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發展

勝利來得如此輕易,讓張陽感覺幾乎有些不敢相信。(.贏q幣,)

雖然自己有天闕銃,有散花炮和戰神炮,但是對方畢竟是明太祖,有傲然天下的霸氣,他都預計好了,即使攻破了城,也會在城內有一場血戰。

即使在現代,有各種武器助陣,巷戰也絕對是死傷慘重的戰鬥。

可是現在,他還沒有怎麼使勁,就靠着謝再興的一萬人打頭陣,靠着自己的大炮轟開城牆,就這樣,朱元璋就棄城而逃了?

應天府,可是朱元璋辛辛苦苦打下來的,他就這麼甘心讓自己給佔領了?

可是,他腳下已經踩着應天府堅實的土地,他的身後,就是應天府的府衙,這絕對不是在做夢。

朱元璋,已經逃了,只是沒有抓到他而已。

他派出的兩路大軍,沒有勇氣反攻應天府,也已經悄悄回了北岸,回了滁州。

這裡,已經是他的天下。

張陽不知道,在戰鬥中,會有很多奇蹟發生,比如,那塊砸到朱元璋腦袋上的瓦片,讓朱元璋失去了記憶。

“大哥,達識帖木兒來了。”衛兵通報道。

達識帖木兒來了?他跑到這裡來幹什麼?如果是兩個月前,張陽會毫不猶豫地下令,將他給砍了,可是現在不行,他們倆成了鄰居,同朝爲官,應該相互間彼此“友好”纔對。

“讓他進來。”張陽說道。

“張大人,恭喜啊,恭喜啊!”一進門,達識貼睦邇就握着拳頭,給張陽賀喜。

“達識大人,這喜從何來啊?”張陽問道。

“張大人歸附我朝之後,立刻將侵佔我江浙行省地盤的朱元璋給趕走了,朝廷知道之後,一定會嘉獎張大人的,這還不是喜事一件嗎?”達識貼睦邇說道。

我打朱元璋,又不是爲了你元朝!張陽暗想,忽然想明白了,這個老狐狸,還真是老奸巨猾啊!

自己爲什麼投降朝廷,恐怕誰心裡都有數,這次,和朱元璋打了一仗,將他趕回江北去,恐怕,朝廷肯定會大肆宣揚自己的“忠心”,讓其他的反元勢力,對自己恨之入骨。(.天才只需3秒就能記住)

這樣,他就不得不與其他勢力鬥爭,從而削弱了自己的勢力,朝廷不費一兵一卒,就完成了這項大事。

不過,這只是朝廷的一廂情願而已。

張陽望着達識貼睦邇那張老臉,說道:“爲了更好地打擊其他反賊,這裡是個最好的戰略要地,所以,我會在這裡佈置重兵,防守長江北岸的。”

達識貼睦邇一下臉色變得很難看,剛纔那些話,都只是客套話,他的正題,還沒有說出來。

他來,是和張士誠要回集慶的,這裡畢竟是江浙行省的土地,還沒有劃給張士誠,現在,張士誠立下了個大功勞,讓朝廷嘉獎他一番,同時,讓他把這裡還給江浙行省,這是達識貼睦邇的意圖。

本來江浙行省被從杭州劃出了一大塊,江浙行省已經變得破敗不堪,稅收少了大半,要是連集慶也被他拿走的話,誰知他會不會打其他地方的主意!

“張大人,這好像不太合適吧?這集慶,是江浙行省的土地,朝廷沒有劃給你江南江北行省吧?”達識貼睦邇說道。

張陽天真無邪地笑了:“當然沒有。”

“那就還給我們吧!”

“不過,朝廷很快就會把它劃給我的。”

“爲什麼?”

