第70章 秋雨秋風愁煞人 (1)第17章 晚禱(二)第78章 國旗第31章 紙船——寄母親第69章 最後的安息 (2)第35章 可愛的第63章 離家的一年 (2)第3章 春水 (1)第73章 斯人獨憔悴 (2)第76章 冬兒姑娘第67章 是誰斷送了你第26章 安慰(一)第77章 還鄉第19章 哀詞第59章 寂寞 (2)第9章 病的詩人(一)第59章 寂寞 (2)第78章 國旗第5章 迎神曲第41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2)第43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4)第30章 信誓第31章 紙船——寄母親第27章 安慰(二)第73章 斯人獨憔悴 (2)第1章 上篇:詩歌——自序第37章 獻給我們摯愛的宋奶奶——記一個小學生的話第19章 哀詞第19章 哀詞第54章 六一姊第69章 最後的安息 (2)第41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2)第25章 十一月十一夜第18章 不忍第26章 安慰(一)第7章 一朵白薔薇第56章 記一件最難忘的事情 (1)第56章 記一件最難忘的事情 (1)第29章 致詞第45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6)第2章 繁星第22章 紀事——贈小弟冰季第5章 迎神曲第22章 紀事——贈小弟冰季第72章 斯人獨憔悴 (1)第30章 信誓第80章 別後 (2)第27章 安慰(二)第50章 好媽媽第6章 送神曲第3章 春水 (1)第47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8)第51章 姑姑第45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6)第28章 解脫第1章 上篇:詩歌——自序第58章 寂寞 (1)第30章 信誓
第58章 寂寞 (1)第36章 別踩了這朵花第17章 晚禱(二)第68章 最後的安息 (1)第19章 哀詞第31章 紙船——寄母親第15章 嚮往第45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6)第19章 哀詞第55章 明子和咪子第60章 去國 (1)第53章 莊鴻的姊姊第11章 詩的女神第10章 病的詩人(二)第29章 致詞第61章 去國 (2)第18章 不忍第26章 安慰(一)第39章 我的秘密第67章 是誰斷送了你第8章 冰神第41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2)第41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2)第71章 秋雨秋風愁煞人 (2)第24章 中秋前三日第23章 歧路第75章 兩個家庭 (2)第32章 鄉愁——示HH女士——第11章 詩的女神第35章 可愛的第47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8)第25章 十一月十一夜第67章 是誰斷送了你第20章 十年第79章 別後 (1)第52章 骰子第2章 繁星第63章 離家的一年 (2)第1章 上篇:詩歌——自序第40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1)第9章 病的詩人(一)第29章 致詞第70章 秋雨秋風愁煞人 (1)第17章 晚禱(二)第78章 國旗第31章 紙船——寄母親第69章 最後的安息 (2)第35章 可愛的第63章 離家的一年 (2)第3章 春水 (1)第73章 斯人獨憔悴 (2)第76章 冬兒姑娘第67章 是誰斷送了你第26章 安慰(一)第77章 還鄉第19章 哀詞第59章 寂寞 (2)第9章 病的詩人(一)第59章 寂寞 (2)第78章 國旗第5章 迎神曲第41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2)第43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4)第30章 信誓第31章 紙船——寄母親第27章 安慰(二)第73章 斯人獨憔悴 (2)第1章 上篇:詩歌——自序第37章 獻給我們摯愛的宋奶奶——記一個小學生的話第19章 哀詞第19章 哀詞第54章 六一姊第69章 最後的安息 (2)第41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2)第25章 十一月十一夜第18章 不忍第26章 安慰(一)第7章 一朵白薔薇第56章 記一件最難忘的事情 (1)第56章 記一件最難忘的事情 (1)第29章 致詞第45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6)第2章 繁星第22章 紀事——贈小弟冰季第5章 迎神曲第22章 紀事——贈小弟冰季第72章 斯人獨憔悴 (1)第30章 信誓第80章 別後 (2)第27章 安慰(二)第50章 好媽媽第6章 送神曲第3章 春水 (1)第47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8)第51章 姑姑第45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6)第28章 解脫第1章 上篇:詩歌——自序第58章 寂寞 (1)第30章 信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