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節 戰後掠影軍事續

國防軍陸軍各部隊也經歷了戰後大規模縮編甚至撤編的陣痛,除了功勳卓著、戰損較輕並且先進程度較高這幾個標準之外,還綜合考慮了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發生大規模陸地衝突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等因素,中國國防軍陸軍將由大規模的機械化部隊開始向快速機動的後機械化部隊轉化,在這期間,張建元國防部長也在元首的指導下,潛移默化的推進着中國國防軍信息化、輕量化的進程。

太初二十七年11月1日,國防部軍事改革座談會在首都濟南西郊賓館會議廳召開。會上,時任國防部長的張建元元帥,表達了一個驚人的戰略決心:中國國防軍陸軍將裁剪員額100萬!

在二戰結束後,中國已經對動員的二級預備役進行了解除動員,將部隊員額從650萬降低到了430萬,在這其中海軍佔了65萬,戰略打擊部隊15萬。這次百萬大裁軍將主要對陸軍和指揮機關進行裁剪,這樣看起來對於剛剛走出硝煙的中國國防軍陸軍就稱得上一次傷筋動骨的大手術了。

對此,張建元元帥在科學分析中國國情的基礎上認爲:國家的安全保障最終取決於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在二次大戰後百業待舉的當前,國家經濟建設是大局,必須硬着頭皮把中國及整個中華共同體的經濟搞上去,一切要服從這個大局。“大局好起來了,國力大大增強了,再搞一點戰略武器,更新一些裝備,空中的也好,海上的也好,陸上的也好,到那個時候就容易了,下一場戰爭我們將不會大規模的動員青年們用血肉來維護國家的利益,而是動用更加先進的武裝去實現國家的戰略意圖。”

由於元首對世界大戰的預判,實際上中國在戰前十年就已經開始備戰,國防軍的“臃腫”問題也就由來已久。裁軍“消腫”,是吳宸軒很早的心願。據不完全統計,元首吳宸軒在戰爭前後的10年間,對於“消腫”問題,談了多達數十次。在此期間,雖也進行過4次精簡整編,但“消腫”問題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決,二戰爆發之後,更是大規模的動員一二級預備役,擴編獨立部隊,補充一線部隊,使得國防軍的總員額一度超過700萬,當然這與紅俄前後動員的1300萬軍隊,德國的980萬、美國的750萬、日本的720萬還有一定的差距,對比中國的7億人口基數更是算不上窮兵黷武,但是考慮到中國軍隊的裝備水平和後勤保障要求,物資供給量足以相當於紅俄軍隊的三倍有餘,即使是中國世界第一的經濟水平也是有些力不從心。有些軍方將領擔心大幅度裁剪員額會減弱軍隊的戰鬥力。張建元作了一個生動的比喻:虛胖子能打仗?軍隊要多節省開支,改善武器裝備,更要提高軍政素質,這就必須減少數量。

太初二十八年5月23日至6月6日,國防部擴大會議在北京召開。6月5日,元首吳宸軒在會上鄭重宣佈:中華帝國政府決定,國防軍、內衛軍與皇家空軍減少員額100萬。

在國防軍建軍後的幾次精簡整編中,同樣的問題多次出現:機

關精簡一次,膨脹一次,邊減邊增,互相攀比,人浮於事,陷入“精簡——增編——再精簡——再增編”的怪圈,甚至出現了增編大於減員的反常現象。

面對400多萬軍隊,裁減如何下手,關鍵問題,在於弄清軍隊主要“腫”在哪裡。儘管當時中國軍隊有430萬(不含皇家空軍),但連隊並不充實,臃腫的是各級機關。各級機關,副職過多,機關人員臃腫,還有什麼“圖書管理員”、“保密文件打字員”等等。當時,世界主要幾個國家的官兵比例是:英國爲1∶7;德國爲1∶10;美國爲1∶12;法國爲1∶17,而中國卻是1∶3.5。張建元國防部長在國防部座談會上一針見血地指出:現在不是“腫”在作戰部隊,而是在各級領導機關。因此,與其說是“精兵”,不如說是“精官”。他還坦率地說:“這是個得罪人的事情!我來得罪吧!不把這個矛盾留給新的總長。”

按照總參謀部的指示,太初二十八年的精簡整編,主要採取撤、並、降、交、改、理等辦法。“撤”,就是成建制地撤部隊,包括撤集團軍、撤師等;“並”,主要是合併機構,像軍區合併、院校合併等;“降”,則是指降低有些單位的機構等級和壓縮其規模,如集團軍級機構壓爲師級等;“交”,即把部分屬於政府職能的機關部隊,如預備役和內衛部隊等交給國家和地方政府有關部門;“政”,是對有些保障單位實行企業化管理、部分幹部職務改用士官或兵等;“理”,則是指調整理順各方面的關係。上述改革體制辦法,既可達到減人消“腫”的目的,又可革除舊體制的弊端,促進軍隊體制編制的科學合理。