“因爲,我要以這裡爲基地,向江北,將朱元璋徹底趕盡殺絕,你說,皇上會同意我在這裡駐兵嗎?”張陽問道。

達識貼睦邇徹底無語。

集慶的北面,就是滁州,從這裡向北,的確是攻打滁州的好地方,尤其是張士誠在東面還有兵力,兩面夾攻,很有可能會成功。

而朝廷,非常喜歡藉助這些勢力消滅反賊,說不定,龍座上的那個人,真的會同意。

看着達識貼睦邇的老臉變得一會兒紅一會兒白,真是件賞心悅目的事。其實張陽根本沒有攻打江北的計劃,至少也得等他擴充完勢力以後,不過,這個藉口,一定會讓朝廷動心的。

所以,話一出口,達識貼睦邇就歇菜了,他終於知道,眼前這個人,有着魔鬼的心腸,不把江浙行省一口口吃掉,他是不會安心的。

“那,我就告辭了。”達識貼睦邇聲音有些顫抖地說道,不在是氣憤,還是失望,還是…

“達識大人,以後我們常聯繫,都是鄰居嘛。”張陽反而熱情起來了,一直送他到門口。

送走了落魄的達識帖木兒,張陽站在府衙的院子裡,望着應天府的天空,臉色安詳。

至正十四年,元朝的整個大地,到處都是一番戰亂的景象。

在長城以北,支持皇太子的擴廓帖木兒的兵馬,與孛羅帖木兒所部,在大同太原一帶激戰,元朝最後的兵馬,正在內戰中,陷入了自相殘殺,連大都侍衛親軍,都加入了其中。

藉着這次元朝內亂,江北的劉福通,趁機擴大了勢力範圍,到處征戰,打下了不少縣城。

宋國皇帝韓林兒,也當得有模有樣。

而在江南,則發生了一件大事,鹽場起義軍佔領了江南大片領土之後,向元朝俯首稱臣,關於這個原因,衆說紛紜,有的認爲張士誠是在積蓄實力,以待再發,有的認爲是張士誠貪圖榮華富貴,開始享樂。

不過,生活在張士誠治下的百姓,卻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好處,他們分得了田地,開始了耕種自己的土地,而且,三年之內免除賦稅,這給了他們很大的動力。

除了百姓,士人階層,也大量歸附,有名人青田劉伯溫親自把關,凡是進入弘文館的,大部分都被派爲了給地的父母官,可以實現自己的一番抱負,造福百姓。

而商人階層,雖然要繳納賦稅,看起來是比原來負擔加重了,但是,不必承受各處官吏的壓榨和剝削,反而沒有太多的損失,而且,生意比原來還好做了,他們跟着張士誠手下賣鹽的隊伍,將生意做到了全國各地,而且,在江南第一富沈萬三的帶領下,他們都躍躍欲試,準備開發新的商機。

最讓商人們神奇的,就是張士誠所說的那種“玻璃”,終於在杭州城外的窯洞裡燒製而成了!

看着無色透明的玻璃,沈萬三親自到達現場,放了幾萬響的鞭炮,他已經看到,這種東西,必然會給他帶來巨大的商機。

不過水泥,張陽還沒有打算公開,他已經讓人下去研製,經過幾個月的時間,水泥已經制成,他立刻用來修葺被火炮損壞的城牆,鋼筋混凝土的結構,什麼衝車之類的攻城武器,統統失去作用。

而張士誠與朱元璋之間的戰爭,更是讓人們看出了張士誠的強悍實力,天險一樣的應天府,被張士誠的軍隊,一個衝鋒就拿下了,當然,也有不同的版本,說不是張士誠拿下的,是朱元璋手下的大將,謝再興起義,投降了張士誠,也有的說,是朱元璋手下的大將,徐達,在江北挑釁高郵府的守軍,結果,被叫做常遇春的大將,徹底打敗,常遇春的軍隊南下,打下了應天府,活捉了朱元璋。

不過,不論百姓們說什麼,朱元璋都無法闢謠了,因爲,幾個月以來,朱元璋一直都沒有恢復記憶。

現在的朱元璋,除了吃飯和睡覺,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在馬大腳(馬秀英)的誘導下,給他講過去的事情,希望他能恢復起來。

打下了應天府之後,張陽佔着不走,又舉着大旗,我都幫你們朝廷痛打了朱元璋了,又打算接着揍他,這裡就是戰場,你總不至於讓我給騰出來吧?

張陽不走,江浙行省也無可奈何。

張陽並沒有立刻進攻的打算,他在江南招收了新的五萬人,正在嚴格地訓練之中,常遇春也被調到了江南,負責這些士兵的訓練,近期內,他不想輕啓戰端。

現在,張陽的頭等大事,就是船廠裡新式戰船的研製情況。

祖晴一直都在造船廠忙碌,大批的優質木頭,被砍伐了出來,在船廠晾乾,做各種防腐措施,與蒸汽機的配合也已經論證完畢,裝載的火炮也已經確定,小號寶船的建造,即將開始。

關於祖晴的事,張陽終於告訴了母親和若寒,本來,他會以爲會迎來兩人的反對,誰知,他們什麼意見都沒有,讓張陽在激動之餘,感覺自己穿越到這裡,也算是有了這種待遇,哪個成功男人的背後,不站着一大堆女人啊?

何照依幾乎壟斷了大都的糧食市場,她也成了張陽官方收購糧食的一個糧商,大批賺取銀子的同時,再次和張陽拉近了關係。

看着自己治下欣欣向榮的景象,張陽信心滿滿。

經過他的艱苦戰鬥,終於迎來了短暫的穩定局面,這讓他的勢力,再次獲得了爆炸般的發展,如今的他,已經有能力,放手一搏了。

至正十四年六月,羅貫中終於送來了一份情報:陳友諒殺害了徐壽輝,建立了大漢政權,自立爲帝了!

