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劫糧(三)

“哥,我們還是做突火槍嗎?”士信拿着柴刀,跟在張陽後面,又一次來到了竹林。

張陽像算命先生一樣,仔細觀察着每一棵竹子,尋找合適的材質。

“做突火槍?”張陽搖搖頭,突火槍動靜太大,這次是突襲,突火槍會暴露自己的,再說了,突火槍射擊過程太過麻煩,更重要的是,這次得從水上摸過去,火藥溼了就沒法射擊了。

“哥,你就別賣關子了,不論你讓我幹什麼,我都答應,你就提前先告訴我吧!”士信望眼欲穿。

張陽想了想,說道:“我要做的是連擊弩。”

“連擊弩?”士信不懂:“啥東西?”

“弓箭知道嗎?”

“當然知道了,不就是丘義身上帶的那玩意兒嗎?五十步之內,洞穿人體,二百步之內,也能準確命中目標。”

“我要做的連擊弩,是一種小型的弓箭,自動上弦,只需瞄準即可。”張陽說道。

士信半天才反應過來:“你是說,不用手拉開弓,自動就能完成?”

“當然了,我什麼時候騙過你,只是我要做的弩體積比較小,射程較近,二十步內,一擊即中。”張陽解釋道。

張陽對各種冷兵器那也是相當熟悉,畢竟這是自己的興趣所在。

提到弩,早在春秋時代就出現了。

彎弓射箭,那需要很高的技術,或者說是天賦,需要全身各處肌肉的緊密配合:右手拉弓,左手拉開弦,還要捏着箭尾,身體姿勢保持平衡,在射出箭之前,一直要撐着弓,稍有晃動,箭就飛到別處去了。

而弩,就大大簡化了這個步驟,上好箭後,由機關控制着箭弦,兩手不用再撐着弓了,只需平端着,指向目標,手指勾動機關,箭就射出去了。

在連續不斷的戰爭中,弩也在不斷髮展着,有的強弩,射程遠,但移動不方便,上弦也費事耗力,適合城池防守使用。有的越發小巧,簡化射擊步驟,提高射速,適合移動作戰。

所有的弩中,張陽最感興趣的,就是諸葛孔明改良的連擊弩,就好比是將步槍改進爲自動步槍,不再用拉槍栓填彈了,快速發射多支箭矢,火力兇猛。

這種弩的結構,張陽也比較熟悉:弩機上方多了個木質箭倉和拉桿,向後拉動拉桿,拉桿勾着弓弦上弦,同時將箭倉裡面的箭掉下一支來,安裝完成,說是自動上弦,其實應該算做半自動武器,還得拉動拉桿。

這裡的竹子特別多,所以因地制宜,用優質的竹片做弩身,用牛筋做弦,握把,機關,拉桿,全部用竹子做,就連那個箭倉,也打算用一個大竹子,將兩端封嚴實,中間挖孔,剛好讓一支箭掉下來就可以。至於箭頭,當然也是用竹棍做了,一端削尖,整體磨光,就可以了。

因爲得近戰,所以他不打算提高射程,射程高了,需要射手的素質也相應提高,對於沒有經過訓練的人來說,遠了就失去了意義,而二十步之內,箭無虛發,閉着眼也能射到人身上。

綜合這些考慮,弓片二尺長就可以,非常方便攜帶,箭長一尺半,這麼短的距離,基本不需要考慮側風的影響,也不需要在箭的後面加羽毛,彈道穩定。

但是,最關鍵的弓片選擇,卻一定要質地良好的竹子,而且要用兩片竹子複合而成,新竹嫩而柔,彈性不佳,老竹彈性十足,比較生脆,容易折斷。

張陽轉了幾十棵竹子,彷彿逛商場的女人一樣,左看右看,終於拿定主意。

“這棵嫩竹子,砍回去,做弩片。”張陽手指四動。

“這棵老竹子,砍回去,做弩片。”

“這棵粗的,砍回去,分成一段一段的,做箭壺。”

“這棵最粗的,砍回去,劈開,做箭頭。”

“這棵粗細合適的,砍回去,做手柄,拉桿。”