太初二十九年1月,張建元總長在談到精簡機構時曾經說宮精簡是涉及幾百萬大、中、小幹部的問題,這個問題很大。“但是,第一條決心要大,第二條纔是工作要細。再細,也難免有照顧不周到的地方,這個話要說到前面。”發生在戰後五年的裁軍中很多做法,就充分體現了張建元的風格。

對全軍來說,幾乎每一個人都面臨着進、退、去、留的選擇和被選擇,幾乎每一個軍人家庭的利益都會受到觸動。難怪有人說,這是一次從上到下、從裡到外的“立體震盪”,是一次脫胎換骨的“大手術”。一夜之間,人民軍隊有60萬幹部被列爲“編外”,陸軍部隊的建制單位有1/4要撤銷,其中包括那些有着幾十年光榮歷史,立過赫赫戰功的部隊。

在面臨被撤銷的第十二集團軍,有些幹部要第十二集團軍司令官汪兵章找國防部首長,建議不要撤銷第十二集團軍。汪兵章語重心長地勸大家:“百萬大裁軍是元首、國防部做出的英明決策,我們必須無條件服從。至於撤銷哪個集團軍,要等國防部決定,我們誰也沒有權力去幹擾上峰決策。我自己不能去找門子,也不准你們去拉關係。”在汪兵章和第十二集團軍其他領導的共同努力下,該集團軍撤銷後的移交工作進行得非常順利。

駐濟南某機步團,前身是商會保險團時期組建

的“獨立保衛支隊”;國內戰爭時期,改爲“直屬縱隊某團”。這個團轉戰南北,聲譽日隆。該團要合併組建的風聲傳開後,幹部、戰士一時想不通。於是,團裡請來老團長講傳統,組織重新認識團史,“針尖對麥芒”地對出現的各種問題做工作。經過努力,大家終於明白:珍惜榮譽,應該成爲服從大局的動力,不應該成爲阻力;光榮傳統應該在精簡整編中發揚光大。

太初二十八年5月,在國防部舉行的月度中外記者招待會上,總參謀部總參謀長朱雲階宣佈:“國防軍精簡整編的任務已基本完成!裁減員額100萬後,軍隊的總定額爲300萬。”

四總部、各軍兵種、各集團軍和國防部科技委員會及其直屬單位,撤併機構,人員精簡40%。將原來的10個集團軍合併爲7個集團軍,調整後的集團軍不再直轄部隊,各師級作戰單位經過精簡合併之後,成爲精銳部隊的集合體,從而提高了師級單位的獨立作戰能力。較大幅度地調整各兵種的編成比例,加強了專業技術部隊。凡保留下來的陸軍師建制全部改編爲“合成師”,與原陸軍的師相比,合成師的火力、突擊力、機動能力都有所加強,提高了現代條件下的合成訓練和作戰能力。全軍撤銷或合併了一些初級指揮院校和專業技術院校。院校數量精簡30%,教職員工人員數量減少45%,很多院校都轉入了地方,同時很多軍民通用專業也都依託地方院校來培養。

經過結合精簡整編,按照職業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方針調整配備了四總部、七大集團軍、軍兵種的領導班子。有人把這形象地比喻爲既“消腫”,又“輸血”。調整後的四總部領導班子的人數比原來減少23.8%,集團軍領導班子的人數比原來減少一半。在平均年齡上,由原來的64.9歲下降到54.7歲,每個集團軍中都有40歲、50歲左右的主值幹部,基本上形成了梯次結構年齡。知識結構也進一步改善,95%的幹部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75%的幹部經過專業院校培訓。

被撤銷的第十、第十二、第十五集團軍的骨幹部隊都轉入其他集團軍,而各部隊的機步師、山地師大幅度縮減合併,快速反應師和空降兵得到了較大幅度的保留。裝甲部隊保留了7個裝甲師,其他裝甲部隊都封存或者轉讓給共同體的其他國家,還有部分裝備出售給了德國和新成立的以色列國。機步作戰部隊也多轉爲輕量化的快速機械化部隊,快速反應部隊則與陸航部隊合併成立了四個新的空中騎兵旅,成爲陸軍的快速部署部隊。山地師則僅僅保留了山地10“巖羚”師、山地20“山鬼”師和第91“山魈”山地教導師。新的國防軍的核心是7個裝甲師,9支快速機械化師、3個山地師和4個空中騎兵旅,其他部隊則以二線架子部隊的形式存在。大中華共同體的其他國家按照各自特點也紛紛仿照中國國防軍組建了本國的國防軍,其中不乏與中國國防軍形成互補的尖子部隊,也成爲中國國防軍今後的重要補充力量。