第248章 祖墳風波(一)第281章 功虧一簣第181章 丁溪鹽場第315章 兵臨城下第51章 酒館定大計(一)第56章 女人要頂半邊天第343章 士信被抓?第48章 拍賣鹽引第277章 前奏第343章 士信被抓?第260章 泰州保衛戰第349章 何時酒醒第135章 期待重陽節訂婚第11章 發現赤鐵礦第303章 小明王立大宋第188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78章 鍊鐵(二)第369章 戰船入役第229章 天闕銃的系列化及萬能的原動力第79章 鍊鐵(三)第169章 抓活口第140章 訂婚(四)第358章 棄城而逃第121章 考覈第105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二)第257章 唯一的水路被堵死第52章 酒館定大計(二)第220章 基地風韻第229章 天闕銃的系列化及萬能的原動力第88章 逃跑第324章 練兵第77章 鍊鐵(一)第181章 丁溪鹽場第173章 出擊鹽場第133章 開會第233章 請君入甕(一)第376章 陳友諒跑了第319章 進軍杭州第9章 突火槍,射擊!第108章 進攻橫澗山(一)第126章 第一槍第363章 篡位第196章 帶隊支援第60章 旁敲側擊第346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00章 交貨第274章 出軍第338章 造船廠(四)第212章 攻陷泰州第380章 窮途末路第228章 不眠之夜第112章 如此解釋第199章 回白駒場第169章 抓活口第218章 勸降第117章 商談第272章 應對第127章 抓了不該抓的人第246章 第二次合作第268章 叫花子軍第298章 失控第308章 下泰興(二)第92章 手銃第284章 雪雪的進攻第361章 發展第287章 激烈戰鬥第373章 佈置第300章 朱元璋下集慶第391章 遷都第2章 我是張九四第338章 造船廠(四)第153章 跟蹤第184章 攻打丁溪場(三)第339章 回杭州第296章 彈劾第336章 造船廠(二)第343章 士信被抓?第222章 專一第324章 練兵第225章 大婚(三)第373章 佈置第114章 殺人港換鹽第246章 第二次合作第336章 造船廠(二)第100章 交貨第328章 進入杭州第147章 平山堂第320章 包圍杭州城第332章 周莊第322章 送死第230章 紛紛暮雪進大都第245章 重逢第128章 人肉盾牌第78章 鍊鐵(二)第118章 天闕銃的刺刀第13章 泰州城(二)第313章 懲罰第316章 炮轟平江第336章 造船廠(二)第152章 詳談
第248章 祖墳風波(一)第281章 功虧一簣第181章 丁溪鹽場第315章 兵臨城下第51章 酒館定大計(一)第56章 女人要頂半邊天第343章 士信被抓?第48章 拍賣鹽引第277章 前奏第343章 士信被抓?第260章 泰州保衛戰第349章 何時酒醒第135章 期待重陽節訂婚第11章 發現赤鐵礦第303章 小明王立大宋第188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78章 鍊鐵(二)第369章 戰船入役第229章 天闕銃的系列化及萬能的原動力第79章 鍊鐵(三)第169章 抓活口第140章 訂婚(四)第358章 棄城而逃第121章 考覈第105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二)第257章 唯一的水路被堵死第52章 酒館定大計(二)第220章 基地風韻第229章 天闕銃的系列化及萬能的原動力第88章 逃跑第324章 練兵第77章 鍊鐵(一)第181章 丁溪鹽場第173章 出擊鹽場第133章 開會第233章 請君入甕(一)第376章 陳友諒跑了第319章 進軍杭州第9章 突火槍,射擊!第108章 進攻橫澗山(一)第126章 第一槍第363章 篡位第196章 帶隊支援第60章 旁敲側擊第346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00章 交貨第274章 出軍第338章 造船廠(四)第212章 攻陷泰州第380章 窮途末路第228章 不眠之夜第112章 如此解釋第199章 回白駒場第169章 抓活口第218章 勸降第117章 商談第272章 應對第127章 抓了不該抓的人第246章 第二次合作第268章 叫花子軍第298章 失控第308章 下泰興(二)第92章 手銃第284章 雪雪的進攻第361章 發展第287章 激烈戰鬥第373章 佈置第300章 朱元璋下集慶第391章 遷都第2章 我是張九四第338章 造船廠(四)第153章 跟蹤第184章 攻打丁溪場(三)第339章 回杭州第296章 彈劾第336章 造船廠(二)第343章 士信被抓?第222章 專一第324章 練兵第225章 大婚(三)第373章 佈置第114章 殺人港換鹽第246章 第二次合作第336章 造船廠(二)第100章 交貨第328章 進入杭州第147章 平山堂第320章 包圍杭州城第332章 周莊第322章 送死第230章 紛紛暮雪進大都第245章 重逢第128章 人肉盾牌第78章 鍊鐵(二)第118章 天闕銃的刺刀第13章 泰州城(二)第313章 懲罰第316章 炮轟平江第336章 造船廠(二)第152章 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