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節 編練新軍建軍校

“太后懿旨,恩准我山東商會保險團正式整編爲大清武翼新軍,暫編一鎮萬人。”會議上我先開門見山的把武翼新軍成軍的事情給大家傳達一下,其實當時在老營傳旨之時不少人就在場,但是畢竟此次會議是確定編制和人員,人事無小事,還是傳達到位的比較合適。聽到要擴軍,手下的六大金剛各自表現不同,杜子成、吳祿貞都是一副興奮難耐的表情,兩個學院牌的軍校生,自然希望成爲正規軍,手下多多益善。老魏和賀老八也算是比較高興,比較之前是團練武裝,說難聽的就是看家護院的武裝家丁而已,但是現在一旦整編爲新軍,別的不提,一副五品六品的武官頂戴總是有的。肖明峰和楊士海則比較淡然,肖明峰加入時間短,人又年輕,自知無法和其他的支隊長相比,加上他一向喜歡在隊伍裡和士兵打成一片,改編對他而言似乎影響不大,倒是楊士海雖然是孟老大推薦的人,但是出身江蘇崑山又是開平武備學堂高材生的他爲何放棄江蘇新軍的哨長而情願在一個團練武裝打工,我一直不是很理解,不過楊士海帶兵練兵比起吳祿貞和杜子成有過之而無不及,也沒有發現他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再有孟老大這個硬保,我也不想深究。

“現在咱們和武衛右軍一樣就地籌餉,有了商會的保障,錢糧不愁,山東修械所馬上要移交北洋,但是標準機械定製的曼城兵工廠的槍械生產成套設備和毛瑟廠的子彈裝配線已經調試完成,下月就能量產。我們將面臨的是槍等人而不是人等槍,諸位都是未來武翼新軍的骨幹,如何擴軍強兵將是大家不可推卸的重任。下面咱們議一議如何擴軍吧?”我先給大會定了調子,就是討論編制如何擴充,而且明確大家今後在武翼新軍的元老地位,幾位隊長都是心領神會,自然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如何擴軍的同時確保戰鬥力不大幅下滑的討論中去。

“我先拋磚引玉吧”魏克仁是保險團的奠基人之一,雖然回到濟南後,他在我的指示下逐漸淡出日常訓練,現在他的地位不一定能排在前列,但是老隊長的身份讓他更加超然,不必擔心引起其他隊長的猜忌,他來打頭炮再合適不過了,這也是我昨天就和他私下交談過的,我不在乎他的意見如何,但是希望他能開個好頭。“我想了一下,擴軍的事情我們也經歷過幾次了。我贊成按照原來的方式,統一招募,統一培訓,由大人指派,在兵源地設立招募站,建立新兵隊甚至新兵營,集中訓練。三個月到半年訓成後,分配到各個單位,各單位以老帶新,用摻沙子的方式擴軍。”說完老魏坐下,期待其他隊長的意見。

“我同意魏隊長的意見”杜子成也舉手示意,我點頭同意他站起來發言。“首先這種方式我們都很熟悉,操作起來風險小。其次部隊里老兵能起到骨幹作用,戰鬥力下降少,恢復快。但是也有缺點。”說道這裡杜子成頓了一下,看了看我的表情,我一笑示意他繼續“第一是擴軍的週期過程會比較長,新老比例不能超過3:1,不然部隊就會一盤散沙。第二是集中培訓需要大量專業初級教官,這個當然可以抽調小隊長和老兵充當,但是一樣是會影響部隊的戰鬥

力,而且抽調過多的話,老部隊也很難接納新兵。我的意見完了。”

賀老八也舉手了,平時開會他可是基本上就是個悶葫蘆。“我覺得就像我們礦山上帶徒弟,一個師傅帶一個徒弟,手把手教,十個能教出八*九個。但是一個師傅帶一個班十幾個小徒弟,那就看個人造化了,弄好了還好,弄糟了十幾個承用的不過三五個。這部隊也是這個理,炮兵我其實也是半吊子,不過玩炸藥我帶的兵都能個頂個,但是你要讓我帶出一個隊的合格炮手,沒有個三四年是甭想。我尋思着這個師傅纔是最重要的。”

吳祿貞得到我的同意,也發言了“諸位隊長,所言極是。其實我比較了日本和武衛右軍的培養模式,我覺得日本人就地招兵,入伍後一起訓練的方式,耗時太長,但是練出來的都是精兵。武衛右軍的兵參差不齊,就是入伍後沒有系統培訓就編入隊伍,全憑個人的悟性和勤奮,有點象,嗯,有點象放羊,反正撒出去愛吃不吃草,都濟着個人。入伍集中培訓,有了基本素質然後交給部隊再以老帶新是個好辦法,就像鐵礦進了爐子,練出鐵坯再交給鐵匠們鍛打,省了功夫還有效果,但是現在我們是缺乏教官。我琢磨着可以先從武衛右軍借一批,我和我的同學們打打招呼,老杜你也要寫信給天津武備的同學,看看能多找點人手嗎?”