(本章完)

第三百九十一節 五年計劃研討會第四百五十一節 中國崛起的信號第二百零八節 不歡而散保皇派第三百一十八節 大選再出洋咕咕第二百九十四節 超級婚禮驚世俗第三百二十二節 巴爾幹風氣雲涌第四百八十八節 卡梅隆分析報告第三百九十一節 五年計劃研討會第四百五十五節 中華精神的昇華第三百一十四節 西南暫安熄戰火第五百九十九節 傳奇時代百姓觀第三百七十八節 整軍礪武備國戰第七十六節 求和試探雜事多第三百零七節 落日斜陽石頭城第一百六十四節 你做初一我十五第三百八十九節 國防艦隊掌門人第三百三十五節 遠東雄鷹初試翼第九十八節 滿漢相制尋常事第三百六十二節 昌都烽火戰雪域第五百四十七節 堡壘計劃的出爐第二百七十節 亂局紛起論軍餉第四百四十節 共和帝制或立憲第三十九節 拳匪攻打濟南府第五百八十六節 戰後掠影軍事續第三十六節 魯北拳匪進省城第二百一十七節 華府尋訪老麥克第五百三十六節 最大包圍戰基輔第二百七十四節 剿匪先要除惡霸第一百一十八節 洋大人登門獻寶第七十四節 俘虜是個大問題第一百四十四節 兵種協同鎮北洋第二十五節 衙門公審明事理第三十節 南門軍營露崢嶸第二百一十八節 登陸漢堡訪德國第五百二十三節 英倫爭奪陷僵局第一百八十七節 殺人放火在今夕第四百八十二節 自衛反擊出達旺第九十節 佈局兩江通商道第二百三十一節 磺胺旋風起歐陸第五節 買賣不成看風景第四百九十一節 歐洲命運的路口第三百九十二節 會前討論找病根第三百二十九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二百一十五節 泛美商會大開發第一百一十節 總會來人勘實情第四十節 杜子成獨守孤城第二百七十六節 士兵皆是吾兄弟第三百五十一節 無疾而終落帷幕第二百六十九節 還我黎民太平境第五百二十六節 蠢蠢欲動北極熊第五百六十九節 掃清外圍登奄美第二百一十一節 初抵美國訪三藩第二百一十三節 暴斃疑雲難猜度第二百七十四節 剿匪先要除惡霸第五百七十五節 史詩一般的碰撞第五百八十六節 戰後掠影軍事續第四百四十八節 燧人後羿大計劃第四百七十九節 軍刀所指皆驚忙第五百三十九節 折戟沉沙特魯克第三百九十三節 中等收入的陷阱第三百三十七節 空戰形勢大逆轉第三十三節 肥城教案變亂起第十六節 開創商業新業態第四百四十二節 全民公決選帝王第二百九十節 關東諜影暗戰急第九十節 佈局兩江通商道第一百三十七節 袁氏算盤精細打第二百九十二節 戰爭陰雲籠遼東第三十三節 肥城教案變亂起第一百三十七節 袁氏算盤精細打第二十八節 承包軍營初合作第四百零二節 世家反撲起蕭牆第四百六十七節 閒子佈局顯聖手第三百六十八節 一九一八的瘋狂第一百四十七節 田村採購新利器第一百六十五節 乃木受命第三軍第四百零九節 炮兵集羣顯神威第一百八十一節 南北來客東西忙第四百四十一節 君主立憲詳考證第十一節 鬧事堵門動傢伙第一百九十一節 戰後論兵談變革第二百六十節 上海會議立國體第二百六十八節 清鄉剿匪豫東北第三百四十六節 拯救大兵柏脫蘭第二百三十五節 吳王訂婚宴賓客第四十七節 推心置腹攬大將第十七節 刁鎮招兵管閒事第一百一十三節 進京之前先準備第一百四十七節 田村採購新利器第二百七十一節 直皖內訌戰三晉第四百二十三節 石原兵敗麟蹄城第四百六十七節 閒子佈局顯聖手第三百九十五節 判官團小試鋒芒第一百二十二節 血濺京師陝西巷第五百八十一節 美利堅的國恥日第三百零五節 宋案餘波尚未平第一百六十四節 你做初一我十五第五十一節 爲煤鐵兵出兗棗第五百四十三節 貫通歐亞大陸橋第一百二十三節 驚聞已成反動派