士信眼都暈了:這麼多,我真是個幹苦力的啊。

張陽在前面閒庭信步,士信在後面揹着一捆長竹子,步履蹣跚。

回到了家,天已經黑了。

院子中又多了三擔鹽,這次足足收了五擔鹽,全部提煉成精鹽,又是一筆小財。

湯和已經在家中跟着士德,士義三個人一起開始幹活了,

“劉老伯呢?”張陽進屋問道。

若寒不在了,劉老伯也不見蹤影。

“劉老伯跟着若寒回她家去了,先在她家住幾天。”老母曹氏說道。

“她家米夠吃嗎?要不讓若寒從咱家米缸盛點米帶回去吧。”張陽說道。

“嗯,我已經讓士義送過去一些了。”老母曹氏說道。

得知劉老伯離開,張陽才放下心來,自己這粗鹽提純的過程,是絕對不能泄露出去的。

“士信,你就別跟他們提純粗鹽了,跟我做連擊弩吧!”張陽說道。

這個連擊弩,自己得先做出一個來,實驗一下威力,確定沒問題了,再批量製作。

“好的,沒問題!”能夠擺脫提煉粗鹽的勞動,士信還是很興奮的。

“別高興得太早了,主要由我指導,具體操作還是你進行的。”張陽說道。

這體力活,當然是讓士信來幹了,自己只要做技術指導,就可以了。

一個真正的領導,不在於自己幹了多少活兒,而是在於監督屬下幹了多少活兒,要是什麼活兒都自己幹,那他永遠只能做個優秀的工人,而不能成爲領導。

第一步,就是將不同的竹子分別做成對應的部件。

首先從最基本的弩身做起。

張陽讓士信拿着柴刀,將那兩根做弩身的竹子劈開,劈成竹片,表面磨光。

再從裡面選擇合適的兩片竹片,用麻繩緊緊地捆在一起。

試了試,彈性不錯,應該能達到要求。

兩端鑿出兩個小洞,將牛筋穿了進去,一把彎彎的小弓就做好了。

其餘的竹子也被做成了對應形狀,最後裝配起來。

一把精巧的連擊弩,出現在了張陽手中。

雖然整個弩還有些粗糙,但是那彎曲的弓身,那粗壯的牛筋,那尖尖的箭頭,誰也不敢小覷它的殺傷力。

而且,張陽在它的基礎上,加了一點改進,加入了瞄準裝備:在弩身的上端,用竹釘做出了準星,三點一線,操作方便。

張陽將箭頭放入上面的箭壺,拉動拉桿,箭頭就掉入了弩機中,同時,拉桿將牛筋箭弦也拉開了。

準備工作完成。

他扭轉弩身,尋找射擊目標。

“別對着我!”士信嚇了一跳,那箭頭可是自己削尖的,紮在自己身上的滋味肯定不好受。

“嗖!”箭矢飛了出去。

“油燈怎麼滅了?”士德喊道。

“可能是風颳滅了,火石在哪?”士義說道。

“我這裡有。”湯和拿着火石,重新點着了油燈,接着幹活。

準頭真高!剛纔張陽瞄準油燈,居然直接將燈芯貫穿,射入後面的土牆上。

過去一看,入牆三寸有餘!

望着外面漆黑的夜空,張陽露出了從未有過的笑容。

(今天的第一更送到,每天都是五點多起來碼字,俺好辛苦,票票有木有?)