“可以,但是是不是太慢了,畢竟馬上就冬閒招兵了。”杜子成很配合,但是也擔心遠水解不了近渴。

“是慢了點,可是這不是急招想不出來嗎”吳祿貞一臉的不爽,他也明白杜子成也是爲了公事,但是兩人或明或暗的競爭一直存在,其他隊長也都揣着明白裝糊塗而已。不過我知道兩人都是顧全大局的主兒,倒不擔心他們會互相拆臺。

“這教官一時半會兒也摟不到,且找吧。洋人的軍隊裡倒是有教官,可惜咱們聽不懂他們的鳥語,不然讓老阿爾弗雷德幫忙找一批英國教官來…那個,那個,就當我沒說”肖明峰也覺得有點慢,但是也沒好辦法。他信口開河,惹得杜子成瞪了他兩眼,聲音變低下去,還是很怕他的這個師傅的。

我也很是犯愁,“洋人教官,英國陸軍教官教的軍官不適合我們的隊伍,教新兵倒是可以,但是人少了不頂用,人多了這個錢可花的海里去了。”突然靈光一現,對了,當年的東北民主聯軍不是找了一批免費的教頭嗎?一年時間不光部隊正規化大幅提升,連飛機坦克都會鼓搗了,愣是把五大王牌中的兩支給打了個落花流水,一直到潰散都沒鬧明白,怎麼打着打着老覺得是在和關東*軍在對陣呢。“日本教官怎樣?”我突然問道,大家停止爭吵看着我一臉茫然“雖然陸士的教材老掉牙了,不過小鼻子的基本訓練還是很有點道道的,咱們手裡可有一大批免費的日本教官呢,可別浪費了啊。”我一臉壞笑的說。

“大人,你是說臘山那些”吳祿貞先明白過來“可是他們不是被咱們打傷俘虜的,就是迷暈的,一路上又遭了不少罪,怕是不能同意教咱們的兵吧。”

“怕啥,大人,大不了砍上幾個敢炸毛的,不怕嚇不住他們。

”賀老八一副土匪做派,讓吳祿貞直撇嘴。

“不用,山人自有妙計,管保讓日本人乖乖當教官。”我有度娘,三尸腦神丹之類的低級玩意都不用,直接上高檔貨,精神控制類的藥物成品不多,但是配方和配料都是現成的,現在福壽*膏都是滿大街的叫賣,我搞點升級換代的安非*他命之類的保健品不算過分吧,算這些小鬼子命好,這麼高級的玩意都能提前享受,美不死他們。

教官問題算是告一段落,大家一致舉手決定通過擴軍的基本步驟:分兵源地招募身體健康、家世清白、無不良嗜好的良家子弟,反正軍餉和福利誘人,不怕招不到兵員。然後成立三個新兵營,每營三百五十人,配三十名教官,其中保險團的教官不少於五人。採取三個月的短訓,基本隊列、條令條例、行軍和基本射擊技術就可以了,至於戰術技能就到各個班裡,跟着老兵學習,同時也開始隨營講武堂,培養合格的基層士官。這樣半年的時間能培訓不少於兩千新兵,加上目前保險團的一千老兵,再招募部分軍官,加上提升的士官,一個協的架子就能基本搭起來。到時候各支隊先擴編爲營,建立個六營制的武翼新軍左協。步兵每營5*00人左右,編制爲4個步兵隊,1個火力隊。裝備步槍450支,馬克沁機槍3挺,炸藥包拋射器6門,仿製日式89擲彈筒10支(當時爲了進京救駕應急製造的汽油瓶拋射器太過兒戲就被取消編制,封存儲備了)。另外炮隊擴編爲炮兵隊,編制5*00人左右,裝備1898年克虜伯70mm山炮6門(瓦德西同意半價賣給我用來營救人質的,其實人質就在我的控制中,所以基本上德國人是按照本國裝備價格賣給我的八成新的山炮。)、77mm意大利造加農炮3門(意大利軍帶到中國來的,但是沒機會開炮北京就淪陷了,精於計算的意大利人覺得運回去也是回爐的幹活,乾脆就通過禮和洋行連八百發炮彈一起打包賣給了我)、馬克沁機槍10挺,還有長身管炸藥包拋射器12門(相當於兩個鐵皮桶的長度,精度略高,主要用於前沿破障)。其實這次淹沒在衆多會議中的不起眼的籌備會議恰恰奠定了一個後來的國防軍不同於其他任何軍閥軍隊的特點,那就是摒棄了“兵爲將有”的大軍閥套小軍閥的封建軍隊模式,統一招兵,統一訓練,分配使用,使得中高級軍官對基層官兵的控制力度大爲下降,除了他們的職務職權之外,軍官幾乎沒有什麼可以控制士兵和士官的,後來的軍隊後勤集約化、專業化和部隊意識形態教育的開展則徹底杜絕了大規模叛亂和分裂軍隊的可能性,一直到建國後軍隊都是穩定國家的中流砥柱,即使發生了高級將領叛逃的事件,最終對軍隊的影響力也是微乎其微。