第三百九十一節 五年計劃研討會第四百五十一節 中國崛起的信號第二百零八節 不歡而散保皇派第三百一十八節 大選再出洋咕咕第二百九十四節 超級婚禮驚世俗第三百二十二節 巴爾幹風氣雲涌第四百八十八節 卡梅隆分析報告第三百九十一節 五年計劃研討會第四百五十五節 中華精神的昇華第三百一十四節 西南暫安熄戰火第五百九十九節 傳奇時代百姓觀第三百七十八節 整軍礪武備國戰第七十六節 求和試探雜事多第三百零七節 落日斜陽石頭城第一百六十四節 你做初一我十五第三百八十九節 國防艦隊掌門人第三百三十五節 遠東雄鷹初試翼第九十八節 滿漢相制尋常事第三百六十二節 昌都烽火戰雪域第五百四十七節 堡壘計劃的出爐第二百七十節 亂局紛起論軍餉第四百四十節 共和帝制或立憲第三十九節 拳匪攻打濟南府第五百八十六節 戰後掠影軍事續第三十六節 魯北拳匪進省城第二百一十七節 華府尋訪老麥克第五百三十六節 最大包圍戰基輔第二百七十四節 剿匪先要除惡霸第一百一十八節 洋大人登門獻寶第七十四節 俘虜是個大問題第一百四十四節 兵種協同鎮北洋第二十五節 衙門公審明事理第三十節 南門軍營露崢嶸第二百一十八節 登陸漢堡訪德國第五百二十三節 英倫爭奪陷僵局第一百八十七節 殺人放火在今夕第四百八十二節 自衛反擊出達旺第九十節 佈局兩江通商道第二百三十一節 磺胺旋風起歐陸第五節 買賣不成看風景第四百九十一節 歐洲命運的路口第三百九十二節 會前討論找病根第三百二十九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二百一十五節 泛美商會大開發第一百一十節 總會來人勘實情第四十節 杜子成獨守孤城第二百七十六節 士兵皆是吾兄弟第三百五十一節 無疾而終落帷幕第二百六十九節 還我黎民太平境第五百二十六節 蠢蠢欲動北極熊第五百六十九節 掃清外圍登奄美第二百一十一節 初抵美國訪三藩第二百一十三節 暴斃疑雲難猜度第二百七十四節 剿匪先要除惡霸第五百七十五節 史詩一般的碰撞第五百八十六節 戰後掠影軍事續第四百四十八節 燧人後羿大計劃第四百七十九節 軍刀所指皆驚忙第五百三十九節 折戟沉沙特魯克第三百九十三節 中等收入的陷阱第三百三十七節 空戰形勢大逆轉第三十三節 肥城教案變亂起第十六節 開創商業新業態第四百四十二節 全民公決選帝王第二百九十節 關東諜影暗戰急第九十節 佈局兩江通商道第一百三十七節 袁氏算盤精細打第二百九十二節 戰爭陰雲籠遼東第三十三節 肥城教案變亂起第一百三十七節 袁氏算盤精細打第二十八節 承包軍營初合作第四百零二節 世家反撲起蕭牆第四百六十七節 閒子佈局顯聖手第三百六十八節 一九一八的瘋狂第一百四十七節 田村採購新利器第一百六十五節 乃木受命第三軍第四百零九節 炮兵集羣顯神威第一百八十一節 南北來客東西忙第四百四十一節 君主立憲詳考證第十一節 鬧事堵門動傢伙第一百九十一節 戰後論兵談變革第二百六十節 上海會議立國體第二百六十八節 清鄉剿匪豫東北第三百四十六節 拯救大兵柏脫蘭第二百三十五節 吳王訂婚宴賓客第四十七節 推心置腹攬大將第十七節 刁鎮招兵管閒事第一百一十三節 進京之前先準備第一百四十七節 田村採購新利器第二百七十一節 直皖內訌戰三晉第四百二十三節 石原兵敗麟蹄城第四百六十七節 閒子佈局顯聖手第三百九十五節 判官團小試鋒芒第一百二十二節 血濺京師陝西巷第五百八十一節 美利堅的國恥日第三百零五節 宋案餘波尚未平第一百六十四節 你做初一我十五第五十一節 爲煤鐵兵出兗棗第五百四十三節 貫通歐亞大陸橋第一百二十三節 驚聞已成反動派