第290章 夜間進攻第304章 安撫第197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133章 開會第204章 初會沈家第209章 趙鏈進泰州第242章 回揚州第310章 南進路線第337章 造船廠(三)第369章 戰船入役第251章 高郵府大火第257章 唯一的水路被堵死第102章 闖軍營第15章 傷口發炎了第71章 朱元璋的隊伍(二)第336章 造船廠(二)第384章 白災第283章 佔領寶應第184章 攻打丁溪場(三)第338章 造船廠(四)第253章 備戰第41章 進攻芙蓉寨(三)第357章 進攻應天府第90章 兄弟重逢第200章 江南沈家第223章 大婚(一)第146章 和我回揚州第164章 包圍第364章 造船第137章 訂婚(一)第306章 猛將常遇春第208章 攻城計劃第301章 兵痞第368章 攻上城頭第337章 造船廠(三)第80章 鍊鐵(四)第224章 大婚(二)第267章 殲滅韃子第356章 向朱元璋,開戰!第83章 製作手榴彈(二)第34章 糧食被劫了第101章 找朱元璋算賬第221章 再回鹽場第71章 朱元璋的隊伍(二)第235章 請君入甕(三)第273章 糧食危機第280章 火藥助推式弓箭第49章 都是鹽引惹的禍第307章 下泰興(一)第372章 別尋他徑第132章 拿下了芙蓉寨第223章 大婚(一)第116章 會見何照仁第82章 製作手榴彈(一)第78章 鍊鐵(二)第378章 動亂江州第334章 新的生意第50章 奪回鹽引第181章 丁溪鹽場第130章 戰場混亂第128章 人肉盾牌第180章 北極殿誓師第214章 說服第262章 夜戰第332章 周莊第297章 脫脫失權第118章 天闕銃的刺刀第41章 進攻芙蓉寨(三)第52章 酒館定大計(二)第297章 脫脫失權第309章 常遇眷來投第262章 夜戰第209章 趙鏈進泰州第303章 小明王立大宋第187章 何家風波第74章 遇襲第145章 流民第172章 冤枉的劉子仁第225章 大婚(三)第358章 棄城而逃第22章 劫糧(四)第220章 基地風韻第33章 拜見達魯花赤第237章 大炮的威力第258章 投降第359章 意外第345章 第二次談判第271章 百萬大軍攻高郵第89章 手榴彈的威力第105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二)第77章 鍊鐵(一)第287章 激烈戰鬥第358章 棄城而逃第280章 火藥助推式弓箭第187章 何家風波第315章 兵臨城下第60章 旁敲側擊第125章 探子劉三第370章 聯合第124章 封鎖
第290章 夜間進攻第304章 安撫第197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133章 開會第204章 初會沈家第209章 趙鏈進泰州第242章 回揚州第310章 南進路線第337章 造船廠(三)第369章 戰船入役第251章 高郵府大火第257章 唯一的水路被堵死第102章 闖軍營第15章 傷口發炎了第71章 朱元璋的隊伍(二)第336章 造船廠(二)第384章 白災第283章 佔領寶應第184章 攻打丁溪場(三)第338章 造船廠(四)第253章 備戰第41章 進攻芙蓉寨(三)第357章 進攻應天府第90章 兄弟重逢第200章 江南沈家第223章 大婚(一)第146章 和我回揚州第164章 包圍第364章 造船第137章 訂婚(一)第306章 猛將常遇春第208章 攻城計劃第301章 兵痞第368章 攻上城頭第337章 造船廠(三)第80章 鍊鐵(四)第224章 大婚(二)第267章 殲滅韃子第356章 向朱元璋,開戰!第83章 製作手榴彈(二)第34章 糧食被劫了第101章 找朱元璋算賬第221章 再回鹽場第71章 朱元璋的隊伍(二)第235章 請君入甕(三)第273章 糧食危機第280章 火藥助推式弓箭第49章 都是鹽引惹的禍第307章 下泰興(一)第372章 別尋他徑第132章 拿下了芙蓉寨第223章 大婚(一)第116章 會見何照仁第82章 製作手榴彈(一)第78章 鍊鐵(二)第378章 動亂江州第334章 新的生意第50章 奪回鹽引第181章 丁溪鹽場第130章 戰場混亂第128章 人肉盾牌第180章 北極殿誓師第214章 說服第262章 夜戰第332章 周莊第297章 脫脫失權第118章 天闕銃的刺刀第41章 進攻芙蓉寨(三)第52章 酒館定大計(二)第297章 脫脫失權第309章 常遇眷來投第262章 夜戰第209章 趙鏈進泰州第303章 小明王立大宋第187章 何家風波第74章 遇襲第145章 流民第172章 冤枉的劉子仁第225章 大婚(三)第358章 棄城而逃第22章 劫糧(四)第220章 基地風韻第33章 拜見達魯花赤第237章 大炮的威力第258章 投降第359章 意外第345章 第二次談判第271章 百萬大軍攻高郵第89章 手榴彈的威力第105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二)第77章 鍊鐵(一)第287章 激烈戰鬥第358章 棄城而逃第280章 火藥助推式弓箭第187章 何家風波第315章 兵臨城下第60章 旁敲側擊第125章 探子劉三第370章 聯合第124章 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