至於新兵營長我打算不動用現在的支隊長,就由楊士海、張紹曾和藍天蔚擔任,他們三個的日語都不錯。上午討論告一段落,趁着午間休會,我趕緊和吳祿貞去公事房見一見後世著名的“後士官三傑”。所以說起來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看着在公事房裡喝茶等待的張紹曾、藍天蔚兩人,我只想大喝一聲“快到碗裡來”。

(本章完)

第六十五節 辣手滅團阻救兵第一百七十一節 戰後談和綿裡針第四百二十一節 十八勇士闖水原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四十節 杜子成獨守孤城第八十一節 救吳氏芝泉求助第四百零七節 原敬內閣總辭職第三百四十六節 拯救大兵柏脫蘭第五百九十五節 戰後掠影經濟續第二百六十六節 戰士榮譽須敬重第一百零三節 詭秘風雲興亞會第三百一十節 妖孽橫行國喪日第四十二節 大觀園危在旦夕第四百五十二節 海原海原在求救第一百七十三節 穿插殲敵軍威武第二百二十九節 宴會炫技驚四座第四百七十四節 拯救美國的新政第三百二十七節 初次提案論出兵第五百九十六節 戰後掠影航天篇第一百一十七節 初到京城見川島第三百七十六節 東線戰場鏖戰急第一百三十二節 當代不韋張南江第五百六十七節 東線戰局的變幻第三百四十五節 你打你的我打我第三百零三節 低調做事高調人第五百五十二節 所羅門羣島爭奪第四百五十三節 八方支援匯甘隴第七十七節 武翼初建名將投第九十五節 一不小心創紀錄第一百六十五節 乃木受命第三軍第四十一節 老營外痛殲敵匪第一百六十八節 乃木再請武翼軍第三百八十八節 有女激將請昭南第五百九十四節 戰後掠影經濟篇第五百九十二節 戰後掠影聯盟篇第七十七節 武翼初建名將投第四百零二節 世家反撲起蕭牆第四百五十三節 八方支援匯甘隴第三百一十一節 天降神兵擒陸帥第五百四十二節 耶路撒冷的歸屬第三百一十四節 西南暫安熄戰火第一百八十五節 正面接觸嶽王會第二百七十三節 聯軍入關定三秦第一百二十九節 說服鶴卿談合作第一百三十八節 一面秋操一面戰第四百三十六節 下關和談第二遭第五百八十九節 戰後掠影印度篇第五百三十節 瓦胡島上旭日丸第一百一十四節 武翼新軍有新槍第二百二十三節 吾家有妹科技狂第四百九十二節 我們已經被出賣第五百一十四節 倫敦上空的銀鵬第一百二十三節 驚聞已成反動派第二百四十九節 浮雲遊子返齊魯寫在第二次封推之前第三百九十九節 總裝備部的野望第四十七節 推心置腹攬大將第四百一十六節 一次戰役始開端第一百五十節 情報戰線先交鋒第一百零六節 冤有頭來債有主第四百五十五節 中華精神的昇華第四百五十節 國務會議總結中第五百七十六節 窮兵黷武德意志第二百五十九節 逼宮功臣趙秉鈞第一百二十四節 三鎮分兵不分家第一百一十一節 救難商會菩薩心第五百六十節 美軍登島第一戰第五百零四節 死神揮鐮指阿登第四百八十一節 雪域烽火燃藏南第二十三節 滬上來客頗不善第四百八十九節 談判無期備戰忙第一百三十九節 河間秋操比軍容第一百七十五節 戰場高唱英雄頌第七十一節 救人滅口兩廂忙第二百六十節 上海會議立國體第五百六十五節 葉爾紹夫的會師第二百六十三節 誰敢橫刀立駿馬第一百零四節 狂瀾突襲標準廠第五百九十八節 戰後掠影法制篇第三十三節 肥城教案變亂起第二百六十七節 奪寶奇兵在行動第一百零二節 海外遊子來投奔第二百三十一節 磺胺旋風起歐陸第二十九節 借芝泉練兵臘山第一百二十節 武翼三鎮分權柄第二百二十節 宸軒老施雙雄會第一百四十四節 兵種協同鎮北洋第三百二十二節 巴爾幹風氣雲涌第五百六十五節 葉爾紹夫的會師第八十九節 倒履相迎江浙客第一百零六節 冤有頭來債有主第九十五節 一不小心創紀錄第七十節 北地烽煙南國浪第六節 時來運轉遇苗家第一百四十八節 日露戰爭顯端倪第二十七節 初見項城美芹獻第五百八十六節 戰後掠影軍事續第四百九十四節 帝國國防動員令第二百八十一節 威震敵膽戰青馬
第六十五節 辣手滅團阻救兵第一百七十一節 戰後談和綿裡針第四百二十一節 十八勇士闖水原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四十節 杜子成獨守孤城第八十一節 救吳氏芝泉求助第四百零七節 原敬內閣總辭職第三百四十六節 拯救大兵柏脫蘭第五百九十五節 戰後掠影經濟續第二百六十六節 戰士榮譽須敬重第一百零三節 詭秘風雲興亞會第三百一十節 妖孽橫行國喪日第四十二節 大觀園危在旦夕第四百五十二節 海原海原在求救第一百七十三節 穿插殲敵軍威武第二百二十九節 宴會炫技驚四座第四百七十四節 拯救美國的新政第三百二十七節 初次提案論出兵第五百九十六節 戰後掠影航天篇第一百一十七節 初到京城見川島第三百七十六節 東線戰場鏖戰急第一百三十二節 當代不韋張南江第五百六十七節 東線戰局的變幻第三百四十五節 你打你的我打我第三百零三節 低調做事高調人第五百五十二節 所羅門羣島爭奪第四百五十三節 八方支援匯甘隴第七十七節 武翼初建名將投第九十五節 一不小心創紀錄第一百六十五節 乃木受命第三軍第四十一節 老營外痛殲敵匪第一百六十八節 乃木再請武翼軍第三百八十八節 有女激將請昭南第五百九十四節 戰後掠影經濟篇第五百九十二節 戰後掠影聯盟篇第七十七節 武翼初建名將投第四百零二節 世家反撲起蕭牆第四百五十三節 八方支援匯甘隴第三百一十一節 天降神兵擒陸帥第五百四十二節 耶路撒冷的歸屬第三百一十四節 西南暫安熄戰火第一百八十五節 正面接觸嶽王會第二百七十三節 聯軍入關定三秦第一百二十九節 說服鶴卿談合作第一百三十八節 一面秋操一面戰第四百三十六節 下關和談第二遭第五百八十九節 戰後掠影印度篇第五百三十節 瓦胡島上旭日丸第一百一十四節 武翼新軍有新槍第二百二十三節 吾家有妹科技狂第四百九十二節 我們已經被出賣第五百一十四節 倫敦上空的銀鵬第一百二十三節 驚聞已成反動派第二百四十九節 浮雲遊子返齊魯寫在第二次封推之前第三百九十九節 總裝備部的野望第四十七節 推心置腹攬大將第四百一十六節 一次戰役始開端第一百五十節 情報戰線先交鋒第一百零六節 冤有頭來債有主第四百五十五節 中華精神的昇華第四百五十節 國務會議總結中第五百七十六節 窮兵黷武德意志第二百五十九節 逼宮功臣趙秉鈞第一百二十四節 三鎮分兵不分家第一百一十一節 救難商會菩薩心第五百六十節 美軍登島第一戰第五百零四節 死神揮鐮指阿登第四百八十一節 雪域烽火燃藏南第二十三節 滬上來客頗不善第四百八十九節 談判無期備戰忙第一百三十九節 河間秋操比軍容第一百七十五節 戰場高唱英雄頌第七十一節 救人滅口兩廂忙第二百六十節 上海會議立國體第五百六十五節 葉爾紹夫的會師第二百六十三節 誰敢橫刀立駿馬第一百零四節 狂瀾突襲標準廠第五百九十八節 戰後掠影法制篇第三十三節 肥城教案變亂起第二百六十七節 奪寶奇兵在行動第一百零二節 海外遊子來投奔第二百三十一節 磺胺旋風起歐陸第二十九節 借芝泉練兵臘山第一百二十節 武翼三鎮分權柄第二百二十節 宸軒老施雙雄會第一百四十四節 兵種協同鎮北洋第三百二十二節 巴爾幹風氣雲涌第五百六十五節 葉爾紹夫的會師第八十九節 倒履相迎江浙客第一百零六節 冤有頭來債有主第九十五節 一不小心創紀錄第七十節 北地烽煙南國浪第六節 時來運轉遇苗家第一百四十八節 日露戰爭顯端倪第二十七節 初見項城美芹獻第五百八十六節 戰後掠影軍事續第四百九十四節 帝國國防動員令第二百八十一節 威震敵膽戰青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